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人说:“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一名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更需要用爱心、耐心、关心、细心、热心来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这样才能使班主任工作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案例;师生沟通
【案例一】
记得初上班时,我和许多年轻教师一样,怀着对学校的向往之情,怀着一份教书育人的殷切期望。那时,想法比较简单,认为小学的孩子比较小,容易管理。但真正工作起来,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班有一名男生刘某,他的桌子上每天什么都不放,上课时不是发呆就是向窗外眺望,要不就是趴在桌子上休息,但是有一个优点就是上课不怎么说话。有一次,他在用一只手拿着拖把拖地,而且心不在焉的样子,我就当场批评了他,此时,矛盾升级,他扔下拖把就回到座位上去,继续发呆,但满脸怒色。我也很生气,觉得,你错了,还不让老师批评。就把他叫了出来,一问才知道,原来,今天不是他值日,因为,值日生没有来,在卫生委员的动员下,帮别人拖地。此时,我发现,他原来是在做好事,虽然做得不好,但内心还是有团结协作意识的,了解到此种情况,我让他回到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道歉,并说明了情况。此时,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羞涩地笑了。之后,不论上课还是值日都像换了个人一样,而且据其他老师反映,此学生还特别懂礼貌,远远地就和老师打招呼。
我想,每一个人都想赢得尊重。随着学生的成长,想法更多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却更远了。有时只是一味地批评,心理的交流少得可怜。实际上,教师和学生隔阂应该没有想象得那样大。只是因为,当我们想跟学生真心谈话的时候,经常被学生所犯的低级错误惹恼,一次次让你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心平气和的谈话便很难做到了。所以,我想,真正做学生的良师,必须先做益友,真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必须把自己的心态回归到学生内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当学生犯错的时候,等一等,沉一沉,你再做出决定,精心构思一下,如何谈,怎样谈学生才能信服。
【案例二】
这么多年以来,那些最让你头疼的学生对你的印象最深,节假日给你发短信问好的也是他们,见面笑着打招呼的也是他们。这就是教育的效果,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是历久弥新的陈酿,时间越久,味道越浓。
在现在的班级里,有一位名叫周某的同学,因为患有严重的癫痫病,经常缺课,导致一名三年级的学生,知识却只有二年级的水平,甚至还不到。第一次上课喊他回答问题,学生哄然大笑,说以前老师从未喊过他,他也从未回答过问题,学生笑过之后,我语调低沉且严肃地对他们说:“这是他的错吗?他也是我们班级的一分子啊,你们笑他不是在笑自己吗?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后该怎样对待他?我又利用课间和他谈心,并与他暗暗约定,每堂课都举手,会回答举右手,不会时举左手,每次上课前我要么摸摸他的头,要么和他四目对视,微笑地点点头,经过我耐心的教育,周某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办公室的老师说:“周某以前见到我们时尽做鬼脸,现在爱劳动,爱学习,有礼貌,变化真大啊!”虽然现在他的成绩还不尽如人意,但他充满自信,完全变成了另一个孩子。
【案例三】
鲁迅先生曾说过:“师爱,不同于一般情感,它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身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如何把无言的爱化作缕缕春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我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平凡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平日工作中,我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成才,努力挖掘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倾心栽培。学生有困难,我能及时地掌握情况并给予切实的帮助。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我把一句句名言警句写在作业本上鼓励他们。突发事件,我总能第一时间迅速到现场进行妥善处理。力争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能得到解决,每一个不足都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班里的苏某迷恋漫画,不能自拔,我没有训斥。从爱护学生角度出发,用宽容代替惩罚,给孩子们尊重和耐心,帮助他正视人性深层的东西,并客观地评价其行为,充分相信他能战胜自我。然后针对他爱看书的特点让他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让他大量阅读思想高尚、充满理想追求的书籍,潜移默化中引导他辨识美丑,提高品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就这样,我用尊重做基础,以人性为关注点,用美德去浇灌,最后终于带他慢慢地走出了困境。
