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有人会出手救房企

来源 :楼市·居住房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smallsta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此时,股市形势一片大好,银行信贷增长迅速,房价刚刚开始加速,政府正因供地不足而倍受指责,当时各家房企的口气基本上都是缺地,主要工作也聚集于拿地。钱不是问题,只要拿到地,企业的未来就有了保障,上市公司股价就有了支撑,非上市企业有机会挤上IPO的快车,完成鲤鱼跳龙门的飞跃。那时候,衡量一个房地产企业好坏更多地关注土地储备,手上没地的房企说话都没有底气。
  今年春天依然如约来到,但往昔的故事已经不再,如果你今天问一个房地产企业的管理者最关注什么,相信答案应该是两个字:“现金”。这方面从上市房企年报可窥一斑。根据上市房企不断公布的年报显示,多家公司的每股现金流出现巨大负数:保利地产(600048.SH)为-7.65元、招商地产(000024.SZ)-4.74元,金地集团(600383.SH)-7.52元。据统计,2007年42家A股房地产上市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65.99亿元。以富力地产为例,公司的负债比率为140%,流动负债中的预提及其他应付款约111.3亿元,2007年的总负债约为415亿元,而现金只有13亿元。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不难理解,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正在席卷全球,大陆股市已经近于腰斩,抑制通货膨胀在政府眼中已经成为了比经济发展更重要的任务。银行信贷反复收缩,央行存款准备金率年内已经上调三回至16%,房地产信贷更是严格从紧,以至于好企业也很难贷到款。有同行戏称,现在与银行方面吃饭,埋单的已经从银行变成了开发商。房价经过一年的疯狂也疲态尽现,在宏观调控各项政策合力作用下,再无力上攻。更有甚者,由于房价未来走势预期的改变,大面积的观望情绪笼罩了楼市,成交量大幅萎缩的状态让整个房地产市场降入了一种莫名的消沉,甚至多种促销降价手段频出也未能有效刺激市场快速回暖。
  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很少会跌停的万科A股跌停了,带领着地产板块一路狂泻。有人说是因为一个关于进一步紧缩房地产信贷的传言,但当央行出面辟谣时,也没见地产股止跌。近期又有不少新闻涉及房地产企业现金紧张,甚至有博客文章称今年房地产企业资金缺口达到一万亿元之巨,虽只是一家之言,相信亦有一定道理。特别是政府一方面紧缩开发贷款、严控购房贷款,另一方面国土部门严格限期开发土地的要求,各家2007年大规模扩张的房地产企业又将面临入不敷出的困境。
  因此,控制企业运营风险、关注现金流、强调保证资金链安全是房地产企业目前的必然选择。至于去年房企无比看重的土地,虽不能说已经不重要了,但对某些企业而言,恐怕已经变成了烫手的山芋。特别是那些一不小心拿了“地王”的企业,有钱还好,如果现金流出现问题,地价款交不上,可就有麻烦上身。据了解,已经有企业迫于资金压力,准备将手中已经取得的土地基本上以原价转让。更有甚者,外地某二线城市,一家曾经与万科同时拿地的企业,于不得已之时壮士断臂,将所购土地退回政府,保证金认赔。对于这样的企业,在去年那种整体环境下的决策今天看来是如此的荒谬,风险控制严重缺乏,又有哄抬地价之嫌,可恨还是可悲?万科家大业大,它可不会给你打保票。
  还是万科,去年率先“卖拐”,结果年度完成超过500亿的销售,手中执有170亿现金,今年一季度又揽百亿入账。在市场不振时占得先机,不独自己的日子过得不错,还挤压了他人的生存空间,堪称一举多得,属于龙头企业逆境中求发展的高招。比起那些单纯观望、死扛的企业而言,在企业经营战略层面不知高出多少倍。与万科采取类似战略的企业还有不少。
  总之今天的市场已经不是昨日的楼市,不能再用老眼光、旧观念考虑问题。2006、2007年的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多年来可遇不可求的一次机会,或许和黄金市场一样。多少年才有那么一次。过去了就不能再留恋,更不能一味停留在回味与记忆当中自欺欺人。别认为房价不会跌,政府其实并不在乎房价跌10%(这是格林斯潘对美国房价下跌幅度的预计极限),因为政府认为有太多的事比房价重要。我们的银行也不会因此而死,更不会如任总所言先于开发商而死。依笔者认为。如果开发商要死,那么终结者十有八九会是银行,银行不仅不会先死,更不会陪着开发商死,只可能是成为那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别指望有人同情房企,你的死活没有多少人在意。银行和政府都一样。政府最多担心如果大量出现烂尾楼会影响和谐社会,也许还会顾虑影响土地市场收益。而银行只会操心自己的金融安全,未必会真的出手帮企业度过难关,或许也有心无力。政府至今不救股市,更不会救楼市,能救房企的只有房企自己。至于如何救,那就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其他文献
