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帆 1978年5月生,四川高县人。宜宾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南京艺术学院书法(篆刻)创作理论博士研究生。中国书协会员,四川省书协理事兼正书、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书法、篆刻获中国书协主办长征展三等奖、第六届全国篆刻展二等奖,入展第二、三届兰亭奖。论文《论李瑞清纳碑入帖与沈尹默临学北碑对当代书法创作之意义》获中国书协主办当代书法创作研究国际论坛优秀论文奖。
“听松石床”,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原横卧在无锡惠山寺之听松亭内,此石六朝时已有,旁有古松两株,相望于十数步间,故名“听松石床”。石床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褐色有光泽,平坦微翘,一端如枕,可供盘礴偃仰,故又名“偃人石”。石床翘枕一端之侧,长0.63米,宽0.31米,上镌“听松”二篆字并政和四年(1114年)题名于右。此二篆字未署年月,亦不著书、刻者姓名,宋人金石图录如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皆不载,后人遂将其托名为唐代篆书家李阳冰手笔。阳冰传世碑版,宋时尚多,欧赵诸书尚著录之,元、明之后,多见亡佚,虽有重立,但几经传刻,已失本来面目,且盛名之下,必多伪托,更有好事者,凡佚名篆书,或题记,或颜署,不辨真伪,皆归之李阳冰名下,以致鱼龙混杂,难以确评。
一、题刻年代与作者
“听松”二篆字(图一),清以前金石著录均不载,其右侧百余字之宋人政和四年(1114年)题名(图二),多剥蚀残泐,莫能辨识。今据清初拓本并各家题跋释文,录题名全文如下:
松石相望于十步外,不知几何时合而相从,理若有符。政和甲午,睢阳张回仲贤始移而置之。可以盘礴,可以偃仰,遂为兹山登临胜处,至者当自得之。惟勿迁,勿伐,俾勿坏。同来者六人:□州李永久中、广陵俞光祖庆(长)、汝南何安中得之、□□□中将之、寺僧奉仙。(六月)丙午。
就内容与形制看,“听松”二篆字乃金石家所称之“题榜”。朱剑心谓苏州“生公讲台”四篆字,及括苍之“倪翁洞”“黄帝祠宇”两石,不题书人姓氏,相传以为李阳冰笔。此体摩崖者多,勒碑者少。唐宋以下,崖壁题名之处,一亭一石,往往锡以嘉名,而大书深刻于石。百余字之题跋,则乃“题名”矣,往者游览胜迹,湖山佳处,碑碣摩崖,率有题名,姓字年月,亦可供经史考证之资,为宋以来金石学者所珍重。题名中六人已无可考,惟署年号“甲午”,当是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乃听松石床题名之最早者。另石床上平面尚有题名行书21字云:“嘉熙乙亥岁处暑日,止泓赵希衮携家过此,与哗侍行。”按嘉熙乙亥为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赵希衮与从侄与哗均见《宋史》,为太祖九世孙,燕王德昭裔。石床西壁另有一段题名,漫漶颇甚,有“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十一月廿一日。常州守口化许星壁、阳□□□□王念祖,招游惠山,观李阳冰‘听松’字”云云。
“听松”二字首次被书家所访得并椎拓,史料记载最早者为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篆书家王澍曾率同人往拓之,直以为是李阳冰手笔也。王澍云:
《锡山志》:“惠山寺有石床,在殿前月台下,长可五尺,广、厚半之,上平,可供偃仰,故名石床。顶侧有‘听松’二篆字。传是李阳冰笔,苍润有古色,断非李阳冰不能。唐皮日休诗‘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是也。”雍正六年三月,余率同志往拓此书,一时观者列如堵墙。盖尘埋经久,莫有过而拂拭者,骤见捶拓,故遂惊为仅事也。右有楷跋石刻数行,日久磨蚀不可复识,怅悒良未有已。
王氏乃清初写篆之第一作手,好临秦《峄山》诸刻及唐李阳冰篆碑,其小篆细瘦干枯,自视为“子昂之后,直至小生,有明三百年来不足多矣”。以此“听松”二字酷似李阳冰风格,加之以传闻,遂为往拓之举。然王氏不辨题名十数行,自然附会方志所言,以为非李阳冰手笔莫属矣。金石家黄易后得王澍拓本,以为此二篆字古雅飞动,当为李阳冰篆诸刻之上品。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二月,黄氏跋《听松》旧拓本云:
易家藏此书,古雅飞动,在李篆诸刻之上。先子与虚舟先生论交金石又同学,李篆此本盖斯时所获也。易昔年客游吴楚间,扁舟尝经无锡,总不能系览登山一访古刻。屡托人觅拓此书渺不可得,怅惘弗已。
由此,则黄易所得乃王澍旧拓本,亦不辨行楷题名内容,且黄氏亦未亲赴惠山摩挲原石,托人拓寄亦不得。其附和前人传闻,以为“听松”乃李阳冰篆迹之上品,亦无考也。
乾隆末,翁方纲曾得“听松”二字并题名拓本,其《跋“听松”篆》云:
王翁林云此二字苍润有古色,非李阳冰不能作。其右有楷跋十数行,石久磨蚀不可复识。今验拓本,“听松”二篆之右,尚微辨行楷十行云:“松石相望于十步外,不知几何时合而相从,理若有口。政和甲午,睢阳张回f□□□□之,可以□□,可以偃仰,遂□兹登临胜处,至者当自得□。遂勿□,俾勿坏。同来者:□李永久中、广陵俞光□、汝南何安中得之、□□□□□之、寺僧奉亻。□□□□丙午(原注:以下阙)。”此内有“政和甲午”云云,则文尾“丙午”当是靖康元年也。行楷笔势似黄石谷,不知何人所作也。翁林见此在雍正六年戊申,今已六十余年,而尚可辨其概。惜不身到其地,手自摩挲,或更有所得耳。’
按此题名当是同一时间所题刻,前既有“政和甲午”之语,则题名当作于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无疑。翁氏以文尾“丙午”为靖康元年(1126年),显然是矛盾的,疑此“丙午”不应指靖康元年矣。从所释题名内容看,其持有之拓本字迹已难辨识,翁氏自会发不到其地之叹。对于“听松”二字的作者问题,陈澧曾见翁氏藏本,其上尚有翁氏跋语“世间所传阳冰书第一”云云,则翁氏仍以“听松”二字归之李阳冰手笔矣。
乾嘉间学者桂馥亦曾跋“听松”二字,并以为惟此二字与《颜氏家庙碑额》是李阳冰原刻,张廷济有诗云:
少温暮岁益豪雄,淳劲须寻大历终。除却颜家碑额字,更谁笔法到斯翁(原注:桂未谷跋吾家藏本云:“李监迹惟此与颜氏家庙碑额是原刻。”余谓此皆是暮年更妙之作,大历以后笔益淳劲,赵德甫之评最审)。 张氏曾三次亲赴惠山拓“听松”二字,亦附和桂馥之看法,并以为此二字当是李阳冰暮年更妙之作也。嘉庆十年(1805年),王昶《金石萃编》成,亦将“听松”二字归之李阳冰手笔。今人著述中,施安昌《唐代石刻篆文》亦以“听松”二字托名为李阳冰。殷荪亦谓李阳冰书“听松”之篆体书体,修整自持,挟瑰迈之气,自属李阳冰刻意致思之作。惟孙星衍、邢澍对此颇审慎,李阳冰诸书篆石刻,孙氏以《李氏迁先塋记》《李氏三坟记》《谦卦爻辞》《怡亭铭并序》《般若台铭》《城隍庙碑》为李阳冰书,又以“听松”二字、“生公讲台”四字、“倪翁洞”三字、“黄帝祠宇”四字、“天地清宁”四字为传为李阳冰所书。
