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与“电影工业”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jian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好剧本不投资,没有稿酬编剧不动手”是常见的一对僵局,这涉及了投资人和制片人,制片人与编剧两组关系。正常“工业体系”中的状况是投资人一定为全局买单,制片人为剧本买单。国内电影人追求的“工业”,一方面是技术达标,更重要的是谋求规范的保障。然而很多事情在国内是“中国特色”,变成制片人不出钱,都希望投资人能为制片人“自己的眼光”和自己找来的剧本买单。其实,开头那句话两边看似有理,再想则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其实,制片人和投资人属于“工业”上游,大部分国内的制片人纯粹找投资,不涉及创作。编剧在这个莫名其妙的流水线上只是处于下游。挂不挂名的事不谈,劳动付出之后尾款大部分人拿不到,甚至开机(涉及尾款),很多编剧并不知情。据说,这样的事在好莱坞很少发生,因为那是一个正常的工业。
  一个剧本的最小单位是一个点子,一套结构。“创意”在我们的版权法里没有保护,当然也很难保护。很多电影圈的官司都是打这个,当然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以我所見,创意在剧本与投资之间的确惊险。现在电影发展这么好,制片人和投资人在剧作层面,需要的首先是一个创意,其次才是剧本细节。任何时候,专业编剧创作剧本都是简单而愉快的。在我看来,孰好孰坏在于是否提供出好创意,或者好架构。比如,导演哈内克曾说过:“创作剧本的真正工作不是在写戏,而是创造出整体的架构。”
  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才让国内电影圈处处是僵局。作为制片人在整个融资阶段,扮演的是拿剧本找投资的角色,连接作者与资方。既然僵局出现,只能证明投资人与制片人判断不同,最好的方式就是编剧赶紧写新剧本,制片人应该换一个新投资人。这对双方都没有坏处,因为唯一的体力和脑力付出者是编剧(当然,制片人也在为剧本四处跑)。剧本好坏不谈,编剧付出具体的时间和精力摆在那里。有时,编剧拿出最大能力,依然得不到资方“好”的评价。一个剧本的初稿基本的气息在那里,修改无法使剧本有质变,且可能离编剧的初衷越来越远。
  之前,有个大牌艺人的经纪人跟我说,他曾拿三个觉得好的剧本给艺人看。飞机上的时间足够看完。三个剧本分别来自一个大编剧、一个大公司、一个新人编剧。他故意隐去这些信息。结果下了飞机,艺人没有选出一个。经纪人不得不戳破剧本的来源。然后,艺人回忆一下,说把大编剧那个剧本再给他看一下。
  大编剧的剧本真的好吗?
  很多时候艺人没时间从别的地方判断。有名的作者不一定剧本有多好,但好的概率比新作者大;大公司拿着剧本来谈都是投资搞定了的,项目成功概率大于新编剧还要再去找投资的剧本,他们把自己的时间赌在大概率上。新人编剧的剧本成功率很低,当年的《大钻石》到《疯狂的石头》,走的就是新人编剧的艰难之路。宁浩走成功了,代价是商业利益上一分没有,无论片子卖多少钱。据说“新星导计划”就是这样,《混大成人》那本书里都有记录,宁浩自己也搭了不少钱。
  我的意思是,好与不好都太主观。好多合作只能强行限定时间以及判断标准,有时谁都会说剧本是艺术创作,不能限制,不能催促;但从工业角度也可以说剧本是工作表,必须守时,必须及时。国内某盗墓IP大片基本就是这么干的,剧本没完就上马开拍了。一边拍一边写(逐渐远离原来的IP,后来还闹到法庭上),跟组编剧一行由此诞生,有的可以纠正过来,越写越好;有的开头就是个错误,明知道不行,投资到位,档期已定,箭在弦上,这电影出来后可能就折了。
  电影圈是一个面向未来的行业。编剧不得不面对未来。投资人许给你的未来是不是你需要的?这看个人选择。
  我无数次听到制片人说,需要好剧本。也无数次听编剧说,制片人狗屁不懂,瞎指挥。供求双方过起了猜忌、虚伪的日子。这种日子通常无比漫长。
  剧本到底重不重要?一剧之本,这是艺术虚伪的一面。以我的观察是“看病下药”。对于大公司,剧本不如剧本背后的人重要。剧本可以修改。而剧本背后的资本或者资源不能换(比如大导演拿来的剧本)。大编剧的剧本不用看,就可以合作,作者已经大于剧本本身。很多人会跟你谈剧本重要,因为这是制片人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实在的东西。电影观念、电影审美,凡是停留在嘴上说的事物都不可信。此时,我们通过剧本尽快地识别对方。
  比如有一天,制过一两部电影的制作人甲,与拿着剧本四处碰壁的新导演乙相遇。两人在咖啡厅见面。期间,聊到乙的剧本,故事讲完后,甲非常感兴趣。于是提议乙拿时间跟自己把这个电影规划一遍。然后,把细节抠清楚,甲才能去谈投资。
  时间成本的问题是甲也有时间花在其中,这个平等。其次是甲在不清楚的状况下,不能更好地游说投资人,但甲在完全了解电影各个细节之后也未必。你甚至会替我回答,至少机会大一点。这个貌似平等。接下来的故事开始进入假设。
  假设一:乙和盘托出,甲认真以对,各种意见各种解决方式,甚至连发行的事都想好了。
  假设二:乙没有同意甲的提议,自己继续找投资。甲觉得乙太不懂行,为乙而惋惜。
  很多时候,第一种假设是常态,新导演渴望制片人。假设一的结局可能是甲拿着剧本去找投资人,最后投资人找到,留下剧本,乙出局,甲仍是制片人。还有可能的结局是甲没有找到投资,乙找到了投资人,甲理所当然成了此电影项目的恩人,因为有一次不短时间的规划,为乙解决不少各种细节问题。两种结局,甲获利最大。假设二的结局较简单,乙没找到投资,甲在观望;乙一辈子也没找到投资,甲在观望。两种结局也是一种结局,甲有可能损失一个自己觉得好的项目,乙则一辈子没有拍成电影。甲相对找投资的乙是轻松的。甲损失最小,乙付出最大精力。