2006年年末将至,在这一年里,800热线共接到咨询电话数千次,为数千位购房者解决了疑难问题,800热线正日益成为《楼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2007年,本刊800免费读者服务热线将本着为买房人服务的精神,继续当好买房人的置业顾问,欢迎广大购房者继续关注800。
期刊
4月11日,中国房协选择在华贸购物中心开业当天,在华贸中心会所举行了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成立首次筹备会议。会间,华贸中心开发商房超总裁亲自带领与会者参观了华贸中心全部营业现场,并对这个“迄今为止中国最成功的商业地产项目”做了详尽的讲解。  几乎囊括所有一线奢侈品大牌的华贸购物中心,在星光天地百货开业一周年之际,也正式营业。此时,开业仅三个月余的华贸中心内的利思卡尔顿和万豪两家超五星级酒店已经几乎天天
期刊
2008年4月28日,“高尔夫地带杯”名人邀请赛暨《楼市·高尔夫》创刊盛典在北京伯爵园高尔夫俱乐部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巨星云集,熠熠生辉,京津近百名地产精英、财经学者、实力媒体及以邓乐军、曾志伟、孙楠、何平等为代表的全明星高尔夫球队共同聚首,庆贺中国又一高端品质生活的代言刊物横空出世。    健康·交流·发展  楼市高尔夫地产名人队正式成立    当日中午12时,到场嘉宾齐聚伯爵园1号发球台,歌
期刊
再有不到两个月,我国首条时速达300公里的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将试运行。途经五站,届时京津两地30分钟便可通达。   实际上,自2005年7月开工,京津城际铁路便承载了开发商天津拿地的战略布局及买房人天津置业的探讨。如今开通进入倒计时,京津城际沿线楼盘、开发商、买房人有何举动?  毫无疑问,京津城际列车加快了京津一体化的步伐。上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成为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的第一
期刊
时至四月下旬,关于楼市,尤其是北京楼市向何处去的争论仍然不断。引发“拐点论”的王石先生,4月17日在岭南学院谈及企业家自我管理的时候,再次主动谈起了“拐点论”。不过,这个“拐点”已经被修正为“价格的理性回归”,火药味不知不觉淡了许多。  对于所谓“拐点”,本人一直不认同。笔者2月底在一次论坛中曾表达过自己的看法。大意是拐点有两个意思,其一是上升或者下降的形式(不是“形势”)发生了变化,还在上升,但
期刊
开栏语: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给城市植入了各式各样的形体,附加了无穷无尽的意义,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否认,那些真正伟大的城市,正是能够让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好的城市。为了探讨“城市是伟大的”这个时代命题,《楼市》杂志特意携手位于西北四环的“城市Townhouse”——诸子阶,开辟“诸子杂谈·城市是伟大的”
期刊
“城中村”曾经是北京发展的不和谐之音。2004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对“城中村”进行整治改造。2005年已经整治69个,2006年计划整治80个,加上明年将要整治的22个,在奥运会前全市计划整治171个“城中村”。随着整治工作的推进,“城中村”正在京城逐渐消失。整治后的“城中村”一改往日的脏乱差面貌,绝大多数将建成绿地。道路等公共空间,为广大市民提供活动场所,必要时也将成为城市避险场所。原来的“城中村”
期刊
已有逾百家国际知名品牌签约入驻的三里屯Village预定今年年中开放南区第一期。《楼市》记者从项目租赁处了解到,目前,南区的出租率已达到85%。因罩上了享誉世界的“太古广场”盛名,三里屯Village自2007年初太古地产斥资逾40亿元入股,便轰动一时。如今,当太古地产决定重心转移时,三里屯Village因率先开业,堪称太古地产在内地交上的首张“成绩单”。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
期刊
4月11日,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以下称: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首次筹备会在北京华贸中心如期举行。作为已经被建设部批准,并报民政部审批的非盈利性专业社会团体,商业地产专业委员会此次筹备会的召开备受商业地产各方精英的关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一向着重于高端住宅开发的保利地产近来加快了进军商业地产的步伐,并公开宣称未来商业地产规划投资比例将占公司总投资的30%。在宏观调控趋紧的形势下,资金链已成为房地产行业最敏感的话题,保利地产选择此时耗巨资大规模发力商业地产,给业界留下了太多猜想。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