若此,则“听松”二字出李阳冰手笔似牢不可破矣。然晚清学者陈澧亦曾亲至惠山,摩挲原石,考证文字与书刻形制,直接将上述诸家陈说推倒,并认为“听松”二字必是与题名同时书刻于北宋政和甲午(1114年),非李阳冰手笔也。陈氏《惠山“听松”二字跋》全文云:
惠山石床“听松”二篆,其右有行楷题记十行,自左而右,其文云:“松石相望于十步外,不知几何时合而相从,理若有待。政和甲午,睢阳张回仲(原注:阙一字)始移而置之。可以盘礴,可以偃仰,遂为兹山登临胜处,至者当自得之。惟勿迁,勿伐,俾勿坏。同来者六人:(原注:阙二字)李永久中、广陵俞光祖庆(原注:阙一字)、汝南何安中得之、(原注:阙一字)中持之、寺僧奉(原注:此下一字不可辨)。丙午(原注:此下似无字)。”余过惠山,拓而读之,乃知世传二篆为李阳冰书者,非也。张回移石就松,则“听松”二字必移石时所书,与题记当出一手,但不知题名六人中何人笔耳。二篆及题记在石床之顶,其广仅尺许,故书篆于左方,余为题记地,而题记因之左行。如阳冰先有此篆,题记中何以无一语及之?且阳冰作篆何为偏左?岂逆知后人当有题记耶!云阳冰书者,乃方志无稽之言,而王虚舟《竹云题跋》乃云:“非李阳冰不能作。”翁覃溪且以为世间所传阳冰书第一(原注:余昔得覃溪藏本,覃溪为释文及诗跋,书于上方,其跋中有此语)。皆为方志所误耳。二篆颇圆劲,宋人之笔自为可传,不必托阳冰为重也。今石床上有亭,亭壁刻道光乙未署无锡县事曾承显所为记云:“从佛殿墀东见横石倾欹,‘听松’二字宛然爰舁出,筑亭覆其上。”盖昔时此石倾欹难拓,故旧拓题记多模糊不全。昔人不知张回移石事,乃多附会耳(原注:《竹云题跋》云:“楷跋磨蚀不可复识。”覃溪藏本颇佳,然“始移而置之”五字亦难辩,覃溪释文阙此五字,故亦不知移石事也)。
按陈澧以“听松”二字必非李阳冰手笔,当为题记中同游者六人之一所书,其理由有三:其一,前人拓本皆不佳,王澍以题名楷跋磨蚀而未识,其往拓乃仅重其篆书也,是为不考,遂附会方志传闻。翁方纲拓本颇佳,但未辨出“始移而置之”五字,不知张回移石就松事,则此二字必为同来者六人之一所书;其二,若此二字是李阳冰所书,题名内容当语及之,然题名中未有一语及阳冰;其三,从题刻形制看,若是李阳冰所书,不当偏左,岂能逆知有后人题记。
陈澧以张回移石就松事断“听松”出自6人之一的手笔,理由未为充90张回等6人移石,则此前石床不在古松旁,“听松”二字何以必在移石时所书?陈氏以为石移松下,始书“听松”二字为合情理,然皮日休游惠山有“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句,则唐末时此石当已在古松之下,且已有“听松石床”之称。依陈氏逻辑,皮日休游惠山时石床亦当有“听松”题刻也,若此,则陈氏多拓得“始移而置之”五字,不足证明“听松”为张回移石时所书。
从题名内容看,其中确无一语及李阳冰题刻“听松”事,若“听松”题刻于张回移石之前,则北宋政和年间必无李阳冰书之传闻。从题刻位置看,若是李阳冰所书,亦不必仅仅占据偏左一地。云李阳冰书者,当必为元明之后的无稽传闻,遂为方志所采,后之如王澍、翁方纲、桂馥、张廷济等亦为所惑也。故此,“听松”二字托名李阳冰断不自据矣。
陈澧以“听松”二字居左,题记因以左行,又证此二字必为移石时所书,是陈氏武断,不知题名诗刻乃有左行一式。叶昌炽云:
诸山摩崖题名诗刻,往往自左而右,蜀碑尤甚,一部《三巴香古志》,如千佛压、化城院诸刻,左行者居半。经幢亦有刘恭一刻,盖其风气然也。萧梁诸阙,如太祖文皇帝建陵神道及萧宏、萧绩、萧正、萧映,几两阙东西相对者,皆一阙右行,一阙左行。墓志左行者,有后汉乾祐二年《思道和尚塔铭》,经幢左行者,尚有宝历二年广州光孝寺一刻。犹忆为郑盒师校勘沈小宛《范石湖诗注》,原稿书于集之上方,因左边纸窄,即移而向右书之,一书生錄仍从右起,遂致字字颠倒。
