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培养技能之一。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比较薄弱的情况下,探讨在职业技能竞赛的大背景下,通过对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题型的深度剖析,总结出如何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对策。
职业技能大赛题型分析对策一、引言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大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全国高职高专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高职院校举行。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于2010年创办,截止到2015年底已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大赛以其科学的赛题,严谨的赛制,规范的赛程以及公平的评判吸引了全国700多所高职院校参加,已发展成为国内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赛事。
大赛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旨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推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总体发展。全国各高职院也借助大赛的契机,通过大赛的引导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做出改进。同时,也借助大赛的平台,充分展现各院校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
二、大赛题型分析
大赛分为公共英语组和专业英语组,对写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各省复赛阶段,公共英语组包括两类题型,第一部分是应用文写作,包括便条、信函、产品介绍等,要求不少于100字,占分比例40%。第二部分是图表作文,包括柱形图,曲线图,饼图,表格等,要求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描述,深入剖析图表背后的潜在原因或者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字数不少于350,占分比例为60%。专业英语组也是包括两类题型,但要求也略有不同。第一部分是应用文写作,根据已提供的信息,如图表、概况性说明等撰写报告、信函、内容较丰富的广告使用说明等。第二部分是根据关键词、段首句、规定情景、提纲或围绕某一主题等作文。在经过各省的复赛之后,每个省按照一定比例选拨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总决赛。
自2015年开始,为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全国总决赛题型创新性地设置了看视频写作任务,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职业场景,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个写作任务,综合考察选手的语言概况能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从而更加突出赛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写作大赛的试题分析来看,大赛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另一方面也充分彰显出写作能力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三、大赛推动下高职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对策
针对大赛比赛题型和新形势下的写作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写作通常是高职学生最薄弱的一项,也是学生最不愿意练习的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会经常使用的技能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不仅在学校层面要重视,形成良好的氛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应紧跟形势,有所创新,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1.以赛促学,形成氛围
教育部倡导的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职业技能大赛旨在树立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从备赛、赛场模拟操练到正式比赛,学生们的语言应用、思维拓展、职场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综合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因此,这样精彩的赛事具有全面性,争取所有的同学都能参加,合理规划比赛各个递进阶段,设置零门槛,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求职、自我展现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英语综合技能,增强自我认知和成就感。但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于校级的竞赛活动通常热情不是很高,往往只有班级少数几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参加,没有形成一个全校、全班、全员积极行动的良好竞赛氛围,这并不符合英语职业技能大赛的宗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从学校层面进行激励机制和长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以教务处统一组织监控,外语系整体策划,英语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以英语课堂为载体实施培训辅导的竞赛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划分细致,为大赛的深入持久开展提供保障,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
2.职业导向,明确目的
从近几年全国高职高专的赛题来看,命题原则主要体现了高职特色,突出应用能力,内容既贴切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反映着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3]这就意味着英语写作课时内容和形式应该与本专业岗位紧密结合,突显职业性。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要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就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培养计划中个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要大力加强的一个环节。要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建设开始。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写作知识后,在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完成工作任务。
在具体操作中,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有关的英语写作知识,逐步掌握相关的英语写作技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把讲授重点由单纯传授英语写作知识相培养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能力和学会用英语思维的方法去进行写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3.利用网络,整合资源
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我们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学习材料,如图表、数据、实例等,这些资源易于加工和利用,具有信息量大、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反馈性强等特点。其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可在图书馆、宿舍等多个地方上网搜索资料,甚至直接通过手机进行移动学习和搜索。这些都为学生英语写作提供了硬件支持。最后,通过网络也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便利。比如建立QQ群、博客、BBS等,加强写作交流及信息互换,使写作资源得到最优化。教师可以针对写作任务,在班级QQ群上发布学习和搜集相关写作信息的链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进行初稿撰写,让信息输入实现最大化。 4.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协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一种学习策略,是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最大化个人和他人的成果而合作互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切相关学习行为。在这个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体学习以及与他人交互信息,共享集体智慧,强调学习的写作性或社会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以及学习过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师生、生生交互。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来自同伴或教师的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作品。大量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协作学习效果优于个体独立竞争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改善信息储存与保持,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有助于口头交际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促进自尊、自我效能感和正性竞争关系,改进团体社会心理气氛。
5.动态评估,写作过程化
过程写作理论认为,一次性写作影响学生思维、信心和兴趣,不利于写作质量的提高;它注重写作过程,倡导过程写作法。该理论主张通过写作过程的交互、共享和协商完成写作任务,变一次性成稿为经反复磋商、修改成稿,改单项反馈为双向反馈(同伴与教师);通过同伴互读互评形成一种镜像折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为下一步的写作制定处更加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在写作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学生是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协商者以及知识的主要建构者,教师仅仅是任务的布置者、讨论参与者、协调者和反馈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和评判者。在评估手段上,也不再完全以单一的等级方式一次确定写作成绩,而是强调在写作过程中动态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小结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具有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各高职院校只有借助职业技能竞赛的风向标作用,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目标,使英语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通过长期的写作学习,使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长足的进步,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江晗.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对职业写作课程建设的作用[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1,(06).
[3]商艳芝.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13,(09).
[4]郭晓英.博客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外语,2009,(03).
