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线教学的语文教师均有类似的感叹:文笔清新优美、感情真挚细腻、想象丰富的中学生作文很少,写短小精悍的真情生活作文和以理性逻辑思维见长的议论文更是少之又少。有的把故事安排在不染世间尘埃或自己并不熟悉的外国异域的虚拟场景中,没有现实感;有的完全沉溺于封闭的自我世界中,抒写无病呻吟的忧伤情绪;有的模仿前两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文体单一,材料匮乏,结构僵化,思想幼稚却又故作深沉。中学生作文路在何方?
2006年暑假后,我接手新的高一学生,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了我新的契机。我开始实践,开始钻研,摸索出了以专题阅读为媒介的写作教学路子,现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以专题阅读为媒介的写作教学,是指站在整个高中三年作文教学的宏观层面上,把新课程语文教材的每一个专题作为一个起点,辐射出相关阅读素材,从多个维度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在广度和深度上丰富和深化学生的思想,并对学生辅以写作技巧的指导,注重多种文体训练,构建学生各种文体写作“良好 优秀”的态势,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能,开创高效写作的新路子。
一、整体把握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将教材、学情相整合,对教材加以整合重构的二度开发,凸显作文教学本意,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原则
苏教版新教材构建的是以同专题话题作文为序列的体系,把作文教学单独列为一个个系列放在每个专题的后面,这似乎是给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有一个序列性的参考。但是,稍作分析就可发现,每个专题后的作文题,都是或明或暗地扣住前面课文主题的,从作文技法教学这个角度而言,是杂乱无序的,是缺乏序列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根据专题内容来确定写作主题而不顾写作技巧,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有技法指导的侧重点和突破点,在整个高中阶段和每个学年都有一个合理的计划,保证在三个学年合成之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补充、开发教学资源,保证作文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
以往教材编排时,将写作教学一般放在同一体裁四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之后。很显然,这是贯彻以阅读指导写作、以读促写的指导方针,体现学以致用的编排原则。而苏教版新教材则以人文感悟为体系,如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课文给学生更多的是感悟大自然的美,感悟它的崇高和优雅、雄浑和柔和,体味人世的纷繁和历史的沧桑,思考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至于如何把难状之景写得如在眼前,教材所供实在寥寥,无非是认真观察、捕捉印象、重视细节、要形似更要神似,而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做到形似神似,则一语未提。在教学中,我补充了细节描写的方法:确定特定情境(背景)、捕捉情感怦动的触发点并以此作为描写的重点,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写,如简笔勾勒、动态造型、修辞手法、感觉分解法等。
2 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整个学年的作文教学内容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整合、调序来加强作文教学的序列性
既然教材的写作编排上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或增删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各种体裁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难以把握的是一些写作的技巧问题,所以既不能单纯地训练技巧,又不能弃技巧于不顾。因此,我对教材加以重新整合,以同专题话题为经线、以写作技能指导为纬线,扬专题阅读之长,补写作技能辅导之不足的写作教学思路。例如,《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同属感悟历史,《月是故乡明》《祖国土》从爱故乡到爱祖国,所以,将它们调序并整合,在训练同种写作方法的前提下,侧重写作内容的广度、深度。
3 重视专题阅读,让充裕的人文积淀丰富学生的内隐知识,围绕“历史”“故土”“青春”“生命”“人文”等多个维度,促进学生思想的积淀、提升、内化,训练立意的角度与高度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按专题来编排,每个专题都开设了“积累与应用”栏目。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加积累,整合知识。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或学习能力进行选教或补充。例如,高一第一学期《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学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与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后,补充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围绕生命主题的反复阅读,使学生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深化了思维的内涵。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文化积淀的厚薄,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后在文明文化上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只有当学生有了充分的阅读积淀,才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思想的境界。有了这种充裕的积淀,才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丰富的情感经历,才可能文思如泉水般汩汩地涌出来。因此,人文专题阅读越充分,作文就越趋成功。
4 丰富技能讲解,重视技能训练,促使学生的内隐知识显性化
