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研究的文学政治学路径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e0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茅盾的文学创作思想侧重于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考察,基于此,我们可以从文学政治学的角度来解读茅盾文学创作思想的审美之维和政治之维,而这,也正是浙江传媒学院张邦卫、赵思运、蔺春华精心编纂的《茅盾研究年鉴(2012—2013)》(现代出版社2014年版)所突显的重要主题。
  关键词:《茅盾研究年鉴》 茅盾研究 文学政治学
  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文学巨擘,茅盾开创了一种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模式,引领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左翼”文学的主流。茅盾的文学创作侧重于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考察,基于此,我们可以从文学政治学的角度来解读茅盾文学创作思想的审美之维和政治之维,而这也正是浙江传媒学院张邦卫、赵思运、蔺春华精心编纂的《茅盾研究年鉴(2012—2013)》(现代出版社2014年版,以下简称《年鉴》)所突显的重要主题。
  一
  茅盾在创作《子夜》时,试图将文学审美之维与政治之维相互融合交叉,实现文学思维和政治思维的同一性建构。在谈到《子夜》的构思的时候,茅盾认为他是“采用多线交叉发展,然后两条主线先后发展的结构方法”“从复杂的内容里突出中心,从纷繁的线索中见出主次,做的波澜起伏而有条不紊”①。在谈到《子夜》的创作意图时,茅盾则希望“通过农村与城市两者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②。茅盾在《子夜》里采用网状结构,展示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存现状,相同阶级、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追根究底是在述说整个国家积贫积弱的悲剧,这正如瞿秋白所言,《子夜》是应用真正的社会科学,在文艺上表现中国的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扛鼎之作。③
  茅盾常聚焦于两类人物形象的描写:民族资本家和时代新女性,这些人虽然会存在某些缺点,但茅盾的着力点在于对他们思想精神的肯定,例如对《子夜》里自私贪婪的吴荪甫发展实业、建立工业帝国美好理想的肯定;对《蚀》里易于动摇的孙舞阳、章秋柳活跃生命力的赞扬等。作者在他们身上是寄予厚望的,可以说他们是一种美好的政治想象和生活想象的结合,他们是真实的,所以有缺点,但是他们更是可能走向革命道路,进行政治斗争的上好人选。可以说,茅盾通过文学创作表达了对壮大政治斗争队伍的渴望和期待,同时更是对作品之外的这些人的热忱呼唤。
  茅盾在20世纪曾参与过几次著名的文学论争,包括“两个口号”之争、革命文学论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争等,这些论争无一例外地表明了茅盾对文学使命的探究和对政治影响文学的辩证思索。茅盾通过这些论争倡导一种文学的社会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在他看来,文学不仅仅是纯粹的艺术创作,还必须是革命的和政治的文艺,文学更应该成为直面现实、参与政治斗争的利器。他指出,文学既不能沦为政治的传声筒,一味地高呼革命口号,也不能苟且于小资产阶级的风花雪月,要“质朴有力”地描写小资产阶级。茅盾的这些文学观念毫无疑问在当时饱受争议,但历史后来证明茅盾当时明显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具有超越性和前瞻性。而且,这些文学倡导要求对文学的政治功能要拿捏得恰到好处,兼顾“求美”与“求实”,尽可能达到理想中的文学与政治意义的平衡,茅盾也穷其一生想用自己的创作验证自己的这些主张。
  纵观茅盾整个创作思想的发展脉络,他的文学始终充满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因而他的创作目的也随着社会局势的变化而变化。从“五四”时期最早的“为人生”,到后来大革命时期的“为阶级”,抗战前后的“为民族”“为民主”的主张,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为工农兵”的主张,茅盾确实在践行自己的文学主张,推崇文学成为为教化社会、变革现实的有力手段,这也使茅盾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政治斗争色彩和现实主义风格。事实上,对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恰恰正是文学与革命二者的共约性,通过对这些形象的刻画,茅盾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想象,缔结了文学与革命的盟约。
  二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茅盾虽为中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是左翼文学的引领者。正是如此,茅盾往往被学者们视为文学家与革命家于一体的完美结合者。《年鉴》全面整理了2012年至2013年间有关茅盾研究的大事记,关于茅盾的重要研究论文、论著,以及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的要目与摘要。可以说,《年鉴》对国内茅盾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态进行了集中展示,是茅盾研究中的一项系统化和全面化的梳理和增补空白工作,为学者们进行相当研究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文献资料和学术动态。
