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诗章(组诗)

来源 :特区文学·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495355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豫章路
  九点以后还在落雨的周日
  豫章路上的人流和车流
  拥堵起来,往来不绝者
  多是学生和陪伴的家长
  在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穿梭
  我在一家琴行的大堂坐下
  陷于一段古人的对话,在这座不知冷热的城市
  试图觅得春秋要义
  我喝了口冰咖啡
  自身的沁凉加深,想想
  独坐在落地玻璃前的此君
  幽独,非一日之功
  这两年且有加重的迹象
  在小女上舞蹈课的间隙
  他大口大口地吞冰,如一口向着豫章路
  无限敞开的露天的井
  一口北方原野上冬天废弃的老井
  杏花楼
  每年年关
  孩子也正好放假回了山西
  我都会一个人抽空来到杏花楼
  在临湖的走廊上,静静地坐一会儿
  想想心事,或干脆什么都不想
  看湖畔的垂柳低头饮水
  不远处的灵应桥上,人们上上下下
  暖风吹动整个南湖,也吹斜了
  倒映在湖面的老房子,我带了相机
  但没有按动快门,步出院门
  往左拐,南湖路上挂满了腊肉和腊鱼
  零零星星的几间酒吧,还没开始营业
  其中一家老酒馆,芭蕉叶正从院里
  探出头来,我和朋友们偶尔光顾
  坐下来,喝上几杯,而现在
  我是一个人在低头赶路,路尽
  民德路东西方向展开如两臂
  我汇入人群,不辨今夕何夕
  二经路
  没什么意外的话
  在一经路和三经路之间
  一定有一条二经路
  每天早上七点半的军号过后
  一定是出操的声音跨过
  黑色的铁门,落到
  对面的公交站台上
  一定有三五个人等着
  去郊外上班
  我就是其中一个
  一定有一两个姑娘
  还穿着夏天的裙子
  从对面的马路上飘过
  一辆军绿色卡车驶过
  车身覆盖着迷彩帐篷
  后面没有坐着年轻的战士
  人们一定是从这里出发
  再回到这里,遵循着
  经线和纬线交错的意志
  这是我熟悉的内陆城市生活
  始于二经路,止于卧龙路
  中间隔着一条大河
  河面微烫,河水很凉
  三经路47号附1号
  从放大的卫星地图来看
  三经路47号附1号在地球表面
  并不存在,就是在这么一个虚拟的门牌号里
  我寄居了多年,同事们在其间
  进进出出,客客气气,恍若外星人活动
  在可疑的人间,很多外地朋友怒马独出
  或蹀躞着小碎步,从青山南路
  或者三经路拐进来,按响四楼某个房间的门铃
  我们接头,坐下,喝茶,紫砂壶是现成的
  同事们的肉身是水磨洗过的,随手翻看的古籍
  大多数是中华书局出版,窗外废弃的烂尾楼
  相看多年,也不再那么让人生厌,永不疲倦的蛙鸣
  总在某个夏日黄昏的雨后,升起如寓言,有时
  我在阳台上小寐,梦中我长出了枝叶,长成了
  一棵华北平原上的杨树,老鸹来我身上筑巢
  我长出的阴凉也给小雀们提供了一方避暑之地
  夏蝉艰难地爬到我的身上,不会有高攀之嫌
  梦久了,难免长得过于繁杂,枝枝蔓蔓
  我就会亲自动手,在深夜里郢斫,砍去
  多余的部分,不能成材的部分,作为一棵树
  我多么渴望听到行人在经过时
  由衷地赞叹:看!这棵树长得多么挺拔
  正直,像它脚下的这片土地期許的那样
  王彦山,生于1983年,山东邹城人,现居江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滕王阁文学院特聘作家,鲁迅文学院第21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并入选近百种选本。出版诗集《一江水》《大河书》。参加诗刊社第30届青春诗会,曾先后获三月三诗歌奖、中国新锐诗人奖、中国青年诗人新锐奖、南昌市滕王阁文学奖等。
其他文献
汉江,姓褚,浙江海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千余首在国内外近二百家报刊及年度选本发表,诗作多次获全国性诗赛等级奖项并在美、英等国翻译出版。著有诗集《无翼之旅》《十年半剑》。  虹饮山房行记  老天稍一变脸,小雨  便让偌大的戏台留白、广场空旷  众多游客在槛内槛外  犹豫。我转身  感觉龙椅是纸糊的  龙形淡薄,但脚上想必是五爪     小雨依然,心在敲“急急风”  催它的主人,去唱一曲  不惊
