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变得越来越快,居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居民在满足基础需求的过程中,人们对生活品质也各位看重,从而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稻也备受关注,优质水稻的栽培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从发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和选择优质稻田,稻田施肥、科学育苗、科学管理、病虫害防治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可以提高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实现水稻高产量的目的,带动当地农民经济收益的提升。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优质水稻产量也是我国经济水平体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提高水稻的产量能够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1]。但目前我国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过程中仍旧不够全面,为了对水稻高产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优质水稻的研究就更为迫切。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优质水稻的整个栽培技术,再有效措施,做到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在进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处理,才能更好地生产优质水稻,满足居民的食用需求[2]。
一、发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比大。所以农民的生活也主要依赖农业的发展,尤其对于农作物水稻而言分布地域广泛、 种植成功率高,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因为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并不完善,同时有些农民也不能够科学系统地掌握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导致优质水稻产量并不高。优质水稻高产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水稻的种植面积;二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3]。同时,提高水稻栽培技术可以使得水稻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带动当地农民经济的提升[4]。
二、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择稻田
选择优质水稻栽培的稻田也会影响水稻的质量。选取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标准。生态条件要能满足生产种子的需要,应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没有水源污染、排水系统发达、肥力均匀、阳光充足且没有害虫的稻田。这样才能使得水稻幼苗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氧气与阳光,便与更好地生长。这样地稻米质量才更优质,米质更优。稻田的科学选择直接关乎优质水稻幼苗的成长,我们需要保证稻田内部土壤条件能够符合优质水稻幼苗的生长,这样才能够使得幼苗茁壮且健康成长[5]。
(二)稻田施肥
科学合理选择稻田之后,就需要整地备耕并施足肥料。合适的土壤对于水稻高产稳定性、质量是否良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壮秧先状根,一个良好的根系,是优质水稻的地基。所以,应要选择能够壮大根系的土壤。选取秧田后需对秧田进行换水,在育苗前施放充足肥料保证种苗生长。首先,应按照农作物种植要求对田地进行整理,比如将稻田整理平整、深翻或者是田埂修建等,这样有助于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以及使土壤变得松软。其次,可以在移植苗床上均匀撒优质的农家肥,采用大棚育苗方式, 并且搭配合理的营养剂和壮秧剂。在施肥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对不同品种的水稻,施肥的剂量也不一样。也可根据秧田肥力,用动物粪便、草塘泥、肥饼等有机肥作为底肥。在使用有机肥之前,要保证肥料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根据秧苗生长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再配施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铵等化学肥料。根据水稻高产优质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确定全生育期肥料施用量。一般水稻肥料运筹的思路是“稳氮、 补钾、配微”,原则是“前适、中控、后补足”[6]。
(三)科学育苗
在秧块、秧苗进行装箱时,需要注意秧块接头处应处于紧密的对齐状态,且将苗箱转移到轨道另一侧,以免出现漏插的情况,且秧块在紧密排列的同时,还要让其贴近秧箱,确保不会出现拱起的现象。为了使秧块能够顺利下滑,可以向秧箱与秧块中注入一定的水分,确保秧块盘根土含水量充足。在使用插秧机进行插秧时,在遵循农艺原则的基础上,应确定好水稻之间的间距,进一步调节每穴秧苗的取秧量。 机械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和需求,将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要根据土质的软硬程度对插秧机的灵敏度进行有效调节,选择适合的插栽路线。通常状况下,插秧机的插秧深度一般控制在3到5厘米,同时需要避免出现飘秧和伤苗的问题。
