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社区人群吸 烟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丽水市莲都区万象街道办事处所辖5个社区的常驻社区居民分别 于2003年、2006年抽样调查及吸烟史询问,通过3年的综合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比较社区人 群吸烟发生率下降的情况。结果 2003年社区居民吸烟率(标化率):33.57%,2006年社区居民吸烟率 23.04%,较干预前明显下降,χ2=15.26,P值<0.01,2003年与2006年吸烟发生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社区人群吸烟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吸烟燃 烧人的生命与健康,应大力推动社区护理发展,促使社区居民控烟或戒烟、达到提高全民身 体素质。
[关键词] 吸烟;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4_0298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0.04.21
目前我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 8亿[1],根据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仅肺癌的死亡率近三十年就上升了 465%[1]。本文总结2003年开展社区人群护理干预,对降低人群吸烟率的效果,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丽水市莲都区万象街道办事处所辖5个社区的常驻社区居民(不含 半年以上时间在外地的人口)1808人,其中男952人,女856人;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 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男476人,女428人,两组社区居民年龄、性别、家庭及生活环境 、工作强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吸烟标准:按《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中标准[2]。吸烟者 是指一生中至少吸过20包,或每日至少吸1支且连续至少3个月;不吸者:指不吸或偶吸,也 包括戒烟半年以上者;偶吸者:指平均每周吸烟少于1次者。经3年干预后已戒烟者为干预明 显有效、偶吸者为干预有效、无变化者为干预无效。
1.2.2 吸烟史问卷的设计和制定:问卷的设计遵从一般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即问题的提 出必需清晰,明白,简单,易懂,不作解释或只需少许解释即可问答。内容包括年龄、性别 、住址、职业、文化程度,吸烟的情况,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对控烟的态度等。
1.3 干预方法:
1.3.1 将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内容做成宣传小册子及戒烟知识手册合订在一起,利用深 入社 区、出院病人上门随访之际给发放,交待妥善保管,解释不明白之处,告知吸烟的直接后果 、吸烟的远期后果,根据不同社区人群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指导。定期观察各个家庭对预防或 改善措施的落实情况。1个月联系1次,每6个月检查患者吸烟减少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寻 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3]。
1.3.2 利用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戒烟宣传活动,充分结合宣传日的主题,深入社 区张贴宣传画报、组织戒烟专家到所辖社区义诊、并与社区居委干部一同组织吸烟者参加吸 烟有害健康的专题讲座,使烟草的危害家喻户晓,通过活动达到加强宣传戒烟的效果。
1.3.3 预防复吸: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复吸发生率高。复吸大多发生在戒烟后 几天 内,在第12个月仍戒断的人有60%可维持8年,且第一周即达到戒断目标是可长期戒烟的阳性 预测指标[4]。对刚戒烟者要避免接触已知容易触发吸烟欲望的高风险情况,如遇 有朋友 给烟抽、或在家突感无聊而家又有现存香烟时及赴宴时,我们告之他应采取离开当时环境或 转移注意力等,鼓励患者坚决不再复吸。
1.3.4 干预随访情况:我们通过吸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愿意戒烟者,提供恰当的戒 烟治 疗帮助,并安排随访。随访可强化戒烟效果,(1)以面对面或电话来定期进行后续追踪: 戒烟后的头1个月内,戒断症状较严重,安排上门随访1次,每6个月检查患者吸烟减少情况 ,发现问题,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有复吸者,可能需要适当增加随 访次数。随访时,使用随访问卷对戒烟行为进行记录。(2)可由护士进行追踪是否有戒断 症状出现。(3)设立戒烟热线电话,提供随时服务;必要时对随访频次进行调整,在随 访时,应鼓励每个戒烟者就以下问题进行主动讨论:戒烟者是否从戒烟中获得了益处,获得 了什么益处,如咳嗽症状减轻、形象改善、自信心增强等;在戒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如 从戒烟日起完全没有吸烟、戒断症状明显减轻、自己总结的一些戒烟经验等;在戒烟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困难,如烦躁、精神不集中、体重增加等,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戒烟药物的效果 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不可避免的吸烟诱惑、戒烟意识的松懈等。
