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干法加砂压裂技术及其现场试验情况分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o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CO2干法加砂压裂技术压裂机理并结合2013年8月份在长庆油气田苏东xx-xx井的现场试验情况,分析该技术推广应用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在苏东xx-xx井压裂试验过程中的不足和取得的经验,为以后该技术的发展提供现场经验指导。
  [关键词]CO2干法加砂压裂 密闭混砂现场试验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49-01
  一、CO2干法加砂压裂技术介绍
  1.压裂原理
  CO2干法加砂压裂是以液态CO2作为压裂液,代替常规瓜胶基液,以人造陶粒为支撑剂,压裂过程中二氧化碳在地面及井筒内的状态为液态,由液态CO2 通过密闭混砂装置携带支撑剂进入地层。受到井底较高温度的影响后,液态CO2气化,放喷过程中温度大于31.1℃,压力小于7.38MPa时以气体状态从地层中返排出来,同时控制放喷排量,使支撑剂留在地层中形成具有高导流能力的支撑裂缝。
  2.CO2干法加砂压裂技术的特点:
  采用专用的CO2密闭运输车,CO2可以运输和储存在施工现场,使用专用设备将液态CO2与支撑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由压裂车泵入地层,就可以完成压裂作业。施工完成后,在地层温度影响下(温度远大于31.1℃),形态由液体转换为气体,几乎可以达到全部返排出地面而不会对储层造成由常规压裂造成的水相伤害。
  但是CO2的粘度较低,通过加入CO2提粘剂,提高了其在液体状态下的携砂性能,在实验室对CO2提粘后的粘度进行了测定,提粘后的CO2粘度可稳定在4~6mPa.s,相比提粘前的粘度值有了一定提高。
  此项技术采用无液相压裂工艺,避免了常规压裂水敏、水锁伤害现象的发生;反排无残渣遗留,将储层伤害降到最低;施工后不需要进行抽汲作业,可迅速返排。
  二、2013年在长庆油气田苏东××-××井现场进行试验
  1.密闭混砂装置简图
  2.高低压管线连接要求
  (1)检查所有高压元件(管线、旋塞、单流阀、三通)是否完好,检查所有高、低压密封胶圈,并在使用前用-20#柴油浸泡;
  (2)提前检查、标校各安全阀,确保灵活可靠;
  (3)所有连接件丝扣都必须清洁干净,内部无杂物和残留液体,并用-20#柴油进行清洁。
  (4)压裂泵的液力端上水和排水室提前进行清洁并确保内部干燥,无任何水分和杂质存在。
  (5)高低压管线必须使用安全索捆绑,并打地锚固定。
  (6)低压供液管线两根以上连接时在最低处应安装放压短节。
  (7)管线连接好后必须根据设计压力,由液氮泵车试压至合格。
  三、施工过程分析
  对CO2干法加砂现场实验情况分析,施工相对顺利,施工压力43.1-25.6MPa,入地总液量254.1m3,平均砂比3.48%,累计 加入支撑剂2.8m3。
  针对苏东XX-XX井进行的CO2干法加砂压裂试验取得的成功,分析其主要原因如下:
  1)总结并借鉴了上次实验的经验,对密闭混砂装置的电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改进,输砂过程相对比较平稳,没有出现高砂比突然进入供液管线造成管路堵塞的情况,在施工结束后,没有发现压裂车液力端上液室有大量砂子沉积的现象;
  2)虽然上液管线连接过长(施工最理想上液管线连接长度在6-10m之间),但我们采用由液氮泵车向储罐和槽车内增压的方法,提高了液体CO2的流动能力,并对多个低压分配器进行并联,尽量的使各个储罐和槽车的液面高度保持基本一致,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向增压泵车向压裂车供液的连续性。
  3)施工前进行常规电缆射孔,提前打开地层,并在施工开始后向井筒内注入了一定量的胍胶基液协助压开地层,使后面注入的的液态CO2在进入到地层时压力不会过高,给后续携砂液顺利进入地层创造了良好条件。
  4)实验前进行的施工分析较为全面,现场各个岗位、人员配合、沟通到位,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了正确的解决方法。
  5)由于液态CO2摩擦阻力较高,液相上液管线连接长短差距较大,而且CO2槽车使用的是2"液相管线,液体流动更加困难,虽然有液氮泵车进行增压,在管线内液体流速依然存在差距,造成外雇增压泵车供液不足,不得已降低了施工排量,从而直接影响了支撑剂的顺利加入。
  6)CO2提粘剂的注入和常规的压裂施工注入交联剂不同,排量由于施工排量的改变而难以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液体的携砂性能。
  7)注入前置液阶段井筒内温度较高,液态CO2进入井筒易形成少量干冰,产生的干冰块随液体孔眼聚集而影响加砂。
  8)两台CO2增压泵车在施工现场的配合存在一些问题,不但两台设备的机械性能不同,而且人员的操作方法和个人习惯的差异都会影响施工顺利进行。
  四、结论及建议
  1.CO2具有一定的造缝能力,但是粘度较低,携砂性能不好,要实现提粘剂的精确注入存在困难。
  2.密闭混砂装置和增压泵车的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施工过程中真实砂比检测较为困难,难以对液态CO2携砂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4.CO2施工自动化控制程度不高,排量控制比较困难,人员频繁进入高压区进行操作,风险较大。
