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一流”来袭,你准备好做“一流”学生了吗?
文/杨超 钟章队
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现在的学生已不同以往,你们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繁杂多元的社会思潮、单一和带有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给年轻一代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对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大学评估改革,尤其是2015年年底提出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均对中国教育作出了深刻反思和改变。面对这些变化,你们是否也有所改变来适应高校对学生的新要求呢?
★充满“激情般的好奇”
现在的学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科研创新的动力却明显不足。创新动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科研的兴趣与好奇心不足。“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我们耳熟能详。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获奖者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很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基于一个重要思路的提出,我们常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而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基于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基于持久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这一点,目前中国学生普遍缺乏,这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中,中国学生普遍缺少的是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好奇心往往随着学业的增长而衰减,小孩子最喜欢问问题、最有好奇心;小学生要差一些;中学生更差一些;大学生上课一般很少主动提问题;到研究生阶段,往往需要老师点名逼迫他们回答问题。事实上,求知欲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平时多思考问题,多问一些“好的问题”,慢慢就会“独具慧眼”,能提出超出—般人想象力的问题。
★避免“功利主义”
大家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以下问题:在学习时总喜欢先问“有用”“无用”。比如在做某道题时喜欢问这道题高考会考吗?选课前喜欢问这课有什么用,对高考和今后工作有帮助吗?如果说兴趣与想象力的缺乏已经成为限制一流人才“冒”出来的主要因素,那么,“短视”与“功利”则成为进一步阻碍人才成长的重要原因。
当然,“功利主义”并不仅仅存在学生当中,我们就是身处一个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中国教育亦是如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当他同已经毕业10年、20年、30年的校友交谈时,他们对大学时期所上的课的评价与在校生截然不同,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在后来变得如此无用,而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这种不同反馈的反差正是当前教育领域“短期功利主义”的例证。
“双一流”大学的建立正是要摈弃以往“功利主义”的教学评估模式,弱化“211工程”“985工程”概念,这是对高校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要求。今后的高校招生将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虽然并不是采用加分的方式,但我们所倡导的素质均要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内容。
“双一流”大学报考指南
文/陈晓琼
“双一流”大学的建立有两个方面与以往不同:一是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二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而且“双一流”大学并不是像“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那样是固定的,会定期审核,重新评定,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流动的称谓。面对如此“与众不同”的“双一流”大学,我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重新衡量专业标准
专业评价和大学评价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都可以从声誉、资源、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几个维度去展开。但是专业数量有数百个之多,由于数据统计和工作量的关系,可靠的分专业的排名目前还比较少,而考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更是很少在排名中得到体现,并且就业率并不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情况、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等,所以也就很难从就业角度来对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和选优。
因此,我们选择“双一流”大学的重点专业算是选择专业的一条新标准。“双一流”大学的重点学科是教育部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重点学科的遴选非常严格,考察的重点是学术队伍和科研成果,能够入选重点学科的都是在该学科学术水平最高的机构,因此可称之为“一流专业”,也是今后就业的一大保障。
★专业优先原则
“双一流”大学评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是以学科为基础,鼓励特色发展,因此择校过程中选择一个特色专业就显得更为重要。考生需要在充分了解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着眼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来选择专业,并且要选择高校的重点专业。
比如,同样都是交通类高校,可能就业行业方向完全不—样。
