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数量的激增也增加了整个就业市场的压力,服装专业大学生作为特点鲜明的专业学生同样面临紧迫的就业压力,通过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方式,辅助他们更好的面对就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关键词:服装专业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234-01
1.前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缓慢,就业压力巨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自就业指导课程被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以来,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包括在就业的理念,教育方法方面,但是由于开展研究时间短,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科学指导不够深入,加之缺少相关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致使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服装专业教育,历经40年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变化的历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之相较,国外的服装专业教育体系不管是在专业设置方面、教育资源配置,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方面都远远优于国内。面对就业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对服装专业大学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欠缺则使择业更加困难。突出的矛盾势必影响服装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从源头出发,以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指导像服装专业这样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大学生,使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服务广大学生。
2.服装专业大学生特点分析
2.1服装市场自身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时尚,服装产业逐渐发展,市场更加繁荣。目前,河南省服装市场发展不均衡,层次也不均匀。大多数的城镇居民对服装的需求还是传统的层次上,由此,一些小规模的工厂和公司能迎合市场需求,成为现阶段服装市场的主力军,而一些大规模的,综合性的设计研究生产的大中型服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客观上也加剧了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
2.2服装专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①教育机制改革具有滞后性,未能随经济发展进行及时调整。②教学重点放在艺术设计,忽视技术能力培养。③人才培养的适应面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全面。④课程安排一致性、完整行程度不高。
3.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3.1自身知识结构存在断层,架构不完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2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工业制版、工艺制作等方面不能达到企业要求。
3.3学生缺乏职业探索,对于职业环境缺乏了解,凭借自己想象确定职业目标。
3.4学生趋向性强,就业流向集中东部沿海城市,不具省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传统就业观念主导,创新意识缺乏。追求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选择考研求学、创新创业,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并不多。
3.6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规划意识淡漠。
3.7大多重视学习服装专业相关课程,缺少对公共课程的重视,就业择业选择少。
3.8缺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沟通协作的职业能力。
3.9前期学生学习投入的成本较高,导致对就业有过高的希望。
4.服装专业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分析
4.1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
“个性化其实是相对的,它是就业指导教育的理想目标,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实现大学生价值的必经之路。针对不同的个体,合理的规划其职业发展的道路,满足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过程中的需求,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日趋承受的标志。虽然我国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处在起步阶段,但大力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必然会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向。
4.2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职业心理教育,奠定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需要借助心理学相关研究,对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描述,以期探索学生的职业心理特点,并帮助其寻找与其匹配的职业发展道路。从生涯理论的理念出发,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始于自我认识和环境认知,只有内外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为自身的职业发展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以职业心理教育为基础,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辅导员参与,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导向。辅导员老师是学生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与学生的关系密切,对学生最了解,和学生最亲近,也最受学生的信任,所以辅导员老师积极参与就业指导教育,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加强了教育的导向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
③专业教师加入,增加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渗透性。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之余,加入就业指导相关内容,信息,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途径之一。专业课程更具针对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更具指导意义。
④与就业指导中心等部分协调衔接。学院应积极与就业指导中心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专题讲座,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提供性化就业训练。
4.3服装专业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意义
①化解矛盾,满足需求。纵观大学生就业全程,就是解决自我发展和择业中矛盾冲突,实现自我价值和就业目标的过程。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满足日趋多变的大学生个性发展,真正有效的提供大学生需要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帮助大学生有效化解求职过程中所遇的各种困惑、矛盾和问题,从而帮助其实现顺利就业和满意就业。
②改进工作,强化服务。实现就业指导职能的转变是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的基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转变职能,从服务学生角度出发,从完善职业测评、开发职业规划、开展就业咨询、进行就业培训、发布就业信息等几个方面积极拓展服务的领域。