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基金资助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5C33。
职业技能大赛题型分析对策一、引言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大力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突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全国高职高专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各高职院校举行。外研社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以下简称“大赛”)于2010年创办,截止到2015年底已成功地举办了六届。大赛以其科学的赛题,严谨的赛制,规范的赛程以及公平的评判吸引了全国700多所高职院校参加,已发展成为国内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高职高专英语写作赛事。
大赛由教育部职业院校外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旨在带动全国高职院校重视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从而推动全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总体发展。全国各高职院也借助大赛的契机,通过大赛的引导对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的改革,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内容和重点做出改进。同时,也借助大赛的平台,充分展现各院校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教学改革成果。
二、大赛题型分析
大赛分为公共英语组和专业英语组,对写作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各省复赛阶段,公共英语组包括两类题型,第一部分是应用文写作,包括便条、信函、产品介绍等,要求不少于100字,占分比例40%。第二部分是图表作文,包括柱形图,曲线图,饼图,表格等,要求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分析描述,深入剖析图表背后的潜在原因或者现象,进行归纳总结,字数不少于350,占分比例为60%。专业英语组也是包括两类题型,但要求也略有不同。第一部分是应用文写作,根据已提供的信息,如图表、概况性说明等撰写报告、信函、内容较丰富的广告使用说明等。第二部分是根据关键词、段首句、规定情景、提纲或围绕某一主题等作文。在经过各省的复赛之后,每个省按照一定比例选拨优秀学生参加全国总决赛。
自2015年开始,为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和培养目标,全国总决赛题型创新性地设置了看视频写作任务,为学生创建真实的职业场景,学生在观看视频后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个写作任务,综合考察选手的语言概况能力,思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从而更加突出赛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从写作大赛的试题分析来看,大赛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另一方面也充分彰显出写作能力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三、大赛推动下高职英语写作能力培养对策
针对大赛比赛题型和新形势下的写作要求,各高职院校应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写作通常是高职学生最薄弱的一项,也是学生最不愿意练习的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又会经常使用的技能之一。因此,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不仅在学校层面要重视,形成良好的氛围,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也应紧跟形势,有所创新,具体可采取以下策略:
1.以赛促学,形成氛围
教育部倡导的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职业技能大赛旨在树立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观念,建立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人才评价体系,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从备赛、赛场模拟操练到正式比赛,学生们的语言应用、思维拓展、职场心理素质、抗压能力、综合素质都得到了锻炼。因此,这样精彩的赛事具有全面性,争取所有的同学都能参加,合理规划比赛各个递进阶段,设置零门槛,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自我求职、自我展现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英语综合技能,增强自我认知和成就感。但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对于校级的竞赛活动通常热情不是很高,往往只有班级少数几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参加,没有形成一个全校、全班、全员积极行动的良好竞赛氛围,这并不符合英语职业技能大赛的宗旨。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从学校层面进行激励机制和长效的管理机制,建立以教务处统一组织监控,外语系整体策划,英语教师以班级为单位、以英语课堂为载体实施培训辅导的竞赛管理体系和运作机制,分工明确,责任划分细致,为大赛的深入持久开展提供保障,形成良好的整体氛围。
2.职业导向,明确目的
从近几年全国高职高专的赛题来看,命题原则主要体现了高职特色,突出应用能力,内容既贴切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反映着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3]这就意味着英语写作课时内容和形式应该与本专业岗位紧密结合,突显职业性。另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要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就要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培养计划中个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要大力加强的一个环节。要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建设开始。学生在掌握了相应的写作知识后,在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完成工作任务。
在具体操作中,要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有关的英语写作知识,逐步掌握相关的英语写作技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把讲授重点由单纯传授英语写作知识相培养学生获得写作知识的能力和学会用英语思维的方法去进行写作,培养复合型人才。
3.利用网络,整合资源
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我们可利用互联网丰富的学习材料,如图表、数据、实例等,这些资源易于加工和利用,具有信息量大、针对性强、灵活性大、反馈性强等特点。其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可在图书馆、宿舍等多个地方上网搜索资料,甚至直接通过手机进行移动学习和搜索。这些都为学生英语写作提供了硬件支持。最后,通过网络也使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加便利。比如建立QQ群、博客、BBS等,加强写作交流及信息互换,使写作资源得到最优化。教师可以针对写作任务,在班级QQ群上发布学习和搜集相关写作信息的链接,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并进行初稿撰写,让信息输入实现最大化。 4.协作学习,共同进步
协作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策略,又是一种学习策略,是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并最大化个人和他人的成果而合作互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切相关学习行为。在这个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个体学习以及与他人交互信息,共享集体智慧,强调学习的写作性或社会性、开放性、多元性和创造性以及学习过程,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师生、生生交互。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来自同伴或教师的反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作品。大量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协作学习效果优于个体独立竞争学习,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改善信息储存与保持,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有助于口头交际和社交能力的发展,促进自尊、自我效能感和正性竞争关系,改进团体社会心理气氛。
5.动态评估,写作过程化
过程写作理论认为,一次性写作影响学生思维、信心和兴趣,不利于写作质量的提高;它注重写作过程,倡导过程写作法。该理论主张通过写作过程的交互、共享和协商完成写作任务,变一次性成稿为经反复磋商、修改成稿,改单项反馈为双向反馈(同伴与教师);通过同伴互读互评形成一种镜像折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为下一步的写作制定处更加合理的分析和评价。在写作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学生是问题的探索者和解决者、协商者以及知识的主要建构者,教师仅仅是任务的布置者、讨论参与者、协调者和反馈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和评判者。在评估手段上,也不再完全以单一的等级方式一次确定写作成绩,而是强调在写作过程中动态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四、小结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具有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各高职院校只有借助职业技能竞赛的风向标作用,紧跟时代步伐,明确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目标,使英语教学更加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通过长期的写作学习,使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长足的进步,以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英语写作能力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江晗.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对职业写作课程建设的作用[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1,(06).
[3]商艳芝.网络信息技术环境下英语写作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外语电化教学,2013,(09).
[4]郭晓英.博客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模式的设计与实践[J].现代外语,2009,(03).
本文系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科研项目基金资助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15C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