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杏:现代乌托邦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6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红杏(1972- )出生于中国广西,1995年毕业于广西桂林教育学院美术系,199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高研班。在2006年中国新锐
  艺术家大奖中,叶红杏的作品从1100余份参选作品中脱颖而出,
  被加利福尼亚的亚洲美术馆馆长及科隆艺博会的总监
  选为中国TOP20的新锐艺术家之一。
  最近,随着她的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现代艺术馆、
  上海多伦美术馆,第七届威尼斯国际雕塑装置“开放”展、台北艺博会、
  科隆艺博会,迈阿密巴塞尔等地首屈一指的艺博会中展出,
  红杏的作品越来越被国际所认可,并获得好评。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大批具有历史意义作品的产生,在一些展览和国际展会上不断吸引着收藏家以及艺术鉴赏者们关注的目光,他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艺术家叶红杏创作了一系列新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的是人文,科技,经济在中国大地上的发展。此次展会的标题源引赫伯特·乔治·威尔斯1905年的小说《现代乌托邦》也暗示着这位艺术家对社会和现代生活的深刻研究。
  红杏运用贴纸组合拼贴在画布上创作了一个亦真亦假的如宝石镶嵌画般闪亮的作品,而这种灵感来自于流行媒介。这些贴纸通常被孩童和青少年收集和黏贴,但就是这种大量生产,媚俗的材料却被巧妙地应用,创造出了千变万化的艺术作品,贴纸成为作品中非常具体而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刻画虚拟的地貌、自然、现代机器,例如直升机、枪、虚幻人物、圣像等等,红杏将这些元素并置起来创造了颜色的大爆发。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中国传统装饰技术—景泰蓝,这种技术从14世纪起就频繁地使用于中国的金属制品和珠宝首饰,让人联想到的还有当代的印度艺术家拉比克·肖,那种喧嚣的色彩和细节所呈现出的无穷无尽的世界紧紧包围着你,让你不得不叹为观止。
  一些作品描绘的是曼荼罗。它在梵文中的解释是圆圈,这种同心多圆图的古老标志传统上被用做精神教学的可视化工具,是冥想与信仰的焦点。红杏以她独特的、密集型应用彩色贴纸的方式来呈现这些宗教标志,突出了现代材料和它所描绘的神圣意识形态这两者融合在一起的不安。
  通过红杏作品的主体,我们可以看出它暗示着在中国发生的这种快速扩张,也许会使社会变得混乱、孤立、甚至支离破碎,中国的传统、价值观被忽视,并可能丧失。这些作品凸显了原始自然与城市化、宗教和世俗主义的一场让人迷狂的对话,以及现代世界和乌托邦美景的矛盾与对立。
其他文献
艺凯旋艺术空间于4月10日再度推出水墨联展“方寸之间—当代水墨邀请展”。展览关注了在新时代的印记下既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又独具当代自我感同身受的思想情感与艺术观念的几位艺术家。李关关呈现了笔墨通过丝绢缓缓显现出的浮躁世风以外的安静情绪;李军用别样韵味的水墨语言建构一个意蕴丰富的宠物世界,让观者有凝视动物的同时反观自身;吴允铁作品局部独特荧光色的运用,使画中的怪异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梦幻色彩;曾建勇将
期刊
5月5日,马杰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了其首次个展—“异界”,展览展出了艺术家马杰近三年的代表作:分裂系列、异界系列等。马杰弃商从艺,也属野生状态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并没有科班出身专业的艺术语言的他作为艺术界的“新人”,作品的呈现并没有“新人”的稚嫩,相反他的作品相当地成熟,稳重。或许跟艺术家辗转、裂变的人生经历有着直接关系,他的作品给人一种毁灭的感觉,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反复着轮回。  “悲剧就是把完美的
期刊
