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部竞争边界的扩张与能力培养:对中粮集团小麦部两次创业的分析

来源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聚焦于集团战略转型背景下,事业部如何动态提升竞争能力的问题。本文以中粮集团这一大型企业的战略转型为背景,描述了其事业部小麦部从组建到成长的过程,分析了该部门通过不断创新、创业,从而在不断扩张竞争边界中动态地响应了环境的要求并强化了自身的竞争优势。通过"微笑曲线"、"苦笑曲线"等工具,本文评述了小麦部价值链活动体系的衍变和升级;通过区分小麦事业部在发展中竞争能力的不同境界,分析了其在两次创业过程中提升竞争能力的途径。在大型组织中,作为事业部要保持创业精神并在成长中不断强化竞争能力,是本文对其他事业部提出的一般启示。
其他文献
从《音乐教育的哲学》三个版本看,雷默的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概念提出及思想建构时期;20世纪80至90年代初,充实拓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重新建构时期。这三个阶段和他的著作出版时间基本一致。因此,通过分析这三个版本,可以把握雷默的审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思考其存在的问题。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清华简中有一篇被整理者命名为《保训》,其照片及释文业已公布。①《保训》一共有11支简,除了第2支简有部分残失尚未找到外,其他部分均完好无损。《保训》的内容系周文王临终前对其儿子发(即后来的周武王)所留下的遗嘱,②风格与《尚书》的《顾命》篇相似,也与《逸周书》中的不少篇有相通之处,③为以往学者所未闻见。
主持人语:有关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方法、策略的探讨是一个延续多年的老话题。但从另一方面看,老话题仍能引发讨论的兴趣,表明问题本身仍有进一步思考的必要。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对古代文论研究史的回顾、反思,以及研究语境、视域的变更和趋向多元,古代文论研究思路、理念再次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正是有见于此,《清华大学学报》特辟专栏,以“多元语境下的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为题刊发这组笔谈文章。文章作者多年从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此中甘苦自有会心,故不乏一得之见。
大众化历史叙事的繁荣具有两个背景:大众文化的崛起及世俗社会的复归。而专业史学对科学化的极端追求给大众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阅读障碍。随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现代历史学的勃兴,逐渐出现了要求历史书写回归叙事、寻找读者与进行话语转换的呼声,“宏大叙事”、“大历史”这些看起来天经地义的观念正在遭受强力质疑。“叙事主义历史哲学”向长期以来主宰史坛的“分析的历史哲学”发起的挑战成为当代历史思维领域中最令人瞩目的事件。西方后现代史学其实就是一场发生在西方语境下的史学大众化运动,它给史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历史研究领
写下这个题目,不仅令人感到突兀或者迷惑:按着时下的某种观念来看(可能还是颇有影响力的观点),在目前这样一个以大众传媒为文化主导的全球化时代,文学的存在都受到了怀疑,著名的解构主义哲学家米勒断言:“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将不复存在。哲学、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书也不能幸免……”
在亚里士多德关于矛盾律的表述中,核心概念乃是“是”,而不是“存在”。矛盾律的正确表达应该是“一事物不能既是又不是”,而不是“一事物不能既存在又不存在”。在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译本的相关论述中,“存在”这一术语的采用给我们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带来许多难以理解的问题;究竟是“是”还是“存在”,不仅涉及对矛盾律本身的理解,而且涉及对亚里士多德有关思想的理解,同样牵涉到对西方哲学中being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研究西方哲学,应该以“是”,而不是以“存在”来翻译being,并且把这贯彻始终;而且这不仅仅是一个翻
期刊
《全宋词》中方有开小传有多处疏漏和失误,包括名号、生年、任职、著作等许多方面需要补正。
进入21世纪,我国音乐学学术研究气氛空前活跃。从学科建设角度讲,音乐学科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非音乐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交叉等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廖家骅先生新著《音乐成才之路》(以下简称《廖著》)便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部。
周汝昌先生得悉战国竹简人藏清华,喜作《清华简赞》,特授我刊发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