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对高校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日渐凸现,研究对付措施和对策,进而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倡导网络文明、培养健康的网络运用动机,进而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良好的保障体系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网络;学风建设;消极影响;对策
学风是一个高校的灵魂,优良的学风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坚强堡垒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在高校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有很多,诸如社会大环境、校园文化气氛、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考试制度等。目前, internet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一块宝贵阵地,逐渐成为影响学风建设的又一大积极因素,如网络中的数据库、教学信息、网上图书馆、空中课堂等资源。但,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加选择的使用,已经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并日渐凸显。网络犹如一支无行的触脚,伸延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传统社会无法预知的深层负面影
响。[1]因此,如何用好网络、管理好网络,特别是如何减少网络对学风建设的负面影响,已经是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
一、 网络对高校学风建设的消极影响
我材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于2007年11月-12月对全院四个年级750名同学进行了一次“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型调查活动。调查内容包括,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网络游戏占有时间、上网地点、网络主要用途、经常访问的网站、对校园网建设的意见等十几项内容。从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上网时间过长、某些同学已经有网瘾、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学习、求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扩展视野,而是,大部分时间用在虚拟的聊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猎取色情等垃圾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学习成绩、自治能力等方面构成极大威胁,为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而非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从这次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主要用于学习查阅资料的同学为48.3%,休闲娱乐的有38.5%(如聊天、看电影、看电视连续剧或者球赛、新闻等)、8%的同学经常用于网络游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业”还是“休闲娱乐”进行了调查统计,低年级上网的主要目的为“休闲娱乐”的学生比例最高,都超过了40%。如一些同学终日埋头于网络游戏的拼杀刺激之中,严重患上“网络毒瘾”不能自拔“玩网丧志”,上网精神亢奋,下网精神倦怠。如,我院三位大三同学汪某某、黄某某、吴某某,痴迷网络游戏,经常白天逃课上网、晚间通宵上网,导致其后来长期旷课、逃避考试、成绩严重下滑、不及格课程学分累计达到30分,于2007年9月留级。但,其仍不悔改继续终日网络游戏,最终因不及格学分再次达到18分,并无视学校纪律长期旷课,于2008年3月被学校劝退,学业荒废。
经过了解还发现,某些男同学长期与网友聊天,每次聊天时间长达几个小时,白天不上课晚上不休息,并经常与多名异性网友约定时间地点见面,作一些有悖道德的事情,如欺骗女性等。最终,将学业抛到脑后,导致这些学生道德沦丧,荒废学业。
同时,很多同学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资源丰富的特点,下载网络文章资料,不加任何修改就直接当作作业交给老师。更有甚者,直接在网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等,严重影响了严谨的科学求是态度、求真务实的学风与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孳生不劳而获的念头,久而久之,造成缺乏进取精神,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丧失。
2. 上网的人数多,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学习精神面貌、上课出勤与课堂纪律。
可以说,在目前的大学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一位同学能离开网络。但上网时间过长,太频繁。这次调查显示,每天都上网的学生有68%,每次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有58%。这样,背后的情况就是部分同学的业余时间就是上网,挤占了大量的自学、读书的时间。从而,导致部分同学被网络中新奇、刺激的内容吸引,造成睡眠不足,上课精神恍惚、倦怠、睡觉。更有甚者,干脆不去上课在宿舍整天上网或睡觉,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 上网的地点多为网吧与宿舍,严重影响了学习风气。
这次对大学生的上网地点进行调查显示,每次上网都去网吧的有63%,在宿舍的有26%。特别是一到晚上,很多同学结伴而行去网吧,大部分是网络游戏发烧友,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很多本学习、品德不错的学生被拉到网吧,长期的耳濡目染,被网吧那种不受拘束、放任自流的气氛所捕获,学习的注意力被分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业余时间,经常发现三五成群学生围坐在宿舍电脑旁,不是网络游戏就是观看暴力、凶杀等影视作品。很多同学说,本来不想网游,不想长时间观看影视剧,但看到别人在上网,玩的很刺激就控制不住自己,不知不觉被感染,学习气氛逐渐淡薄,严重影响了学习风气。
4. 过度使用电脑对学习精力造成影响的情况较普遍。
针对过度使用电脑而对学习造成影响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全院参与调查的750人中有33.9%坦言,由于过度使用电脑网络从而影响第二天学习精力的经历。由于其它同学或室友过度使用电脑网络而对自己的学习造成影响的比例约为35%,充分说明部分学生自己在过度使用电脑影响个人学习的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人的休息和学习。也就是说,由于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过长、上网频率过高,长时间进行网游、观看影视作品,已经严重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气氛和精神面貌。