在播种前对幼苗进行处理保证质量,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育苗,从而才能确保幼苗可以茁壮成长。在播种前几周,将稻种连续晾晒2到3天。 这样可以降低种子的自由水含量,保证幼苗的干燥度,提高幼苗的吸水能力,且紫外线还可充分杀灭种子表面的致病菌,对预防苗期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晾晒可以清除掺杂在幼苗中的杂质,这样做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水稻种子的质量,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的愿望;晾晒结束后,将不符合标准的残缺粒、瘪粒或病虫害粒去除,并过滤掉种子中的杂质。浸种可提高发芽率,减少幼苗期病害发生率。將种子在温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用药剂进行拌种,然后将种子放置在适宜催芽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时,需注意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三步骤。即在适宜温度环境下进行种子破胸,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种子破胸后应将温度降至20摄氏度,并维持一定时间进行催芽处理。当种芽达到2毫米时将温度降至15摄氏度进行晾芽处理。幼苗的运输也同样重要,在进行秧块及秧苗运输时,当秧苗起盘后,要避免出现破裂、变形以及散列卷起的情况,可以采用重叠或以固定数量用筐放等方式进行运输处理,确保秧苗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当秧块到达指定位置时,需要清除石块等障碍物,有效防止其黏在秧苗或秧块上,导致破坏秧苗结构,不利于其健康生长。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使其保持自然舒展的状态,并需要立即放入载插机进行栽种,能避免秧苗出现压坏、枯萎和烈日灼伤等现象。
(四)科学管理
在进行水稻培育的过程中,需做好稻田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提倡农民秋翻,在拥有足够水含量的土壤中进行翻地,要进行科学的施肥,应要提高对田间管理的重视度,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对于施肥的要求较为严谨,需选用合适的肥料,施加一些生物肥、是有机肥。且要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施肥。 严格地控制施肥量,是为了避免因为肥料的过度堆积影响幼苗的生长。在育苗初期阶段,应要为育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定育苗是否存在传染的病体。对于秧苗环节而言,应要在培育土壤中做好撒农药工作。在进行稻田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灌溉工作,根据 幼苗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节水灌溉,保证土壤的湿度符合植物的生长特性,才能促进水稻幼苗更好地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
对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提高病虫害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宏观和微观相融合的方式开展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工作,另外,也可利用媒体方式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 加强病虫害科普宣传
加强农户的水稻病虫害防范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现在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通过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也就是做到“宣传、推广、普及”相关的措施并加以完善,从而提升水稻生产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水稻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及时性、规范性,保证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来确保产量和效益[7]。
3. 实施区域防治
在相同水稻生长区域中,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类型往往也会存在一定差异,病虫害交叉传染的概率较大。因此,预防水稻的病虫危害可将区域作为防治的对象,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根据周围栽植技术、其他生物、以及前茬农作物抵抗病虫害性状等开展生态调控,最大程度降低农药使用量。
4.开展病虫害生物防治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采用天敌制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还可以减少对农作物和周围环境的污染。运用天敌实现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同时对环境、人畜都不会产生危害,具有绿色、安全的优势。水稻同样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在生产环节,农户应该准确把握水稻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领和关键环节,促进水稻生产过程的绿色、安全、高效,从而提高水稻效益水平和生产能力。
结语
综述可知,水稻的种植是一项长久项目,如果在种植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所以,应要提高对种植水稻技术的重视度,进行严格把关和管理,科学的优质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必须坚持秧田质量、种苗健康、肥力管控、规律灌溉、精准防控(病虫害)为一体形成综合的管理体系,必须采用综合管理理念进行水稻生产管理工作以保证水稻生产质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操作,可以使得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得水稻产量得以提升。另外,相关农业专家也应该向农民普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推荐高质量的优质水稻幼苗,促使优质水稻产量提升, 实现收益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宗镛.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农技服务, 2016, 33(12):41.
[2]王立國,严宝林,王井琴.寒地有机水稻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22):141.
[3]陈艳辉.新时期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9(23):34.
[4]许倩.浅谈高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0(17):239.
[5]徐巍.无公害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2020(14):7+9.
[6]袁腊梅,杨小保,甘朝阳,刘清涛,彭爱强.水稻不同栽培模式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种子世界,2017(05):37-38.
[7]杨娜.水稻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J].新农业,2020(14):20.
