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源氏物语》与唐传奇的联系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源氏物语》成形于1001年至1008年之间,是日本古典文学名著,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对日本后世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作者紫式部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将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和来自于中国的汉文学融合到了一起,作品除了有九十余处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外,还大量引用了《礼记》、《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古典中的典故,并把它们结合在了故事情节之中,所以说,《源氏物语》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息。本文主要通过对《源氏物语》中的空蝉一节和雨夜品评的分析,将其与中国的唐代传奇进行比对,探析出其与中国唐代传奇的联系。
  关键词:《源氏物语》 唐代传奇 情节联系 女性形象
  一 《源氏物语》与唐代传奇
  中国的小说创作萌芽于唐代以前,以鬼神传记为主。到了唐代逐渐成形,在艺术创作方面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形式,体现出了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语言文化、结构情节和人物创造方面也有了不少的创新。
  中国历史进入唐代以后,社会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人们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欲望也是空前高涨。因空前的社会经济而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文化也对文学创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小说文学的发展,也推动了唐代传奇小说的发展。
  自唐代伊始,中国的封建观念和封建礼教就开始束缚和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人们追求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思想开始受到约束,所以唐代的传奇小说中出现了许多奇女子追求恋爱和婚姻自由的作品,其中《柳毅传》、《无双传》和《离魂记》等堪称其中的典范。作品中的奇女子对恋爱和婚姻自由的追求以及对封建礼教抗衡的故事深得后人的传颂。此外,在唐代传奇当中还有一部分作品专门描写妓女追求爱情的故事,将那些被看做是路旁之花和卑贱之人的妓女们追求完美爱情的故事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在当时是很难得的。此类作品当推《李娃传》为其代表作。
  唐代传奇小说对后世以及外国文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就被认为与唐代传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源氏物语》成形于1001年至1008年之间,是日本古典文学名著,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对日本后世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是日本文学的巅峰之作。作品透过皇亲贵族的骄奢淫逸的生活描绘了主人公源氏的生活与爱情,同时也揭示出了一夫多妻制下社会底层女性的悲惨命运。
  自恒武天皇以后的四百年间,日本统治者每年派遣大批的僧侣到中国学习,回国后建宗立派,成立了最澄、空海等,使得佛教在日本人的心中深深扎根。与此同时,中国的汉文学也在知识分子中间盛行起来,在日本人中以模仿元白体文学为一种时尚。到了平安中期,逐渐摆脱了汉文学的影响,走向独立和成熟。
  《源氏物语》全书共五十回,以散文为主,加入八百首和歌。题材方面颇似唐代的变文、传奇和宋代的话本。本文主要选取《源氏物语》中的“空蝉”一节,与唐代传奇在表现手法以及思想内容上进行比较,探寻二者之间的联系。
  二 空蝉的纪念物“薄衣”
  《源氏物语》中的女性都没有名字。例如,“桐壶更衣”“藤壶女御”等都是以她们所住的宫殿而得名。而空蝉之所以名为空蝉,则是因为她把自己的薄衣留给了源氏,随即离他而去。这之后,源氏吟了一首和歌,和歌中源氏让小君将此和歌转与空蝉,空蝉读后随即在信的一角也附和歌一首,空蝉一卷便结尾。
  女君将薄衣留给源氏,随即离他而去,此种表达方式与“空蝉”一名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平安时代,当女人要与男人分离的时候,会把自己的一件衣物留给男人,这可以说是当时的一种风俗。但这里,对空蝉此种行为的描写,绝不仅仅理解为社会风俗。
  当源氏与空蝉发生关系之后,深感自己命运坎坷的空蝉,逃避与源氏的见面,只是由小君替二人传递一些和歌。最终,将薄衣赠给源氏作为纪念,永远的离他而去。因此,便有了夕颜卷中的空蝉去了伊予,留给源氏的只是一种可欲而不可求的思念一节。这里,空蝉将薄衣留给源氏不就超脱了社会风俗,已然成为一种分手的象征吗?