历来碑碣、摩崖、墓志、题名等石刻,其书刻款式自左而右并不鲜见,此行款方式被金石家称为“左行”。1965年,徐无闻得陈长孺旧藏“听松”二字并题名拓本,又于1985年得无锡文物管理委员会所寄题名释文,徐氏于1988年将此释文录于拓本之下,此题名錄文则以自右而左释之,前后颠倒,卒不能读也。“听松”二字居左,题名以左行,与题名诗刻多左行的款式是符合的,则此二字或书刻于题名之前,即唐末至北宋政和之间;或与题名书刻于同时,即出于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张回等6人之一手笔的可能性更大。
字书字形与金石文字有不同,当以金石文字为准。《说文解字》乃字书之祖,自东汉以后屡经传写,讹误自不免,裘锡圭云:“《说文》成书于东汉中期,当时人所写的小篆的字形,有些已有讹误。此外,包括许慎在内的文字学者,对小篆的字形结构免不了有些错误的理解,这种错误理解有时也导致对篆形的篡改。《说文》成书后,屡经传抄刊刻,书手、刻工以及不高明的校勘者,又造成了一些错误。因此,《说文》小篆的字形有一部分是靠不住的,需要用秦汉金石等实物资料上的小篆来加以校正。”《说文解字》在唐代,就曾经过李阳冰的刊定,徐铉云:“唐大历中,李阳冰篆迹殊绝,独冠古今,自云‘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此言为不妄矣,于是刊定《说文》,修正笔法。学者师慕,篆籀中兴。”唐末丧乱,经藉道息,《说文》得传,实赖阳冰刊定之功。南唐时,徐锴作《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卷三十六“祛妄”以驳难阳冰之刊定,入宋,徐铉与句中正等人校订《说文》,以集书正副本及群臣家藏本备加详考,亦以见《说文》二徐本与李阳冰校刊《说文》之渊源。
秦李斯篆迹如《峄山刻石》,虽原石早已佚,然唐宋间摹刻本多有。徐鼎丞所模《峄山》《会稽》《碣石》诸刻,尚得秦相三昧。由石床“听松”二字与秦篆刻石、李阳冰篆迹及《说文》二徐本之比较可知,其篆法乃承自李阳冰书篆及《说文》。徐铉等人校订《说文》在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听松”二字若作于之后一百多年的政和年间,其篆法取自徐铉校定《说文》或受李阳冰之影响,当是合理的。
“听松”二字之风格,往昔著录之家多伪托为李阳冰所作,云其苍润有古色,断非李阳冰所能作。黄易以为古雅飞动,张廷济则谓是阳冰暮年更妙之作,笔益淳劲。殷荪谓“听松”二字,李阳冰篆法之神韵宛在,其用笔之风骨,应为李阳冰书艺故习所随,其书法之精熟程度,远非《城隍庙碑》等所能及之。即使如否定为李阳冰手笔之陈澧亦以为此二篆颇圆劲。清乾嘉时期《说文》学极兴盛,从方法论讲,学者的访求秦汉碑刻,既可证经史,亦可助益于《说文》之研究,“听松”二篆字遂得到众学者之关注,加之其风格颇与代表小篆正脉的李斯、李阳冰相似,又有方志传闻,一般都误认为是李阳冰所作也,盖时代风气使然。此二字篆法—本阳冰与《说文》,线条圆浑舒展,不作摹刻《峄山刻石》或阳冰《三坟记》《城隍庙碑》之细瘦状,与残本《泰山刻石》及《琅琊台刻石》相类,颇具玉著篆之风范。复以刻石之石床顶侧并不平整,有如摩厓题榜,随势而发,不拘拘于碑刻之方整,颇见变化无方之妙。又石床经久摩挲,风雨侵蚀而点画残泐,极具苍润古雅之致。
此二字每字高15厘米,宽14厘米,乃大字篆榜也,其气势不亚李阳冰作于大历七年(772年)的《般若台铭》24字。《般若台铭》字大如斗,然字字规于界格之中,难以展拓,无此“听松”之穿插造妙,浑然天成。且辅以右侧百余字之题名,前后呼应,布局寓变化于停匀之中,历代大字篆榜少有此式,亦足供大字篆榜创作之资。
结语