从现代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不会写作文的根源主要在于学生大脑中缺乏一定的写作策略性知识。如果一个人缺少一定的写作技能,那他充裕的积淀成了葫芦里的水——倒不出来,写作技能的缺乏是制约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当学生有了大量的阅读积淀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时,对学生的技能指导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使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东西不是囤积的货物,而在运用中转化为一种快乐与智慧。
苏教版新教材在编排时,在每个专题后都有“写作指导”,但是这些指导还只是陈述性写作知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还不是最直接最有效。例如,第一册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二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第二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后,都涉及了怎样读图、怎样写图片解说词的问题。我就具体地指导学生运用读图及写解说词的方法:要关注背景材料(包括所供图片旁边或下面的文字资料),关注图片表现的中心对象,抓住图中震撼人心的细节,适当联想、想象图片之外的故事,由表及里读出图片蕴藏着的深刻意义,写出观者自我内心的感受、情感共鸣,语言风格要符合图片的情境和氛围。
5 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将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少年作家作品等作为校本课程来研习,提高学生客观辩证的分析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研究性学习课堂上,我让学生研读他们喜欢的少年作家韩寒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他对生活和社会的描绘,引导学生体会他描绘生活一针见血,揭示社会入木三分的写作技巧,以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精选了几篇精彩的侦探推理小说让学生阅读,让他们体会这些推理小说扑朔迷离的情节、抽丝剥茧式的推理、出人意料的结局,以引导他们写记叙文就应该把事情写得有波澜有起伏。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继而得到美感的体验和情操的陶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指导学生掌握多种体例的写作技能,注重多种文体的训练,匡正“文化散文”一枝独秀的现象,建构各种文体“良好+优秀”的写作态势
三年的作文教学,是在对教材的综合分析之后与学生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实际相整合的基础上加以设置和实施的。这个设计与教材的专题学习同步,扬教材人文熏陶之长,并在学生专题阅读后情感升华的同时,注重写作技法的迁移,涵盖了写人、叙事、状物手法和诗歌、散文、议论文文体的训练以及图片解说词、报道、文学短评等实用文体的写作。三年下来,学生对各种常见文体的写作都能亲身实践,然后,在遇到具体作文要求时,就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宜表达自己思想、最显示自己写作特长的文体来写作,真正做到各种文体都会写、其中一种文体最能写的“良好 优秀”的境界。
二、巧练“十八般武艺”,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以同专题话题为经线,以写作技能指导为纬线的写作教学思路,无论从可操作性还是从教学效果上,都是相当可取的。经过三年的训练,较以往各届学生而言,高中新课改后有了以下显著的收获:
1 学生增加了阅读与积淀,丰富、深化了思想内涵
通过“历史”专题文章的阅读,学生循着历史文人的足迹,初步涉猎思想史、文化史、科学史,学会解读前人的脚印,学会从往昔始发,回顾历史,进而反观现实。通过“故土”专题文章的阅读,学生对故土的情感成了心中永远的情结,故乡成了学生永远的牵挂,“河水是澄清的,看得见那摇曳的水草和悠悠的小鱼;天空是纯蓝的,蓝得像丝绒般柔软;人心是透明的,像水一般没有杂质。”(学生习作《怀念水乡》)故乡的山水,父母的叮咛,都成了学生永远的记忆。通过“青春”专题的阅读,学生走过了青春的迷惘,用高昂的激情去拥抱生活去拥抱成功,感叹“青春,真好!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记忆”(学生诗作《青春,真好》),发出“纵然获得一身的伤痕累累,回首的是无悔青春的酒杯”(学生诗作《向青春举杯》)的誓言。
2 学生不急功近利,在写作舞台上,巧练“十八般武艺”,成就写作“全才”而非“偏才”
学生训练了记叙文、议论文、诗歌、实用文等文体的写作,学习了以小见大描写法、写人状物描写法、场面描写法、细节描写法、托物言志手法、借景抒情手法、夹叙夹议法、多种认证法综合运用、文学评论、图片解说词、消息的写法等等写作技能。这样的训练,为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可持续性发展夯实了必要的基础,使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将来的工作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每次作文训练,五十多篇作文呈现各种文体百花齐放的态势,不再是“千人一面”的怪局面了。不再急功近利,在写作舞台上,巧练“十八般武艺”,成就写作“全才”而非“偏才”,不再是除了应试作文外一概“江郎才尽”,匡正了“文化散文”独霸天下的局面。
三、反思
1 正确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是对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智慧的挑战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教材是实施新课程、贯彻新理念、实现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如能在坚持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掌握有效使用教科书的原则和方法,并且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加以利用,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教师扎扎实实地花大力气,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2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对矛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媒介来作为调和剂
