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古诗的主旨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FIPAUT8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的分量越来越重,笔者认为抓诗歌鉴赏题主旨要“四看”,从四个方面把握答题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一、看朝代。一般的题目都会提醒考生诗歌写于哪个朝代,这为我们把握诗人所抒发的情感提供了大环境。如唐代诗歌,唐代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盛唐诗歌自信满满,充满开疆拓土的豪情,建功立业的渴望;而晚唐的诗歌因为当时的社会动乱,则更多地倾向于关注百姓,那么山河沦丧、妻离子散的悲痛主题也就占了很大比重了。
  二、看作者。诗作者的风格对我们理解诗歌也有很大的助益。如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才高志远,却屡遭贬谪,但因为他于宦海浮沉中始终能保持乐观豁达,因此他的诗歌大多表现出超然、乐观的心态;而“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不满官场黑暗,毅然决然的回归田园,因而他的诗多是抒写田园生活的闲雅恬静。当然,一个诗人并非只有一种风格,如婉约派词人李清照虽是多写“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小我,但也有“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因此,了解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经历有助于准确理解诗歌。
  三、看题目。诗歌题目是一首诗内容的高度概括,有些题目本身就是诗歌情感或主旨的体现,如《春夜别友人》是一首送别诗,《越中览古》是一首怀古诗,《宴散》则体现了本诗的写作时间与内容,判断好是哪一类型的诗歌才能更好的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四、看诗句本身。不管是有多少的信息提示,对诗句内容本身的把握才是重中之重。诗句要特别注意的是两类语言、两种色调和两类词性。
  两类语言是意象语言、情感语言,它们是作者抒情的直接或间接途径。如孙光宪的《浣溪沙》:“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片帆烟际闪孤光。目送征鸿飞杳杳,思随流水去茫茫,兰红波碧忆潇湘。”本词中的意象词语“片帆”、“征鸿”是思归、音信的象征,而情感词语“孤”既写出了片帆于茫茫江中的孤独,也写出了离别之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加以上片用蓼岸风多、橘柚香这等明媚春景作衬托,说明此词是以乐景写哀情,体现了主人公片刻之间由喜悦到忧愁的情绪变化,并转而抒发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两类词性是动词和形容词,两类色调是冷色调和暖色调,这两种词性和两类色调大多决定了景物的特点或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从而也为我们把握诗歌提供帮助。如宋代晁端友的《宿济州西门外旅馆》“寒林残日欲栖乌,壁里青灯乍有无。小雨愔愔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诗中的意象寒林、残日、青灯的修饰词分别是寒、残、乍有无、愔愔,这些冷色调的景物共同创设了一个清冷、孤寂的意境;再看动作,人假寐、卧听、啮残刍,就说明以动写静,写出了诗人的空虚落寞,孤枕难眠,从而表现出作者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下边,我们以一首诗作为例子进行综合分析。
  端 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首先,从题目“端居”,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信息:作者有可能是悠闲而居,有可能是孤独而居。而意象词语“远书”、“归梦”,可见李商隐此时正滞留异乡,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空阔虚无之感更显强烈。“远书归梦两悠悠”,形象的显示出远书、归梦的杳渺難期。作者的怅然若失立现。“空床”、“素秋”更传达出孤身之人难以抵挡清秋之寒。“素秋”是秋天的代称,但它的暗示色彩却很丰富。它使人联想起洁白清冷的秋霜,明澈寒冽的秋水,联想起一切散发着萧瑟清寒气息的秋天景物。接下来,“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寂居异乡,平日少人来往,阶前长满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与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月色的笼罩下,不免显得暗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也呈现出了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而情感词语“敌”、“寥落”、“愁”可给我们很直观的感受。特别是“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有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之境,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管精神状态的刻画。说明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表达了悲愁、孤寂、思亲的情感。
  李琳,教师,现居广西来宾。
其他文献
