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问茶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u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读东河的名字,不是因为她位于金刚台的东部,而是与一种香味联系起来的,她的那种香,是纯天然的清香,在香味过后,便有一丝丝甜意。
  在商城,提及东河,没有人不知道是产茶的。冲着茶香,我们就有了一次深山问茶的经历。那天清晨,我们早早从县城出发,驱车到苏仙石乡东沙河边,在车不能行走的地方,我们开始徒步。沿东沙河水,走小路溯河而上,顺便也观赏了两岸的景色。同行者有第一次走进大山的,对每一处境地都感觉惊艳,时时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般。恰逢春暖花开时节,红的映山红、黄的鸡蛋黄、绿得发亮的各种树叶,还有清澈透明的河水都让人欣喜、让人悦目。那东沙河弯弯曲曲,时隐时现,后数数仅我们所走的就有九道之多,不知这是对我们问茶的考验,还是有意在与我们捉迷藏。不过,我们每过一道小河,都有一个新奇的发现,这些小河要么在大山的深沟之处;要么在突出的硕石边拐了急弯;要么在深潭上面挂起了不太大的小瀑布,就是在平缓地带,也有四周大片的映山红掩映着。
  经过九道河湾后,我们来到东河村大平地的高道场,这里正是一片采茶的繁忙景象,山坡上、山梁上、云雾里……凡是有茶树的地方都有采茶姑娘那色彩斑斓的身影。
  临近中午,我们到了高道场一茶农家里,受到好客茶农的热情接待。交谈中得知,茶农姓刘,祖辈是讨饭到山里来的,现在已是三代同堂,有两个儿子农闲时在杭州打工。他说,这里没有农田,主要是靠种植茶叶、毛竹等经济林生活,每逢产茶期,孩子们都回家帮忙。说话间,采茶姑娘们三三两两满面春风走来,她们把鲜嫩的茶草(茶农把刚采的茶叶叫茶草)交到茶农家,茶农过秤、交钱,然后她们再返回山上采叶。老茶农告诉我们,这些姑娘们来至两个省三个县六个乡,到采茶时节,她们都背着茶篓,像候鸟一样来到农家帮助采茶,茶农负责每日吃住,然后按每斤五元左右的价格收购她们采摘的茶草。今年,仅刘老汉一家就招收六十多位来至不同地方的采茶姑娘。
  吃午饭的时候,那些采茶姑娘们嬉笑着、交谈着,背着满篓满篓的茶草,从山上下来,有的手里还拿着刚刚采撷来的兰草花,有的拿着鲜艳的映山红,陆陆续续地来到刘老汉家里。
  随着人流,刘老汉引我们参观了他家的制茶过程。采来的茶草通过凉、揉、炒、烘,然后再经干炭拉封,这样清香四溢的茶叶就制作成了。我们沿着制茶的步骤行走,就像是跟随着香气流动,那茶草的淡香,那揉茶的清香,那制作完成后茶叶的郁香,竟让我们产生了品茶的欲望。刘老漢已看出我们的心思,于是把刚制成的新茶拿来,在客厅里洗净几个杯子,然后把茶叶放入,倒上少许的开水把茶叶泡开,滤干茶水后,刘老汉让我们闻一闻那茶叶的香味。说实话,那是我们第一次感受到茶叶的多重味道,那种香气是任何香精都无法代替的,其香气里不仅有清香、郁香,还夹杂着兰草花香。当我们还回味在香气里的时候,一杯上好的茶水就放在我们面前,不由得我拿起茶水品了一口,那香气立刻从口中流到心里,感觉到整个身心都在香气的包围之中。当我们咂咂嘴互相称道时,就觉得还有一丝丝甜味留在唇边、留在嗓间。
  端着杯子,我们走到屋外,发现,那种茶的馥香不仅在农家屋内回旋,还在小村的上空飘荡,感觉,似乎整个山村,都沉浸在淡淡的茶香里。
  品完茶以后,我们就和这些采茶姑娘们一起吃午饭,茶农家提供了很多可口的饭菜,还有大量的啤酒。由于人多,茶农家就采取了流水席的方法,那场景好像农家过喜事一样热闹。看着刘老汉站在那里招呼采茶姑娘们吃饭的笑容,仿佛我们一下体会到了茶农的那种甜蜜、幸福与满足。
  责任编辑   杨  枥
其他文献
因为奢侈或者贫穷  所有的梦想都是附会  揭开历史的惊天之谜?  在那些灿烂的物体里  記录着不朽,或别的  渐渐地苏醒于这一夜  我站在进村的牌楼前  看一片庄稼在静夜里成长?  夜风裹挟着桂花香  冷月照射的田野  在静默中,?等待修复  雨燕归巢?月色中秋天婉约  最大的告慰?就是村庄的轮廓  缝合了几片湿漉漉的落叶  如发黄的信纸  远离的事物又回归  死了的记忆又复活  让倾斜的大门重新
期刊
如果她是荷,便是清白素净的颜色  次日的清露划过莲蓬,脚踝的铃铛  叮当作响  ——  “我穿长的白裙子,立于人间,止于炊烟”  确切的说,七月的人间有雨  莲在夏的荷塘开花、结籽  细雨、蜻蜓、夏虫,来回迁移  “涉水而来吧,可好?即使内心荒草  ——雨打在归舟”  我说,荷的莲子上析出明亮的珠子  像水。也像沸腾的白月光  ——  人世间啊,仍旧是一汪波澜不惊后的纯净  又比如  每朵花凋亡之
