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的教学宗旨。美术教学要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感。
【关键词】兴趣 教材内容 教学氛围 美术鉴赏 乡土资源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技能的强化训练,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美术作品体现出时代性、人文性、情趣性、品味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这就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陈旧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涂鸦是非常反感的。但是农村的孩子本身的美术基础很差,而对于设计和制作的课程,他们又不能准备大量的学习用具,教师也只能因地制宜。如七年级的《色彩的对印》一课,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接触过这个课程,假设就让他们简单地涂涂色,做做对印,必定会兴趣大减。若稍微将课题改变一下,根据学生的情况,让他们把墨汁滴在清水盆里,再用宣纸印出水里的图案,最后再根据拓印出来的图案添加画面。这种全新的尝试马上会让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就连平时不怎么动手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他们会完全沉浸在这种创作之中,就像美术大师一样挥毫作画。此时教师再趁势让学生欣赏一些国画大师的写意山水画,并借机给学生讲授一些中国画的有关知识,比如中国画的分类、中国画的表达意境等知识,让他们在亲手感受国画的魅力的同时也能简单地了解国画的基础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因此,美术课堂要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在轻松和愉悦中学习美术,掌握用美术表达自已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理解的方法。
二、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术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是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之余放松的一节课,教师要顾及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探讨方式展开教学,平等地参与和交流合作,在教学的角色上适时转换,对于学生在造型上,色彩搭配创作上,教师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讨论和相互关照过程中给学生以抒发个人见解和情感的空间,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在对话和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学生的审美素养。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形成。
三、选择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
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将课程内容有机地综合融入每课课题。有趣味性的主题,就有趣味性的内容,教材在内容上选择了贴近生活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内容,如教材有一课“我们的奥运”就是非常典型的课题,因为奥运会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问题。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情景等方面的形象资料,会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若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择标志,设计形象策划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设计、制作、宣传过程,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取分工合作,就会提高学生集体合作能力,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领会奥运会的精神、口号、标志、设计,具体联系到实际,要求学生以学校运动会为内容,设计一个学校运动会的标志、横幅,确定运动会的口号,图形、颜色,当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四、将网络教育渗透于美术课堂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单凭教师优美的语音,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能更好地吸引和激励学生投入欣赏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常限制教学质量的是没有足够的图片来满足几十乃于上百个学生的观看需求。多媒体教学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图片、文字、音频资料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迅速、直观、真实地给予学生深刻的感性体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成为当今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师通过展示、播放录像、图片、卡通、动画、自制课件等让学生在一定教学情境中走进课堂,去欣赏丰富多变的图形,感受物像的色彩肌里,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激励他们大胆勇敢地去尝试。整个教学过程以鼓励学生创作热情的基调,以学生个体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对形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尝试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主动的、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
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创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多地注重造型艺术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地强调其制作的步骤和表现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考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农村的孩子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创作资源,如在教学《树叶的联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形状的叶子,课堂上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并把它们与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形状结合起来,联想出新的物体。孩子们都回表现得很活跃,他们回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讲很多。
总之,美术教学不是要求教师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学习和生活中创造美的目的。
【关键词】兴趣 教材内容 教学氛围 美术鉴赏 乡土资源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单纯的追求技能的强化训练,不是把学生都培养成美术家,而是将美术作为一种语言,运用技能把学生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使美术作品体现出时代性、人文性、情趣性、品味性。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这就要求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摒弃陈旧的教育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和表现欲
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涂鸦是非常反感的。但是农村的孩子本身的美术基础很差,而对于设计和制作的课程,他们又不能准备大量的学习用具,教师也只能因地制宜。如七年级的《色彩的对印》一课,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接触过这个课程,假设就让他们简单地涂涂色,做做对印,必定会兴趣大减。若稍微将课题改变一下,根据学生的情况,让他们把墨汁滴在清水盆里,再用宣纸印出水里的图案,最后再根据拓印出来的图案添加画面。这种全新的尝试马上会让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就连平时不怎么动手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他们会完全沉浸在这种创作之中,就像美术大师一样挥毫作画。此时教师再趁势让学生欣赏一些国画大师的写意山水画,并借机给学生讲授一些中国画的有关知识,比如中国画的分类、中国画的表达意境等知识,让他们在亲手感受国画的魅力的同时也能简单地了解国画的基础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因此,美术课堂要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在轻松和愉悦中学习美术,掌握用美术表达自已情感、思想和对生活理解的方法。
二、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美术是一门艺术语言,也是一种视觉语言,它是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之余放松的一节课,教师要顾及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以探讨方式展开教学,平等地参与和交流合作,在教学的角色上适时转换,对于学生在造型上,色彩搭配创作上,教师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讨论和相互关照过程中给学生以抒发个人见解和情感的空间,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在对话和交流中去影响和完善学生的审美素养。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形成。
三、选择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
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需求,教材内容在编排上将课程内容有机地综合融入每课课题。有趣味性的主题,就有趣味性的内容,教材在内容上选择了贴近生活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关注自然,关注环境的内容,如教材有一课“我们的奥运”就是非常典型的课题,因为奥运会都是大家最熟悉的、最感兴趣的问题。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国旗冉冉升起的情景等方面的形象资料,会引起师生感情的共鸣,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若进一步引导学生选择标志,设计形象策划相关内容,使学生了解设计、制作、宣传过程,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探索美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采取分工合作,就会提高学生集体合作能力,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领会奥运会的精神、口号、标志、设计,具体联系到实际,要求学生以学校运动会为内容,设计一个学校运动会的标志、横幅,确定运动会的口号,图形、颜色,当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降低教学难度,让学生有空间去发挥自己的个性与特长。
四、将网络教育渗透于美术课堂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单凭教师优美的语音,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能更好地吸引和激励学生投入欣赏学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多年的教学中,常常限制教学质量的是没有足够的图片来满足几十乃于上百个学生的观看需求。多媒体教学解决了这一难题,将图片、文字、音频资料以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能迅速、直观、真实地给予学生深刻的感性体验。在现代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成为当今教师的得力助手。教师通过展示、播放录像、图片、卡通、动画、自制课件等让学生在一定教学情境中走进课堂,去欣赏丰富多变的图形,感受物像的色彩肌里,体验绘画过程的乐趣,激励他们大胆勇敢地去尝试。整个教学过程以鼓励学生创作热情的基调,以学生个体为主,不断提高学生对形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在尝试制作中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主动的、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
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进行创作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多地注重造型艺术本身的技能,如构图、比例、透视、色彩、明暗等;过多地强调其制作的步骤和表现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考虑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农村的孩子有得天独厚的丰富的创作资源,如在教学《树叶的联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形状的叶子,课堂上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叶子的形状,并把它们与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形状结合起来,联想出新的物体。孩子们都回表现得很活跃,他们回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讲很多。
总之,美术教学不是要求教师把学生培养成艺术家,而是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从中捕捉到美,产生对美的表现欲望,从而达到学习和生活中创造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