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法谈大学教育中的教育创新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讲授中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现代教学方法的宗旨就是推进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理论的创新、教学目的创新、教育手段和内容的创新,以期达到教育目标。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和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090-02
  
  教法是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校办学方针、原则、培养目标及教员能力等在课堂讲授中的综合反映。教书育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历来是课堂讲授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课堂讲授中如何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方法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员研究和必须回答的一个永恒课题。现代教学方法的宗旨就是推进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理论的创新、教学目的的创新、教育手段内容的创新。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时代。知识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创新经济。有人说:“知识是唯一在使用中不被消耗的资源。”但是,要使我们所占有的知识形成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创新。创新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重要,它是一个团队竞争力、战斗力的源泉,是支撑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可以说。创新是新时代的根本特征,创新即发展,创新即生存。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教育必须创新,教育创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
  
  1.必须将基础学习与创造学习相结合。基础学习属于接受知识型学习;创造学习是独立、自觉地获取知识的学习。前者强调知识的继承,后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创新与突破离不开基础学习,具备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能更好地运用和发展知识;而创造学习注重学习的计划性、目的性,能厦时弥补不足,不断更新、完善知识结构。两者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方可形成更为有效的学习方式。
  2.必须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当今和未来的科学技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上加速分化,而在宏观层面上呈现出更大的综合趋势。综合的突破口就意味着创新。创新往往产生在不同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和融合的联结点上。要在综合、复杂的环境里有所创新,必须拥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依托丰厚的知识积累,兼有人文和科学的复合型思维。因此,教育工作者应树立融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一体的“大教育”的思想。
  3.必须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德、智、体、能全面发展,是共性目标的要求;实现个性发展,是挖掘和培养个体潜能的要求。缺乏共性的发展,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发展;抑制个性的发展,只会造成发展上的平庸。既强调全面发展,又突出个性发展,既抓基础教育,又抓创新培养,两者辩证统一。形成多层次、多角度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充分适应世界多样化的需要。
  
  二、应在教育目的上创新
  
  教育目的上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而应不断挖掘受教育者的潜能,最终使之学会如何学习,从而达到不断培养能力、不断提高素质的效果。
  1.要学会学习。在传统教育中,“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式较为盛行,满足于让学生了解、掌握一些业已形成的结论。而培养创新人才,就盐须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要在教学中突出方法和方法论方面的引导,使学生不但学会理解、运用这些理论,还要明白结论是如何得来的;使他们在掌握已有知识的同时,还能努力学习和发现新的知识;使他们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积极设法突破固有观念。此外。把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结合起来,把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放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自我提高、自我发展上,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使用各种辅助工具,确立一种全新的探索式学习方法。
  2.应内化能力。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要掌握知识,更要学与用结合,在学中用,在用中学,促进知识的不断转化和增值。通过知识的高效积累与及时更新,形成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通过不断地开展目标化的创新专项训练,启迪智慧,发掘潜能,提高驾驭思维的能力。并逐步内化为一种统帅全局的概括能力。在此基础生,努力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将知识转化为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
  3.必须形成素质。知识越丰富就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而能力的形成,又反过来不断促进知识的高效积累,二者相辅相成。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经过实践的不断锤炼,最终形成素质。只重视传授知识的教育不是完全的教育;只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育也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健全的教育应是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三者为一体井协调发展,使受教育者把外在莸取的知识、技能内化于身心,升华成为稳定的品质和素养,成为名符其实的高素质新型人才。形成素质要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强化学员的创造意识。创造意识,主要指创造的愿望、动机和意图。一个长期安于现状、墨守成规,不曾想过创造的人。不可能引发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能力。兴趣是激发创造能力的杠杆,是创造的内在动机。培养学员旺盛的求知欲,必将极大地激发其创造兴趣。个人的兴趣一旦发展成为社会客观需要的目标和志向,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有获得创造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因此,在院校教育中,教育者本身要掌握前沿知识,结合教学提出国内或国外正在研究探索或待解决的科研或学术难题。激发学员的创造性思维。形成学员内在动力的大脑开发。建立终身的创造性欲望,进而形成创造能力。
  (2)确立终生教育观。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表明:一个人在校学习的知识,只占他一生中知识的10%左右,90%的知识是在实践中孜孜不倦地自学而获得。所以高校必须确立终生教育观念: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认识到院校不是教育的终结,也不是为学员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在教学思想上,要确立为学员终生学习打基础的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有利于学员认知能力、思雏方式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训练。要重视学员的发展潜力;在办学任务和体制上。要重视发展继续教育。
  (3)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环境。创新需要宽松的环境。正如一个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与集体生活相补充的“单独性”。与紧张学习相对比的“闲散状态”。与理性思维相反的“幻想”,以度摆脱禁锢的“自由思维”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条件。高校的教学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严谨规范、健康高雅、团结和谐以度导向性强等特点,对造就合格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优良的教学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环境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教育作 用、动员作用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既不同于知识灌输,又不同于道德的规范,也不同于行政命令的强制,它像净化了的空气一样包围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给人以美的感染、熏陶和激励,让人们自觉自愿地体会、感受,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从而逐步地使人的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因此,优化学校教育环境。就要改革以往那种灌输式教育、高强度训练和大剂量课程的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给学员以宽松的余地,努力营造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为学员提供学术交流以及科研的场所和机遇,鼓励他们提出新思想、新问题、新方法,让他们能向自己的兴趣方向发展,并积极引导他们去实践、去探索。
  (4)加强学员创造品格的培养。创造活动的成就固然与创造力的高低有关系,但创造能力高的人不一定能取得较高的创造性的成就,因为创造成就还与个人的创造品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还要培养学员为科学献身的品格,使学员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自信心。
  
