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的发展对于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同层次教育的共同追求。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完善,社会对于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大量激增,使得高职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重视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高职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以后,普通缺乏职业道德,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不强烈,价值标准远离社会,人格不尽完善,许多民族的优秀传统品质在他们身上很难得以延续。
高职学生的这种状况,给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敲响了警钟。调查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还远低于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教育急需加强给予重视。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学科教育、知识传授与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个人的气质修养,最终形成高品位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塑造,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高职语文人文教育的优势
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语文教学所具有的人文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2]高职语文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作为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秀文章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感情是其它课程难以达到的,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深情,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做人傲骨,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之情,有“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为人之道,通过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及所蕴含的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及后代的责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从各个方面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从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感悟人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从而知善、行善,促进人格的良性发展。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3]我们应充分利用高职语文教学这一平台,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高職语文人文教育的途径
高职语文的人文教育优势得天独厚,但现状并不乐观,观念、学生、教师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充分发挥高职语文的人文素质培养优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语文教育是学习母语、感知汉字魅力的教育,学习母语是每个国家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个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过多地强调培养人才的技术应用性,对于其人文素质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不仅仅是具备高超的技能,更应拥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对此,各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模式,注重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
此外,高职语文教育与其他层次的语文教育也有所不同,其教学对象高职学生具备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课文的程式化讲解已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对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话,在课堂互动中,着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感知其中的人文理念。
2.营造人文教学氛围
语文是每个高职学生从小学起就接触的一门课程,对于文章的程式化分析是大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这种课堂讲课方式,学生很难有调动起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资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经过精心的选择,这些优秀的作品后面都有着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们的经历、品格、意志和对国家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最宝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掘作品中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创造课堂中的人文教学氛围。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也具有年轻人的个性特点,教师应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感知语言的魅力,同时尊重学生的创造,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其感到人文关怀,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进而加强对学习的渴望。
三、结语
高职学生不仅应具备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具备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文素质,这不仅是衡量高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而且是各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此,高职语文教学应发挥其人文教育优势,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洪山,杨锦鸿.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状况的对策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0,(2).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高职学生的这种状况,给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敲响了警钟。调查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还远低于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人文教育急需加强给予重视。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学科教育、知识传授与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个人的气质修养,最终形成高品位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也就是说,人文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着眼于学生精神的塑造,是培养人才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高职语文人文教育的优势
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语文教学所具有的人文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语文教学专家于漪老师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渗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它与深厚的民族文化联系在一起。”[2]高职语文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作为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语文教材中很多优秀文章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培养感情是其它课程难以达到的,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深情,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做人傲骨,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之情,有“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为人之道,通过中国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优秀文化及所蕴含的精神,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文明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及后代的责任,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优秀的文学作品从来都是从各个方面讴歌真善美,抨击假恶丑,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深入分析,让学生从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感悟人生,明辨是非,区分善恶,从而知善、行善,促进人格的良性发展。巴金先生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3]我们应充分利用高职语文教学这一平台,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高職语文人文教育的途径
高职语文的人文教育优势得天独厚,但现状并不乐观,观念、学生、教师等诸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充分发挥高职语文的人文素质培养优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语文教育是学习母语、感知汉字魅力的教育,学习母语是每个国家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每个公民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因此,语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过多地强调培养人才的技术应用性,对于其人文素质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不仅仅是具备高超的技能,更应拥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对此,各高职院校应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模式,注重学生的身心全方面发展。
此外,高职语文教育与其他层次的语文教育也有所不同,其教学对象高职学生具备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课文的程式化讲解已不能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对此,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对话,在课堂互动中,着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感知其中的人文理念。
2.营造人文教学氛围
语文是每个高职学生从小学起就接触的一门课程,对于文章的程式化分析是大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这种课堂讲课方式,学生很难有调动起积极性。首先,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人文资源。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编者经过精心的选择,这些优秀的作品后面都有着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们的经历、品格、意志和对国家的情感是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的最宝贵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掘作品中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创造课堂中的人文教学氛围。高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知识,也具有年轻人的个性特点,教师应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课堂,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感知语言的魅力,同时尊重学生的创造,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其感到人文关怀,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进而加强对学习的渴望。
三、结语
高职学生不仅应具备知识和技能,而且应具备高尚的情操、完善的人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人文素质,这不仅是衡量高职学生素质的重要标准,而且是各高职院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此,高职语文教学应发挥其人文教育优势,承担起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洪山,杨锦鸿.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状况的对策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0,(2).
[2]于漪.我和语文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