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健康成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挂嘴边的话题,现代人的健康观念也在逐渐增强,不再仅仅定位于身体健康,更关注整体健康。各种新奇百怪疾病名词的诞生,让如机器一般运转的人们开始渐渐萌生对健康的期望,“健康梦”逐渐而起。中医养生也再次被推崇,寻找古方治病疗养成为不少现代人寻觅的信仰。古人对健康有着怎样理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是否是对健康的科学管理呢?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含较为广泛。而汉字中“健康”的基本意义:“健”即肌体强壮有力(《晋书·郭璞传》);“康”即平安、安乐(《尚书·洪范》),包括了体健、心安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健康的认识己较为全面朴实。让我们一起追溯历史,解读古人的健康理念。
原生态的生活环境
古人在生活中讲究天人合一。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人十分依赖土地,感性地认识到土地、河流、森林、植被对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把保护土地资源为主的各种生态保护措施付之于时间。于是,珍惜土地、保护森林、兴修水利等各种法律措施、禁令纷纷产生。
据史料记载,周朝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周王室颁“崇伐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不赦。“崇伐令”对随意砍树、填井、毁屋、杀牲畜的人处以死刑。唐玄宗曾颁布诏令春月在京都的路上种植果树,它对于美化都城的环境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查阅史书典籍不难得知,从明代开始,统治者对生态保护的负责管理越来越明细。明朝由工部负责保护天下山泽,工部以下有具体管理与生态环境相关事宜的专职官员。“凡鸟兽之肉、皮革、骨角、羽毛,可以供祭祀、宾客、膳羞之需,礼器、军事之用,岁下诸司采捕。水课禽十八、兽十二,陆课兽十八、禽十二,皆以其时。”(《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明代设立虞衡司,不仅掌管以上职权,而且还制定保护水路资源的禁令;也制定保护名山林木樵牧的禁令,有效的保护了明朝的自然生物资源。
一系列规章条令的颁布与实施,直观体现了古代人对生态平衡的认知,因此也造就了健康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规范了潜在的健康生活意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
太阳东升西落,万事万物在斗转星移的自然规律中相栖生长。《庄子·让王》中记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这句脍炙人口的语句,准确地描述了古人的作息规律。健康的作息时间直观体现了古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
小编曾看一篇有关现代人的健康作息时间表,文章介绍,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而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7:30―8:00应为洗漱时间,因此,7:30分为起床时间成为了人们普遍认为的合理时间,8:00―8:30早饭时间,19:30为休息及晚餐时间。如此看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方式的科学性,不仅得到了古人的验证,而且得到了现在权威科学家的研究认可。
或许古人对时间并没有太多研究,甚至根本无从探讨营养学,健康学等与健康有关的专业命题,但是,对于这些生活方式,他们早已形成习惯。所以,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在坚守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法则。《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现在理解而来,只有依于天理,顺于天性,人们的生命才会拥有那份闲适、恬然。
绿色饮食文化
《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食物资源的实际情况,表现出鲜明的东方饮食结构特色:绿色、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也在随之崛起。
农业的发展,不同的地域特色,培育出种类多样的蔬菜瓜果,丰富的蔬果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同时丰富了天然营养。有人曾统计过,在《齐民要术》中现有的烹调基本操作方法如炒、炸、烧、煮、蒸、溜、焖等基本运用齐全。显而易见,古人已经掌握烹调美食技巧。
古人不仅有着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而且其饮食养生法则也一直延续至今。认为过午不食也是长寿和保身养体的秘诀,并以为夜食过饱容易致病。现代医学证明:早餐所食系一日消耗精力所需,而晚餐过饱,食必不消化,故新的保养口诀是为:“早餐吃得好(指营养),午餐要吃饱,晚餐吃得少。”此结论与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不无巧合地大致相同。
寄情于山水之间
古人的生活理念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相关联角度来审视生命健康,包括情感的宣泄。情绪,作为身体健康的潜在因素,收放张弛有度方可身康体健。古人情愫的抒发寄托于山水之间。据史料记载,古人依循“天时地利”的条件营造生存场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大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水。”(管子 乘马)由此可见,古代的都市大多是在大山大河之间发展起来的。孔子主张:”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 雍也》),中国历代有不少诗歌把古人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描绘了下来。李白也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优美诗句。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借景抒情的绝美唐诗,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生活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都市中的人们,对古人的这份逸致反倒有几许神往。
现代的灯红酒绿,饕餮宴饮,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却也麻痹着人的神经。健康成为一号奢侈标签。因循了生命的律动,才会拥有健康的体魄、稳健的心态、虚静的心理、豁达的心胸、满足的境界。虽然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亲临古时的宁静与寂籁,但皈依自然,追求那份返璞归真,当下也会有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惬意。