期刊
一个驼背的人  他走路像蜗牛一样爬行  不,平地也有陡峭  他未尽的日子  就像一座座山峰  屹立在地平线的前方  此刻,他在攀爬  他攀爬的樣子  更像一个受难的神!  每一朵花都是点亮生活的灯盏  走进花店的人  他们心中都有一朵迎风绽放的花朵  给恋人的是一朵玫瑰  给祝福健康的康乃謦  正低垂着? 安放在病房的柜子上  还有雨水中滴答的丁香  攀爬上墙头? 带刺的野蔷薇  被风一次次吹低 
期刊
初秋时节,远在北京当保姆的堂嫂给母亲打电话说,急需八万元为儿子买房。母亲颇感为难,体谅她一个女人带孩子不易,便给了她两万元,说不用还了。  堂嫂向母亲张嘴借钱,比旁人更有资格更加气势。论起来,二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是婶侄,另有学生及干闺女之说。以前她百伶百俐,风铃似的,一吹就叮咚作响。这也是母亲从师三十年、学生数万人,唯独对她青睐有加的原因。堂哥个头矮模样丑,脾气火爆,且家境贫寒,在农村想讨媳妇儿,难
期刊
毛姆戏剧《苏伊士之东》主要刻画了黛西、阿妈和西尔维娅三个女性形象。黛西虽美丽端庄,却满口谎言、伪善自私。身为欧亚混血儿,她也是一个在夹缝中求生之人。黛西的生母阿妈长相丑陋,唯利是图,迷信无知,阴险狡诈。白人女性西尔维娅漂亮、正直,忠于爱情,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充当一个审判者的角色。对三位女性形象的刻画反映出毛姆矛盾的女性观和殖民思想。  《苏伊士之东》是英国作家毛姆的戏剧之一。该剧的背景设置在北京
期刊
剪开岁月  草儿铺开了丝绒般的温柔  一只雄鹰冲破了云的高度  影子拉长了所有的艳羡  层层荡漾的草浪推进了与白云的距离  琥珀色的阳光温暖而祥和  火红的萨日朗在绿海中翻滚着种子的梦  远处的山峦盘旋着对蓝天的渴望  成群的牛羊在松软的草场上咀嚼着旧梦  几只鱼鹰响箭般划破湖面  阵阵微风犹如蒙古少女芬芳的体香  夹杂着奶茶的浓香和马头琴悠扬的旋律  抚摸着牧人微醉的情怀  一只小马驹撒欢狂奔 
期刊
儿时的沙土岗,有几百亩,被槐树林覆盖,半包围着村庄。  春天,吃槐布袋儿——槐树发出的嫩芽。接下来吃槐花,蒸,煎,炒,还可以生吃,一瓣一瓣剥开,边吃边玩儿……槐花的清香气息围绕小半个童年。到了秋天,簌簌落下的槐叶,依旧是牛羊的口中食。  冬天,北风一吹,沙土岗上枯枝满地。放学后去拾柴火,是农家小孩子常干的活儿,看似轻巧,其实也不容易。整个冬天,手背上新伤摞旧伤。但大多时候,沙土岗带给孩子们的是乐趣
期刊
几度山花开,几度潮水平。万安山!我回来了。  时值初夏,我混迹于作家诗人的行列,享受着采风的快乐。万安山被我踩在了脚下,全然没有了28年前的肃穆和伟岸,我思绪万千。  遥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因为远山的呼唤,我逃离了大西北生我养我的那片黄土地,征河西,战关中,北漂南泊,最终很无奈地偏安一隅,在河南偃师诸葛的南山头按下了云头,进一家水泥厂当了产业工人。这座当地人叫作小地山的南山,就是现在的万安山。我
期刊
日子一晃一晃往前走,身后的时光便旧了。  譬如说老屋,它是真的老了。爷爷在世时就说过,打他记事起,老屋就已经那样旧了。  老屋房顶的鱼鳞瓦沟里,覆盖着厚厚的青苔和尘土,缝隙间窜出的蒿草,像是老屋乱蓬蓬的头发。几只麻雀,正在老屋的“头发”里跳跃、觅食。一溜滴水瓦覆盖在屋檐的椽头上,随着屋檐微微起伏,是老屋的眉。滴水瓦上雕刻着精美而繁复的图案,这是唯一可看出老屋当年风采的地方。这也给老屋苍老的眉宇间添
期刊
说起来,那已是近六十年前的事了——  那时我也就是十三四岁的年纪,因弟妹年齡小,父亲在县城教书离家远,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母亲一个小脚女人支撑,我初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上学,而是在家帮衬母亲。我是个女孩,又是未成年人,在队里只能算半个劳力,一天挣六个工分。尽管如此,我除了在家引小弟外,只要天不下雨,就坚持下地劳动。生活过得劳苦而无意趣——忽然,有一天,村人说上戈街有唱戏的,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向母亲闹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