“谁将引领中国艺术的新方向?”这是在伦敦海沃德(Hayward)美术馆举办的展览 “变化的艺术——来自中国的新方向”所希望回答的问题。  背景  本次展览的主办方海沃德美术馆在伦敦向来以学术性和挑战性而闻名。在此之前,他们刚举办了一场名为“看不见的艺术”的展览引起了伦敦观众的颇高关注。这回首次试水中国当代艺术,就以“变化”、“新方向”这样的具有挑逗性和指向性的词语来为展览命名,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观众
期刊
常言道,一图胜于千言。  我曾问过岛子教授,他作品的标题是在创作之前还是之后产生的,  他回答说,这些标题对于他的作品具有诗性与灵性的涵义,  大部分在开始创作前就深思熟虑过了。  他后来还解释道,在圣像学和阐释学中,  图像与词语的关系构成了互文性意义,  二者相互发生、指涉、转换。  十五年前,岛子成为基督徒,在那之后他开始作画。在成为艺术家之前的数十年间,他已经是具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诗人
期刊
在王彦萍于王府花园的寓所,听她讲她绘画的历史、意图、困惑和欣慰,  对她的艺术之路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其实,早在04年我们就认识,  而且有过交谈,也关注过她的作品,但一直没有机缘做深入的交流。  那时她在美院读博士,跟一帮比她年纪轻、  资历浅的同学混在一起,再加上她生性敏感,又不善言辞,  因此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后来在几次展览上都看到她画的屏风,  逐渐将屏风视为她的标志。在当代艺术领域,
期刊
“书画”是再传统不过的艺术类别,“书画同源”也是一个长期讨论的话题,在当代视觉图像里,许多人面对于这对古老的问题认为“书画”和“书画同源”已经失去了活力,甚至认为当代没有应用的价值,因此,在理论层面上探讨的少之又少。本文通过分析书画产生的源头,以当代艺术作品徐冰《芥子园山水卷》及邱振中题跋为例,对“书画同源”在当代艺术中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象”在中国人类的最初阶段是朦胧的融合,这个是中国视觉图像
期刊
王静:您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颇具研究价值的“新刻度小组”成员,您今天的作品思维方式具有“新刻度小组”时期研究方向的延续性。因此今天的对话,我想从您的小组艺术创作开始,谈一谈“新刻度小组”的一些工作方式。当时是什么样的创作背景,“新刻度小组”的前身是“解析艺术”还是“触觉艺术”?  王鲁炎:“新刻度小组”的前身是“解析”,“解析”之前是“触觉艺术”。“新刻度小组”的理性艺术方向,与当时的非理性
期刊
伦敦最近有几个与中国当代艺术有关的活动和展览。在Hayward美术馆展出了“艺术的改变:来自中国的新方向”,展出汪建伟、段英梅、陈箴、顾德新、徐震、孙原&彭禹、没顶公司的作品。此展览由该馆主策展人Stephanie组织,前后来中国多次,走访艺术家,收集资料,为做准备累计18个月。开展后,受到广泛关注,但也有争议。最大争议来自《卫报》上发表的艾未未的一篇文章,该文对此展览进行了严肃批评,认为他们不代
期刊
90年代以来,在对中国当代艺术进行解释时,我们遵循的是一种现实主义的方式。从“政治波普”艺术、“玩世现实主义”艺术到“艳俗艺术”。虽然这之后中国当代艺术也同样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对她的相对权威的解释还没有形成。而此前的现实主义的解释是如此强大,以至于掩盖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另一面。这一面却是和艺术自身有关,她反映在最前面的呼声不是要进入国际“当代艺术”的一种组合游戏中,而是试图去追问一个永恒的主题
期刊
原弓的工作室地处繁华的上海市长宁区古北路附近,闹中取静。工作室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是在2006年由一座国营的三层厂房改建而成的,现与周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公房建筑和原居民互为邻里,友好相处。  工作室的一楼空间由装置制作实验室和影像室两部分组成;二楼为阅读资料库及会客间,阳光植物长廊是助手们偷闲谈情说爱之处;三楼曾经发生火灾烧毁,修复后现为仓库与几十只流浪猫的安居窝,因为过去曾想在工作室内举办一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