期刊
院子里比屋中冷了许多,星星  在天上,静静地照着这条山沟,除了目光  没有和这一样的了  我找到背篼,来到草房中,放下手电筒  一把一把地撕下填得很瓷实了的干草  装满后背起来,走向马圈  这时候我就是跪下,跪着走上十里,来到神前  又能怎么样呢  这一刻眼前也不会变得  更亮一些,双手也不变得更暖和一些  马圈里面,只有一点手电筒的光  还是能看到那匹黑马  一双安静的大大的眼睛  看得出来,它
期刊
手捧不住光  学会遗忘。像花朵忘掉季节  心不能寄人篱下  灵魂更不能  可以像云可以像风  在虚空的世界永不停歇  至少像一粒尘土隐身于尘土  虚怀若谷  我们的祖先留下一道无解的题  逆风而行会不会是相遇  与祖先的灵魂  哪怕只看见他们沉默的模样  手捧不住光  忘掉自己可以发光  我们本来就一无所有  干净  轻灵  无畏  那些简单的快乐  不一定飞。走着也是一生  一粒尘土起落就是神游
期刊
哪一棵树最先走进春天  每一棵树,体内都生长着野火  以绿叶和花朵的姿态燃烧  为了阻止不必要的蔓延  它们会探出思想的锯修剪自己  那么多的树在赶路  它们的脚步抓破风雪,把疼痛撑开裂纹  匍匐在地的那一棵,却长出了耳朵  柔软的耳蜗里,最先响起了春天的雷霆  月光雨  月光收走的人,会变成梨花  开在枝头?  多少年,我守着一处古老的宅院  如同守着漏洞百出的传说  我究竟是在等一去不返的人 
期刊
父亲的“棺点”  母亲走了十年后  父亲从林峰山上买了几棵杉木  做了一副棺材  放在乡下  等待他  百年归山  每年清明回乡祭祖  父亲总要顺便去厢房  看看等待他  十年的棺材  似乎是要向它表达  一个老人  迟迟未到的歉意  临走时,父亲总要围着棺材绕上一圈  像瞻仰一个  朋友的遗体  然后笑着拍拍棺材  说自己  将依靠这个黑色的摇篮  在另一个世界  开始新的童年  记 忆  我从
期刊
一次开窗  清晨开窗,清风徐来,梳理眉梢  心灯被拨亮,混沌的黑夜,悄步远走  纠结的迷团,迟疑的疤痕  连同纵横在日子缝隙里的闲言  一道成为昨夜历史的碎屑  在晨露淘洗过的窗沿边飘散  才懂得,让自己如穿越黑幔的旭日出炉  才发现,另一个我真实赛过影子本身  窗外,与阳光相约的一声鸟鸣  正好,对接上重新开启一生的心跳  一次晚餐  夏风豪情,降低生命的燃点  胸膛里沸腾的不是酒,是滚烫的词语
期刊
喜鹊有群山一片  你的翅膀盘旋成群山的坐标  你的雷电和子孙住在群山上生息  它们在一万里之遥的地方奔跑  它们在翅膀下奔跑  它们凝视森林的内心  这些一座连着一座的大山  是森林的遺骸  它们,在黑夜问及白昼的去向  喜鹊在攀升中触及到时光的厚度  它仰望上苍,至高的空中群山出列  这一片大山像一片大海  苍茫间让无法迷途的喜鹊  重新回到远方  喂 鸟  你用饥饿装饰的鸟鸣  让最初的阳光远
期刊
大理,那座城  或是村落  它很近,也很远  我没有去过大理  每当有人说起它  我就神游一番孔雀开屏的地方  它用光溜溜的大理石構建  留不住失意和苦难  天下曾经壮志凌云的失败者  集结于大理  这里能容一切苍生  大理是不讲大道理的地方  其实,人生哪有大道理呢  好好活着就是最大的道理  大理捧出苍山洱海  所有的答案都在山海间  大理是温暖的大理  天涯海角的沦落人  相逢都是亲人,这里
期刊
风,走露风声后  风,走露风声后,我们显得很被动  和山中子相互埋怨  以后在风面前说话,要留一万个心眼  务必注意方式。选择风的上游,或风  经过二胡放羊的下游。尽量多用短信  和微信,尽量多用些手语或暗示……  现在,我们都不再喜欢风  不再写和风有关的诗。山中子意识高  昨天便写了首《雨后》,诗人老侯  连点了三个赞  我们对风保持着警惕。对二胡和他的羊  仍然怀着热情和垂爱……  二胡和他
期刊
棒棰岛  在山与水的横断面听风  扑面而来的海浪用星星点点的咸涩  诉说大海的包容与博大  传说中棒槌的故事留在海面  无法触摸的岛空寂内心  填满视野里的神秘  海鸥飞来绕去似乎在找寻丢失的秘密  与伸出手臂的人擦肩而过  一块一块写着红字的石头  与照片里的风景作为有声传递的名片  口口相传越传越远  草坪 古柏 无声的建筑续满陌生的语言  在这里不同的肤色都来休憩生活  修剪整齐的花朵一簇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