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阅读课中“被动回答”变为“主动提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seltri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的阅读一般都会以学生完成关于文章的一些题目或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作为终结,教师和文章就处在比学生更高的位置,学生很多时候是“被动回答”。“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就难以体现。要改变这一现象,就要改变学生只是接收者的局面,让学生在语文阅读中有“主动提问”的机会,要改进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 有效方法 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 主动提问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99-01
  “疑者,觉悟之机也。”明代学者陈献章对于主动提问作了一个很好的诠释。阅读是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的有效途径之一。问题与认识紧密联系,如果没有问题,认识也就停止了,如果没有问题,阅读就失去意义了,但问题的所在是阅读时产生的这些问题由谁来发问,怎样发问。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往往会碰撞出智慧之花,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打造学生为本的课堂至关重要。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组曾在学校就语文阅读教学在4、5、6三个年级学生中作了一个随机抽样调查。有一项问及学生对语文阅读课的体会。填喜欢的人数不多,相当多一部分人干脆说不喜欢。问及不喜欢的原因时,他们说,几乎每节课都大同小异,无非都是老师提问他们回答。现在的问题是教师忙于提取文章中的“精髓问题”,而学生只是草草回答,对于文章并无深刻的认识。因此造成的后果是阅读没有把读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没有达到统一。
  二、概念的解释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高高在上”,控制课堂,提什么问题学生就得回答什么,更有教师甚至非要学生答出教师自己想要的答案为止,以上就是被动回答。新课程改革推动着课堂教学向更深层次深入。“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章之间对话的过程”,面对文章,学生的“读”应该放在第一位,读是对话的基础,之后的对话的过程要让学生敢问问题,要问问题,懂问问题,好问问题。这就是主动提问,核心就是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创设学生敢问问题,要问问题的教学环境
  (一)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给你一个奇迹
  在语文阅读课上给学生足够时间去阅读,让他们细细体会文章的美,理解文章的奇,很快他们就会有“疑”。有时间读,学生就能在文章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为学生有了兴趣对他们来说,阅读已经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就会越来越想读,以达到自主阅读,自主提升的目标。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问”预留时空,在时间和空间的预设中,教师要主题明确。既要给学生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又要给学生有问的空间。
  (二)学生需要的是安全感、信任和鼓励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的人数会随着年级的增大而逐渐减少。一年级几乎全部学生会举手,并不说明大部分学生会回答问题,只是他们信任老师。中高年级几乎没有学生会举手,有可能全部学生都会但不举手,只是他们不再信任老师,或者说没有安全感,怕答错后让同学取笑。对学生来说,只有具有了安全感,才能消除一些消极的心理影响和心理障碍,才能使其思维保持敏捷、迅速、准确等品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因此对教师来讲,只有真正地给予学生安全感,才能得到学生信任,才能形成教师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才能解除学生紧张恐惧的负重心理,才能不让学生产生冷漠、呆滞、愁眉苦脸的神情,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有勇气提出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
  关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作出正面的回答。教师的鼓励性、激励性评价更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诸如“读得不错,流利、有感情”、“有自己的感悟”、“再深入思考一下,你的答案会更精彩”这些语言在课堂上应多加使用。
  四、学生懂问问题,好问问题是阅读课成功的关键
  加强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没有问题很难激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学生懂问问题,好问问题是阅读课成功的关键。
  五、提倡学生多元解读
  多元解读既是发散性思维在阅读教学中的规律性体现,又刺激主体自身发散性思维的持续发展,使他们能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现、不断否定、不断突破、不断创造。阅读课中运用多元解读能打破传统教学中压制教学个性的几步法、几段式“标准化”单一枯燥的课堂构建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
  六、阅读就要乐在其中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教师的鼓励、教师的引导是一种很好的催化剂。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有积极、热切的期望,从多个角度来评价学生,接纳学生,重在寻找和发现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发问的潜在意识和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各方面得到充分的拓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高兴,问得快乐。阅读的快乐将会伴随学生,阅读也会让学生终生受用。
  创造平等、安全的课堂,多用正面的语言评价学生,让他们在阅读课上主动提问,收获更多。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邹国英.改变语文阅读课现状之我见[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0(7).
  [2]晓洁,小陶.让孩子听说读写样样通[M].长春: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1.
  [3]魏靖峰.创新教学——语文篇[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
  [4]蔡茂盛.中学语文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对策[A].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5]杨俊德.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安全感[J].教学与管理.2004(35).
  [6]钟卫华.教师如何变学生被动回答为主动提问[EB/OL].
  http://402.jiangxi2011.teacher.com.cn/GuoPeiAdmin/TeachingIntrospection/TeachingIntrospectionView.aspx?tiID=3604.
其他文献
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大师东京理科大学教授狩野纪昭提出的魅力质量,根据顾客的感受和质量特性的实现程度,将质量特性划分为三种类型:基本质量、一元质量和魅力质量。这三种质
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分水岭地带的黔东南,森林覆盖率已达62.78%。丰富的森林资源、独特的森林景观和沉积深厚的民族文化形成了黔东南独特的森林生态旅游,已催生 Located in s
一、营造音乐表现氛围,使学生乐于表现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兴趣提供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无论是歌唱教学,还是器乐教学,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入手。只有激发起学
现代发布了全新“流体雕塑”设计语言的概念车Intrado Concept。新车采用了更加夸张并且欧化的设计风格,使Intrado Concept看上去已经完全脱离了它的韩国血统。采用这种全新
以2-甲基-4,6-嘧啶二酮(MPO)为原料经硝化、水解反应获得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与副产物二硝基甲烷,然后经中和、缩合两步反应分别得到两种标题化合物,收率为73
喜欢聆听高品质汽车音响效果的张先生,根据网络上车友好评较多的音响改装方案进行详细了解。通过大量的查阅资料,张先生发现能发出好声音的喇叭非常多,但给他留下印象最深的
患者女,蒙古人,27岁,因“宫内孕25周,咳嗽4周,发热2周”,于2008年2月入院。患者宫内孕25周。4周前受凉后出现咽痛、干咳,无胸痛、憋气、发热,自服感冒药物,未就医。2周前出现
摘 要:在近年中“苏派教学”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是全国教育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她将百万江苏教育人凝聚在一起,提供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精神栖息地,其众多代表人物虽思想、主张、风格各有侧重,但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指向于儿童的生命成长。  关键词:清简;灵动;精致;厚实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8-076-1  作为江苏的一名小学语文
The NaYF4:Yb,Er nanocrystals were synthesized via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metal oleate precursors. The nanocrystals in hexagonal structure were highly unif
“我们在石羊河流域的研究工作表明,西北旱区流域水资源要可持续利用,首先应该做到水地平衡,按水办事,以水定地,合理控制农业开发与灌溉规模;在整个流域水资源科学配置中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