5. 课余时间过渡依赖网络,造成孤僻、不善交流、性格内向等情况严重。
在对大学生如何安排课余时间的调查中显示,25%的同学将课余时间用于网络娱乐、聊天、网游等。这些同学不仅在周末和晚上,甚至在自习时间,独自躲在网吧或宿舍上网,业余时间全部被上网占有。这些同学经常不与同学与老师交流沟通、对大学课程学习不积极、不参与班级集体活动、不进图书馆等。这样下去会对心理调节和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久而久之,造成这些同学脱离现实,人际交往、沟通都会逐渐淡漠,并会使其友情淡
薄、亲情冷漠、集体观念冷淡、性格内向、孤僻、心理情绪不稳定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削弱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与相应对策来削弱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
1.未雨绸缪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问题,必须从每一届刚入校的大学生开始就安排“合理利用网络”环节的教育,采取有利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为每位学生发放“新生网络使用手册”,向学生介绍、推荐各种网络资源包括工具性资源(例如选课系统、就业网站、常用应用软件等)、专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各种娱乐资源等,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这样做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上网我干啥?”的问题。
2.根据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网络运用的不同特点,采取疏、导、堵的办法。
其一,疏。我们要及时解决 “我不上网我干啥?”的问题,将学生对网络的过渡依赖疏散到其他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与智取的集体活动中去,为此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树立自己正确的时间观念,鼓励学生多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丰富低年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参与面扩大,增强低年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真正融入大学生活。这样,就有效的处理好了大学生“不上网我干啥”的问题。其二,导。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帮助网民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及其发展,使他们认识到网络只不过是人类发明的工具,它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它不能取代人类“万物之灵”的地位。[2]因此,学生管理者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熟悉各种身边的网络资源、提高网络使用技巧,并指导他们使用网络为学业所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要经常性的进行网络知识专题培训,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的网站,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为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打基础,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其三,堵。有关院校、社会职能部门与科研单位要加强科研攻关,掌握堵截网络中的黑色信息、黄色信息与灰色信息的技术。另外,对那些“沉迷网络”或有网瘾历史的少部分学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堵住”他们使用不良网站的途径。如,同班同学、班委成员、班主任以及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其上网状况,在班级内加强考勤,对其进行必要约束。与此同时,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多渠道管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3.强化忧患意识,提高学习意识,弱化网络带来的“玩网丧志”。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饱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远见卓识,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意识。当今,无论社会还是高校,都是激烈竞争的战场,社会上更是以成败论英雄,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阵脚自己必须具有过硬的实力。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我们每一个大学生从现在做起就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树立只争朝夕、自强自立的精神,勇于拼搏、敢于吃苦、爱国奉献,在拼搏奋斗中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深入持久的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习意识为依托,使他们明白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便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回归,使广大大学生胸中怀着振兴中华的宏伟壮志。从而使沉迷网络游戏、长期虚拟聊天、猎取有害信息的的大学生从不良使用网络习惯的阴影中走出,增强自控力,重新走向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道路。
4.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奖惩机制。
