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云计算”降温节能

来源 :新知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dou0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计算”的突飞猛进,也让各大数据中心的用电量一路激增。芬兰赫尔辛基公共能源公司(HE,Helsingin Energia)回收这些大量计算产出的废热,从中获取能量。
  
  据绿色和平组织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云计算数据中心和远程通信网络的快速增长,使得2010年的用电量激增。而这些逐渐成为网络核心的“云”数据,正在产生真正的污染云。绿色和平组织尤其指责了微软、Google和苹果等IT巨头,认为他们才是气候变暖的幕后黑手。因为这些公司建立的数据中心主要都是靠传统煤电来维持运作,从而对气候变暖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算算“云计算”的耗能
  
  云计算数据中心究竟要耗多少能?让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数据中心是以机箱为单位,每个机箱里有1000余台服务器,每个数据中心有众多机箱。按一般标准我们设定有50个机箱,也就是一个数据中心总共有50,000台服务器,一台电脑的服务器功率大约500瓦,服务器一般全年无休。也就是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地运转着,那么,一个数据中心,一年耗电量约22亿千瓦时。以Google为例,据现有公开信息,包括在建的数据中心,Google在全球共有36个数据中心,那么一年,仅Google一家公司,就会耗掉约790亿千瓦时电力。有统计称Google部署在美国的服务器和冷却系统在2005年总计耗电450亿千瓦时,显然,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升。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结论是,如果把“云计算”涉及的全球电信和数据中心当成一个国家,那么它则在2007年全球能源消耗榜上排名第五(前四名分别为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
  而同时,“云计算”所使用的、庞大的电脑群会产生大量的废热,热度最高可达到50℃,需要高功率的冷却装置来处理这些废热。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将这些废热通过空调冷却机组降温后排入大气,但是,冷却机组也需要耗电。在北欧寒冷的冬天,能将废热利用起来吗?从这个角度出发,芬兰赫尔辛基的公共能源公司Helsingin Energia将目光投向了云计算数据中心。
  
  最简单的方式是自然冷却
  
  Helsingin Energia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外包绿色设计方案,使客户可以专心于其核心产业,早在半个世纪前的1953年,他们就配合芬兰市政部门,在赫尔辛基市建设大量区域集中供热系统。如今,这种集中供热系统可以满足该城市供热需求的93%,而运用同样的方式处理城市区域冷却系统,则可以进一步提升效率。Helsingin Energia主要经营就是区域集中冷却与供热系统,以及热回收系统,数据中心的废热正是他们需要的东西。
  “我们是将产电、产热和冷却过程融为一体,通过区域集中冷却和供热系统,将数据中心的废热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收集,再流向企业建筑或者居民家中,提供暖热,再将冷却后的气体输回数据中心,给数据中心的计算机降温,以此形成能源的良性循环。”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Juha SipilR为我们介绍了废热回收方案的基本原理,“从专业的角度讲,新的废热回收技术使能源利用效率的限制值大大降低,由以往的1.0达到近乎零限制。比如,我们使用热泵收集废热,一个单位的电能可以产生五个单位的热能,所以能量的有效率很高,因为电能可以以热的形式五倍返还。一个数据中心服务器的废热由一个热泵来回收即可,热量随之流向区域供暖系统为建筑供暖及提供热水。冷却废热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自然冷却,每年11月到次年5月这段时间,(赫尔辛基)海水温度会降到8摄氏度以下,此时区域冷却就可以通过使用天然的海水来完成。另外还可以通过吸收技术,吸收那些可能被浪费的废热,这种方式主要在海水温度过高、不适合采取自然冷却方法的夏天实行。”Helsingin Energia根据不同气候特点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个1兆瓦规模的数据中心,节省下来的能耗可以为3万户当地居民供热。
  