  作为创作者判断别人时,也在接受别人判断。好编剧写出好作品,但没有人看,没人投资,你就不知道这么一群人存在。久而久之,大家会觉得国内电影圈没好的作者。其实,剧本找到对应的制片人,制片人找到追求一致的投资人,这个局就差不多开始了第一步。但对于这一步,很多人可能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其他文献
南山,被称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那里既好看又好玩儿,会让你赏心悦目,兴奋不已。  山腰的云和雾随处可见,雪白的云悠哉地飘着,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把它摘下来。丝丝缕缕的雾像一層白纱,把山腰整个笼罩起来,白纱笼罩的南山温柔,神秘。云雾又犹如一道白幕从天而降,将南山劈成两半,将山峰拦腰隔断,一座座古老的苗寨,一片片绿绿的草地,严严实实地被隔在了白幕后面。啊,南方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站在悬崖边,我看到了无
我想要把信写得简洁一些  把简洁写得更丰盈一些  它们绽放着,像你嘴角扬起的两朵红晕  一朵低吟浅唱  一朵争着露珠的清亮  我想要把快乐写得辽阔一些  它们在田野、峭壁、岩缝里  与阳光摇弋生辉  低矮处那份温暖的知遇  开满了一山岗的色彩和芬芳  我想再把时光写得更悠远一些  好让它们定格下来  在心房  深情凝望,相簇相拥
小白熊在不出远门旅行的时候,喜欢跟着主人到编辑部来玩,编辑部的叔叔阿姨们也喜欢这个看起来毛绒绒的玩具熊。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日新月异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你家旁边又新盖了一栋高楼;比如道路旁的树木又长大了;比如家里新添了一辆小汽车或者新置办了一样电器;比如你家的亲戚为你生了一个胖弟弟或者小妹妹……这些变化就是生活,这些变化就是大人经常说起的“日子”,也正因为这些生活中的变化,才让我们的每一天变得充满惊喜、充满期待。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于是就用图片、视频或者文字来记录生活,让这些
策划/本刊编辑部    “老户外”,我们用这个词来纪念上世纪中国零星出现的行走者。  他们非军事意义上的游击队员。没有宣言,没有组织,缺乏装备,无人喝彩,就这样上路。  他们脚踩的是真实的土壤或石头,每一次落脚大地都没有躲开,反过来,一路扑向他们的风、阳光、险恶的情况以及梦幻、冲动,他们也只能接着。走在路上,没什么车辆和行人,只听得见自己血液流淌的声音,还有晒昏了的自言自语。  但不管怎样,他们都
2006年新引力:神奇的圣湖曾因极度的艰苦仅为少数徒步者光顾,而显得愈加神奇。如今,神湖公路已修到悬崖脚下,爬山一个小时就可以看到拉姆拉错的全貌。但是在拉姆拉错被更多地关注的同时,用最纯粹的方式,迈着最艰难的脚步,沿着古道进入神湖,依然成为在西藏徒步的重要选择。拉姆拉措,因为便捷而引人注目,更因为神奇而让人宁愿以最本真的状态沿着古老的山路去向它朝圣。2006年之前,它著名于期望之中。2006年,它
步行街上  发光的红不是凋零的玫瑰  从街边纷纷走过的情侣  像夜色里抒情的花朵  温馨气息  霓影,像水中婉转的眸子  拐角的停顿  蕴藏着生动故事  一些经历被挤压在时间之外  梦,穿过身体  此刻的我  像一滴雨飘在夜空
消失湖泊中的战车  ——驾车穿越罗布泊    日出大漠    罗布泊的路,按照艰难的等级可分为“搓板路”、“按摩路”、“拆车路”、“窒息路”。所谓的“搓板路”,就是路上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按摩路”上坑坑洼洼的幅度更大,汽车在行驶的时候前后左右摇摆不定;“拆车路”则类似于汽摩场地赛中的“驼峰路”,一般的车走一段就会散架;“窒息路”有没过车轮的碱土,车行之中,土浪包围车辆,让人无法呼吸。刚下罗布泊,我
考试成绩出来时,克拉拉盯着成绩单上的数字,几乎快要哭出来了。这已经是克拉拉第三次挂科了,威廉姆老师早就警告过他,如果再挂科,他就会取消克拉拉升学的资格。  其实,克拉拉原本可以不掛科的,如果他在考试前一天没有去参加聚会的话。那天放学,表哥邀请克拉拉去参加一个聚会,克拉拉想要拒绝,可是聚会对他的诱惑力太大了,诱人的食物、好喝的饮料,还有聚会上让人笑到肚子疼的玩笑都在吸引着克拉拉。  “好的,我会去的
史学增,北京人氏  作为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记者,史学增用手中的35毫米电影摄影机捕捉了上世纪70年代的登山探险历史事件。  1974年,与中科院专家前往三江源完成各拉丹东长江源首次勘察拍摄;  1975年拍摄《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新闻纪录片;  1977年,史学增跟随托木尔峰登山科考队前往新疆天山攀登并登顶。    1975年    中国组织了第二次攀登珠峰的活动,众所周知,由于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