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超声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产前诊断,手术病理证实的10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总结,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符合率93%(93/102),不符合率7%(7/102)。结论:超声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准确、安全、可靠、重复性强。
关键词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手术对照 病理对照
资料与方法
2002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2例,年龄27~40岁。初产妇84例,经产妇18例,分娩孕周34~41周,孕期及手术前均行数次B超检查,使用仪器为GE公司LOQIC5与LOQ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嘱患者仰卧,经腹部常规多切面扫查子宫与盆腔,将发现的子宫肌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记录在工作站内,然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 果
B超图像显示:肌瘤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较小者可呈梭形,大多界限较清晰,有假包膜。浆膜下肌瘤可见子宫表面局部隆起,多发性子宫肌瘤,可使子宫凹凸不平,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凸起,宫腔肌瘤可见胎儿向子宫底部漂浮。肌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黏膜下肌瘤以强回声居多,较大的肌瘤,肿块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匀,合并红色变性时,内部回声衰减,或呈无回声。子宫肌瘤周边可见假包膜低回声晕。
肌瘤大小不一:1.0cm×0.9cm×0.8cm~14.0cm×11.0cm×9.0cm。单发者68例,多发者34例。
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子宫肌瘤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肌瘤实质内部可有呈点状,短棒状或较状血流信号显示。子宫黏膜下肌瘤,可见周边血流信号,子宫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可探及形态各异的丰富血流信号,包括单支条状,点状或数条短线状,小分枝状等。
手术中所见:子宫平滑肌瘤位于肌壁间者48例,位于浆膜下者32例,二者混合型18例,黏膜下肌瘤2例;宫颈肌瘤2例,单发性子宫肌瘤68例,与B超结果不符5例,实际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34例;与B超结果不符者2例,1例为子宫畸形合并子宫肌瘤,另1例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症。
B超与病理结果对照:B超提示单发性子宫肌瘤68例,与病理结果完全相符合者63例,另5例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其中还包括6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B超提示3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其中32例与病理相符,误诊2例。1例为残角子宫合并子宫肌瘤,1例为单发性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症。
讨 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妊娠0.3%~0.5%[1]。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于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并发症增加,剖腹产率增加。因子宫肌瘤导致的并发症[2,3],于孕前、孕中、产前及时准确地应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尤为重要。
本组102例B超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93%(93/102),误诊率7%(7/102)。分析漏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超声医师缺乏足够的经验:只注重检查胎儿的宫内发良状况,而忽略了对孕妇子宫,宫颈及盆腔的检查。检查的顺序应先检查子宫颈,然后做子宫逐个切面的纵切,横切,斜切等。对妊娠较大月份者,必要时,嘱孕妇除仰卧外,可变更体位为左侧或右侧卧位,以便看清子宫全貌,避免将子宫肌瘤漏掉。然后再进行胎儿的检查。如能在早、中、孕期发现子宫肌瘤,就可减低由于晚孕期子宫增大带来的肌瘤漏诊。②子宫肌瘤应与子宫收缩引起的子宫局部增厚声像相鉴别:子宫肌瘤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界限较清晰,可见假包膜回声,且内回声以低回声者多见。引入CDFI,周边可见丰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内部多见形态各异的血流信号,如点状、短棒状或短线状,分枝状等。而子宫收缩引起的子宫肌层局部增厚,无假包膜回声,与子宫肌层无界限,引入CDFI,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其形态多呈梭形,动态观察,增厚的肌壁其形态,大小可发生变化,或继续增厚,或缩小,轻者可消失。患者可有阵发性腹痛。③与子宫肌腺症相鉴别:子宫肌腺症以往有痛经史,而子宫肌瘤则无。子宫肌腺症无假包膜低回声晕,可呈片状的不均质低回声,或略强回声,引入CDFI,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只要我们结合病史和其声像图特点不难诊断。④与残角子宫相鉴别:残角子宫与子宫实质回声相同,但其内部中央可见回声增强的蜕膜回声团,而子宫肌瘤内部则无此特征。残角子宫以往多有痛经病史。⑤与卵巢巧克力囊肿相鉴别:子宫浆膜下肌瘤极易与巧克力囊肿相混淆,子宫浆膜下肌瘤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见彩色的条状血流连接在子宫肌层与肿块之间,且肿块内部可见状,或条状血流。而巧克力囊肿与子宫距离较浆膜下肌瘤远,且引入CDFI,与子宫肌层之间无条状血流,内部无血流信号反射,内部多见密集、略强的点状回声。患者以往多有痛经史。⑥妊娠时发生在子宫后壁的肌瘤容易漏诊:在妊娠中晚期,受胎儿及羊水的影响,超声束很难穿透到子宫后壁,使子宫后壁的肌瘤难以显示。但如果让孕妇变更体位,如侧卧,加之采用探头在孕妇腹壁左、右两侧斜切的方法,不难诊断。因此,应将早、中、晚期妊娠的B超检查结果结合起来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超声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应该进行定期的孕前及妊娠的早、中、晚期超声检查,严密监测子宫肌瘤的生长情况,警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肌瘤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特别有助于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及其内部是否有红色变性。它安全、可靠、准确,对孕妇及始儿无伤害,重复性强,为明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327.
2 纪新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72例临床分析.青岛医学院学报,1996,32:264-265.
3 郑丽漩,徐新生.妊娠合并子宫瘤117例的并发症处理.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2:745-746.