  不仅节能,而且减排
  
  “刚开始做这个项目非常困难,我们花了几个月时间去了解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及需求。好在了解得越多,我们越相信这是一件可以长期做下去的事情”,Juha Sipilä如是说。
  这种新方案在节省能源的同时,还降低了碳排放。一个1兆瓦规模的数据中心运用区域集中冷却系统的方案后,在一年内可以降低的、对环境的影响相当于“3000兆瓦时传统能源带来的能源消耗”+“600吨碳排放”+“100辆轿车分别行驶6万公里”。更重要的是,传统空调使用的制冷剂中含有氢氯氟烃化合物,它能破坏大气臭氧层,现在则不再需要制冷剂了。
  而且,传统的冷却方案不仅浪费电能,还大都安装在建筑物的屋顶,占用的空间大、噪音大,也不美观。但区域集中供冷设备是引入到数据中心建筑中的,它没有噪音,也不会造成视觉污染。一旦建筑与区域集中冷却系统相连接,维护和其他建造活动都不再需要。
  但该系统的花费却并不昂贵,仅仅为使用空调冷却机组的五分之一,
  Helsingin Energia设定的目标是要将用户100%的电能都用于计算机的运行上,尽可能在冷却过程中不花费一分一毫的电能。从实际的操作中看,也有数据中心反映,有时这套系统所提供的冷却还是不够,需要额外的电来供给。但即便如此,这套系统仍可以保证至少50%的电量会用在计算机的运行而不是制冷上,这已足够让人高兴了。
  
  绿色方案,节能更省钱——专访赫尔辛基公共能源公司
  
  Juha Sipilä:数据中心废热回收项目负责人
  新知客:请问你们这项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Juha Sipilä:我们的目标是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生产,即减少的碳排放量和产生的碳排放量相等,为此我们一直在不断地努力着。
  新知客:新能源的使用必定需要政府政策或是资金方面的支持,芬兰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Juha Sipilä:建立大型的供热和冷却系统网络为整个城市服务,需要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但这个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服务的项目是盈利性的,并不需要任何经济补贴,相反,我们公司营业额的25~30%会作为客户的收入返回给客户。
  新知客:这项技术是否适合其他国家或城市的同类型企业效仿?有什么条件限定吗?
  Juha Sipilä:使用冷却系统最好因地制宜,净化废水、工业废热或者冷海水,都可以被用在系统中。当有更合适的、非提炼的能源方式存在的时候,用电来供热或者冷却并非明智之举。
  燃料转化为热源比起先转化为电再产热在能源损耗方面会大大降低,能源越以最原始的形式被利用,则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损失就越少。电能是高度提炼的能源方式,在其产生、传输以及输压变化过程中都会造成损失。冷却系统有很强的区域限制,数据中心必须设在需要这些冷却能源的范围内,但是最终用户,比如说使用数据中心服务的人,甚至可以居住在另一个大洲上。从这个角度上考虑,任何一个数据中心都可以建造在适合使用类似系统的地区,而不是数据中心所服务的最终客户所在的地区。
  新知客:总的来说,您认为这项新技术的最大意义是什么呢?
  Juha Sipilä:该系统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废热可以通过收集与传输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冷却工作所产生的碳排则放可以减少高达80%。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我们这个方案是比传统方案的投资起步更低的绿色方案。一个绿色方案并不总意味着要花更多的钱,相反,我们希望客户可以因此而省钱。
其他文献
怎样自由地飞翔?比起自己造飞机,玩动力伞才真正是王道。    1 9 8 4年,法国的登山家罗杰费雍(Roger Fillon)驾着一只方形伞从阿尔卑斯山的勃朗峰安全着陆,从此这种加装了动力装置的滑翔伞变成了一项国际比赛项目,甚至是军用飞行器。  动力伞(powered parachutes),简单说就是滑翔伞加形似大风扇的发动机,分为背式和轮式、单人和双人几种。  背式动力伞需要飞行员将一台近2
期刊
  
