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棘豆有毒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sh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黄花棘豆中分离出吲哚兹定生物碱—苦马豆素,并证实这种生物碱对α-甘露糖甙酶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人工饲喂黄花棘豆中毒羊血浆的α-甘露糖甙酶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羊(p【0.01),停止饲喂黄花棘豆后,中毒羊逐渐康复,血浆α-甘露糖甙酶迅速恢复正常。经测定黄花棘豆及甘肃棘豆的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0.012%,0.021%。从而认为苦马豆素是黄花棘豆和甘肃棘豆的主要有毒成分。
其他文献
1 概况哈石沟金矿化点位于甘肃省肃南县大岔牧场小白泉哈石沟脑,地理坐标为:东经:99°33. 283′,北纬:38°41.896′,海拔高度为4 338 m.交通条件尚可,距肃南县约16 k
利用20个10碱基的随机引物对陕西朱保护站人工饲养的10只朱(Nipponianippon)进行了DNA扩增.结果表明,其中16个引物对所测个体产生了一致的扩增DNA带纹,4个引物产生的DNA带纹
采用全根、分根培养系统,研究根构型参数对氮素供应方式和水平的适应性变化。结果表明:水稻根构型参数对供氮量和供氮方式具有适应性反应。分根供氮时,无论供氮量高低,供氮均能诱
在人和小鼠等的TGFβ2基因序列基础上,选用1对同源性引物,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山羊卵泡总RNA中扩增出273 bp的TGFβ2 cDNA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由此cDNA序列
通过建立平面问题和空间问题两种计算模型, 对黑河工程引水洞进口段高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 并对比分析了稳定性评价结果, 即空间计算模型比二维平面模型更符合实际, 具
对32个小簇麦新物种、新类型材料的农艺性状及分子细胞遗传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C MI,硬粒小麦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 2n=14 ,VV)双二倍体2n=21Ⅱ,普通小麦簇毛麦双二
采用RT-PCR技术对关中奶山羊不同大小的有腔卵泡的卵泡膜细胞、颗粒细胞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中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有腔卵泡的各个时
根据西北黄土地区土壤击溅侵蚀特点,结合土壤溶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推求了黄土坡面溶质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动力模拟模型,并利用实测资料得到了径流Ca<sup>2+</sup>动力模型,同
利用发根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在甘蓝、花椰菜、抱子甘蓝和油菜的下胚轴切段上进行遗传转化。在这些植物基因型中,花椰菜的转化培养获得了最高的根诱导频率,而
对1B/1R易位系冬小麦73(36)9-1的1A缺体单倍体小孢子母细胞和小孢子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①减数分裂有双线期,76.7%细胞的全部染色体都有不同形态的双线结构,而中期Ⅰ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