如今中学生作文确实存在着种种问题,那么,谁来给中学生作文指明方向?主流文化学者,特别是教育人士应担起这一重任。首先,应对成年人视野的盲区——“耽美一族”“同人女”等文化现象加以分析,认真研究,积极有效地引导。其次,丰富学生阅读,积淀文化底蕴,教会学生多种写作技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有了思想,掌握了写作的技能和真谛,高考时就会从容应对。再次,提倡生活作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理论启发我们,应重视对学生开展生活教育、情趣教育、人文教育,鼓励学生做生活人、写生活文。可喜的是,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生活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教育的意识得到强化,生活作文也就有了水之源、木之本。
2006年暑假后,我接手新的高一学生,新的课程、新的教材给了我新的契机。我开始实践,开始钻研,摸索出了以专题阅读为媒介的写作教学路子,现抛砖引玉,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以专题阅读为媒介的写作教学,是指站在整个高中三年作文教学的宏观层面上,把新课程语文教材的每一个专题作为一个起点,辐射出相关阅读素材,从多个维度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在广度和深度上丰富和深化学生的思想,并对学生辅以写作技巧的指导,注重多种文体训练,构建学生各种文体写作“良好 优秀”的态势,从而提高写作教学的效能,开创高效写作的新路子。
一、整体把握教材,领会编者意图,将教材、学情相整合,对教材加以整合重构的二度开发,凸显作文教学本意,体现“用教材教”的教学原则
苏教版新教材构建的是以同专题话题作文为序列的体系,把作文教学单独列为一个个系列放在每个专题的后面,这似乎是给教师在作文教学时有一个序列性的参考。但是,稍作分析就可发现,每个专题后的作文题,都是或明或暗地扣住前面课文主题的,从作文技法教学这个角度而言,是杂乱无序的,是缺乏序列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如果按照教材的顺序,根据专题内容来确定写作主题而不顾写作技巧,效果肯定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各个阶段都应有技法指导的侧重点和突破点,在整个高中阶段和每个学年都有一个合理的计划,保证在三个学年合成之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1 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资源,补充、开发教学资源,保证作文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
以往教材编排时,将写作教学一般放在同一体裁四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之后。很显然,这是贯彻以阅读指导写作、以读促写的指导方针,体现学以致用的编排原则。而苏教版新教材则以人文感悟为体系,如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课文给学生更多的是感悟大自然的美,感悟它的崇高和优雅、雄浑和柔和,体味人世的纷繁和历史的沧桑,思考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至于如何把难状之景写得如在眼前,教材所供实在寥寥,无非是认真观察、捕捉印象、重视细节、要形似更要神似,而如何进行细节描写,如何做到形似神似,则一语未提。在教学中,我补充了细节描写的方法:确定特定情境(背景)、捕捉情感怦动的触发点并以此作为描写的重点,用适当的表现手法来写,如简笔勾勒、动态造型、修辞手法、感觉分解法等。
2 结合学生的学情,对整个学年的作文教学内容进行宏观调控,通过整合、调序来加强作文教学的序列性
既然教材的写作编排上有不尽合理的地方,教师就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或增删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各种体裁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们难以把握的是一些写作的技巧问题,所以既不能单纯地训练技巧,又不能弃技巧于不顾。因此,我对教材加以重新整合,以同专题话题为经线、以写作技能指导为纬线,扬专题阅读之长,补写作技能辅导之不足的写作教学思路。例如,《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同属感悟历史,《月是故乡明》《祖国土》从爱故乡到爱祖国,所以,将它们调序并整合,在训练同种写作方法的前提下,侧重写作内容的广度、深度。
3 重视专题阅读,让充裕的人文积淀丰富学生的内隐知识,围绕“历史”“故土”“青春”“生命”“人文”等多个维度,促进学生思想的积淀、提升、内化,训练立意的角度与高度
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就是按专题来编排,每个专题都开设了“积累与应用”栏目。这样,有利于学生增加积累,整合知识。我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或学习能力进行选教或补充。例如,高一第一学期《必修二》第一专题“珍爱生命”,学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与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后,补充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围绕生命主题的反复阅读,使学生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触摸到作者灵魂深处的思想情感,拓展了思维的空间,深化了思维的内涵。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递,更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文化积淀的厚薄,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一个人受教育后在文明文化上所达到的程度。因此,只有当学生有了充分的阅读积淀,才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思想的境界。有了这种充裕的积淀,才可能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丰富的情感经历,才可能文思如泉水般汩汩地涌出来。因此,人文专题阅读越充分,作文就越趋成功。
4 丰富技能讲解,重视技能训练,促使学生的内隐知识显性化
从现代学习理论的角度来看,学生不会写作文的根源主要在于学生大脑中缺乏一定的写作策略性知识。如果一个人缺少一定的写作技能,那他充裕的积淀成了葫芦里的水——倒不出来,写作技能的缺乏是制约写作水平提高的瓶颈。当学生有了大量的阅读积淀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时,对学生的技能指导显得尤其重要。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进行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使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的东西不是囤积的货物,而在运用中转化为一种快乐与智慧。