  与此相同的还有《竹取物语》中的一个例子,当天神来接竹取姑娘的时候,伤心欲绝的她给老翁留下了一封信,随即将长生不老药裹在自己脱下的衣服里,与天神走了。
  在腾远克己的著作里,曾经把空蝉与竹取姑娘的这种行为分析为“距离的逆说”。也就是通过与爱恋的男子保持距离来达到心灵上真正的沟通。就像书中对空蝉的比喻“帚木”一样。只有远看时才有帚形,近看则全无。所以,空蝉与源氏才会通过信件表达二人的爱慕之情,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在作者紫式部看来,男女之间要想达到心灵上的真正的沟通,要想永远属于彼此,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此外,这两个故事虽然体裁不同,但有着一个相同的结局。那就是不论是竹取姑娘与帝,还是空蝉与源氏,最后都没有在一起。换言之,在古代,已经把女性将衣物留给爱人这一做法,当做一种分别的象征了。
  此种表达手法在唐代传奇中早已经有记载。例如,我们看一下《任氏传》中的最后一段:“衣服悉委于鞍上,履襪猶懸于镫间、若蝉蜕然”。
  这是被猎犬闻出的任氏,刚变成狐狸从马背上逃走就被猎犬吃掉以后,郑氏公子所目睹的情景。任氏就这样,将衣服、鞋留在了马背上,自己永远的离开了郑氏公子。《任氏传》从体裁上属于鬼神志怪类小说,像任氏这样的消失方式,是其最显著的表达方式。她所残留下的衣物也就如同“蝉蜕”一般。无疑,《源氏物语》中空蝉一节借鉴了《任氏传》的故事与表现手法。
  三 雨夜品评与唐代传奇中的“谈话”场面
  唐代传奇《任氏传》和《李娃传》都是对世间稀有女子进行描写的作品。都堪称是唐代传奇中的杰作。《任氏传》是唐代传奇中鬼神志怪色彩极其浓厚的一篇,主人公任氏是一个狐仙。这里它所诠释的是一个对爱情执着追求,对爱人的真情不逊于任何一个世间女子的形象。《李娃传》的主要内容是描写荥阳某位被父母和族人寄予厚望的书生,在进京赶考途中偶遇名妓李娃,为之美貌所吸引,并深深坠入爱河不能自拔,但后来资财耗尽,又被娼家赶出而流落街头,靠乞讨度日,父母和族人也对他弃之而不顾。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娃再次与之相遇,倍感愧疚和痛苦,便不顾一切的与他生活在一起,并资助他继续发奋读书,后来科举连中,做了大官,李娃也被封为汧国夫人。   《任氏传》中作者在赴任途中是这样评论任氏的:“浮颖涉淮,方舟沿流,昼宴夜话,各征其异说。众君子闻任氏之事,共深歎骇,因请既济传之。以志异云。沈既济传。”《李娃传》中,在作者白行简与李功佐关于女性的谈话中,说道:“贞元中,予与陇西公佐话妇人操烈之品格,因遂述汧国之事。公佐拊掌竦听,命予为传。乃握管濡轩,疏而存之。”这种在谈话中表露出自己的观点的方法,可以说是起到了一个唤起作者与听着同感的作用。以谈论为媒介,一篇传奇也就成形了。
  唐代传奇中女性故事正是在那些“谈论”的场面中诞生的。同样,空蝉一节也与雨夜品评密不可分。源氏正是因为对雨夜品评中的中等女子产生了兴趣,才会对空蝉产生感情。
  在雨夜品评中男性围绕女性话题的展开被认为是唐代传奇中谈论场面的具体化。唐代一些批判思想也在雨夜品评中流露出来。例如,白居易《秦中吟》中的一篇《议婚》写的是贫富差距给女性造成的歧视。在《源氏物语》的雨夜品评一段中,它被引用并得以展开。例如,理想的妻子很少,世人都有长处短处,以及围绕着女性阶级与境遇展开的讨论,都符合了《议婚》中的思想。雨夜品评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吸取了唐代传奇的批判精神与白居易讽喻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
  在众公子的议论以及亲身经验谈中,不仅对女性进行了评论,而且内容还涉及当时社会的生活、艺术等许多领域。那么,雨夜品评到底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用池田勉氏的话来说就是,它并不是站在日常生活的立场上来看问题的,而是对人性理解的一个崭新的尝试。空蝉这一形象就是在这种尝试中诞生的。
  此外,唐代传奇是以作者以前的经验为对象,即先有事后有对话。而《源氏物语》则把雨夜品评作为了一个起点,在此基础之上,展开了源氏公子与诸女子的感情故事。
  四 唐代传奇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无疑,《源氏物语》中空蝉一节以及雨夜品评一段借鉴了《任氏传》和《李娃传》的某些故事情节与表现手法。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二者都是要刻画世间稀有的女性形象。《任氏传》是唐代传奇中鬼神志怪色彩极其浓厚的一篇,主人公任氏是一个狐仙。这里它所诠释的是一个对爱情执着追求的,对爱人的真情不逊色于任何一个世间女子的形象。《任氏传》中称赞为了爱人而牺牲的任氏,末尾写道:“嗟呼,异物之情也有人道焉。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虽今妇人有不如者矣。”《李娃传》则是对身为妓女的李娃一度欺骗了男主人公,但当她再度与已经因为她而沦为乞丐的男主人公相遇时,后悔不已。从此照顾并鼓励他,使他重新振作起来。“嗟呼,娼荡之姬,节行如是。虽古先烈女不能逾也。焉得不为之叹息哉。”无论是狐仙任氏还是妓女李娃,都强烈而鲜明的显示出了她们的个性以及难能可贵的品性。也流露出了作者对女性的看法和评价。而空蝉也一样,由于自己身为有夫之妇,即使深爱着源氏也不得不拒绝。对于源氏来讲,空蝉作为中等的女性,很多事情、行为本就不在他的经验与思考范围之内。所以,空蝉的举动更被他形容为“与世人不同”、“好强”、“奇怪”,甚至说成是“从未知世界来的女人”。空蝉这一形象可以说是对人性理解的一个崭新的尝试。