1.4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以EPIDATA录入校对。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资料进行率的标化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资料采用SPSS 11.0版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社区居民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 两组社区居民吸烟发生率干预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见表1。
3 讨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社区人群吸烟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表1显示:2003年社区被调 查者男性476人,吸烟者吸烟者294人,经过3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被调查者468人(未调查 有8人:因外出经商、旅游),吸烟者217人,吸烟率明显下降(P<0.01);女性吸烟 者经 3年社区护理干预后吸烟发生率下降不明显;干预组中原不吸烟的社区居民,3年后吸烟者未 增加,而对照组中原不吸烟的社区居民,3年后吸烟人数在逐步增加,说明通过社区护理干 预对降低社区居民吸烟的发生率效果较好。但其发生率还是比较高,问题的关键是部分社区 居民缺乏意志力,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足有关,特别是对于女性吸 烟成瘾者,难以通过社区护理干预促使其改变。社区护理干预中,烟民的决心及家庭的 支持,有利于戒烟成功,调查显示,戒烟成功之法宝是意志+技巧,在吸烟者戒烟 理由中“为了家庭”成为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大部分戒烟者在被问及戒烟原因时,都毫不犹 豫 地表明了家人的健康是自己戒烟的主要理由和动力。人们曾经认为吸烟是一种时尚,但在日 益注重人性化的今天,不吸烟、注意让自己身边的朋友不受二手烟的危害才是一种时尚。
吸烟是一种深受社会影响的行为,只有社会各个部门一起努力,定期对吸烟的人群进行社区 护理干预与监控检查,及时进行资料分析并指导保健,减轻工作压力,加强健康教育,才能 有效地起到预防和干预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社区护理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由当地政 府部门或卫生主管部门,根据社区所在的位置,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建立一些群体,如无 烟俱乐部、无烟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定期举办吸烟危害健康的专题讲座。利用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深入社区义诊咨询,发放一些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活动,是一种 简便、易见效的方式,能使居民们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交流经验, 共同抵御疾病,对他们长期控制吸烟有益处。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R].北京,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 导小组办公室,2008,5.
[2]周北凡,吴锡桂.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学联合出版社,1997,44-45.
[3]应碧荷,朱莉,朱舜.社区护理干预降低小学生近视眼/沙眼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08,15(4):82-84.
[4]张眉.戒烟干预势在必行,医师重任在肩——“临床戒烟干预”[R].海南三亚中华医 学会呼吸病学,2009,2.
[关键词] 吸烟;社区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0)04_0298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0.04.21
目前我国吸烟人群超过3亿,遭受被动吸烟危害的人数高达5.4亿,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 8亿[1],根据卫生部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仅肺癌的死亡率近三十年就上升了 465%[1]。本文总结2003年开展社区人群护理干预,对降低人群吸烟率的效果,现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丽水市莲都区万象街道办事处所辖5个社区的常驻社区居民(不含 半年以上时间在外地的人口)1808人,其中男952人,女856人;年龄:20~60岁。随机分为 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男476人,女428人,两组社区居民年龄、性别、家庭及生活环境 、工作强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吸烟标准:按《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中标准[2]。吸烟者 是指一生中至少吸过20包,或每日至少吸1支且连续至少3个月;不吸者:指不吸或偶吸,也 包括戒烟半年以上者;偶吸者:指平均每周吸烟少于1次者。经3年干预后已戒烟者为干预明 显有效、偶吸者为干预有效、无变化者为干预无效。
1.2.2 吸烟史问卷的设计和制定:问卷的设计遵从一般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即问题的提 出必需清晰,明白,简单,易懂,不作解释或只需少许解释即可问答。内容包括年龄、性别 、住址、职业、文化程度,吸烟的情况,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对控烟的态度等。
1.3 干预方法:
1.3.1 将吸烟危害健康的教育内容做成宣传小册子及戒烟知识手册合订在一起,利用深 入社 区、出院病人上门随访之际给发放,交待妥善保管,解释不明白之处,告知吸烟的直接后果 、吸烟的远期后果,根据不同社区人群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指导。定期观察各个家庭对预防或 改善措施的落实情况。1个月联系1次,每6个月检查患者吸烟减少情况,发现问题,立即寻 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3]。