据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含较为广泛。而汉字中“健康”的基本意义:“健”即肌体强壮有力(《晋书·郭璞传》);“康”即平安、安乐(《尚书·洪范》),包括了体健、心安和适应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由此不难看出,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健康的认识己较为全面朴实。让我们一起追溯历史,解读古人的健康理念。
原生态的生活环境
古人在生活中讲究天人合一。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人十分依赖土地,感性地认识到土地、河流、森林、植被对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把保护土地资源为主的各种生态保护措施付之于时间。于是,珍惜土地、保护森林、兴修水利等各种法律措施、禁令纷纷产生。
据史料记载,周朝为了给人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周王室颁“崇伐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不赦。“崇伐令”对随意砍树、填井、毁屋、杀牲畜的人处以死刑。唐玄宗曾颁布诏令春月在京都的路上种植果树,它对于美化都城的环境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查阅史书典籍不难得知,从明代开始,统治者对生态保护的负责管理越来越明细。明朝由工部负责保护天下山泽,工部以下有具体管理与生态环境相关事宜的专职官员。“凡鸟兽之肉、皮革、骨角、羽毛,可以供祭祀、宾客、膳羞之需,礼器、军事之用,岁下诸司采捕。水课禽十八、兽十二,陆课兽十八、禽十二,皆以其时。”(《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明代设立虞衡司,不仅掌管以上职权,而且还制定保护水路资源的禁令;也制定保护名山林木樵牧的禁令,有效的保护了明朝的自然生物资源。
一系列规章条令的颁布与实施,直观体现了古代人对生态平衡的认知,因此也造就了健康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正是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引导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规范了潜在的健康生活意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
太阳东升西落,万事万物在斗转星移的自然规律中相栖生长。《庄子·让王》中记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这句脍炙人口的语句,准确地描述了古人的作息规律。健康的作息时间直观体现了古人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理解。
小编曾看一篇有关现代人的健康作息时间表,文章介绍,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在早上5:22―7:21分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种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含量较高,而在7:21之后起床对身体健康更加有益,7:30―8:00应为洗漱时间,因此,7:30分为起床时间成为了人们普遍认为的合理时间,8:00―8:30早饭时间,19:30为休息及晚餐时间。如此看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方式的科学性,不仅得到了古人的验证,而且得到了现在权威科学家的研究认可。
或许古人对时间并没有太多研究,甚至根本无从探讨营养学,健康学等与健康有关的专业命题,但是,对于这些生活方式,他们早已形成习惯。所以,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在坚守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法则。《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现在理解而来,只有依于天理,顺于天性,人们的生命才会拥有那份闲适、恬然。
绿色饮食文化
《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基本反映了中国古代食物资源的实际情况,表现出鲜明的东方饮食结构特色:绿色、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也在随之崛起。
农业的发展,不同的地域特色,培育出种类多样的蔬菜瓜果,丰富的蔬果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同时丰富了天然营养。有人曾统计过,在《齐民要术》中现有的烹调基本操作方法如炒、炸、烧、煮、蒸、溜、焖等基本运用齐全。显而易见,古人已经掌握烹调美食技巧。
古人不仅有着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而且其饮食养生法则也一直延续至今。认为过午不食也是长寿和保身养体的秘诀,并以为夜食过饱容易致病。现代医学证明:早餐所食系一日消耗精力所需,而晚餐过饱,食必不消化,故新的保养口诀是为:“早餐吃得好(指营养),午餐要吃饱,晚餐吃得少。”此结论与中国古人的饮食习惯,不无巧合地大致相同。
寄情于山水之间
古人的生活理念总是从人与自然的相关联角度来审视生命健康,包括情感的宣泄。情绪,作为身体健康的潜在因素,收放张弛有度方可身康体健。古人情愫的抒发寄托于山水之间。据史料记载,古人依循“天时地利”的条件营造生存场所,“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大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水。”(管子 乘马)由此可见,古代的都市大多是在大山大河之间发展起来的。孔子主张:”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 雍也》),中国历代有不少诗歌把古人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描绘了下来。李白也有“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优美诗句。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借景抒情的绝美唐诗,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生活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都市中的人们,对古人的这份逸致反倒有几许神往。
现代的灯红酒绿,饕餮宴饮,丰富着人们的生活,却也麻痹着人的神经。健康成为一号奢侈标签。因循了生命的律动,才会拥有健康的体魄、稳健的心态、虚静的心理、豁达的心胸、满足的境界。虽然我们无法穿越时空,亲临古时的宁静与寂籁,但皈依自然,追求那份返璞归真,当下也会有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