我独爱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他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期待有一天,我的那棵树可以在历经百折千回之后挺立在岁月之中,以一生的温柔摇动我的那些孩子们。
参考文献:
[1]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
[2]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3]周金虎.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誗编辑 薄跃华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案例;师生沟通
【案例一】
记得初上班时,我和许多年轻教师一样,怀着对学校的向往之情,怀着一份教书育人的殷切期望。那时,想法比较简单,认为小学的孩子比较小,容易管理。但真正工作起来,不是这么回事。
我们班有一名男生刘某,他的桌子上每天什么都不放,上课时不是发呆就是向窗外眺望,要不就是趴在桌子上休息,但是有一个优点就是上课不怎么说话。有一次,他在用一只手拿着拖把拖地,而且心不在焉的样子,我就当场批评了他,此时,矛盾升级,他扔下拖把就回到座位上去,继续发呆,但满脸怒色。我也很生气,觉得,你错了,还不让老师批评。就把他叫了出来,一问才知道,原来,今天不是他值日,因为,值日生没有来,在卫生委员的动员下,帮别人拖地。此时,我发现,他原来是在做好事,虽然做得不好,但内心还是有团结协作意识的,了解到此种情况,我让他回到教室,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他道歉,并说明了情况。此时,他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羞涩地笑了。之后,不论上课还是值日都像换了个人一样,而且据其他老师反映,此学生还特别懂礼貌,远远地就和老师打招呼。
我想,每一个人都想赢得尊重。随着学生的成长,想法更多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却更远了。有时只是一味地批评,心理的交流少得可怜。实际上,教师和学生隔阂应该没有想象得那样大。只是因为,当我们想跟学生真心谈话的时候,经常被学生所犯的低级错误惹恼,一次次让你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心平气和的谈话便很难做到了。所以,我想,真正做学生的良师,必须先做益友,真心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必须把自己的心态回归到学生内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当学生犯错的时候,等一等,沉一沉,你再做出决定,精心构思一下,如何谈,怎样谈学生才能信服。
【案例二】
这么多年以来,那些最让你头疼的学生对你的印象最深,节假日给你发短信问好的也是他们,见面笑着打招呼的也是他们。这就是教育的效果,你对他的关心和爱护,是历久弥新的陈酿,时间越久,味道越浓。
在现在的班级里,有一位名叫周某的同学,因为患有严重的癫痫病,经常缺课,导致一名三年级的学生,知识却只有二年级的水平,甚至还不到。第一次上课喊他回答问题,学生哄然大笑,说以前老师从未喊过他,他也从未回答过问题,学生笑过之后,我语调低沉且严肃地对他们说:“这是他的错吗?他也是我们班级的一分子啊,你们笑他不是在笑自己吗?请同学们想一想,今后该怎样对待他?我又利用课间和他谈心,并与他暗暗约定,每堂课都举手,会回答举右手,不会时举左手,每次上课前我要么摸摸他的头,要么和他四目对视,微笑地点点头,经过我耐心的教育,周某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同办公室的老师说:“周某以前见到我们时尽做鬼脸,现在爱劳动,爱学习,有礼貌,变化真大啊!”虽然现在他的成绩还不尽如人意,但他充满自信,完全变成了另一个孩子。
【案例三】
鲁迅先生曾说过:“师爱,不同于一般情感,它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身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的是如何把无言的爱化作缕缕春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我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平凡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平日工作中,我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他们成才,努力挖掘他们各自的闪光点,倾心栽培。学生有困难,我能及时地掌握情况并给予切实的帮助。学生学习成绩下降,我把一句句名言警句写在作业本上鼓励他们。突发事件,我总能第一时间迅速到现场进行妥善处理。力争学生的每一个问题能得到解决,每一个不足都能得到及时的纠正。
班里的苏某迷恋漫画,不能自拔,我没有训斥。从爱护学生角度出发,用宽容代替惩罚,给孩子们尊重和耐心,帮助他正视人性深层的东西,并客观地评价其行为,充分相信他能战胜自我。然后针对他爱看书的特点让他担任班级图书管理员,让他大量阅读思想高尚、充满理想追求的书籍,潜移默化中引导他辨识美丑,提高品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就这样,我用尊重做基础,以人性为关注点,用美德去浇灌,最后终于带他慢慢地走出了困境。
我独爱教育家雅斯贝尔斯的一句话,他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我期待有一天,我的那棵树可以在历经百折千回之后挺立在岁月之中,以一生的温柔摇动我的那些孩子们。
参考文献:
[1]马欣川.现代心理学流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3.
[2]王晓春.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7.
[3]周金虎.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誗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