惠山“听松”二篆字托名唐代篆书家李阳冰不足据。题刻时间或为唐末至北宋政和年间,或出于政和四年(1114年)题名中张回等6人之一手笔的可能更大。“听松”二篆字乃大字题榜,笔力劲健,与多字题名相呼应,章法天成,足供大字篆榜创作之资。(2015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名“邓石如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项目号:15SB0167)
“听松石床”,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原横卧在无锡惠山寺之听松亭内,此石六朝时已有,旁有古松两株,相望于十数步间,故名“听松石床”。石床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褐色有光泽,平坦微翘,一端如枕,可供盘礴偃仰,故又名“偃人石”。石床翘枕一端之侧,长0.63米,宽0.31米,上镌“听松”二篆字并政和四年(1114年)题名于右。此二篆字未署年月,亦不著书、刻者姓名,宋人金石图录如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皆不载,后人遂将其托名为唐代篆书家李阳冰手笔。阳冰传世碑版,宋时尚多,欧赵诸书尚著录之,元、明之后,多见亡佚,虽有重立,但几经传刻,已失本来面目,且盛名之下,必多伪托,更有好事者,凡佚名篆书,或题记,或颜署,不辨真伪,皆归之李阳冰名下,以致鱼龙混杂,难以确评。
一、题刻年代与作者
“听松”二篆字(图一),清以前金石著录均不载,其右侧百余字之宋人政和四年(1114年)题名(图二),多剥蚀残泐,莫能辨识。今据清初拓本并各家题跋释文,录题名全文如下:
松石相望于十步外,不知几何时合而相从,理若有符。政和甲午,睢阳张回仲贤始移而置之。可以盘礴,可以偃仰,遂为兹山登临胜处,至者当自得之。惟勿迁,勿伐,俾勿坏。同来者六人:□州李永久中、广陵俞光祖庆(长)、汝南何安中得之、□□□中将之、寺僧奉仙。(六月)丙午。
就内容与形制看,“听松”二篆字乃金石家所称之“题榜”。朱剑心谓苏州“生公讲台”四篆字,及括苍之“倪翁洞”“黄帝祠宇”两石,不题书人姓氏,相传以为李阳冰笔。此体摩崖者多,勒碑者少。唐宋以下,崖壁题名之处,一亭一石,往往锡以嘉名,而大书深刻于石。百余字之题跋,则乃“题名”矣,往者游览胜迹,湖山佳处,碑碣摩崖,率有题名,姓字年月,亦可供经史考证之资,为宋以来金石学者所珍重。题名中六人已无可考,惟署年号“甲午”,当是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乃听松石床题名之最早者。另石床上平面尚有题名行书21字云:“嘉熙乙亥岁处暑日,止泓赵希衮携家过此,与哗侍行。”按嘉熙乙亥为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赵希衮与从侄与哗均见《宋史》,为太祖九世孙,燕王德昭裔。石床西壁另有一段题名,漫漶颇甚,有“光绪三十年,岁次甲辰十一月廿一日。常州守口化许星壁、阳□□□□王念祖,招游惠山,观李阳冰‘听松’字”云云。
“听松”二字首次被书家所访得并椎拓,史料记载最早者为雍正六年(1728年)三月,篆书家王澍曾率同人往拓之,直以为是李阳冰手笔也。王澍云:
《锡山志》:“惠山寺有石床,在殿前月台下,长可五尺,广、厚半之,上平,可供偃仰,故名石床。顶侧有‘听松’二篆字。传是李阳冰笔,苍润有古色,断非李阳冰不能。唐皮日休诗‘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是也。”雍正六年三月,余率同志往拓此书,一时观者列如堵墙。盖尘埋经久,莫有过而拂拭者,骤见捶拓,故遂惊为仅事也。右有楷跋石刻数行,日久磨蚀不可复识,怅悒良未有已。