为削弱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奖惩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强力措施。以教育引导管理,以管理强化教育,以奖惩促进管理。首先,以奖励机制激励激发优秀者。每学年学生工作管理者依据奖学金评定制度、三好生推荐评定制度,并综合每位学生的德、智、体多方面的测评,评出不同等级的奖学金、优秀三好生获得者。学校通过对优秀大学生、模范先进个人、奖学金获得者的肯定和奖励,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同时,在网络运用方面,树立优秀网络学习典型,适时对网民进行熏陶,使之“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主动进行道德培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进一步激励他们形成优秀的品质。[3]其次、针对网络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严格执行考试制度,试读、留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考勤等制度。特别是对那些由于沉迷网络而经常逃课、旷课、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以及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警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留级、试读、退学等严肃处理,以给全体同学以警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形成约束和制约。
5.推进教风建设是改善学风建设的有力支柱。
优良的教风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前提,只有好的教风才能带出好的学风。教师教书育人,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学生就会树立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校期间就培养起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学风。要坚持以教风带动学风,把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作为推进学风建设的重要动力,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树立以身立教、从严治教的风尚。[4]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师德师风的建设,要求所有教师都负起育人职责,切实落实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促进教师爱岗敬业、以德治教、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教书育人,传道解惑”的教学风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以精彩的课堂讲解和丰富的知识打动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关心爱护感动学生、以科学的创新严谨教学态度感召同学的目的。
6.狠抓考风建设。
抓考风就是让学生坚信只有踏实的学习,功夫用在平时才是对付考试的唯一良策。首先、教育管理者要让大学生明白考试纪律的严肃性、考试作弊后果的严重性。我校针对考风建设专门制定了《学生考试作弊及违纪的认定标准》以及对各种违纪作弊行为相对应的处罚措施。如《标准》中有一条规定,考试过程中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一经发现以作弊论处,给予留校察看取消学士学位资格的处罚。可以说考试纪律是严肃的,作弊后果是严重的。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和任课老师在日常管理与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堂、班会、考试动员会向学生灌输考试纪律,让学生放弃指望考试作弊来通过考试的侥幸心理,从而使学生每学期第一节课就认识到日常学习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急来报佛脚是不可取的。其次,严肃考纪。在考试期间,一经发现作弊,我们要从快从严、决不手软、公平公正的处理。最后、实行考试与教学分离。采取这一措施就是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工作与教学任务分开,这样可以避免任课教师的透题、漏题、指定考试范围,也可以提高加强任课老师的责任心。同样,也可避免学生向老师套题,杜绝考前学生只准备考题的具体内容,而忽视系统全面复习的等不良现象。可以说通过加强考风建设可以督促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与复习,进而锻炼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激励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54页
[2]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296页
[3]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298页
[4] 李晓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管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关键词:网络;学风建设;消极影响;对策
学风是一个高校的灵魂,优良的学风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坚强堡垒作用,是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在高校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有很多,诸如社会大环境、校园文化气氛、学生管理、教学管理、考试制度等。目前, internet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了一块宝贵阵地,逐渐成为影响学风建设的又一大积极因素,如网络中的数据库、教学信息、网上图书馆、空中课堂等资源。但,对网络的过度依赖、不加选择的使用,已经对大学生的身心、学习、价值观带来了负面影响,并日渐凸显。网络犹如一支无行的触脚,伸延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又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交往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的同时,也带来了传统社会无法预知的深层负面影
响。[1]因此,如何用好网络、管理好网络,特别是如何减少网络对学风建设的负面影响,已经是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任务。
一、 网络对高校学风建设的消极影响
我材料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于2007年11月-12月对全院四个年级750名同学进行了一次“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型调查活动。调查内容包括,每周上网时间、上网目的、网络游戏占有时间、上网地点、网络主要用途、经常访问的网站、对校园网建设的意见等十几项内容。从中发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上网时间过长、某些同学已经有网瘾、使用网络的目的不是学习、求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扩展视野,而是,大部分时间用在虚拟的聊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猎取色情等垃圾有害信息,对大学生正确的“三观”的形成、学习成绩、自治能力等方面构成极大威胁,为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部分学生使用网络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而非学习,严重影响了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从这次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中发现,主要用于学习查阅资料的同学为48.3%,休闲娱乐的有38.5%(如聊天、看电影、看电视连续剧或者球赛、新闻等)、8%的同学经常用于网络游戏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业”还是“休闲娱乐”进行了调查统计,低年级上网的主要目的为“休闲娱乐”的学生比例最高,都超过了40%。如一些同学终日埋头于网络游戏的拼杀刺激之中,严重患上“网络毒瘾”不能自拔“玩网丧志”,上网精神亢奋,下网精神倦怠。如,我院三位大三同学汪某某、黄某某、吴某某,痴迷网络游戏,经常白天逃课上网、晚间通宵上网,导致其后来长期旷课、逃避考试、成绩严重下滑、不及格课程学分累计达到30分,于2007年9月留级。但,其仍不悔改继续终日网络游戏,最终因不及格学分再次达到18分,并无视学校纪律长期旷课,于2008年3月被学校劝退,学业荒废。