“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塑造万物,大学建设也—样。当国内环境全面赶上国际水平了,一流大学建设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目前在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上还存在很本质的问题,国外的大学迎合的是学科的潮流,而国内的大学迎合的是政府的导向。而且国内的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把大学当成一个职业培训学校,而不是当成求知的地方;美国的大学,尤其是优秀的大学,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的,这个欲望比较单纯,和物质需求脱钩。再者国内的绝大部分教授把大学的职位仅仅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没有研究的传统和热情,没有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索的方法;而美国优秀的大学里,对研究和引导学生充满热情的书呆子教授,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经费支出上,2015年国内只有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这四所大学年度经费超过百亿元,并且“985”“211”高校拿走了所有经费当中的70%;而在美国,早在2005年就已经有学校超百亿科研经费了,并且经费来源很大—部分都是社会企业或个人捐赠,具有相当好的良性循环与竞争。
我眼中的北大和牛津
文/程cici
我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希望能从北大和牛津给我感受不同之处来谈谈国内目前的“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不同。
高考制度让很多有才华却不是全才的人未能获得与其能力相对应的教育。而以金钱来衡量成就的社会又会再埋没一批有才华却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在我看来,北大从未赶上过世界一流学校,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大一直在努力追赶。诚然北大现在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他始终在努力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
中美顶尖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文/杜少雷
我毕业于美国的伯克利EECS(EleGical Engineenng and Computer Science)和Math,曾到清华电子系交换了—学期。我将以清华大学和伯克利的工科教育为例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中美顶尖大学的异同。
★学术——工程师or科学家
在教学目标上,伯克利和清华对本科生的要求就不相同。伯克利培养的目标似乎是能做出东西的工程师,而清华则是动笔演算的“科学家”。在理论方面,清华讲的东西要多于伯克利所讲的,但是在动手方面,则不如伯克利锻炼得多。可以说伯克利与清华的教授教学理念的顺序是相反的,伯克利先告诉你这门课的应用,并让你实际动手做出来,你若有兴趣则可以继续更深层次学习其理论和数学基础,而清华则是先讲数学基础,再讲理论,最后才提到应用。不过听说近几年一直在教改,要把专业课提前,这或许就是在朝着伯克利的方向改进吧。
★管理——管得多or管得少
美国大学的自由是出了名的,从选专业、选课到选advisor都很自由,而国内在方方面面管得更细,更严格。
A.专业志愿
很多人都在说美国选专业有多么多么自由,每个人似乎都选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然而事实上,这一点只对美国上层家庭成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专业基本上就是市场导向。在伯克利,很多文理学院的人挤破了脑袋想进HASS商学院,在伯克利和MIT的工程学院,学CS的人是最多的,而目前CS是最好找工作同时赚得很多的专业。
在清华,每年输出的各专业毕业生基本符合计划需求,而不是市场需求。这样对国家来说或许更有利一些,然而对个体并不有利。首先,很多专业并不好找工作。第二,有些学生确实不适合所读专业。可喜的是清华转专业已经越来越容易了。
B.辅导员vs.Advisor
从功能E来说,advisor对于学生提供的服务仅是辅导员的一个子集。仅仅只有选课时候提供点建议,然后经常会发邮件提供实习、实验室招人等信息。清华的辅导员则除了选课、提供信息外,更有党建、生活学习、情感交流等更多的项目。更重要的区别是,学生要主动找advisor寻求帮助,而辅导员有事会主动来找你交流。
“双一流大学”“211”“985”之殇的遮羞布
上个世纪末,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之下,我国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经费投入、科研支撑、政策支持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和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差距迅速缩小。—部分大学和学科经过近20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步入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列。在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清华都进入了全球50强,分别位列第42和47名;在英国Qs教育集团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大陆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157所大学入选。其中有7所大学的5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
在劈波斩浪20年后发展起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其发展该如何深化?水平如何提高?高校特色如何彰显?国人翘首以待。北大清华之间曾有这样一个调侃:清华大学距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答日:出西门往南走100米即是(北大)。同样清华大学也以这样的—个调侃肯定自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和实力。“双一流”蓝图与愿景对于打破目前部分名校在招生与就业中的“垄断”,推动高校实力与特色发展都大有裨益。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背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和举棋不定。没有任何4-国家,像中国这样,对高等教育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若干年前的“国家重点大学”名单,20年前的“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名单,到如今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趋向。“211工程”“985工程”提出的宗旨即是为了建设面向世界的一流高校和学科。在这样的决心和愿景下,国家开始对高校办学严把质量关,先后将39所高校列入“985工程”,将112所高校纳入“211工程”之列。此后将大门紧闭,不再接纳新成员。这一举动说明了一流高校的建设绝非“你有我有,大家全都有”这种撒胡椒粉式的高校建设。而今再次推出“双一流”建设用意何在?双一流的推出岂不是在否定当初“985工程”“211工程”的定位?