王氏乃清初写篆之第一作手,好临秦《峄山》诸刻及唐李阳冰篆碑,其小篆细瘦干枯,自视为“子昂之后,直至小生,有明三百年来不足多矣”。以此“听松”二字酷似李阳冰风格,加之以传闻,遂为往拓之举。然王氏不辨题名十数行,自然附会方志所言,以为非李阳冰手笔莫属矣。金石家黄易后得王澍拓本,以为此二篆字古雅飞动,当为李阳冰篆诸刻之上品。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二月,黄氏跋《听松》旧拓本云:
易家藏此书,古雅飞动,在李篆诸刻之上。先子与虚舟先生论交金石又同学,李篆此本盖斯时所获也。易昔年客游吴楚间,扁舟尝经无锡,总不能系览登山一访古刻。屡托人觅拓此书渺不可得,怅惘弗已。
由此,则黄易所得乃王澍旧拓本,亦不辨行楷题名内容,且黄氏亦未亲赴惠山摩挲原石,托人拓寄亦不得。其附和前人传闻,以为“听松”乃李阳冰篆迹之上品,亦无考也。
乾隆末,翁方纲曾得“听松”二字并题名拓本,其《跋“听松”篆》云:
王翁林云此二字苍润有古色,非李阳冰不能作。其右有楷跋十数行,石久磨蚀不可复识。今验拓本,“听松”二篆之右,尚微辨行楷十行云:“松石相望于十步外,不知几何时合而相从,理若有口。政和甲午,睢阳张回f□□□□之,可以□□,可以偃仰,遂□兹登临胜处,至者当自得□。遂勿□,俾勿坏。同来者:□李永久中、广陵俞光□、汝南何安中得之、□□□□□之、寺僧奉亻。□□□□丙午(原注:以下阙)。”此内有“政和甲午”云云,则文尾“丙午”当是靖康元年也。行楷笔势似黄石谷,不知何人所作也。翁林见此在雍正六年戊申,今已六十余年,而尚可辨其概。惜不身到其地,手自摩挲,或更有所得耳。’
按此题名当是同一时间所题刻,前既有“政和甲午”之语,则题名当作于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无疑。翁氏以文尾“丙午”为靖康元年(1126年),显然是矛盾的,疑此“丙午”不应指靖康元年矣。从所释题名内容看,其持有之拓本字迹已难辨识,翁氏自会发不到其地之叹。对于“听松”二字的作者问题,陈澧曾见翁氏藏本,其上尚有翁氏跋语“世间所传阳冰书第一”云云,则翁氏仍以“听松”二字归之李阳冰手笔矣。
乾嘉间学者桂馥亦曾跋“听松”二字,并以为惟此二字与《颜氏家庙碑额》是李阳冰原刻,张廷济有诗云:
少温暮岁益豪雄,淳劲须寻大历终。除却颜家碑额字,更谁笔法到斯翁(原注:桂未谷跋吾家藏本云:“李监迹惟此与颜氏家庙碑额是原刻。”余谓此皆是暮年更妙之作,大历以后笔益淳劲,赵德甫之评最审)。 张氏曾三次亲赴惠山拓“听松”二字,亦附和桂馥之看法,并以为此二字当是李阳冰暮年更妙之作也。嘉庆十年(1805年),王昶《金石萃编》成,亦将“听松”二字归之李阳冰手笔。今人著述中,施安昌《唐代石刻篆文》亦以“听松”二字托名为李阳冰。殷荪亦谓李阳冰书“听松”之篆体书体,修整自持,挟瑰迈之气,自属李阳冰刻意致思之作。惟孙星衍、邢澍对此颇审慎,李阳冰诸书篆石刻,孙氏以《李氏迁先塋记》《李氏三坟记》《谦卦爻辞》《怡亭铭并序》《般若台铭》《城隍庙碑》为李阳冰书,又以“听松”二字、“生公讲台”四字、“倪翁洞”三字、“黄帝祠宇”四字、“天地清宁”四字为传为李阳冰所书。
若此,则“听松”二字出李阳冰手笔似牢不可破矣。然晚清学者陈澧亦曾亲至惠山,摩挲原石,考证文字与书刻形制,直接将上述诸家陈说推倒,并认为“听松”二字必是与题名同时书刻于北宋政和甲午(1114年),非李阳冰手笔也。陈氏《惠山“听松”二字跋》全文云:
惠山石床“听松”二篆,其右有行楷题记十行,自左而右,其文云:“松石相望于十步外,不知几何时合而相从,理若有待。政和甲午,睢阳张回仲(原注:阙一字)始移而置之。可以盘礴,可以偃仰,遂为兹山登临胜处,至者当自得之。惟勿迁,勿伐,俾勿坏。同来者六人:(原注:阙二字)李永久中、广陵俞光祖庆(原注:阙一字)、汝南何安中得之、(原注:阙一字)中持之、寺僧奉(原注:此下一字不可辨)。丙午(原注:此下似无字)。”余过惠山,拓而读之,乃知世传二篆为李阳冰书者,非也。张回移石就松,则“听松”二字必移石时所书,与题记当出一手,但不知题名六人中何人笔耳。二篆及题记在石床之顶,其广仅尺许,故书篆于左方,余为题记地,而题记因之左行。如阳冰先有此篆,题记中何以无一语及之?且阳冰作篆何为偏左?岂逆知后人当有题记耶!云阳冰书者,乃方志无稽之言,而王虚舟《竹云题跋》乃云:“非李阳冰不能作。”翁覃溪且以为世间所传阳冰书第一(原注:余昔得覃溪藏本,覃溪为释文及诗跋,书于上方,其跋中有此语)。皆为方志所误耳。二篆颇圆劲,宋人之笔自为可传,不必托阳冰为重也。今石床上有亭,亭壁刻道光乙未署无锡县事曾承显所为记云:“从佛殿墀东见横石倾欹,‘听松’二字宛然爰舁出,筑亭覆其上。”盖昔时此石倾欹难拓,故旧拓题记多模糊不全。昔人不知张回移石事,乃多附会耳(原注:《竹云题跋》云:“楷跋磨蚀不可复识。”覃溪藏本颇佳,然“始移而置之”五字亦难辩,覃溪释文阙此五字,故亦不知移石事也)。
按陈澧以“听松”二字必非李阳冰手笔,当为题记中同游者六人之一所书,其理由有三:其一,前人拓本皆不佳,王澍以题名楷跋磨蚀而未识,其往拓乃仅重其篆书也,是为不考,遂附会方志传闻。翁方纲拓本颇佳,但未辨出“始移而置之”五字,不知张回移石就松事,则此二字必为同来者六人之一所书;其二,若此二字是李阳冰所书,题名内容当语及之,然题名中未有一语及阳冰;其三,从题刻形制看,若是李阳冰所书,不当偏左,岂能逆知有后人题记。
陈澧以张回移石就松事断“听松”出自6人之一的手笔,理由未为充90张回等6人移石,则此前石床不在古松旁,“听松”二字何以必在移石时所书?陈氏以为石移松下,始书“听松”二字为合情理,然皮日休游惠山有“殿前日暮高风起,松子声声打石床”句,则唐末时此石当已在古松之下,且已有“听松石床”之称。依陈氏逻辑,皮日休游惠山时石床亦当有“听松”题刻也,若此,则陈氏多拓得“始移而置之”五字,不足证明“听松”为张回移石时所书。
从题名内容看,其中确无一语及李阳冰题刻“听松”事,若“听松”题刻于张回移石之前,则北宋政和年间必无李阳冰书之传闻。从题刻位置看,若是李阳冰所书,亦不必仅仅占据偏左一地。云李阳冰书者,当必为元明之后的无稽传闻,遂为方志所采,后之如王澍、翁方纲、桂馥、张廷济等亦为所惑也。故此,“听松”二字托名李阳冰断不自据矣。
陈澧以“听松”二字居左,题记因以左行,又证此二字必为移石时所书,是陈氏武断,不知题名诗刻乃有左行一式。叶昌炽云:
诸山摩崖题名诗刻,往往自左而右,蜀碑尤甚,一部《三巴香古志》,如千佛压、化城院诸刻,左行者居半。经幢亦有刘恭一刻,盖其风气然也。萧梁诸阙,如太祖文皇帝建陵神道及萧宏、萧绩、萧正、萧映,几两阙东西相对者,皆一阙右行,一阙左行。墓志左行者,有后汉乾祐二年《思道和尚塔铭》,经幢左行者,尚有宝历二年广州光孝寺一刻。犹忆为郑盒师校勘沈小宛《范石湖诗注》,原稿书于集之上方,因左边纸窄,即移而向右书之,一书生錄仍从右起,遂致字字颠倒。
历来碑碣、摩崖、墓志、题名等石刻,其书刻款式自左而右并不鲜见,此行款方式被金石家称为“左行”。1965年,徐无闻得陈长孺旧藏“听松”二字并题名拓本,又于1985年得无锡文物管理委员会所寄题名释文,徐氏于1988年将此释文录于拓本之下,此题名錄文则以自右而左释之,前后颠倒,卒不能读也。“听松”二字居左,题名以左行,与题名诗刻多左行的款式是符合的,则此二字或书刻于题名之前,即唐末至北宋政和之间;或与题名书刻于同时,即出于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张回等6人之一手笔的可能性更大。