经过了解还发现,某些男同学长期与网友聊天,每次聊天时间长达几个小时,白天不上课晚上不休息,并经常与多名异性网友约定时间地点见面,作一些有悖道德的事情,如欺骗女性等。最终,将学业抛到脑后,导致这些学生道德沦丧,荒废学业。
同时,很多同学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资源丰富的特点,下载网络文章资料,不加任何修改就直接当作作业交给老师。更有甚者,直接在网上购买学士、硕士论文等,严重影响了严谨的科学求是态度、求真务实的学风与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孳生不劳而获的念头,久而久之,造成缺乏进取精神,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丧失。
2. 上网的人数多,时间长,严重影响了学习精神面貌、上课出勤与课堂纪律。
可以说,在目前的大学日常学习、生活中,没有一位同学能离开网络。但上网时间过长,太频繁。这次调查显示,每天都上网的学生有68%,每次上网时间超过2小时的有58%。这样,背后的情况就是部分同学的业余时间就是上网,挤占了大量的自学、读书的时间。从而,导致部分同学被网络中新奇、刺激的内容吸引,造成睡眠不足,上课精神恍惚、倦怠、睡觉。更有甚者,干脆不去上课在宿舍整天上网或睡觉,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 上网的地点多为网吧与宿舍,严重影响了学习风气。
这次对大学生的上网地点进行调查显示,每次上网都去网吧的有63%,在宿舍的有26%。特别是一到晚上,很多同学结伴而行去网吧,大部分是网络游戏发烧友,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很多本学习、品德不错的学生被拉到网吧,长期的耳濡目染,被网吧那种不受拘束、放任自流的气氛所捕获,学习的注意力被分散,学习成绩直线下滑。业余时间,经常发现三五成群学生围坐在宿舍电脑旁,不是网络游戏就是观看暴力、凶杀等影视作品。很多同学说,本来不想网游,不想长时间观看影视剧,但看到别人在上网,玩的很刺激就控制不住自己,不知不觉被感染,学习气氛逐渐淡薄,严重影响了学习风气。
4. 过度使用电脑对学习精力造成影响的情况较普遍。
针对过度使用电脑而对学习造成影响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全院参与调查的750人中有33.9%坦言,由于过度使用电脑网络从而影响第二天学习精力的经历。由于其它同学或室友过度使用电脑网络而对自己的学习造成影响的比例约为35%,充分说明部分学生自己在过度使用电脑影响个人学习的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人的休息和学习。也就是说,由于部分同学上网时间过长、上网频率过高,长时间进行网游、观看影视作品,已经严重影响了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气氛和精神面貌。
5. 课余时间过渡依赖网络,造成孤僻、不善交流、性格内向等情况严重。
在对大学生如何安排课余时间的调查中显示,25%的同学将课余时间用于网络娱乐、聊天、网游等。这些同学不仅在周末和晚上,甚至在自习时间,独自躲在网吧或宿舍上网,业余时间全部被上网占有。这些同学经常不与同学与老师交流沟通、对大学课程学习不积极、不参与班级集体活动、不进图书馆等。这样下去会对心理调节和人际交往产生不良影响。久而久之,造成这些同学脱离现实,人际交往、沟通都会逐渐淡漠,并会使其友情淡
薄、亲情冷漠、集体观念冷淡、性格内向、孤僻、心理情绪不稳定等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 削弱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针对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我们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与相应对策来削弱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
1.未雨绸缪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更好地解决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问题,必须从每一届刚入校的大学生开始就安排“合理利用网络”环节的教育,采取有利措施,引导学生正确上网、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为每位学生发放“新生网络使用手册”,向学生介绍、推荐各种网络资源包括工具性资源(例如选课系统、就业网站、常用应用软件等)、专业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硕博论文全文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各种娱乐资源等,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这样做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上网我干啥?”的问题。
2.根据大学生在不同阶段,网络运用的不同特点,采取疏、导、堵的办法。
其一,疏。我们要及时解决 “我不上网我干啥?”的问题,将学生对网络的过渡依赖疏散到其他积极向上、充满活力与智取的集体活动中去,为此要经常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树立自己正确的时间观念,鼓励学生多参加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为丰富低年级学生的业余生活多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参与面扩大,增强低年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他们真正融入大学生活。这样,就有效的处理好了大学生“不上网我干啥”的问题。其二,导。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帮助网民正确认识和理解网络及其发展,使他们认识到网络只不过是人类发明的工具,它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它不能取代人类“万物之灵”的地位。[2]因此,学生管理者需要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熟悉各种身边的网络资源、提高网络使用技巧,并指导他们使用网络为学业所用。日常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要经常性的进行网络知识专题培训,特别是一些专业性的网站,提高学生的文献检索技能,使他们有能力充分利用这些网络资源,为学生撰写科技论文打基础,提高科学研究能力。其三,堵。有关院校、社会职能部门与科研单位要加强科研攻关,掌握堵截网络中的黑色信息、黄色信息与灰色信息的技术。另外,对那些“沉迷网络”或有网瘾历史的少部分学生,要加强管理和监督,“堵住”他们使用不良网站的途径。如,同班同学、班委成员、班主任以及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其上网状况,在班级内加强考勤,对其进行必要约束。与此同时,要经常与学生家长联系沟通,形成社会、家庭、学校多渠道管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网络。3.强化忧患意识,提高学习意识,弱化网络带来的“玩网丧志”。