就在一年前,一场关于“985”“211”的存废之争令舆论哗然。这场争论绝非空穴来风,或许是官方试探民众口风与态度的一场实验。之后教育部辟谣,不存在废除之说。今天的“双一流”也经历了类似一幕:前不久网络世界流出一张“双一流”高校名单,教育部随后否认。真真假假中,走入我们眼中的“双一流”建设有太多的“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影子,以至于我们不禁要恍惚一阵,有了旨在建设一流的“985工程”的存在,“双一流”还有必要吗?又或者“双一流”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985工程”?
“985工程”“211工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推动我国的科研创新水平与科研转化成果等功不可没,而且至今仍是高等教育中一面鲜明的旗帜。当然,它们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就业市场中的非“985”“211”歧视,如非“985”“211”难以获得科研经费,创新动力与积极性受挫等。高等教育建设方案从来都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我们对既有方案的执行力。如果真要建设“双一流”,在既有的“985工程”“211工程”基础上即可继续开展,何必再开一道口,另起炉灶?
文/杨超 钟章队
中国在变化,世界在变化,学生也在变化。现在的学生已不同以往,你们是在互联网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获取知识的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繁杂多元的社会思潮、单一和带有功利色彩的应试教育,给年轻一代的社会观念、价值观和人生观打下了深刻的烙印。这对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近年来的高考改革、大学评估改革,尤其是2015年年底提出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均对中国教育作出了深刻反思和改变。面对这些变化,你们是否也有所改变来适应高校对学生的新要求呢?
★充满“激情般的好奇”
现在的学生,聪明、视野开阔、接受新生事物快,但科研创新的动力却明显不足。创新动力不足,最重要的原因是对科研的兴趣与好奇心不足。“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般地好奇。”爱因斯坦的话,我们耳熟能详。10年前,4位物理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到清华理学院与清华学生座谈,当问到什么是科学发明最重要的要素时,获奖者们没有选择基础扎实、数学好,甚至没有选择勤奋、努力,而是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兴趣与好奇心。
很多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基于一个重要思路的提出,我们常说,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而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一个基于浓厚兴趣与强烈好奇心,基于持久观察与思考的过程。这一点,目前中国学生普遍缺乏,这也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中,中国学生普遍缺少的是好奇心、想象力与批判思维。好奇心往往随着学业的增长而衰减,小孩子最喜欢问问题、最有好奇心;小学生要差一些;中学生更差一些;大学生上课一般很少主动提问题;到研究生阶段,往往需要老师点名逼迫他们回答问题。事实上,求知欲与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平时多思考问题,多问一些“好的问题”,慢慢就会“独具慧眼”,能提出超出—般人想象力的问题。
★避免“功利主义”
大家审视一下自己,有没有以下问题:在学习时总喜欢先问“有用”“无用”。比如在做某道题时喜欢问这道题高考会考吗?选课前喜欢问这课有什么用,对高考和今后工作有帮助吗?如果说兴趣与想象力的缺乏已经成为限制一流人才“冒”出来的主要因素,那么,“短视”与“功利”则成为进一步阻碍人才成长的重要原因。
当然,“功利主义”并不仅仅存在学生当中,我们就是身处一个短期功利主义的大环境中,中国教育亦是如此。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曾经说过这样一件事,当他同已经毕业10年、20年、30年的校友交谈时,他们对大学时期所上的课的评价与在校生截然不同,令他们感到遗憾的是当时学的所谓有用的课在后来变得如此无用,而后悔当时没有更多地去学那些看上去“无用”,但后来实际上很有用的课,比如一些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这种不同反馈的反差正是当前教育领域“短期功利主义”的例证。
“双一流”大学的建立正是要摈弃以往“功利主义”的教学评估模式,弱化“211工程”“985工程”概念,这是对高校的要求,更是对学生的要求。今后的高校招生将更加看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突出表现,虽然并不是采用加分的方式,但我们所倡导的素质均要纳入综合素质评价考察内容。
“双一流”大学报考指南
文/陈晓琼
“双一流”大学的建立有两个方面与以往不同:一是打破了“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壁垒,为全国不同类型的高校营造了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二是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明确了高校差别化发展导向,鼓励特色发展、实行分类推进。而且“双一流”大学并不是像“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那样是固定的,会定期审核,重新评定,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流动的称谓。面对如此“与众不同”的“双一流”大学,我们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应注意哪些方面呢?
