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教育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fei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改的深入,许多专家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做过很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有效地促进了阅读教学的改革。然而反观当前的教学实践,阅读课堂仍然存在着不足和误区。笔者就从教几年在观摩课中的体验结合自身教学中总结的经验教训,浅谈了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新课标理念浅谈下自己的看法。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学生们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
  回答得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了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真正个人的创造性的解读。
  在教学《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了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
  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的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遍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岑寂”,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的意境。只要有适宜的情境,学生所爆发出的想像力、创造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为中学的一门重要科目,具有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等几大特点,使得许多学生认为数学单调、枯燥乏味、深奥难懂,产生了畏难情绪。数学教师花了不少精力教,学生也花了不少精力学,有时却总觉得没学好,让人有些无可奈何。特别是到了高中,有这种看法的学生更多。  一、高中数学难的主要原因  1.学业负担加重。由初中进入高中,许多原来的“技能”科都变成了“主科”,学生学业负担加重,这对刚拼过
期刊
新学期开始,第一堂计算机课,如果你问学生:“你们喜欢上计算机课吗?”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回答说:“喜欢!”这个回答听起来很悦耳,而事实上,在后来的教学工作中却会逐渐发现学生的兴趣不在于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在于上网聊天等各种娱乐操作!学生将计算机看成是一个可以玩耍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工具,所以他们对于这种枯燥的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对五笔打字练习充满了对立感,课堂效果非常的不好。因此,如何上好计算机课,充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习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进动力,一个人对某种对象有了兴趣,就乐于接触它、了解它。所以数学学科的教学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去运用,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许多数学知识被直接应用于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
期刊
通用技术课程的基础是学生的动手尝试过程,凭着各项设计课程完成教学目标。所以通用技术实验室和其他课程教学实验室并不相同,因为它的重点不是验证已知的结论,而是探索新的技术。设备上它也不再是以传统的板书为中心的形式进行讲解,而是大量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去展示课题,尽可能使更多的学生能够亲自加入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故通用技术实验室在现阶段已不仅仅是验证已知的结论,更是探索新技术的有效手段。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发挥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离开了阅读,语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要达成“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的阅读教学,把握好“两主”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师的主导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是与新世纪世界的发展主题紧密相关的。在此浅谈一下阅读中和谐高效的“两主”教学:  一、正确引导,激发兴趣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太
期刊
《新标准》对教育目的和内容的调整更科学、更合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教材的编写、教师的教学和评价的影响是指导性、弹性的,给教材、教学与评价的选择余地和灵活性空间大,这使得绝大多数美术教师面临很大的挑战。有的教师感到在教学上有些无所适从,通过听课以及上课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本节课教学的起点与归宿,是学生学习可评估、可测量的结果,是教学的根本。例如有的是
期刊
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的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
期刊
《电工技能与训练》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电子电工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对学生毕业找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简单阐述本课的内容和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本课程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特别是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教学领域中的辅助教学更加具体和完善,它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在电工类教学中,项
期刊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学生真正领悟了的知识才有助于提高学习能力,也能在实践中运用自如。英语学习也是如此,要让学生领悟英语知识尤其是难点知识,教师就要把学生带入领悟的空间、提供领悟的机会、创设领悟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的领悟介绍智慧、总结方法,提高学生领悟的有效性。  一、通过句子的语境领悟  如must、may、should等几个情态动词的区别:  1.when can my photoes be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重视识字教育很有必要。变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将趣味识字引入到教学之中,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快速识字和提升识字量都非常有帮助。在趣味识字中可以采用图片视频、趣味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 教学  识字教育是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为之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的重要阶段。但是,目前的识字教学还面临着教学方法单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