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饱含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远见卓识,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意识。当今,无论社会还是高校,都是激烈竞争的战场,社会上更是以成败论英雄,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阵脚自己必须具有过硬的实力。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我们每一个大学生从现在做起就要有紧迫感、危机感,树立只争朝夕、自强自立的精神,勇于拼搏、敢于吃苦、爱国奉献,在拼搏奋斗中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深入持久的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化学习意识为依托,使他们明白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以便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回归,使广大大学生胸中怀着振兴中华的宏伟壮志。从而使沉迷网络游戏、长期虚拟聊天、猎取有害信息的的大学生从不良使用网络习惯的阴影中走出,增强自控力,重新走向积极向上乐观的生活道路。
4.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奖惩机制。
为削弱网络对学风建设带来的消极影响,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奖惩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强力措施。以教育引导管理,以管理强化教育,以奖惩促进管理。首先,以奖励机制激励激发优秀者。每学年学生工作管理者依据奖学金评定制度、三好生推荐评定制度,并综合每位学生的德、智、体多方面的测评,评出不同等级的奖学金、优秀三好生获得者。学校通过对优秀大学生、模范先进个人、奖学金获得者的肯定和奖励,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同时,在网络运用方面,树立优秀网络学习典型,适时对网民进行熏陶,使之“见贤思齐”、“改过迁善”主动进行道德培养,主动净化自己的灵魂,进一步激励他们形成优秀的品质。[3]其次、针对网络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作为学生管理者必须严格执行考试制度,试读、留级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考勤等制度。特别是对那些由于沉迷网络而经常逃课、旷课、弄虚作假等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以及多门课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警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留级、试读、退学等严肃处理,以给全体同学以警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行为形成约束和制约。
5.推进教风建设是改善学风建设的有力支柱。
优良的教风是优良学风形成的前提,只有好的教风才能带出好的学风。教师教书育人,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学生就会树立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在校期间就培养起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的学风。要坚持以教风带动学风,把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作为推进学风建设的重要动力,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树立以身立教、从严治教的风尚。[4]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师德师风的建设,要求所有教师都负起育人职责,切实落实任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促进教师爱岗敬业、以德治教、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教书育人,传道解惑”的教学风尚,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从而推动学风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以精彩的课堂讲解和丰富的知识打动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关心爱护感动学生、以科学的创新严谨教学态度感召同学的目的。
6.狠抓考风建设。
抓考风就是让学生坚信只有踏实的学习,功夫用在平时才是对付考试的唯一良策。首先、教育管理者要让大学生明白考试纪律的严肃性、考试作弊后果的严重性。我校针对考风建设专门制定了《学生考试作弊及违纪的认定标准》以及对各种违纪作弊行为相对应的处罚措施。如《标准》中有一条规定,考试过程中抄袭或者协助他人抄袭试题答案或者与考试内容相关资料的,一经发现以作弊论处,给予留校察看取消学士学位资格的处罚。可以说考试纪律是严肃的,作弊后果是严重的。因此,作为学生管理者和任课老师在日常管理与教学中要经常利用课堂、班会、考试动员会向学生灌输考试纪律,让学生放弃指望考试作弊来通过考试的侥幸心理,从而使学生每学期第一节课就认识到日常学习与知识积累的重要性,急来报佛脚是不可取的。其次,严肃考纪。在考试期间,一经发现作弊,我们要从快从严、决不手软、公平公正的处理。最后、实行考试与教学分离。采取这一措施就是考试的命题、监考、阅卷工作与教学任务分开,这样可以避免任课教师的透题、漏题、指定考试范围,也可以提高加强任课老师的责任心。同样,也可避免学生向老师套题,杜绝考前学生只准备考题的具体内容,而忽视系统全面复习的等不良现象。可以说通过加强考风建设可以督促学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与复习,进而锻炼同学们的自学能力、激励进取精神。
参考文献:
[1]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54页
[2]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296页
[3] 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298页
[4] 李晓明.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管见.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