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ⅡA通过miR-29a/LC3信号通路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n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丹参酮ⅡA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研究其影响的具体机制.通过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作用时间下丹参酮ⅡA对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试剂盒评估丹参酮ⅡA对CNE2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 自噬相关分子LC3的表达,并用miR-29a拮抗剂探索miR-29a在CNE2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丹参酮ⅡA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且抑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4及8μmol·L-1的丹参酮ⅡA作用于CNE2细胞72h后,细胞内caspase3及caspase9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丹参酮ⅡA作用后,细胞自噬相关分子LC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丹参酮ⅡA可提高CNE2细胞内miR-29a的表达水平;在CNE2细胞内转染miR-29a拮抗剂后,丹参酮ⅡA对CNE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降低,抑制miR-29a亦可降低CNE2细胞内LC3表达水平.丹参酮ⅡA通过上调miR-29a的表达,增强CNE2细胞自噬及凋亡水平,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这为临床治疗鼻咽癌提供了新的潜在药物.
其他文献
为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及提高两性聚氨酯复鞣剂对皮纤维的反应活性,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四氢呋喃醚二醇(PTMG)、2,2-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N-甲基二乙醇胺(N-MDEA)为原料,生物质基5-羟甲基糠醛(5-HMF)为改性剂,通过聚加成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生物质基两性聚氨酯乳液(H-WPU),并对制备过程中R值、r值及DM PA用量进行了优化.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Ze-ta纳米粒度仪分别对H-WPU主组分的结构、粒径
采用加热法分别提取LB-EPS和TB-EPS,结合紫外和三维荧光光谱,通过电化学方法对EPS电化学特性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两类EPS含量随AAO工艺流程逐渐减少,PN含量占EPS总量的60% ~75%,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循环伏安图表明EPS中存在氧化还原物质;EPS的EAC和EDC值分别为0.373~0.568μmole-·g-1和0.066~0.113μmole-·g-1;紫外可见光谱表明TB-EPS中含有更多的细胞色素c类物质,且其含量随着AAO工艺处理流程逐渐减少;EEM图显示缺氧池污泥LB-EPS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 α-Al2 O3:Cr3+发光粉体,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α-Al2 O3:Cr3+粉末分散性较好,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由一系列驼峰状宽带吸收峰组成.在411 nm激发下,粉末主发射峰位于695 nm处,属于Cr3+R线发射.Cr3+最佳掺杂浓度为0.5 mol%,经过计算此时晶格内Cr3+之间距离大约为20? ,α-Al2 O3为强晶体场环境.Cr3+掺杂浓度继续增大后,晶格内C r3+浓度增大、离子间距离减小、无辐射跃迁增多,出现浓度淬灭现象,导致发光强度降低.
以新疆热门景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平台获取网络关注度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新疆热门景区网络关注度的时空差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疆热门景区网络关注度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7-8月为高峰,1-2月、11-12月为低谷,从小尺度时间范围看,网络关注度更集中于黄金周的前期;网络关注度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特征,泰尔指数显示,网络关注度省际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明显,区域间差异较小,其中区域内差异是造成省际差异的主要原因;气候舒适度和节假日等社会因素是新疆热门景区网络关注度时间分布差异的
凉皮是西北地区的特色风味小吃.在贮藏过程中其品质变化机理尚不清楚,成为制约凉皮工业化的瓶颈问题.以小麦淀粉为原料制作凉皮,在4℃分别贮藏0d、1d、3d、5d、7d,对凉皮的水分含量、质构特性、微观结构、结晶特性、热学特性、短程有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凉皮在0~7 d的储存过程中水分含量从33.17% 降至28.54%,硬度从169.83 g增大至294.38 g,咀嚼性从61.37增加至118.51,微观结构由光滑的网络状结构变为粗糙、疏松多孔结构;淀粉的短程有序度从0.51增大至1.07,晶型逐渐
随着对碳点光致发光特性的深入研究,碳点的室温磷光现象也开始备受关注.实验以ε-聚赖氨酸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具有蓝色荧光的碳点(激发波长为380 n m,发射波长为450 n m),荧光量子产率达6.54%.在固体状态下,经紫外灯激发后显示出长波长(570 nm)的黄色室温磷光,寿命可达213 ms.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磷光寿命,在水热体系中引入了聚丙烯酸钠作为基质制备碳点/聚丙烯酸钠复合磷光材料,结果显示其磷光寿命为525 m s,提高到碳点的2.5倍,裸眼观察时间持续到4.3s.由于原料的环保性以及
旨在筛选鹿药抗真菌的有效部位,初步探讨鹿药抗真菌有效部位的作用机制.首先采用75% 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与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鹿药进行提取分离制备鹿药正丁醇萃取物、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水萃取部位,通过微量液基稀释法、生长实验、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生物被膜实验、棋盘式微量液基稀释法等考察鹿药不同萃取部位的抗真菌和抗生物被膜活性,CCK8法考察鹿药部位的细胞毒性,并采用点板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研究鹿药部位对真菌细胞壁的作用.结果发现鹿药的正丁醇部位具有良好的抗真菌和抗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寻找一种对其有较好抑制作用的抗菌物质,本研究从青海湖淤泥土壤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的拮抗菌株,通过形态特征、16S rDNA分子生物学测序和生理生化特征鉴定,确定其分类为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 is).对其抗菌物质研究发现:该抗菌物质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80℃水浴中处理20 min后,活性略微有所下降;在紫外线下照射150 min,仍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在p H6~11的范围内,抑菌活性变化较小.胰蛋白酶对该抗菌物质的稳定性影响较
层状高镍氧化物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LNCM)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候选材料之一,但是由于结构退化、热稳定性不足和存储性差等原因,其安全性和商业化应用仍然存在问题.Ge掺杂作为一种体相修饰手段,可以有效解决层状高镍材料结构退化问题.在这个工作中,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Ge掺杂的层状高镍氧化物正极材料Li(Ni0.8 Co0.1Mn0.1)0.997Ge0.003O2(LNCMG),提高了层状材料的结构有序性,改善了电化学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
利用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和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对纳米纤维素(CNF)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冷冻干燥工艺成功制备了阻燃型CNF气凝胶.结果表明:MF和MTMS与CNF之间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使得Si-CNF/MF气凝胶微观孔状结构明显缩小并且增多,从而提高了气凝胶的压缩强度、压缩模量以及比模量.同时,Si-CNF/MF气凝胶具有良好的疏水性能(接触角达到132.3°).此外,Si-CNF/MF气凝胶相比纯CNF气凝胶的极限氧指数(LOI)值从19.5% 增加到37.1%,垂直燃烧测试(UL-94)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