  《源氏物语》中“空蝉”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通过“谈论”品评女性来构建一部小说的主题这种方法,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中国唐代传奇小说《任氏传》、《李娃传》等作品的影响。仅此两点,就可以看出《源氏物语》这一篇巨著的诞生与中国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紫式部,丰子恺译:《源氏物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 岳小冬:《论日本平安时代的女性伦理——以〈源氏物语〉为中心》,《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4期。
  [3] 叶谓渠、唐月梅:《中国文学与〈源氏物语〉──以白氏及其〈长恨歌〉的影响为中心》,《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
  [4] 丁莉:《〈源氏物语〉的“唐物”、唐文化与唐意识》,《国外文学》,2011年第1期。
  [5] 张龙妹:《〈源氏物语〉(桐壶卷)与〈长恨歌传〉的影响关系》,《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第4期。
  [6] 鞠斌:《〈源氏物语〉与汉唐文化》,《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7] 王婷:《从〈源氏物语〉看中日文学》,《考试周刊》,2010年第36期。
  [8] 王玲:《〈源氏物语〉与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亲缘关系》,《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9] 杨慧英、杜伟、褚晓霞、边蒙亮、扎西尼玛:《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以解读〈源氏物语〉为例的课堂教学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第1期。
  (刘双喜,唐山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3月27日至28日上午,张海钦厅长轻车简从,到洛阳市孟津县、偃师市进行了农村安全饮水工作的调研。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孙善武陪同检查了洛阳市城区防洪工程建设情况。张厅
企业家的必备素质造就一支现代化的企业家队伍,是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时代提出的要求。作为企l家应具备以下素质:1.精明的决策能力;2.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3.科学的管理能力;4.敏锐的洞察和
本文就《中国革命史》教学改革中有关如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以史鉴今;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如何通过命命史教学
由香港新鸿基国际服务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国际贸易信息和展览公司主办的,得到建设部、国家建材总局、中国建筑学会、上海市建工局等单位赞助和支持的“第四届国际建筑材料和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R&D能力的大小已逐渐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赢得竞争的关键。然而,由于受到技术创新资源的限制以及市场快速变化的影响,R&D成功的概率往往较小。即
中小企业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产品价格和质量的竞争,要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并完善计量测试手段,才
摘要 威廉·福克纳著名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讲述了艾米丽悲惨的一生,挣扎着试图构建自我、认证自我,却无助地步入命运的陷阱。以拉康理论作为参照系,艾米丽自我身份构建历经三个阶段,即想象界自我谬认、象征界自我认证和真实界自我幻灭。社会文化、父权影响和传统妇道观的多重干涉,最终导致艾米丽主体分裂、自我异化。艾米丽越是努力想要寻找真正的自我,努力想要实现自我身份构建,反而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她的执着
邯钢经验之所以有普遍学习和推广的意义,是因为它是从改革实践中经过艰苦努力逐步摸索出来的。它所以引起经济界、企业界、理论界和各级领导的重视,根本原因在于邯钢的经验
茶叶成分与防癌抗癌作用研究进展(综述)金少华姜晓东(安徽省卫生防疫站230061)茶的保健作用在古代文献中就有不少记载,70年代始我国科学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茶叶有效成分,保健作用及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