  《年鉴》栏目编排清晰,共分为四编,其中不仅有2012年—2013年间的大事记,有对相关研究专著的评介性文献,同时也有未收录全文的茅盾研究论文摘要文献。这样的编排方式可以使读者对2012年—2013年间的茅盾研究现状有了整体性的认知。它不仅全面展示了2012年—2013年间国内外茅盾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而且以一种档案式的文本形式呈现了晚近茅盾研究的整体倾向。《年鉴》全面梳理了2012年—2013年间国内外茅盾研究和相关文学事件的新动向,向我们展示了茅盾研究的整体状况,并对各项研究成果和研究动向进行了清晰完整的档案式记录。在读者有了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年鉴》中的“重要研究论文”部分更是对晚近茅盾研究成果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论文进行了收录。
  《年鉴》所收录的科研成果之所以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在于论文的发表刊物级别高,作者大多是长期从事茅盾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另一方面这些论文的主题既有全面性,同时也体现了晚近茅盾研究的关注重点。从《年鉴》中可以看出,在2012年—2013年间,学者们对于茅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茅盾的生活历程和人格性格及其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研究;茅盾的文学创作主题和创作思路研究;茅盾作品的文本解读;茅盾文学创作的现代性意义及其影响研究。这些论文从一个复调的语境对2012年—2013年间的茅盾研究成果进行了多层面、多视角和多维度的展示。在这些研究成果中,学者们在讨论茅盾的文学创作思想大多侧重于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考察,由此可以看出,从文学政治学解读茅盾,是《年鉴》所体现的晚近茅盾研究的一个聚焦点,同时表征了这一维度也是当下茅盾研究中学者们的主要关注点,如收录的论文《抗战时期茅盾对新疆文艺发展的意见》《特定文化语境与现实主义创作范型——论茅盾的“创作模式”及对其的评价》《茅盾与两个口号之争》《现代性的恐惧与诱惑——茅盾小说的创作歧思及其文化意义》《茅盾与革命文学派的“现实”观之争》《堕落还是革命:茅盾小说〈虹〉中梅行素形象分析——民国文学研究之一》《启蒙现代性的“矛盾”书写——兼论茅盾的报告文学话语》等。   通过对《年鉴》的解读,笔者以为,茅盾除了开创新的文学范式,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影响深远的“社会剖析小说”之外,还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开创者之一,为我国文学的长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强调文学应注重对形式和技巧的探索,合理地运用刻画人物、布局谋篇等,更指出在革命文学的领域内也要重视艺术的规律,这些文艺理论无疑是对文学起源性质和功能性质相结合的最好诠释。作为茅盾来说,他的文学创作既是时代心理和自身个性的结合,又是政治之维和文学之维的交叉。我们既要认识到茅盾本身的文学创作实践具有的审美意义,又要看到其对社会现实和政治的积极介入效用。文学作为一种兼具两种性质的实践活动,不能偏废其一,要适当地调和二者的交叉关系,实现文学作品对政治话语的适度包容以及政治导向对文学特质的适度解放。
  茅盾自身带着社会的复杂性投身到革命的洪流当中,以笔为刃,充当起文学与社会之间的纽带,他的创作必然是社会政治和自身独特心理个性的反映,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和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中国文学做出的巨大贡献。茅盾曾说:“真正的勇者是敢于凝视现实的,是从现实的丑恶中体认出将来的必然”,“不要感伤于既往,也不要空夸着未来,应该凝视现实,分析现实,揭破现实。”④面对自我的现实,面对社会的现实,我们都有责任去和丑恶的现实作斗争。这不仅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们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必然选择。在今天,茅盾文学创作中强调注重文学的社会责任使命,倡导文学与政治的连结关系,对于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依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在对文学的审美之维和政治之维进行权衡时,我们必须要保留以审美为本位来进行创作,唯有此才能保证二者实现真正的融合,才能保证文学的本质,若反之,很容易使文学创作流于政治传声的工具。文学与政治,从来不是对立的两个极端,我们必须要看到二者的互为依赖性,从中找出二者兼容的平衡点,更好地为我们的文学创作提供经验。
  ① 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新疆日报》(“绿洲”副刊),1939年6月1日。
  ② 茅盾:《再来补充几句》,《茅盾全集》(3),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1页。
  ③ 瞿秋白:《〈子夜〉和国货年》,《申报》1933年3月12日。
  ④ 茅盾:《写在〈野蔷薇〉的前面》,《野蔷薇》,上海大江书铺1929年版,第146—147页。
其他文献
在哈尔滨这片土地上洒下过无数抗战烈士的鲜血,赵一曼女士就是其中之一。阿成所写以赵一曼女士为名的小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英雄形象赵一曼。  小说叙事巧妙简洁,以赵一曼女士在1936年被日军抓获实施酷刑最后处死的事件为背景,在描写中不是像书写史实般把赵一曼女士被捕、受刑最后处死的全部过程融入小说中,而是将其内容缩略,只选取突出赵一曼女士性格的关键部分,并运用环境描写、语言描写等多角度意图为读者
