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学有效性是所有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导学案的出现,为历史教师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本文主要就导学案在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中的作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导学案 提高有效性
导学案指的是教师运用引导式教学备课教案。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温故知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覆盖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导学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重要书面材料依据。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导学案的编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让学生先行,突出教师的主导性,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导学案迎合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但是该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呢?又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呢?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导学案的出现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导学案能够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因此,我每节课都精心设计导学案,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融合到知识链接、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形式与环节中去,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展现,将知识问题化、层次化。其中的问题尽可能做到准确、精细,在体现出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尽可能做到能够概括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点。
二、教师以案导学,学生依案自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何根据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问题是利用导学案教学的核心部分。在上课前,教师要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课堂上的学习目标,从而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保证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有了学案,学生们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将不会感到茫然,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性地阅读教材,进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当节课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学案引导的预习,学生会对本模块的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初步地构建起知识体系。学生在进行自学的过程中,可以边读边思考,并将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标记,方便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学和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解决问题。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指导学生科学的自学方法,例如指导他们该如何“读书”,并且告诉他们学案中哪些内容比较重要,要注意哪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是需要精读的。还要让他们知道哪些内容只需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这部分内容只需要泛读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要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总之,让学生在课前做好自主学习准备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成功的重要一环,将会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为了让学生们的预习更加有效果,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这样几部分内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2)按照老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自主搜集资料,与本组员共同探究问题,由“课题组长”指挥,准备课堂上交流。
课前自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我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去寻找答案:
(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2)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总原则。
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3点)。
(3)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主要成就(四项)。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有何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现实意义?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理解教材,寻找答案,培养了阅读能力,也很容易地把握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这些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学生的预习提供一个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内容,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从导学案出发合作探究,增强合作探究学习效果。
一个人的思维总会存在盲点,因此,还必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探究、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对那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只需要理清线索就可以;而那些疑难问题(教材的重难点问题),学生们则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并对各自的问题进行解决,过于困难的,则可以尝试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交流。
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向学生提问,也可以学生向教师提问。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表及其他声像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及时加以点拨、归纳。例如对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的万隆会议,很多学生在根据导学案预习后,都对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产生了疑惑。我在收集到学生们的意见之后,为学生们播放了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的讲话材料,然后让同学们在感性的材料的基础上继续思考与讨论: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呢?该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从而帮助学生们解决这部分难题。
根据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学案能够引发出学生们的困惑,能够激发出他们的讨论热情;(2)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敢于进行质疑、争论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时机;(3)讨论时,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看书、思考和与别人的交流;(4)要能够发现学生自主学习时所遇到的难点,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所遇到的难点与导学案中的重难点进行推进讨论,并要避免出现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的现象,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5)要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四、设置导学测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在导学案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测验。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对于测验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题目,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测验中有所收获。导学案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知识学习后就是为了运用,解决问题。导学测验设置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测验。测验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并要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导学测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疑点。这样才能够了解到学生是否真的没有了疑惑。导学测验中要有3—5个紧扣基础知识的题目,在此基础上再设计3—5个典型例题进行分析(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在学生完成测验后,教师对学生的测验情况进行讲解、点评,帮助他们继续巩固知识。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与努力,导学案教学也是如此。相信在众多同行的推行下,导学案教学能够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建华.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文理导航,2011,(07):56,55.
[2]张苏法.运用学案导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J].中学教学参考,2011,(12):44-45.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导学案 提高有效性
导学案指的是教师运用引导式教学备课教案。导学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温故知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预习、课中研讨、课堂与反馈练习、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覆盖了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十分突出的作用。导学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重要书面材料依据。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导学案的编写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运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是历史教学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提倡让学生先行,突出教师的主导性,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导学案迎合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但是该如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呢?又如何才能够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呢?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思考。导学案的出现为实现这些要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导学案能够引导学生逐渐适应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自主学习方式。因此,我每节课都精心设计导学案,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同时在进行导学案设计时,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融合到知识链接、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形式与环节中去,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进行展现,将知识问题化、层次化。其中的问题尽可能做到准确、精细,在体现出知识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尽可能做到能够概括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点。
二、教师以案导学,学生依案自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如何根据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相关问题是利用导学案教学的核心部分。在上课前,教师要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课堂上的学习目标,从而在课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保证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有了学案,学生们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将不会感到茫然,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性地阅读教材,进而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当节课中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学案引导的预习,学生会对本模块的知识形成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初步地构建起知识体系。学生在进行自学的过程中,可以边读边思考,并将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标记,方便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学和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解决问题。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工作,指导学生科学的自学方法,例如指导他们该如何“读书”,并且告诉他们学案中哪些内容比较重要,要注意哪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是需要精读的。还要让他们知道哪些内容只需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这部分内容只需要泛读就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将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要让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为课堂教学做好准备。总之,让学生在课前做好自主学习准备是导学案教学模式成功的重要一环,将会直接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例如在教学《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时,为了让学生们的预习更加有效果,我在导学案中设计了这样几部分内容。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2)按照老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自主搜集资料,与本组员共同探究问题,由“课题组长”指挥,准备课堂上交流。
课前自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的内容,我为学生们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去寻找答案:
(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2)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总原则。
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基本方针(3点)。
(3)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主要成就(四项)。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怎样提出的,有何意义?在新的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现实意义?
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理解教材,寻找答案,培养了阅读能力,也很容易地把握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这些内容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学生的预习提供一个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教材的内容,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从导学案出发合作探究,增强合作探究学习效果。
一个人的思维总会存在盲点,因此,还必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进行探究、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对那些简单、易懂的内容,只需要理清线索就可以;而那些疑难问题(教材的重难点问题),学生们则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分享各自的经验,并对各自的问题进行解决,过于困难的,则可以尝试在全班范围内进行讨论、交流。
对于一些基础知识,可以教师向学生提问,也可以学生向教师提问。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小组讨论。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图表及其他声像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及时加以点拨、归纳。例如对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中的万隆会议,很多学生在根据导学案预习后,都对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产生了疑惑。我在收集到学生们的意见之后,为学生们播放了周恩来总理在会议上的讲话材料,然后让同学们在感性的材料的基础上继续思考与讨论: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呢?该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从而帮助学生们解决这部分难题。
根据导学案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学案能够引发出学生们的困惑,能够激发出他们的讨论热情;(2)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让学生敢于进行质疑、争论并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最好时机;(3)讨论时,要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自主看书、思考和与别人的交流;(4)要能够发现学生自主学习时所遇到的难点,并引导学生针对自己所遇到的难点与导学案中的重难点进行推进讨论,并要避免出现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的现象,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5)要能够迅速准确地捕捉到具有普遍性的问题。
四、设置导学测验,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在导学案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测验。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对于测验内容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级,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题目,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测验中有所收获。导学案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知识学习后就是为了运用,解决问题。导学测验设置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能否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否对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测验。测验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导学案中的学习目标,并要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在导学测验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适当地加入一些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疑点。这样才能够了解到学生是否真的没有了疑惑。导学测验中要有3—5个紧扣基础知识的题目,在此基础上再设计3—5个典型例题进行分析(最好是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在学生完成测验后,教师对学生的测验情况进行讲解、点评,帮助他们继续巩固知识。
总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智慧与努力,导学案教学也是如此。相信在众多同行的推行下,导学案教学能够为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林建华.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J].文理导航,2011,(07):56,55.
[2]张苏法.运用学案导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J].中学教学参考,2011,(1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