字书字形与金石文字有不同,当以金石文字为准。《说文解字》乃字书之祖,自东汉以后屡经传写,讹误自不免,裘锡圭云:“《说文》成书于东汉中期,当时人所写的小篆的字形,有些已有讹误。此外,包括许慎在内的文字学者,对小篆的字形结构免不了有些错误的理解,这种错误理解有时也导致对篆形的篡改。《说文》成书后,屡经传抄刊刻,书手、刻工以及不高明的校勘者,又造成了一些错误。因此,《说文》小篆的字形有一部分是靠不住的,需要用秦汉金石等实物资料上的小篆来加以校正。”《说文解字》在唐代,就曾经过李阳冰的刊定,徐铉云:“唐大历中,李阳冰篆迹殊绝,独冠古今,自云‘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此言为不妄矣,于是刊定《说文》,修正笔法。学者师慕,篆籀中兴。”唐末丧乱,经藉道息,《说文》得传,实赖阳冰刊定之功。南唐时,徐锴作《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卷三十六“祛妄”以驳难阳冰之刊定,入宋,徐铉与句中正等人校订《说文》,以集书正副本及群臣家藏本备加详考,亦以见《说文》二徐本与李阳冰校刊《说文》之渊源。
秦李斯篆迹如《峄山刻石》,虽原石早已佚,然唐宋间摹刻本多有。徐鼎丞所模《峄山》《会稽》《碣石》诸刻,尚得秦相三昧。由石床“听松”二字与秦篆刻石、李阳冰篆迹及《说文》二徐本之比较可知,其篆法乃承自李阳冰书篆及《说文》。徐铉等人校订《说文》在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听松”二字若作于之后一百多年的政和年间,其篆法取自徐铉校定《说文》或受李阳冰之影响,当是合理的。
“听松”二字之风格,往昔著录之家多伪托为李阳冰所作,云其苍润有古色,断非李阳冰所能作。黄易以为古雅飞动,张廷济则谓是阳冰暮年更妙之作,笔益淳劲。殷荪谓“听松”二字,李阳冰篆法之神韵宛在,其用笔之风骨,应为李阳冰书艺故习所随,其书法之精熟程度,远非《城隍庙碑》等所能及之。即使如否定为李阳冰手笔之陈澧亦以为此二篆颇圆劲。清乾嘉时期《说文》学极兴盛,从方法论讲,学者的访求秦汉碑刻,既可证经史,亦可助益于《说文》之研究,“听松”二篆字遂得到众学者之关注,加之其风格颇与代表小篆正脉的李斯、李阳冰相似,又有方志传闻,一般都误认为是李阳冰所作也,盖时代风气使然。此二字篆法—本阳冰与《说文》,线条圆浑舒展,不作摹刻《峄山刻石》或阳冰《三坟记》《城隍庙碑》之细瘦状,与残本《泰山刻石》及《琅琊台刻石》相类,颇具玉著篆之风范。复以刻石之石床顶侧并不平整,有如摩厓题榜,随势而发,不拘拘于碑刻之方整,颇见变化无方之妙。又石床经久摩挲,风雨侵蚀而点画残泐,极具苍润古雅之致。
此二字每字高15厘米,宽14厘米,乃大字篆榜也,其气势不亚李阳冰作于大历七年(772年)的《般若台铭》24字。《般若台铭》字大如斗,然字字规于界格之中,难以展拓,无此“听松”之穿插造妙,浑然天成。且辅以右侧百余字之题名,前后呼应,布局寓变化于停匀之中,历代大字篆榜少有此式,亦足供大字篆榜创作之资。
结语
惠山“听松”二篆字托名唐代篆书家李阳冰不足据。题刻时间或为唐末至北宋政和年间,或出于政和四年(1114年)题名中张回等6人之一手笔的可能更大。“听松”二篆字乃大字题榜,笔力劲健,与多字题名相呼应,章法天成,足供大字篆榜创作之资。(2015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项目名“邓石如的‘说文学’与篆书创作”,项目号:15SB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