★重新衡量专业标准
专业评价和大学评价并没有根本的不同,都可以从声誉、资源、师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几个维度去展开。但是专业数量有数百个之多,由于数据统计和工作量的关系,可靠的分专业的排名目前还比较少,而考生最为关心的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更是很少在排名中得到体现,并且就业率并不能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如专业对口情况、薪资水平、就业满意度等,所以也就很难从就业角度来对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进行比较和选优。
因此,我们选择“双一流”大学的重点专业算是选择专业的一条新标准。“双一流”大学的重点学科是教育部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载体。重点学科的遴选非常严格,考察的重点是学术队伍和科研成果,能够入选重点学科的都是在该学科学术水平最高的机构,因此可称之为“一流专业”,也是今后就业的一大保障。
★专业优先原则
“双一流”大学评定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是以学科为基础,鼓励特色发展,因此择校过程中选择一个特色专业就显得更为重要。考生需要在充分了解自己性格、兴趣、能力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着眼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来选择专业,并且要选择高校的重点专业。
比如,同样都是交通类高校,可能就业行业方向完全不—样。
“双一流大学”,不仅是一个转身的距离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塑造万物,大学建设也—样。当国内环境全面赶上国际水平了,一流大学建设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目前在国内“双一流大学”的建设上还存在很本质的问题,国外的大学迎合的是学科的潮流,而国内的大学迎合的是政府的导向。而且国内的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把大学当成一个职业培训学校,而不是当成求知的地方;美国的大学,尤其是优秀的大学,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是有很强的求知欲望的,这个欲望比较单纯,和物质需求脱钩。再者国内的绝大部分教授把大学的职位仅仅当成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没有研究的传统和热情,没有激发学生思维和探索的方法;而美国优秀的大学里,对研究和引导学生充满热情的书呆子教授,也是有一定比例的。 经费支出上,2015年国内只有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这四所大学年度经费超过百亿元,并且“985”“211”高校拿走了所有经费当中的70%;而在美国,早在2005年就已经有学校超百亿科研经费了,并且经费来源很大—部分都是社会企业或个人捐赠,具有相当好的良性循环与竞争。
我眼中的北大和牛津
文/程cici
我曾就读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与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希望能从北大和牛津给我感受不同之处来谈谈国内目前的“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不同。
高考制度让很多有才华却不是全才的人未能获得与其能力相对应的教育。而以金钱来衡量成就的社会又会再埋没一批有才华却意志不够坚定的人。在我看来,北大从未赶上过世界一流学校,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大一直在努力追赶。诚然北大现在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但他始终在努力为自己的学生提供更好的环境。
中美顶尖大学的差距在哪里?