【摘 要】进入小学高学段,学生基本完成了常用汉字认知积累,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解读能力。这个学段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根据学生的成长变化及其发展需求进行设计和组织,而且还应与中、低学段的阅读教学有所区别。如,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更加主张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养成等。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学段;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马来西亚华文作家商晚筠的小说《痴女阿莲》展示了马来西亚华人乡村封建思想压制下的人性异化、乡村女性被摧残丧失独立人格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困境。对于人生存状态和乡村社会痼疾的反思,使这部小说具备追求时代和人性之永恒的特征。小说浓厚的乡土气息显然受到台湾声势浩大的乡土文学创作思潮的影响。  关键词:商晚筠 阿莲形象 乡土书写  商晚筠是较早期一批获得台湾文学大奖的马来西亚华文作家,也是受到李昂、
摘 要: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和米切尔笔下的斯佳丽都是文学作品中的女强人形象,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与以往的研究不同,本文侧重于以平行研究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她们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所体现出来的深层文化和民族特性等方面的异同。她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女性意识的觉醒,她们都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强或弱地反抗着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诋毁和歧视。此外,价值观的不同造就了她们内在品格与结局的不同。通过比较她
摘 要:《小团圆》和《好儿女花》分别是张爱玲和虹影影射个人爱情婚姻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九莉和六妹与乌特·艾尔哈特在其《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中的“好女孩”与“坏女孩”相照应,也正暗示着她们截然不同的结局。本论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寻找造成两位女主角相反结局的原因以及具体表现,透过作品来了解作家的叙述方式及策略等,更进一步解读两部作品。  关键词:《小团圆》 《好儿女花》 九莉 六妹 
摘 要:王安忆以失落与自适两类人的人生奋斗为视点,叙述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实践和成果。她叙述自我救赎女性在自我意识觉醒后的成长,并以此为受挫女性提供建设理想生命状态的样本。另外,她在世俗之态中肯定知青的奋斗理想,认为他们将自身命运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了王安忆对知青群体理想践行的价值认同。  关键词:人生跨越 现实性 自我救赎 知青群体  王安忆以不同境遇中的人们改变生存状态的实践和成果,表达了她积
摘 要: 深圳画家陈宏新的创作历程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延续至今,人物画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画家对于“人性”的艺术探索。陈宏新的艺术之路受到成长背景、时代风格、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画家最终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创作路径,在特定时代形成的艺术风格也随之发生变化。  关键词:陈宏新 人物画 艺术风格 创作路径  陈宏新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一直在广东生活并进行艺术创作。他出生于深圳观澜街道一个
摘要:阐释中国20世纪的历史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创作主题。进入新时期文学之后,多位作家都做出了独特阐释。作为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进行创作的高产作家,莫言的作品非常关注对历史题材的重新处理。在多部长篇小说中,莫言都有意通过一种新的视角来反观历史、解读历史,试图找出“历史”与“当代”这两个时空之间的某种联系,寻找一种解决当下类似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莫言 新历史 叙事 解读  20世
摘 要: 钱锺书先生论陶渊明诗的显晦问题时,举出并驳斥了蔡宽夫、李审言二人之观点,认为杜李韩三人并非不重陶渊明诗,但未详细展开。实际上杜李韩三人就像唐代众多诗人一样,并不是不重视陶诗,而是不懂欣赏陶诗。及至宋朝,宋人开始从更加多样的角度剖析品味陶诗,自然就能发现其生命力的丰富,故渊明文名,至宋而极。其实这本质上仍是诗分唐宋这一观点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陶诗 唐 宋 诗分唐宋  《谈艺录》二十四《
摘 要: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立足于为受众提供各种各样的生活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受众的生存理念和生活观念。各类生活服务节目中,走出演播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第一线的节目因为贴近百姓生活而备受青睐,而走出演播室的主持人的主持往往成为这类节目成败的关键。本文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为例,从“与自然人文环境融合”“积极寻求沟通交流”“努力寻求情感共鸣”等方面分析生活服务类节目外景主持的贴近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