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ORF2的构建表达和纯化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98021108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获取有免疫原性的戊肝抗原蛋白,探讨其作为诊断试剂的应用价值。

方法

经密码子优化后人工合成戊型肝炎病毒(HEV) HEV-ORF2(aa 368-607)基因,克隆入表达载体pET43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43a-HEV并进行原核表达;经阴离子交换纯化后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ELISA鉴定该蛋白。

结果

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显示表达质粒构建正确;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该蛋白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一致;Western Blotting和ELISA结果显示该蛋白能与戊肝抗体特异性结合。

结论

成功获取了纯度很高且有生物活性的戊肝抗原蛋白,为研制新型检测试剂盒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食管癌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初步探讨转移淋巴结SUVmax与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TLG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61例(男130例,女31例,年龄41~90岁)已确诊的食管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定食管癌原发灶的SUVmax、SUVmean、MTV,并计算TLG。对于
目的构建新型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纳米铁(anti-Ox-LDL-MNPs)探针,探讨该探针检测ApoE-/-小鼠粥样斑块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连接剂将Ox-LDL单克隆抗体与二巯基丁二酸(DMSA)修饰的磁赤铁矿纳米粒子(MNPs)相结合,构建具有免疫活性的分子探针。通过ELIS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检测其免疫活性及形态。ApoE-/-小鼠高脂饮食8周,尾静脉注射Ox-LDL靶向及对照探针
期刊
目的探讨血清midkine(MK)能否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及131I治疗前血清MK能否预测DTC患者是否存在转移灶。方法在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研究中,有162例患者(其中DTC 70例、良性甲状腺结节92例)入组,同时有75名健康者作为对照。通过ROC曲线研究术前MK和Tg水平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在预测是否存在转移灶的研究中,有214例DTC患者入组。通过ROC曲线研究131I治疗
目的诊断刚入境以色列患者是否患狂犬病,并确定其传染来源。方法对患者唾液及脑脊液标本进行RT-PCR检测,检测阳性标本进行病毒N基因序列测定,并通过种系发生分析确定毒株来源。结果患者唾液标本为狂犬病病毒阳性,病毒N基因序列种系发生分析显示,患者感染病毒株与印度野生动物狂犬病毒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该以色列患者为我国首例实验室确诊的狂犬病输入病例,感染来源为印度。
目的探讨基因沉默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阳性食管鳞癌细胞系EC9706中E7基因后对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使用RNAi专用逆转录病毒载体构建可干扰HPV18 E7基因的质粒,转入EC9706细胞系,筛选获得稳定表达干扰片段的细胞株。使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对胞内相关基因和蛋白进行检测,并比较细胞活力差异。结果通过质粒构建与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9例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实验分四组:①BMSCs+淋巴细胞+PHA接触培养组;②BMSCs+淋巴细胞+PHA非接触培养组;③淋巴细胞+PHA阳性对照组;④单独淋巴细胞阴性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淋巴细胞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BMSCs的转化生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8例巨细胞病毒性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年龄在2个月~75岁,成人12例(31.58%),除外各种诱因后仍有6例发病前为健康成人(15.79%)。临床分型以急性、亚急性为主(76.32%),症状以纳差(60.53%)、发热多见(57.89%),生化指标恶化组患者白蛋白、胆碱酯酶低于改善组,总胆红素高于改善组(P<0.05),
目的研究表达HBsAg的重组质粒pVR-S与表达HBsAg的重组腺病毒rAdV-S在不同免疫策略下的免疫效果。方法使用BALB/c小鼠,在比较电击与肌注两种方法后,分别单独免疫pVR-S和rAdV-S,使用ELISA和Elispot方法分别检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水平;然后采用联合免疫pVR-S和rAdV-S,比较联合免疫与单独免疫对小鼠产生免疫应答的不同影响。结果与肌内注射相比较,电击注射pVR-
目的调查EBV在本地区体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EBV四种标志性抗体的阳性率并分析各项指标与临床诊断的关联性。结果总共筛查198例EBV受检者,其中EBVCA-IgG阳性率最高,其次是EBNA-IgG和EBEA-IgG,阳性率最低为EBVCA-IgM,本地区未成年人感染EBV高于成年人,秋冬季高于其他季节,病例追踪发现EBVCA-IgG阳性和EBNA-IgG阳性与鼻咽癌密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