语文本身是趣味无穷的,但我们常听有人评议:某位老师的课有趣儿,味儿浓,引人入胜;而另一位老师的课,枯燥乏味,引人入睡。为什么一个有“味”,“引人入胜”;一个乏“味”,“引人入睡”?关键在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运用。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杰作《学记》中有论:“善教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明确提出了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要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
香菱学诗终有所成,除了自身的刻苦,更得益于黛玉这位老师。  按说香菱拜宝钗为师更为有利,一则她为宝钗的嫂子(尽管身份是妾),同处一府方便请教,二则宝钗的水平也堪为其师。香菱舍近求远,是因为在宝钗认为女孩子无才便是德,多少让香菱敬而远之。黛玉没有因为香菱与宝钗的关系而拒绝她,心无城府;更没有世俗的观念。很能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的理念,让人肃然起敬。黛玉满腹诗书,才华横溢。香菱拜师,她当仁不让:“既要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着千千万万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栋梁,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培养和造就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尊心是自我价值的重要
记得学校曾经组织的语文百科知识竞赛中,有这样一道探究领悟题:当你听到|05|1.1|1.1 567|1 1|这段音乐的时候,你会联想到哪些事物?你心中会涌起怎样的感情?全场无一名学生正确答出,都认为是怪题。我和几位语文教师看到这道题时,也不约而同地认为:这道题学生做起来有很大难度,因为,我若不是兼代几节音乐课,也未必能做出这道题,其他几位老师也都满脸愕然。其实能唱出曲谱,答案也就明确了(起来,不愿
读曹寇的小说的确有一种怪怪的感觉,他的叙述虽说不上中规中矩却也风平浪静,没有虚张声势的各种形式主义花招,也不借助神秘莫测的形而上观念,仿佛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可就在这看似自然的现实情境的表面之下却始终有一股汹涌的暗流随着小说的进程在肆无忌惮地前行,其力量之大足以瓦解小说表面的“无事”,而给读者带来深深的震撼。《码头风云》在几许感伤的怀旧与不无反讽的现实描摹交织而成的话语中,讲述的无非就是往日关
语文学科是学生吸收和积累文学知识的过程,而文学知识的汲取来源于课本,更来源于阅读,在教学中教师只有让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积极地思考,提高语文阅读分析能力,达到能鉴赏一定文学作品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平时多动脑,让学生在阅读中赏析,在赏析中阅读,不知不觉地学会赏析文学作品。  一.守住语文课堂和课本,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抓住
一个人青春年少时的一次意气用事,究竟会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多大的影响?况且这还是一个有着双重特殊身份的人:女性、士兵。女性是“她”注定的性别标志,士兵是“她”那一阶段的身份标志,两重身份对于这个故事都必不可少——如果没有班长对女性的奚落,“她”不会自不量力地报名杀猪;如果不是部队里比铁还硬还冷的组织,就不会上演观看女兵杀猪这样的闹剧。然而,两者兼备,“她”只有凭借酒精催生出的非理性力量,走上了“杀猪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实验稿”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以“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体现了我们对语文课程和母语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是语文课程观念完善的必然,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  语文课程资源五彩缤纷。从空间范围看,有课内、课外资源;从传播媒介看,有书本、报刊、网络、影视、广播等资源;从性质类别看,有人力、物力、自然等资源
《破阵子》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淳熙十五年左右,辛弃疾退居江西上饶之时。作品抒写了词人渴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以及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懑,读之令人感慨。但由于时空的距离,古诗词与少年的隔膜,在教学中难以激起学生的共鸣。在实践中,我发现,如果能把握住几个关键词语进行教学,则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词义,激起感情共鸣。  关键词一:壮  题目中出现的“壮”无疑是整首词的核心。“壮”正是这
自古以来,琴的演奏艺术就不是单向的自娱自乐,有技艺高超的弹奏者,尚须有耳聪目明的听琴者,二者合之,才是一幅和谐完整的“弹琴图”。这样一幅理想的图画曾经演绎出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得遇知音的千古佳话;也曾因其残缺留下了嵇康“广陵散自此绝矣”的悲愤慷慨;发展至唐诗还为后世留下了《听××弹琴》这一定格于“倾听”的诗题:李白《听蜀僧濬弹琴》、韩愈《听颖师弹琴》、李颀《听董大弹胡笳》,那是何其令人动容的“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