1.3.2 利用每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戒烟宣传活动,充分结合宣传日的主题,深入社 区张贴宣传画报、组织戒烟专家到所辖社区义诊、并与社区居委干部一同组织吸烟者参加吸 烟有害健康的专题讲座,使烟草的危害家喻户晓,通过活动达到加强宣传戒烟的效果。
1.3.3 预防复吸: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且复吸发生率高。复吸大多发生在戒烟后 几天 内,在第12个月仍戒断的人有60%可维持8年,且第一周即达到戒断目标是可长期戒烟的阳性 预测指标[4]。对刚戒烟者要避免接触已知容易触发吸烟欲望的高风险情况,如遇 有朋友 给烟抽、或在家突感无聊而家又有现存香烟时及赴宴时,我们告之他应采取离开当时环境或 转移注意力等,鼓励患者坚决不再复吸。
1.3.4 干预随访情况:我们通过吸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愿意戒烟者,提供恰当的戒 烟治 疗帮助,并安排随访。随访可强化戒烟效果,(1)以面对面或电话来定期进行后续追踪: 戒烟后的头1个月内,戒断症状较严重,安排上门随访1次,每6个月检查患者吸烟减少情况 ,发现问题,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对有复吸者,可能需要适当增加随 访次数。随访时,使用随访问卷对戒烟行为进行记录。(2)可由护士进行追踪是否有戒断 症状出现。(3)设立戒烟热线电话,提供随时服务;必要时对随访频次进行调整,在随 访时,应鼓励每个戒烟者就以下问题进行主动讨论:戒烟者是否从戒烟中获得了益处,获得 了什么益处,如咳嗽症状减轻、形象改善、自信心增强等;在戒烟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如 从戒烟日起完全没有吸烟、戒断症状明显减轻、自己总结的一些戒烟经验等;在戒烟过程中 遇到了哪些困难,如烦躁、精神不集中、体重增加等,如何解决这些困难;戒烟药物的效果 和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可能遇到的困难,如不可避免的吸烟诱惑、戒烟意识的松懈等。
1.4 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以EPIDATA录入校对。采用2000年全国人口资料进行率的标化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均数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资料采用SPSS 11.0版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
干预前,两组社区居民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 两组社区居民吸烟发生率干预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 <0.05),见表1。
3 讨论
社区护理干预对降低社区人群吸烟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表1显示:2003年社区被调 查者男性476人,吸烟者吸烟者294人,经过3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后:被调查者468人(未调查 有8人:因外出经商、旅游),吸烟者217人,吸烟率明显下降(P<0.01);女性吸烟 者经 3年社区护理干预后吸烟发生率下降不明显;干预组中原不吸烟的社区居民,3年后吸烟者未 增加,而对照组中原不吸烟的社区居民,3年后吸烟人数在逐步增加,说明通过社区护理干 预对降低社区居民吸烟的发生率效果较好。但其发生率还是比较高,问题的关键是部分社区 居民缺乏意志力,对吸烟的危害认识不足有关,特别是对于女性吸 烟成瘾者,难以通过社区护理干预促使其改变。社区护理干预中,烟民的决心及家庭的 支持,有利于戒烟成功,调查显示,戒烟成功之法宝是意志+技巧,在吸烟者戒烟 理由中“为了家庭”成为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大部分戒烟者在被问及戒烟原因时,都毫不犹 豫 地表明了家人的健康是自己戒烟的主要理由和动力。人们曾经认为吸烟是一种时尚,但在日 益注重人性化的今天,不吸烟、注意让自己身边的朋友不受二手烟的危害才是一种时尚。
吸烟是一种深受社会影响的行为,只有社会各个部门一起努力,定期对吸烟的人群进行社区 护理干预与监控检查,及时进行资料分析并指导保健,减轻工作压力,加强健康教育,才能 有效地起到预防和干预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当前社区护理体系尚未健全的情况下,由当地政 府部门或卫生主管部门,根据社区所在的位置,将社区居民组织起来,建立一些群体,如无 烟俱乐部、无烟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定期举办吸烟危害健康的专题讲座。利用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宣传主题深入社区义诊咨询,发放一些相关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活动,是一种 简便、易见效的方式,能使居民们之间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相互监督、相互交流经验, 共同抵御疾病,对他们长期控制吸烟有益处。
参考文献
[1]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R].北京,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 导小组办公室,2008,5.
[2]周北凡,吴锡桂.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 医科大学学联合出版社,1997,44-45.
[3]应碧荷,朱莉,朱舜.社区护理干预降低小学生近视眼/沙眼发生率的效果观察[J]. 护理学报,2008,15(4):82-84.
[4]张眉.戒烟干预势在必行,医师重任在肩——“临床戒烟干预”[R].海南三亚中华医 学会呼吸病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