③分类指导,针对性强。进行分类别,分个体,分阶段的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更具针对性,也使就业指导服务更具时效性,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关键词:服装专业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234-01
1.前言
近年来,全球经济整体复苏缓慢,就业压力巨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自就业指导课程被纳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以来,确实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包括在就业的理念,教育方法方面,但是由于开展研究时间短,理论体系不够健全,科学指导不够深入,加之缺少相关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致使就业指导教育发展相对滞后。
19世纪70年代初中国开始服装专业教育,历经40年教育教学体系发展变化的历程,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与之相较,国外的服装专业教育体系不管是在专业设置方面、教育资源配置,还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方面都远远优于国内。面对就业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对服装专业大学生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但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欠缺则使择业更加困难。突出的矛盾势必影响服装专业大学生择业就业,从源头出发,以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方式指导像服装专业这样专业性强,特色鲜明的大学生,使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服务广大学生。
2.服装专业大学生特点分析
2.1服装市场自身特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温饱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领域的时尚,服装产业逐渐发展,市场更加繁荣。目前,河南省服装市场发展不均衡,层次也不均匀。大多数的城镇居民对服装的需求还是传统的层次上,由此,一些小规模的工厂和公司能迎合市场需求,成为现阶段服装市场的主力军,而一些大规模的,综合性的设计研究生产的大中型服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客观上也加剧了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难度。
2.2服装专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①教育机制改革具有滞后性,未能随经济发展进行及时调整。②教学重点放在艺术设计,忽视技术能力培养。③人才培养的适应面窄,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全面。④课程安排一致性、完整行程度不高。
3.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3.1自身知识结构存在断层,架构不完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3.2学生动手能力差,在工业制版、工艺制作等方面不能达到企业要求。
3.3学生缺乏职业探索,对于职业环境缺乏了解,凭借自己想象确定职业目标。
3.4学生趋向性强,就业流向集中东部沿海城市,不具省外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5传统就业观念主导,创新意识缺乏。追求相对稳定的事业单位,选择考研求学、创新创业,在私营企业就业的并不多。
3.6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规划意识淡漠。
3.7大多重视学习服装专业相关课程,缺少对公共课程的重视,就业择业选择少。
3.8缺少吃苦耐劳,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沟通协作的职业能力。
3.9前期学生学习投入的成本较高,导致对就业有过高的希望。
4.服装专业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分析
4.1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念
“个性化其实是相对的,它是就业指导教育的理想目标,更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个性化就业指导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实现大学生价值的必经之路。针对不同的个体,合理的规划其职业发展的道路,满足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过程中的需求,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日趋承受的标志。虽然我国高校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处在起步阶段,但大力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必然会是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方向。
4.2服装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措施
①大力发展职业心理教育,奠定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基础。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需要借助心理学相关研究,对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兴趣等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描述,以期探索学生的职业心理特点,并帮助其寻找与其匹配的职业发展道路。从生涯理论的理念出发,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始于自我认识和环境认知,只有内外环境的和谐发展,才能为自身的职业发展设定合理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以职业心理教育为基础,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为大学生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②辅导员参与,加强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导向。辅导员老师是学生教育工作的一线人员,与学生的关系密切,对学生最了解,和学生最亲近,也最受学生的信任,所以辅导员老师积极参与就业指导教育,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加强了教育的导向性,也更有利于学生就业观念的培养。
③专业教师加入,增加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的渗透性。专业课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之余,加入就业指导相关内容,信息,也是大学生就业指导途径之一。专业课程更具针对性,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更具指导意义。
④与就业指导中心等部分协调衔接。学院应积极与就业指导中心协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性化专题讲座,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提供性化就业训练。
4.3服装专业大学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教育的意义
①化解矛盾,满足需求。纵观大学生就业全程,就是解决自我发展和择业中矛盾冲突,实现自我价值和就业目标的过程。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可以满足日趋多变的大学生个性发展,真正有效的提供大学生需要的职业信息,求职技巧,帮助大学生有效化解求职过程中所遇的各种困惑、矛盾和问题,从而帮助其实现顺利就业和满意就业。
②改进工作,强化服务。实现就业指导职能的转变是个性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的基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转变职能,从服务学生角度出发,从完善职业测评、开发职业规划、开展就业咨询、进行就业培训、发布就业信息等几个方面积极拓展服务的领域。
③分类指导,针对性强。进行分类别,分个体,分阶段的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更具针对性,也使就业指导服务更具时效性,有效解决学生就业面临的各种问题,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