  三、必须在教育方法和手段上创新
  
  面对未来禹技术知识不断更新的情况,教育手段创新强调如下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变非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一是在课堂讲授方法上,教员要精讲多练,结合课程内容运用研讨式、素例式等教学方法增加学员的自主性;改变“填鸭式”、“灌输式”以及在教学中过分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有利于学员创造性培养、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员创设探索的情境。提出探索的问题,充分发挥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适当加大实验、实习、操作和演练的时间比例。建立相对稳定的学员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地,加强与实际的接轨训练。三是通过运用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学员掌握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不可忽视隐性手段。在教育中,情感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积极的期待式教育,直接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把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在一起,因势利导。给予随时表现出来的智慧火花以呵护和鼓励,培养学生访问、钻研的兴趣,焕发学生积极思维、勇于创新的热情。这对创新素质的形成具有不可低估的催化作用。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当今竞争社会的特殊要求。只有掌握现代高科技知识,同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现代社会,才能经得住各种紧张、激烈的考验,经得起各种可能的恶劣条件下的生存挑战,承受得了各种挫折和失败。在这一方面,加强·心理暗示,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态,树立信心等隐性教学手段,对于充分发挥教育的示范作用。塑造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同样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四、要在教学内容和体系上创新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体系的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培养规格在课程上的反映,它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大胆地摒弃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引入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新技术内容,增加为提高全面素质所需的新型课程,充分体现创新教育的思想。同时,要依据专业培养规格,处理好各类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是各类课程的门数以及各类课程所占学分数和总学时的比例。应当在全面发展方针和专业培养规格的指导下,兼顾学科的性质和专业的特点,圆校、因专业制宜,使学生的知识有时代特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应突出本学科内容的主干课程,并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增加基础学科课程的比重。在处理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的关系时。应充分考虑和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相关性,适当增加实践性强的内容,如制图、计算机、外语及实验技能等方面的训练。要从以往实践(实验)教学服务于课程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出来,逐步以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为主。处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时,要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应保证大多数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增大选修课的比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潜力、发展个性特长创造条件,这样才有利于大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其他文献
4月下旬,沿海运输市场整体小幅反弹。但受制于货量不足,市场仍处于低迷期,下游的需求不振,后市走向堪忧。
摘 要:文章对当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减少管理薄弱环节的对策。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财务管理 专项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1-163-02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化,财政对乡镇卫生院的经费投入逐步加大,乡镇卫生院的转型逐步完成,政府监管部门对乡镇
摘要:本文基于国有企业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转型的时代背景,分析传统人事管理的特征以及分析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区别,提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人事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区别  1 概述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传入我国已有几十年了(大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始),但在实践中,很多国有企业目前仍然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因此,现阶段对于国企如何由传统人事管理向现
航海保障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基本建设,实施基本建设项目是提升航海保障水平的基础。基建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至关
摘 要: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与其他单位相比,在财务管理上有一些自身明显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接轨,以及会计制度、财务制度的改革,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建立,给医院经营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及时调整、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建立财务管理机制,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新的课题和任务。文章根据医院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任务,结合医院目前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存在效果不明显、学生不欢迎、工作难推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尝试提出增加制度保
失恋女孩之真实情愫因为他实在太优秀了,女孩子见了他很难不瞥他一眼。也许正是某个瞥了他一眼的女孩子占据了本属于我的位置,我在他心中一下子由一个鲜活的人变为记忆中一个无
气候变暖使得夏季北冰洋海冰融化,北极航线逐渐成为一条可供商业航运的海上通道。预计北极航线可能在2040年开通。
文章分析了我国卫生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是高校人事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离退休职工的现状和特点,探讨如何更好地把离退休职工的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