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观音桥巷55号的广播故事

来源 :金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楼说起……
  话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小城市中心最近的地界能有这栋楼已经了不得了。最高也就三层,占地面积不大也不算小,可足以让小城人民仰视,因为它称得上是这座城市的的刮刮的“上层建筑”。
  “广播站”对小城居民来说,神圣而莫测,好奇而敬仰。家家户户都被装上了方方正正的“广播喇叭”(木匣子)。一根开关线垂直下来,拉着拉着,日子久了,多半儿线被扯断。这只貌不惊人的“木匣子”兼着闹钟的作用,开启着小城居民的起居生活和小城大事。
  能进进出出这栋楼的人,不是小城的一般人,或多或少有点来头、有点讲究、有点说头,即使一般进来,也会不一般着走出去。
  这栋楼的前身肯定不是为广播量身定制的,单从广播机房和播音室的隔音效果就能看出来。前楼为办公区,后楼为机房区,两楼之间,不大的空间像一个楼道里的天井,用不着电话联络,喊上一嗓子,该听到的、不该听到的都听到了。
  逢年过节,台里发年货,几辆卡车驶入,喇叭一按,办公室主任一嗓子,全楼震撼。随后,从各个办公室涌出人群,聚集到楼下一台磅秤跟前,不是鸡鸭鱼肉,就是水果礼包。除了楼下的人头攒动,小楼阳台上,齐刷刷排成一溜边,看着“年货大军”的热闹。
  相比起来,后楼比前楼更庄严、更神圣,也更诡秘。
  因为那里是机房,播音重地。所有的新闻、专题稿件,由前楼新闻部编辑完成,送交后楼播音室,经录音室制作,由机房播出。
  如此,看似寻常单调的广播技术流程,承载着小城政府和几十万听众的衣食住行、生计民生、时事风云和艺术鉴赏。
  每天有太多的人,专程摸到小楼跟前,驻足观望,捧出自己虚拟的想象与这栋小楼对比、印证。在他们心中小楼始终是一个很难释怀的谜面,小楼寄托着他们所有的喜怒哀乐、前程理想、爱恨情仇。
  小楼有点类似小城新闻界的“黄埔军校”,一届一届,从这里进进出出不少出类拔萃的人才,流向各个领域,登上各个阶层。
  后来,小楼从“广播站”升格成“广播电台”,“木匣子”渐渐演变成半导体收音机,除了那里每天传出的广播呼号气沉丹田更有底蕴了,小楼还是小楼,没有太多的变化。
  老乔和小乔……
  这回说说“观音桥巷55号”这栋楼的那对“门神”父子,老乔和小乔。
  老乔不胖也不高,背还有些驼,满脸见天儿涨得通红,看上去,气色极好。老乔每天跑得最长的距离也就是从传达室到楼下角落上那个自来水龙头跟前。不知怎的,老乔骨子里透着一股子傲气,只有来来往往的人跟他老乔打招呼,很少见到老乔正眼跟别人主动招呼的时候,即便见着这栋楼最大的头头,老乔也不例外。
  奇怪的是,好像没什么人知道老乔究竟什么来路,更少见老乔有过笑脸。想跟老乔坐在一块儿套套近乎,老乔也不会支应几句。自顾闷头喝他杯子里的小酒、夹他碟子里的小菜。先以为是他喝完酒才红脸,后来发现喝不喝酒,那张脸都亮着红灯。
  那个时候还没通煤气,老乔传达室有只煤球炉,冬天,老乔多半挨在炉子跟前取暖,很少出门走动。老乔一副哑嗓子,喊出来的声音像是划玻璃那样,刺刺拉拉的,也不知是喝酒喝的,还是被煤球炉给熏的。一张红脸配上一副哑嗓,比什么都管用,贼见了都会浑身哆嗦,絕不敢贸然下手。
  那个年头还不兴保安当门卫,更别说设武警门岗了。像电台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舆论机关重地,搁一个邋邋遢遢、蓬头垢面的老乔在大门口,也算观音桥巷55号之一绝。
  也说说老乔的儿子小乔。小乔整个遗传他爹,论邋遢有过之而无不及。个子还不如老乔高。但小乔腰板挺直,不知哪儿来的自信,小乔倒有点像后来派生出来的那个职业:保安,只是恐怕很难找到他那个身高的保安制服。
  小乔比老乔豁达、开朗,跟谁都能混熟,跟谁也都能老三老四、勾肩搭背地热乎。小乔究竟是顶替老乔进了广播站,还是自己凭着一把子力气进的门,没人多在意。小乔上上下下蹿腾得厉害,见谁跟谁拉呱。小乔的好处,更乐于助人,楼里人谁遇到什么难事,一声小乔,小乔就到、就帮,还就能帮成。
  小乔平时闲下来,比他爹更像门卫,见着不着四六的人在大门口晃悠,小乔立马上前盘问,直到把人问窘,逼走为止。
  也许正因为这样,小乔到哪个部门串门,都不觉着他犯嫌。当然,碰上女孩子们的“有求”,小乔一准“必应”。
  这一老一小俩“门神”,倒也给当年的广播站和后来的电台吃了一颗定心丸,也没惹什么大麻烦。
  “活雷锋”一般的小乔,在人们的嘴里都能有那么点儿不俗的口碑,老乔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几杯小酒下肚,脸更红了。
  播音组里的那些人,那事...
