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儿童抗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脑炎的前瞻性研究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_1983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抗N-甲基-D-门冬氨酸(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encephalitis,NMDA)受体脑炎的临床特点、最佳治疗方案和预后。

方法

对20例抗NMDA受体脑炎的患者进行临床队列观察,总结其临床表现、对治疗的反应和临床预后特点。

结果

入组20例患儿中,男患儿8例,女患儿12例,年龄1岁11个月~13岁4个月。观察时间8个月~3年6个月,至病情稳定,6个月内无改善/进展。患者均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其中以癫疒间发作最为突出,90%的患者均有癫疒间发作;其次为语言障碍、认知行为异常和运动异常。偏瘫和小脑共济失调在6岁以下患者中出现频率较高。50%患者一线免疫治疗(IVIG、皮质激素)有效,一线治疗失败者予二线免疫(利妥昔单抗)治疗后,80%患儿有明显好转。部分患儿恢复缓慢,在8~12月的治疗中逐渐好转。

结论

抗NMDA受体脑炎在儿童脑炎患者中并不少见,免疫治疗有效。一线免疫治疗失败后应给予二线免疫治疗。

其他文献
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不是简单的"很多数据的累积",而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文介绍大数据分析的现状与前景,并与医学发展相结合,尤其是针对儿童哮喘的管理。随着儿童哮喘管理平台的建立,尽可能多的数据可供研究人员从群体角度了解哮喘这一疾病,并通过发现问题来完善哮喘的管理。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近年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日趋增多,其中部分重症患儿虽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仍难见效。然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对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危险因素的识别,可能有助于早期予以激素干预,改善预后。临床研究发现,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指标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相关。该文对目前国内外研究所涉及的、可能与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综述。
儿童神经精神性狼疮(neuropsychiatric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达95%。目前认为NPSLE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包括血脑屏障破坏、血管栓塞、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炎性介质的参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头
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是导致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发生于非粒细胞缺乏的危重患者,早期诊断以及准确地筛选高危患者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疗逐渐得到重视。应用统计学多因素分析方法确立IFD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真菌感染风险评估模型。念珠菌评分可用于选择高危患者接受早期抗真菌治疗。该文就非粒细胞缺乏的危重患者真菌感染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近年来,随着成人梅毒感染率的增加,有研究提示在婴儿胆汁淤积症患儿的病因分析中,梅毒感染约占1.45%,梅毒感染作为引起婴儿胆汁淤积症的病因之一,常造成多脏器、多系统的损害。累及肝脏时,多表现为婴儿胆汁淤积症,既可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深色尿、陶土便等胆汁淤积症的症状,还可同时合并皮肤黏膜梅毒、骨梅毒、神经系统梅毒等表现。其治疗既包括早期、系统、足量的驱梅治疗,同时还需针对胆汁淤积症进行利胆、退黄、
目的研究新生儿监护室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aemic encephalopathy,HIE)后存活率和神经发育的结果,并且确定反映神经发育结果的早期标志物。方法回顾性研究南非一家医院2008年至2011年根据全身亚低温治疗流程接受低温治疗的新生儿。一岁时采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第三版)评估这些儿童的发育,同时对神经功能和听力进行评估。结果99例HIE患儿中45%为中
期刊
Dejerine-Sottas病(Dejerine-Sottas disease,DSD)是指一种发病早的严重脱髓鞘神经病变,曾被称归类为CMT3型,但最新分类指出DSD其实是CMT1疾病谱中表型严重、伴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的一类。DSD系一组遗传异质性周围神经病,遗传方式可为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目前已经确定最常见的分子遗传学病因是PMP22、MPZ、EGR2的单等位基因突变。该病发
期刊
期刊
肺动脉吊带(pulmonary artery sling,PAS)是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由于压迫气管和食管,常可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梗阻或食道受压症状,一旦确诊即有手术指征。目前国内外对于PAS的外科治疗方案较多,包括单纯左肺动脉重建术、气管狭窄矫治术、气管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术等。通常依据气管直径和横截面积大小来决定是否同时行气管狭窄矫治术,虽然气管狭窄矫治手术方法较多,但尚无理想方法解除气管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