作者简介
陈妙荣(1972.9-)女,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优质水稻产量也是我国经济水平体现。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提高水稻的产量能够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1]。但目前我国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的过程中仍旧不够全面,为了对水稻高产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对于优质水稻的研究就更为迫切。所以我们必须了解优质水稻的整个栽培技术,再有效措施,做到提高技术的应用效果。同时,在进行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发现的各项问题进行处理,才能更好地生产优质水稻,满足居民的食用需求[2]。
一、发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性
我国是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比大。所以农民的生活也主要依赖农业的发展,尤其对于农作物水稻而言分布地域广泛、 种植成功率高,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但是因为我国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并不完善,同时有些农民也不能够科学系统地掌握优质水稻的栽培技术,导致优质水稻产量并不高。优质水稻高产有两种途径:一是增加水稻的种植面积;二是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3]。同时,提高水稻栽培技术可以使得水稻达到优质、高产的效果,带动当地农民经济的提升[4]。
二、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一)合理选择稻田
选择优质水稻栽培的稻田也会影响水稻的质量。选取时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标准。生态条件要能满足生产种子的需要,应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没有水源污染、排水系统发达、肥力均匀、阳光充足且没有害虫的稻田。这样才能使得水稻幼苗能够吸收到足够的氧气与阳光,便与更好地生长。这样地稻米质量才更优质,米质更优。稻田的科学选择直接关乎优质水稻幼苗的成长,我们需要保证稻田内部土壤条件能够符合优质水稻幼苗的生长,这样才能够使得幼苗茁壮且健康成长[5]。
(二)稻田施肥
科学合理选择稻田之后,就需要整地备耕并施足肥料。合适的土壤对于水稻高产稳定性、质量是否良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壮秧先状根,一个良好的根系,是优质水稻的地基。所以,应要选择能够壮大根系的土壤。选取秧田后需对秧田进行换水,在育苗前施放充足肥料保证种苗生长。首先,应按照农作物种植要求对田地进行整理,比如将稻田整理平整、深翻或者是田埂修建等,这样有助于提升土壤的透气性,以及使土壤变得松软。其次,可以在移植苗床上均匀撒优质的农家肥,采用大棚育苗方式, 并且搭配合理的营养剂和壮秧剂。在施肥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根据水稻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对不同品种的水稻,施肥的剂量也不一样。也可根据秧田肥力,用动物粪便、草塘泥、肥饼等有机肥作为底肥。在使用有机肥之前,要保证肥料充分腐熟后才能使用。根据秧苗生长需要,并结合实际情况再配施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铵等化学肥料。根据水稻高产优质目标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确定全生育期肥料施用量。一般水稻肥料运筹的思路是“稳氮、 补钾、配微”,原则是“前适、中控、后补足”[6]。
(三)科学育苗
在秧块、秧苗进行装箱时,需要注意秧块接头处应处于紧密的对齐状态,且将苗箱转移到轨道另一侧,以免出现漏插的情况,且秧块在紧密排列的同时,还要让其贴近秧箱,确保不会出现拱起的现象。为了使秧块能够顺利下滑,可以向秧箱与秧块中注入一定的水分,确保秧块盘根土含水量充足。在使用插秧机进行插秧时,在遵循农艺原则的基础上,应确定好水稻之间的间距,进一步调节每穴秧苗的取秧量。 机械操作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和需求,将种植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还要根据土质的软硬程度对插秧机的灵敏度进行有效调节,选择适合的插栽路线。通常状况下,插秧机的插秧深度一般控制在3到5厘米,同时需要避免出现飘秧和伤苗的问题。
在播种前对幼苗进行处理保证质量,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育苗,从而才能确保幼苗可以茁壮成长。在播种前几周,将稻种连续晾晒2到3天。 这样可以降低种子的自由水含量,保证幼苗的干燥度,提高幼苗的吸水能力,且紫外线还可充分杀灭种子表面的致病菌,对预防苗期疾病有着重要意义,晾晒可以清除掺杂在幼苗中的杂质,这样做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水稻种子的质量,进一步实现优质高产的愿望;晾晒结束后,将不符合标准的残缺粒、瘪粒或病虫害粒去除,并过滤掉种子中的杂质。浸种可提高发芽率,减少幼苗期病害发生率。將种子在温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用药剂进行拌种,然后将种子放置在适宜催芽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时,需注意高温破胸、适温催芽、低温晾芽三步骤。即在适宜温度环境下进行种子破胸,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种子破胸后应将温度降至20摄氏度,并维持一定时间进行催芽处理。当种芽达到2毫米时将温度降至15摄氏度进行晾芽处理。幼苗的运输也同样重要,在进行秧块及秧苗运输时,当秧苗起盘后,要避免出现破裂、变形以及散列卷起的情况,可以采用重叠或以固定数量用筐放等方式进行运输处理,确保秧苗在运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当秧块到达指定位置时,需要清除石块等障碍物,有效防止其黏在秧苗或秧块上,导致破坏秧苗结构,不利于其健康生长。此外,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使其保持自然舒展的状态,并需要立即放入载插机进行栽种,能避免秧苗出现压坏、枯萎和烈日灼伤等现象。