  这栋楼里,要数播音组的人奇葩怒放,各是各样的,“百态千姿”。
  “雨田”和“乌白”形同姐弟,肤色白到一块去了,音质,南方口音但已经很纯正的普通话都很像,为人处世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雨田”传统,干练中带点儿“各色”,不是那么好接近和相处,矜持有余,亲热不足;“乌白”就好许多。部队转业下来,根正苗红,一身正气,一副弥勒佛笑脸,待人如春天般温暖。
  “乌白”的谦恭、好学、勤勉、认真和严谨是他日后能成大器的铺垫。没见过他跟谁急眼,再纠结的事儿,“乌白”处理起来,稳稳妥妥,顺顺当当。
  “乌白”为人处事一如其播音风格:“字正腔圆,清澈明亮”。从他嘴里播出的早新闻,如一缕阳光,健康向上,不含杂质,甚至让人们觉得,这新的一天,太阳也是“簇呱啦新”(镇江方言音,意:崭新)的。
  “雨田”和“乌白”像老鹰孵小鸡一般,呵护着播音组“两公一母”三只鸡:“乌骨鸡”卫民、“芦花鸡”张波、“白斩鸡”米兰。
  三只鸡中最形象的当属“乌骨鸡”卫民。紫黑色的皮肤,夯实的身板,走道敦敦作响。手掌往外一伸,手背黝黑,手掌白皙。卫民勤勉,低调,话是播音组最少的一位。很少与人争辩是非清白,待人又很谦卑,擅长播专题新闻。偶尔兴奋起来的卫民,话匣子一旦开闸,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米兰像只骄傲的母鸡,又是母鸡中的战斗机,侧面看去,高鼻梁挺挺的,不可一世的傲慢,跟她柔风细雨的发声形成明显落差。本来就不够突出的下巴,冬天硬是用围巾缠绕两圈儿,感觉就留个高鼻梁在外面显赫。大家对这位敬而远之,生怕与她“擦出火花”而不快。
  剩下来要说到成谦老弟了。这位爷是个人物,年龄最小,资历却不浅,要论先进山门,他可以称得上是后几位的前辈。北京城远道而来的成谦,尤其厚道,人见人爱,从没见成谦與谁斗过嘴、红过脸。人缘好,业务也好,一口清亮的小高音话筒里飘出来,听上去如配音演员一般令人享受。成谦有成谦的糗事,丢三落四,毛手毛脚,心不在焉。办事走道生风,虚虚躁躁。就是这么个淘气宝,自己的正事儿一点不耽搁,人家两袖“清风”的时候,他已经几张文凭在手,闷声大发财,毫不含糊。
  是哪年哪月记不得了,皇城根儿那边儿忽然飞来三只北方的“鸿雁”,两雌一雄。那两只不久又飞了回去,剩下一只叫张丽的,愣是爱上了南方,不离不弃。刚来时还肥嘟嘟的小丫头片子,一口京腔,一头短发,满嘴骂骂咧咧,假小子一般泼辣,大本嗓一张,整个观音桥巷55号院儿都跟着晃悠。像张丽这样无拘无束、行侠仗义的女娃,观音桥巷55号绝无仅有,初来乍到,人们还不习惯,难以接受。一年半载下来,大大咧咧,豪放有余,嬉笑怒骂的张丽其实心地善良、多愁善感得很,妒忌过她的人,又会悄悄喜欢上她。南方人死乞白赖都去京城漂了,张丽却偏偏“雁南飞”,大家有点犯蒙。
  南方待长了,张丽嘴也变甜了,甜得让“雨田”老师比喜欢自己儿子还喜欢她。
  播音组在台里的地位时高时低,重要的时候很重要,不重要的时候,忽略不计。比如,酷热的夏天,播音室温度高得人都进不去,又不准开空调影响播音,只能从冷库搬来几大块冰块,放在澡盆里,进门嗖嗖地冒凉气,日光灯一灭,只剩一盏台灯,屋里像什么可想而知了。
  播音组的人名声在外,红得还快,人家新闻部编辑们忙半天不如播音员们话筒跟前十来分钟。在楼里,播音员又像“小二子”,整天苦兮兮地围着编辑转,候着他们手里编出的稿件,碰上那位悠哉悠哉慢性子的当班编辑部主任,你得垫饱肚子死磕着。
  播音员那会儿播的都是手写稿件,谁都怕碰见那几位记者和通讯员大人的手迹,比如写得一手“韩文”的于勇,字迹像蚯蚓怀孕,扭扭捏捏的。最怕的是那位本台特约记者“魏兴浩”的“孪生兄弟连体字”,敢情娘胎出生时“脐带”没剪断,你缠着我,我绕着你,天书一般难以辨认,播音员的嘴里只好磕磕绊绊地拌蒜。
  播音员们口口相传“字迹”口碑比较好的记者榜上有名,他们是:徐祯卿、唐明觉、陈春鸣、孙悦萌、景广权、孙晓梅、夏少俭、赵杭杭、王路江、于大川……
其他文献
期刊