  5.统一CO2增压泵车的吸入和排出管线,增加管路的通过性,降低液体摩擦阻力,使用调节分离器和循环管线上的阀门大小来控制CO2流量,保证液态CO2的供给排量而减少沉砂概率。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P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53-01  公安系统内“向信息化要警力、向信息化要战斗力”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随之而来的大规模公安信息化建设,使得各公安信息系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  1.大数据概述  所谓大数据,首先是“大”,“大”是指数据体量之大,一般在10TB 规模以上,但在实际应用中,把多个数据源集放在一起,可以达到了PB 级的数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电力系统对交流仪表检测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较高的准确度和较高的稳定度促进交流仪表检测系统向完善阶段高速发展。而目前新开发的检测系统大大的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同时在检测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也逐步实现了主机多用的强大功能,本文将重点介绍新型检测系统中涉及的重点问题,着重分析了其中重点涉及的新型技术以及相对应的检测验证方法以及对新型VB软件进行详细的介绍,详述了半自动校验
期刊
[摘 要]毫无疑义,有关方面的领导应该大幅度提升对白合金轴承制造工艺改进的关注度。本文紧密联系试析白合金轴承制造工艺改进的实践状况,对合金的浇注和零件的预处理进行较为全面地阐述之后,接着,深入探讨白合金轴承制造的改进工艺,表面镀锡质量的控制和合金的金相组织是改进工艺的主要表现形式,希望能够加快推进白合金轴承制造工艺改进的研究进程,希望能够实现白合金轴承制造工艺改进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白合金;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油井安全生产的几方面有效管理途径的分析,从油井的生产环境改善、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现场管理、安全防护措施等几方面入手,严格按章办事,狠抓落实,有效推进油井安全性生产管理。  [关键词]油井;安全生产;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F53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17-01  一、油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1、油井安全生产特征  石油作为国
期刊
[摘 要]DC-DC开关变换器是一种时变非线性开关电路,其建模、稳态分析及其控制方法一直是功率电子学专家所关注的重点。本文以Buck-Boost变换器,对DC-DC开关变换器的建模与非线性行为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开关电路 建模分析 控制方法  中图分类号:N9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36-03  一、Buck-Boost变换器工作
期刊
[摘 要]湿式烟气脱硫工艺是燃煤锅炉及炉窑烟气脱硫应用广泛的工艺,通常测试烟气脱硫效率需要测试烟道截面积、烟气动压、烟气静压、烟气流速、烟气湿度、烟气温度、现场大气压力、现场环境温度、二氧化硫质量浓度等技术参数。该测试方法影响因素多,过程繁琐且精度较差。研究表明,应用钙法湿式工艺脱硫时,脱硫塔前后烟气中一氧化碳的量是不变的。根据此特点,将技术规范规定的烟气脱硫效率公式进行数学变换,推导出通过测试脱
期刊
[摘 要]基于三坐标测量机这一测量平台,本文提出了在同轴度测量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难题,通过分析同轴度测量的误差来源和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特性,结合实践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得出了几种切实可行的测量方法。  [关键词]同轴度、三坐标测量机  中图分类号:TH16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4-0047-01  在公司产品的计量检测中经常会遇到较高精度要求的同轴度测量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内部的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系统在不断地建设和扩展,用户对 IT 系统的依赖越来越大,当 IT 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往往会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有时甚至是灾难性的。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使用IT 资源将变得更加困难。本文以实际开发应用为例,针对某单位电子政务系统,提出一个较为有效实用的运维监控管理解决方案,对比传统的运维管理系统,本文
期刊
[摘 要]合水油田庄73长3油藏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和天环坳陷的南部,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质岩屑砂岩为主,属于特低渗构造-岩性油藏。油藏地层水水型为氯化钙水型,和注入水配伍性较差,油井见水后在近井地带发生堵塞,造成油井油量下降,含水上升。本文主要对油藏见水机理进行分析,并分析了酸化解堵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特低渗油藏;地层配伍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奈曼油田2006年投产开发以来,针对油田整体开发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对存在注水井网完善和井组内油井高含水、油水井套管变形等问题,运用井组内一井一策、“注堵优降提调”一体化等方法,进行处理解决。取得了低孔、低渗油田成功注水开发经验,通过推广应用,对辽河油田外围近4000万吨难动用储量有效开发提供借鉴,有力促进了“注水基础年”工作的开展,成为辽河千万吨级生产规模的重要补充。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