文/杜少雷
我毕业于美国的伯克利EECS(EleGical Engineenng and Computer Science)和Math,曾到清华电子系交换了—学期。我将以清华大学和伯克利的工科教育为例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中美顶尖大学的异同。
★学术——工程师or科学家
在教学目标上,伯克利和清华对本科生的要求就不相同。伯克利培养的目标似乎是能做出东西的工程师,而清华则是动笔演算的“科学家”。在理论方面,清华讲的东西要多于伯克利所讲的,但是在动手方面,则不如伯克利锻炼得多。可以说伯克利与清华的教授教学理念的顺序是相反的,伯克利先告诉你这门课的应用,并让你实际动手做出来,你若有兴趣则可以继续更深层次学习其理论和数学基础,而清华则是先讲数学基础,再讲理论,最后才提到应用。不过听说近几年一直在教改,要把专业课提前,这或许就是在朝着伯克利的方向改进吧。
★管理——管得多or管得少
美国大学的自由是出了名的,从选专业、选课到选advisor都很自由,而国内在方方面面管得更细,更严格。
A.专业志愿
很多人都在说美国选专业有多么多么自由,每个人似乎都选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然而事实上,这一点只对美国上层家庭成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选专业基本上就是市场导向。在伯克利,很多文理学院的人挤破了脑袋想进HASS商学院,在伯克利和MIT的工程学院,学CS的人是最多的,而目前CS是最好找工作同时赚得很多的专业。
在清华,每年输出的各专业毕业生基本符合计划需求,而不是市场需求。这样对国家来说或许更有利一些,然而对个体并不有利。首先,很多专业并不好找工作。第二,有些学生确实不适合所读专业。可喜的是清华转专业已经越来越容易了。
B.辅导员vs.Advisor
从功能E来说,advisor对于学生提供的服务仅是辅导员的一个子集。仅仅只有选课时候提供点建议,然后经常会发邮件提供实习、实验室招人等信息。清华的辅导员则除了选课、提供信息外,更有党建、生活学习、情感交流等更多的项目。更重要的区别是,学生要主动找advisor寻求帮助,而辅导员有事会主动来找你交流。
“双一流大学”“211”“985”之殇的遮羞布
上个世纪末,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之下,我国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经费投入、科研支撑、政策支持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和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差距迅速缩小。—部分大学和学科经过近20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步入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列。在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中,北大清华都进入了全球50强,分别位列第42和47名;在英国Qs教育集团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中国大陆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157所大学入选。其中有7所大学的5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
在劈波斩浪20年后发展起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其发展该如何深化?水平如何提高?高校特色如何彰显?国人翘首以待。北大清华之间曾有这样一个调侃:清华大学距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答日:出西门往南走100米即是(北大)。同样清华大学也以这样的—个调侃肯定自己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决心和实力。“双一流”蓝图与愿景对于打破目前部分名校在招生与就业中的“垄断”,推动高校实力与特色发展都大有裨益。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背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和举棋不定。没有任何4-国家,像中国这样,对高等教育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若干年前的“国家重点大学”名单,20年前的“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名单,到如今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趋向。“211工程”“985工程”提出的宗旨即是为了建设面向世界的一流高校和学科。在这样的决心和愿景下,国家开始对高校办学严把质量关,先后将39所高校列入“985工程”,将112所高校纳入“211工程”之列。此后将大门紧闭,不再接纳新成员。这一举动说明了一流高校的建设绝非“你有我有,大家全都有”这种撒胡椒粉式的高校建设。而今再次推出“双一流”建设用意何在?双一流的推出岂不是在否定当初“985工程”“211工程”的定位?
就在一年前,一场关于“985”“211”的存废之争令舆论哗然。这场争论绝非空穴来风,或许是官方试探民众口风与态度的一场实验。之后教育部辟谣,不存在废除之说。今天的“双一流”也经历了类似一幕:前不久网络世界流出一张“双一流”高校名单,教育部随后否认。真真假假中,走入我们眼中的“双一流”建设有太多的“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影子,以至于我们不禁要恍惚一阵,有了旨在建设一流的“985工程”的存在,“双一流”还有必要吗?又或者“双一流”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985工程”?
“985工程”“211工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推动我国的科研创新水平与科研转化成果等功不可没,而且至今仍是高等教育中一面鲜明的旗帜。当然,它们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就业市场中的非“985”“211”歧视,如非“985”“211”难以获得科研经费,创新动力与积极性受挫等。高等教育建设方案从来都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我们对既有方案的执行力。如果真要建设“双一流”,在既有的“985工程”“211工程”基础上即可继续开展,何必再开一道口,另起炉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