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比较分析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ts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明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定义,再简述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之处,最后根据探究结果得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第一语言习得;第二语言习得;比较;分析
  一、第一语言习得
  “第一语言习得一般指儿童出生以后逐步掌握母语或本族语的口语形式的过程,也就是儿童在最初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发展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即任何一个发育正常的儿童,不论其智力如何,都能学会说话。”(《神经语言学》,王德春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这一现象看起来十分平常,然而在每个儿童身上都经历了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的确,儿童从牙牙学语到掌握粗浅的语言结构,是要在自身发育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在其积极主动的言语活动与认知活动的协调发展中,才能掌握本族语。
  二、第二语言习得
  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掌握一门外语的必要性,大多数人因为教育、事业、以及交流上的需要开始学习外语。我们把母语以外的语言的学习都叫做第二语言习得。社会上的外语热使得“如何学好一门外语”、“第一语言的学习和第二语言的学习之间有何异同”之类的问题成了人们关心的话题,这也相应的促进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展和深入。
  三、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的不同
  (一)习得的动机不同
  学习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动机不同,儿童学习第一语言关系着他们的生存和生活,属于一种天然的动机(本能),不掌握第一语言,不会说“奶”、“饿”等就无法及时传递信息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同时,儿童天然地想要了解和融入周围的世界,出于这种情感上的需要,他会自觉地进行第一语言习得,不需要别人督促。
  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往往只是为了社会交际。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学到能够交际的程度,便很难进步了。尽管达到能够交际的水平离流利地掌握一种语言的要求还差得很远,但对成年人来说,能够交际的学习目的已达到了,学习动力也便随之减退了。
  (二)习得的心理、情绪不同
  柯伦认为成人学习语言时,会不自觉地有一种心理上的障碍。这是因为人们在学习第一语言时,往往会建立一种以自己的母语为中心的语言习惯。随着母语的流利与完善,每个人的母语习惯也变得越来越巩固。成年人开始学习外语,特别是学习与自己的母语截然不同的一种语言时,他们的母语习惯往往会潜意识地抵制这一语言。与成年人相比,儿童的母语语言习惯还没有养成或完全养成,所以从心理上和感情上,他们不存在这些问题。
  当每个人的母语习惯巩固以后,人们自然地得到了一种语言的安全感。然而,学习外语,用一种陌生的声音来表达意思,似乎要把十几年来已经习惯了的语言安全感动摇了。所以不少学生在运用外语时,有一种潜在的紧张或恐怖感,如怕出错误,不愿意由于自己的语言水平而造成笑话,而儿童完全没有这些顾虑。
  (三)学习环境和语言素材不同
  儿童的第一语言是在天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的,父母、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为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输入。除了睡眠时间外,从早到晚的生活都在接触语言,这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很难做到的。在第一语言环境中,儿童是交际活动的积极参加者,他们在参加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要注意的一点是,他人在于儿童对话时,往往会简化语言,力求清晰而简洁地表达,有重复、速度慢、充满情感、手势丰富,非常利于听话者语言水平的提高。
  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时常常依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有系统、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势必给课堂教学带来有效的一面,但在另一方面,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语义内容,用恰到好处的语言环境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言交际活动方面似乎要比父母帮助儿童少得多。同时,在目的语环境中学习的成人,不可能从早到晚只是学习语言,在习得语言的时间和语言的输入量来看,无法与第一语言相比。
  (四)习得的过程不同
  儿童習得第一语言是与其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进行的,可以说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建立概念、形成并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同时发展的。成人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则大相径庭,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已经建立了比较牢固和完整的语言系统、文化概念和思维方式。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概念需要调整和修正,有的则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符号表达形式,往往不是实际事物与第二语言直接联系,而是在脑海中经过了第一语言这个中介,这会加大学习的难度,对学习的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真正习得一门语言,不仅仅是掌握该语言的发音、语法、词汇等,还需要习得该语言所属的文化。儿童在第一语言的环境中自然地接收到文化和社会背景,但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特别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很容易忽视文化的习得。并且,不同文化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之处,母语文化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各种影响。
  四、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1)对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第二语言学习者进行偏误分析,总结出教学的重点、难点,针对性地、有条理地进行授课。
  (2)针对不同学习者的个体因素,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同时正确认识学习者所犯的错误。
  (3)营造语言环境,增加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和思考的机会。
  (4)加强文化教学,实行激励机制,增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文化水平。
  (5)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潘晓虹.习得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之比较[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03).
  [2]李哲.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比较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06).
  [3]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J].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6.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范玮(1998—),女,山西忻州人,本科在读,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LDL的氧化过程和氧化产物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共轭二烯、荧光产物、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测定的方法;LDL氧化产物测定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诊断意义和各种状态下脂
化疗在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选择敏感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是今后卵巢癌化疗的趋势.ATP-CSA是一种可评价率高、相对敏感、稳定的体外药敏检测方法,有助于提高
摘 要:文化认同是东亚区域合作迈向未来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也是化解东亚各国差异性和矛盾性的长远之道。当前东亚区域合作在经济和安全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文化认同的缺失使得合作发展缓慢,滞于瓶颈。因此,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探讨东亚区域合作的前景,实际上是为东亚区域合作寻找更广阔和深远的空间,从而建立一个更具希望和活力的东亚共同体。  关键词:东亚区域合作;文化认同;前景  一、文化认同之辨  建构主义认为:
摘 要:社会责任感是做人、成才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的提升以及拥有健全人格的体现,本文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责任感进行理论探究,并且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提出了培养小学生责任感的几点途径,主要包括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意识、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借助榜样的力量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意识;课外活动;榜样的力量  小学作为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的社会
2010年我到钟山区第十二小学任校长。钟山区第十二小学始建于1966年,原名水钢一小,2010年更名为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二小学。2008年从企业划拨地方的小学。原来在企业办学时,
钾是心肌细胞内的主要正离子,细胞内外的钾浓度差是形成静息膜电位的基础,因此钾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诱发室性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钾浓度的变化对AMI预
蛋白质水平的研究是揭示生命现象本质的关键,新近发展起来的蛋白质芯片技术为进行蛋白质的研究、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综述了目前建立起来的包括蛋白质阵列芯片、构象型蛋
在炎症情况下,前列腺素前体释放增加,导致前列腺素水平增高.在Cox-1(Cyclooxygenase-1,环氧合酶1)或Cox-2(环氧合酶2)的作用下,花生四烯酸可转化为前列腺素.最近的研究表明,
摘 要:教育之于每个时代每个社会都是值得予以首要关注的大事。但是因为每个时代和社会都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等因素,因此,任何一个教育政策或教学教法都有其不尽如人意之处。随着时代的进步,每个国家都要调整步伐,进行教育改革。现代社会因为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使得个人成长和社会变化都更趋于复杂,也更难找到一套对每一位学生都有效的教材与教学方法。目前在教育改革的计划和过程中,许多革新的政策、理论和教材法重点不外
目的探讨血清HCV RNA检测在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14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HCV和HCVRNA.结果抗-HCV及H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