父亲和儿子在工地上干活。父亲希望一年到头天都要晴,每天都能干活,天天都能挣钱。儿子却希望天天下雨,可以不用干活。  儿子盼啊盼,天终于下雨了,是一场小雨。下小雨,可干,可不干。父亲要出工,但儿子不愿意出工,好不容易下一天雨,儿子当然希望能休息放松一下。  父亲说:“拿上工具跟我走。”说着就拿了自己的工具往外走。儿子不拿工具,儿子说:“爸,我想休息。”父亲生气了:“就下这点雨,你就想休息?你不想挣钱
期刊
茶茶四岁了,是选择兴趣班的时候了。茶茶爸爸却一直按兵不动,不发表任何意见,全家人只能干着急,没办法。茶茶爸是一家人生活来源的主力军,粮草未动兵马怎能先行?  这天,茶茶刚过了四岁生日,茶茶奶奶终于按捺不住了,下了最后通牒:“邻居家的孩子都是两岁半就入班学习,咱家茶茶不傻,不缺胳膊不缺腿,能输给别人?不能再拖了!人班学习的钱,我包了!”  于是晚上,她把全家人召集在一起开会,商量为孩子选择一个兴趣班
期刊
雨终于停了,大嘴叫来小丁说:“徒弟,准备一下,明天到袁家去捡瓦。”“人家都没来请哩,您怎么知道?”小丁说。“我是半仙,当然知道,你准备就是了。”晌午,袁家人果然来了,请大嘴去捡瓦。  看见来人,小丁忍不住疑惑地问:“你们上半年不是捡过吗?怎么又漏了?”  “东家说,屋上的瓦又被猫儿翻了。上次床头漏,这次床尾漏。”  ‘好了,我知道了。”大嘴挥挥手,打发走来人。  第二天吃过早饭,小丁跟着大嘴上了屋
期刊
那还是早春二月。春节后开学的第一天,班主任领着李朗进入高二10班的教室,向大家介绍:“这是我们班级来的新同学——李朗。”  一片掌声,李朗感到分外的新鲜和亲切,如沐春风。  李朗的同桌是个有着小而明亮眼睛的清瘦同学。这个同学很是顽皮,但数理化成绩极好,语文和英语就勉为其难了。  新班级上课的第一天,前排的女同学李梅就给李朗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是语文课,老师教宋词,李清照的名篇由李梅朗诵。李梅一
期刊
期刊
回老家,遇到四大爷。四大爷老了,真的老了。记得上次端午节回来还没这样。这人,有时候就觉得一下子就老了。  四大爷显然认不出我来了。他趔趔趄趄往老宅子走。马路上车来车往的,我拉住他:“四大爷,小心车啊。”  “你是谁?”四大爷眯着眼看我,灰白胡子撅着,眼角夹有米粒大的眼屎。  “我是军啊。”我说着我的乳名。  四大爷若有所思,但还是摇了搖头。“你不用扶我,没事儿。我去山嘴老张家,那口柜还没漆好呢。”
期刊
一个世纪以前,祖师爷收师爷为徒。祖师爷临终前把他的“传家宝”交给师爷。十几年前,父亲半路出家,拜师学徒。  师爷想让他高中毕业的儿子继承事业,儿子却自作主张去学“西医”,为这事父子之间一直闹得不痛快。没过两年,师爷的儿子到县城开西药房,生意红火,日进斗金,富可倾城。  父亲恪守祖师爷和师爷的訓诫:“用最便宜的药,治最严重的病。”父亲侍奉师爷如亲爹,守着他和他的药铺陪他度余生。他儿子却说是父亲惦记他
期刊
锄把坏了,得换根新的。王婶留下“命令”,挑根好的木把换上,桉木的太容易坏了。王叔在一堆木堆上找来找去只找到一根适合做锄把的桉木棍儿,只能是这根啦。王叔拿刀把木棍上的疙瘩眼儿削平,把木棍上其他哪怕稍微有点硌手的地儿也削平。木棍看起来基本上赏心悦目了,除了棍梢处那一点弯。不过这也比那根“年老体衰”的锄把没坏时强多了。然而王婶回来不同意了:“用桉木你也不能挑一根弯的呀。”“弯得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这是什么
期刊
远远淡去了的一些生活场景,回想起来,弥足珍贵。比如说,从前乡里乡亲,左邻右舍,家家户户,楼上楼下的“串门儿”。  过去,平房多,院落多,家家户户紧挨着住,没有小区,也没有围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家和那家的近乎,毫无禁区,更无设防。  哪家缺个啥,转身就去隔壁,一张口,要啥有啥。灶台上的油锅还热着,忽然想起家里酱油没了,少根葱蒜,盐还没了,自言自语嘟囔一声,立马会有街坊邻居给你送上门来。  孩子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