关键词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手术对照 病理对照
资料与方法
2002年2月~2006年12月收治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02例,年龄27~40岁。初产妇84例,经产妇18例,分娩孕周34~41周,孕期及手术前均行数次B超检查,使用仪器为GE公司LOQIC5与LOQIC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嘱患者仰卧,经腹部常规多切面扫查子宫与盆腔,将发现的子宫肌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记录在工作站内,然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
结 果
B超图像显示:肌瘤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较小者可呈梭形,大多界限较清晰,有假包膜。浆膜下肌瘤可见子宫表面局部隆起,多发性子宫肌瘤,可使子宫凹凸不平,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凸起,宫腔肌瘤可见胎儿向子宫底部漂浮。肌壁间肌瘤及浆膜下肌瘤内部回声以低回声为主,黏膜下肌瘤以强回声居多,较大的肌瘤,肿块内部回声强弱不均匀,合并红色变性时,内部回声衰减,或呈无回声。子宫肌瘤周边可见假包膜低回声晕。
肌瘤大小不一:1.0cm×0.9cm×0.8cm~14.0cm×11.0cm×9.0cm。单发者68例,多发者34例。
彩色多普勒声像图:子宫肌瘤周边可见环状或半环状较丰富的血流信号,肌瘤实质内部可有呈点状,短棒状或较状血流信号显示。子宫黏膜下肌瘤,可见周边血流信号,子宫浆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可探及形态各异的丰富血流信号,包括单支条状,点状或数条短线状,小分枝状等。
手术中所见:子宫平滑肌瘤位于肌壁间者48例,位于浆膜下者32例,二者混合型18例,黏膜下肌瘤2例;宫颈肌瘤2例,单发性子宫肌瘤68例,与B超结果不符5例,实际上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34例;与B超结果不符者2例,1例为子宫畸形合并子宫肌瘤,另1例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症。
B超与病理结果对照:B超提示单发性子宫肌瘤68例,与病理结果完全相符合者63例,另5例为多发性子宫肌瘤,其中还包括6例子宫肌瘤红色变性。B超提示34例多发性子宫肌瘤,其中32例与病理相符,误诊2例。1例为残角子宫合并子宫肌瘤,1例为单发性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肌腺症。
讨 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占妊娠0.3%~0.5%[1]。因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于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并发症增加,剖腹产率增加。因子宫肌瘤导致的并发症[2,3],于孕前、孕中、产前及时准确地应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尤为重要。
本组102例B超诊断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符合率93%(93/102),误诊率7%(7/102)。分析漏诊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超声医师缺乏足够的经验:只注重检查胎儿的宫内发良状况,而忽略了对孕妇子宫,宫颈及盆腔的检查。检查的顺序应先检查子宫颈,然后做子宫逐个切面的纵切,横切,斜切等。对妊娠较大月份者,必要时,嘱孕妇除仰卧外,可变更体位为左侧或右侧卧位,以便看清子宫全貌,避免将子宫肌瘤漏掉。然后再进行胎儿的检查。如能在早、中、孕期发现子宫肌瘤,就可减低由于晚孕期子宫增大带来的肌瘤漏诊。②子宫肌瘤应与子宫收缩引起的子宫局部增厚声像相鉴别:子宫肌瘤多数为圆形或椭圆形,界限较清晰,可见假包膜回声,且内回声以低回声者多见。引入CDFI,周边可见丰环状或环状血流信号,内部多见形态各异的血流信号,如点状、短棒状或短线状,分枝状等。而子宫收缩引起的子宫肌层局部增厚,无假包膜回声,与子宫肌层无界限,引入CDFI,内部无血流信号显示。其形态多呈梭形,动态观察,增厚的肌壁其形态,大小可发生变化,或继续增厚,或缩小,轻者可消失。患者可有阵发性腹痛。③与子宫肌腺症相鉴别:子宫肌腺症以往有痛经史,而子宫肌瘤则无。子宫肌腺症无假包膜低回声晕,可呈片状的不均质低回声,或略强回声,引入CDFI,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只要我们结合病史和其声像图特点不难诊断。④与残角子宫相鉴别:残角子宫与子宫实质回声相同,但其内部中央可见回声增强的蜕膜回声团,而子宫肌瘤内部则无此特征。残角子宫以往多有痛经病史。⑤与卵巢巧克力囊肿相鉴别:子宫浆膜下肌瘤极易与巧克力囊肿相混淆,子宫浆膜下肌瘤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可见彩色的条状血流连接在子宫肌层与肿块之间,且肿块内部可见状,或条状血流。而巧克力囊肿与子宫距离较浆膜下肌瘤远,且引入CDFI,与子宫肌层之间无条状血流,内部无血流信号反射,内部多见密集、略强的点状回声。患者以往多有痛经史。⑥妊娠时发生在子宫后壁的肌瘤容易漏诊:在妊娠中晚期,受胎儿及羊水的影响,超声束很难穿透到子宫后壁,使子宫后壁的肌瘤难以显示。但如果让孕妇变更体位,如侧卧,加之采用探头在孕妇腹壁左、右两侧斜切的方法,不难诊断。因此,应将早、中、晚期妊娠的B超检查结果结合起来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超声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于高危妊娠。应该进行定期的孕前及妊娠的早、中、晚期超声检查,严密监测子宫肌瘤的生长情况,警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超声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子宫肌瘤发生的部位、形态、大小、内部结构,特别有助于发现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及其内部是否有红色变性。它安全、可靠、准确,对孕妇及始儿无伤害,重复性强,为明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327.
2 纪新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72例临床分析.青岛医学院学报,1996,32:264-265.
3 郑丽漩,徐新生.妊娠合并子宫瘤117例的并发症处理.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2:74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