(四)科学管理
在进行水稻培育的过程中,需做好稻田的管理工作。 首先要提倡农民秋翻,在拥有足够水含量的土壤中进行翻地,要进行科学的施肥,应要提高对田间管理的重视度,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对于施肥的要求较为严谨,需选用合适的肥料,施加一些生物肥、是有机肥。且要在适宜的时间进行施肥。 严格地控制施肥量,是为了避免因为肥料的过度堆积影响幼苗的生长。在育苗初期阶段,应要为育苗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确定育苗是否存在传染的病体。对于秧苗环节而言,应要在培育土壤中做好撒农药工作。在进行稻田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灌溉工作,根据 幼苗的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节水灌溉,保证土壤的湿度符合植物的生长特性,才能促进水稻幼苗更好地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
对病虫害的预测和预报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提高病虫害预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宏观和微观相融合的方式开展病虫害的动态监测工作,另外,也可利用媒体方式指导农户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2. 加强病虫害科普宣传
加强农户的水稻病虫害防范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现在正处于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通过电视、网络等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也就是做到“宣传、推广、普及”相关的措施并加以完善,从而提升水稻生产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水平,提高水稻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及时性、规范性,保证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来确保产量和效益[7]。
3. 实施区域防治
在相同水稻生长区域中,水稻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病虫害类型往往也会存在一定差异,病虫害交叉传染的概率较大。因此,预防水稻的病虫危害可将区域作为防治的对象,采取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根据周围栽植技术、其他生物、以及前茬农作物抵抗病虫害性状等开展生态调控,最大程度降低农药使用量。
4.开展病虫害生物防治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采用天敌制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还可以减少对农作物和周围环境的污染。运用天敌实现对病虫害的生物防治,便于操作,成本较低,同时对环境、人畜都不会产生危害,具有绿色、安全的优势。水稻同样也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意义。在生产环节,农户应该准确把握水稻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要领和关键环节,促进水稻生产过程的绿色、安全、高效,从而提高水稻效益水平和生产能力。
结语
综述可知,水稻的种植是一项长久项目,如果在种植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所以,应要提高对种植水稻技术的重视度,进行严格把关和管理,科学的优质水稻栽培管理技术必须坚持秧田质量、种苗健康、肥力管控、规律灌溉、精准防控(病虫害)为一体形成综合的管理体系,必须采用综合管理理念进行水稻生产管理工作以保证水稻生产质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操作,可以使得资源得到合理的使用,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使得水稻产量得以提升。另外,相关农业专家也应该向农民普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推荐高质量的优质水稻幼苗,促使优质水稻产量提升, 实现收益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张宗镛.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分析[J]. 农技服务, 2016, 33(12):41.
[2]王立國,严宝林,王井琴.寒地有机水稻高产栽培综合配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38(22):141.
[3]陈艳辉.新时期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9(23):34.
[4]许倩.浅谈高产优质水稻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0(17):239.
[5]徐巍.无公害优质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2020(14):7+9.
[6]袁腊梅,杨小保,甘朝阳,刘清涛,彭爱强.水稻不同栽培模式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种子世界,2017(05):37-38.
[7]杨娜.水稻栽培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简述[J].新农业,2020(14):20.
作者简介
陈妙荣(1972.9-)女,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