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拉技术在口咽期吞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uluoyanyu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研究表明,牵拉及关节活动度训练能够提高软组织顺应性,改善肌肉痉挛及肌肉挛缩.脑卒中等上运动神经元综合征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和肌肉自身变化,导致其肢体肌肉痉挛[1],吞咽肌群也面临相同病理改变,从而造成吞咽功能下降。

其他文献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如不及时治疗,容易造成患者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等严重后果.目前临床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暂无特效药物,主要靠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针灸等手段进行干预,治疗周期较长且疗效不甚理想.本研究联合采用吞咽功能训练及咳嗽诱导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发现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观察脊柱后凸畸形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肺功能及活动能力的影响,进而指导骨质疏松伴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康复训练.方法 共选取2012年6月至10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其中伴有脊柱后凸畸形患者30例,将其纳入脊柱后凸组,余30例不伴有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则纳入无脊柱后凸组.应用Cobb角和枕-墙距(WOD)评定入选患者脊柱后凸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
臂丛神经痛(brachial neuralgia,BN)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或亚急性臂丛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为患侧臂丛神经支配区的肩胛带和上肢出现疼痛.BN分为因感染所致的特发性臂丛神经痛(idiopathic brachial neuralgia,IBN)和因邻近组织病变压迫所致的继发性臂丛神经痛(secondary brachial neuralgia,SBN),其中IBN又称臂丛神经炎(bra
期刊
目的 观察肌电图联合电刺激引导注射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 选取45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在肌电图及电刺激定位引导下,采用多点注射方式将A型肉毒毒素注入痉挛靶肌内;并于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辅以肢体功能训练.于注射前、注射后第1周、第2周、1个月、3个月时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腕指关节
臂丛神经损伤在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为常见,多为单侧发病,表现为活动障碍,上肢无力,肌肉呈进行性萎缩等症状.目前,臂丛神经损伤的治疗是世界医学难题之一,早期多以保守治疗为主.近年来,我科采用综合康复早期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非手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6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臂丛神经损伤诊断治疗标准[1],且签署知情
期刊
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据研究报道,骨性关节炎患者血黏度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与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是骨关节炎患者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之一[1].目前,国内鲜见关于氦氖激光经骨关节照射对骨关节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的报道,我院理疗科于2009年至2011年选择膝骨关节炎患者30例进行大剂量氦氖激光膝关节体表照射,并进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膝骨关节病治疗效果相关性
期刊
目的 观察社区呼吸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及社区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给予社区呼吸康复干预,治疗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用药及营养指导、呼吸训练、运动锻炼等;每4周电话随访1次.于入选时及干预1年后进行疗效评定,疗效观察指标包括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圣乔治
目的 观察调制中频电联合甲钴胺茎乳孔旁注射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药物、B族维生素、针灸、面部肌肉推拿等;治疗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调制中频电及甲钴胺茎乳孔旁注射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House-Brackman (HBN)评级及Sunny brook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大约占人体体重的40%.骨骼肌产生对身体各器官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一系列生物信号分子被称为肌细胞因子(myokine)[1].骨骼肌不仅是运动器官,还是机体的内分泌器官,其所分泌的肌细胞因子可能是运动参与疾病康复和预防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本文对近年来肌细胞因子与运动及临床疾病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综述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超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恶性脑水肿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末次术后并发恶性脑水肿的患者146例,根据患方治疗意愿及高压氧治疗介入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超早期组(术后3d内介入高压氧治疗)、普通组(术后4~10d内介入高压氧治疗)、对照组(未行高压氧治疗),3组患者分别为55例、65例、26例.记录3组患者4周内的死亡率,于颅脑损伤术后1、2、3、4周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