苏教版新教材在编排时,在每个专题后都有“写作指导”,但是这些指导还只是陈述性写作知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还不是最直接最有效。例如,第一册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第二册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第二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后,都涉及了怎样读图、怎样写图片解说词的问题。我就具体地指导学生运用读图及写解说词的方法:要关注背景材料(包括所供图片旁边或下面的文字资料),关注图片表现的中心对象,抓住图中震撼人心的细节,适当联想、想象图片之外的故事,由表及里读出图片蕴藏着的深刻意义,写出观者自我内心的感受、情感共鸣,语言风格要符合图片的情境和氛围。
5 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将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少年作家作品等作为校本课程来研习,提高学生客观辩证的分析能力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研究性学习课堂上,我让学生研读他们喜欢的少年作家韩寒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他对生活和社会的描绘,引导学生体会他描绘生活一针见血,揭示社会入木三分的写作技巧,以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悟生活。精选了几篇精彩的侦探推理小说让学生阅读,让他们体会这些推理小说扑朔迷离的情节、抽丝剥茧式的推理、出人意料的结局,以引导他们写记叙文就应该把事情写得有波澜有起伏。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 趣,养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欣赏与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继而得到美感的体验和情操的陶冶,为今后的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 指导学生掌握多种体例的写作技能,注重多种文体的训练,匡正“文化散文”一枝独秀的现象,建构各种文体“良好+优秀”的写作态势
三年的作文教学,是在对教材的综合分析之后与学生初中阶段作文教学实际相整合的基础上加以设置和实施的。这个设计与教材的专题学习同步,扬教材人文熏陶之长,并在学生专题阅读后情感升华的同时,注重写作技法的迁移,涵盖了写人、叙事、状物手法和诗歌、散文、议论文文体的训练以及图片解说词、报道、文学短评等实用文体的写作。三年下来,学生对各种常见文体的写作都能亲身实践,然后,在遇到具体作文要求时,就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宜表达自己思想、最显示自己写作特长的文体来写作,真正做到各种文体都会写、其中一种文体最能写的“良好 优秀”的境界。
二、巧练“十八般武艺”,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以同专题话题为经线,以写作技能指导为纬线的写作教学思路,无论从可操作性还是从教学效果上,都是相当可取的。经过三年的训练,较以往各届学生而言,高中新课改后有了以下显著的收获:
1 学生增加了阅读与积淀,丰富、深化了思想内涵
通过“历史”专题文章的阅读,学生循着历史文人的足迹,初步涉猎思想史、文化史、科学史,学会解读前人的脚印,学会从往昔始发,回顾历史,进而反观现实。通过“故土”专题文章的阅读,学生对故土的情感成了心中永远的情结,故乡成了学生永远的牵挂,“河水是澄清的,看得见那摇曳的水草和悠悠的小鱼;天空是纯蓝的,蓝得像丝绒般柔软;人心是透明的,像水一般没有杂质。”(学生习作《怀念水乡》)故乡的山水,父母的叮咛,都成了学生永远的记忆。通过“青春”专题的阅读,学生走过了青春的迷惘,用高昂的激情去拥抱生活去拥抱成功,感叹“青春,真好!一切,都将成为美好的记忆”(学生诗作《青春,真好》),发出“纵然获得一身的伤痕累累,回首的是无悔青春的酒杯”(学生诗作《向青春举杯》)的誓言。
2 学生不急功近利,在写作舞台上,巧练“十八般武艺”,成就写作“全才”而非“偏才”
学生训练了记叙文、议论文、诗歌、实用文等文体的写作,学习了以小见大描写法、写人状物描写法、场面描写法、细节描写法、托物言志手法、借景抒情手法、夹叙夹议法、多种认证法综合运用、文学评论、图片解说词、消息的写法等等写作技能。这样的训练,为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可持续性发展夯实了必要的基础,使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及将来的工作有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每次作文训练,五十多篇作文呈现各种文体百花齐放的态势,不再是“千人一面”的怪局面了。不再急功近利,在写作舞台上,巧练“十八般武艺”,成就写作“全才”而非“偏才”,不再是除了应试作文外一概“江郎才尽”,匡正了“文化散文”独霸天下的局面。
三、反思
1 正确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关系,是对教师专业素质、教学智慧的挑战
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智慧不是别的,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教材是实施新课程、贯彻新理念、实现新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如能在坚持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掌握有效使用教科书的原则和方法,并且依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把教材作为教学资源之一加以利用,那么教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教师扎扎实实地花大力气,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2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一对矛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种媒介来作为调和剂
如今中学生作文确实存在着种种问题,那么,谁来给中学生作文指明方向?主流文化学者,特别是教育人士应担起这一重任。首先,应对成年人视野的盲区——“耽美一族”“同人女”等文化现象加以分析,认真研究,积极有效地引导。其次,丰富学生阅读,积淀文化底蕴,教会学生多种写作技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只要有了思想,掌握了写作的技能和真谛,高考时就会从容应对。再次,提倡生活作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理论启发我们,应重视对学生开展生活教育、情趣教育、人文教育,鼓励学生做生活人、写生活文。可喜的是,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生活纳入了基础教育课程,生活教育的意识得到强化,生活作文也就有了水之源、木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