期刊
“奥林巴斯杯”全国首届共聚焦显微图像大赛落幕  2010年1月20日,由科学网主办的“奥林巴斯杯”全国首届共聚焦显微图像大赛在北京落下了帷幕。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激烈角逐,《斑马鱼脑部的神经元与血管》、《盛放的肿瘤》、《凤舞九天》、《纳米—中国风》等十六幅作品脱颖而出喜获殊荣。在当天举办的颁奖典礼上,来自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行业媒体代表与获奖选手共同见证了微观影像世界的奇幻与精彩。  大赛自200
期刊
这是一次中越边境的濒危树种考察,进入热带雨林,爬上高大的木兰树,冒着被从天而降的瓜果砸破脑袋的危险,考察队共发现近20种木兰科植物。    考察者:  中国:孙卫邦博士(从事木兰科植物保护研究),税玉民博士(从事滇东南喀斯特地貌植物区系及保护研究),陈高博士(从事动植物协同进化研究),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FFI)项目官员赵兴峰。  越南:越南植物保护中心(CPC)的6位同事。    2009年11
期刊
“科幻”这棵小幼苗……  2月刊的封面文章是我最感兴趣的话题—科幻电影。我喜欢科幻电影,也对科幻电影背后的故事很感兴趣,文章很有趣,不过看过之后我想起了一个令人遗憾的话题:为什么我们中国没有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科幻电影?为什么没有中国科幻电影能在大家心目中的“经典”里占据一席之地?想来想去,我只能记起一篇很老很旧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对了,前段时间我还看过国产的所谓的科幻电影《钢铁侠》,那是科
期刊
早上8点,人挤上了车,车却挤不上路:晚上6点,车挤进了站,人却挤不下车。无数人的体力在与同类争夺身位、车位的几个小时路程中消耗殆尽,连上班看到电梯按钮都下意识地想到尾号限行,这真是对人——号称世界的支配者,最聪明的生物体——巨大的浪费。  很可惜,中国越变越大的城市,都在成为这种浪费的受害者,从广州、深圳、上海直到北京,莫不例外。以北京为例,在城市之中的日常交通让所有人诟病不已,看起来像国际都市,
期刊
新知客:目前国内堵车情况最普遍最严重的是哪一个城市呢?  姜锐:据我了解,还是北京的堵车问题最严重,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  新知客:如果我们要研究堵车问题,应该怎样来着手呢?  姜锐:堵车问题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我们大家都知道堵车的原因在于车太多了,交通工程学上你为交通需求大于交通供给。  缓解堵车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减少车辆,二是增加交通设施的承载通行能力。  新知客:减少车辆
期刊
在这69天里,钢铁侠、超人、变形金刚等英雄都没有出现,但奇迹还是出现了。从一双-不起眼的灭菌铜纤维短袜到完成救援行动的关键工具——“凤凰号”救生舱,这些高科技含量的工具,犹如外科手术般精准运行,合力完成了这次奇迹。    如果说有奇迹,那是发生在矿工被发现之前的17天里。这17天,没有任何人知道他们的生死,而且,早已远远超出了“黄金救援72小时”定律……虽然有避难所,可那里的食物只够他们维持2天。
期刊
伦敦、纽约、东京等超大城市,早已经走向了开发副城市中心的方向,比如用增加火车站和地铁周围居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等方法,从宏观上调剂交通。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措施。  在伦敦,TRL研发了一套算是当前最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用来控制M25高速路的流量,它依靠从各条车道搜集的实时数据,根据TRL专家设定的数据变量进行分析,然后调节这条路上的限行速度,以此来防止出现堵车或者恶化。一旦路面某处有出现“堵车波”的苗头
期刊
冰箱里的剩菜剩饭能放多久?  Q:为了方便,经常一次做够两三天的饭菜量,然后热一热就可以吃。我想知道,吃过的饭菜在冰箱能放多久?  A: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个念头是,没有冰箱的古人是怎么储存剩食的?这是个考古问题,不过大家都知道古时候的物质可没现在这么丰富。  一般来说,冰箱里的食物可以放置34天,不过,这不意味着可以撒手不管!冰箱的功能是在低温下使细菌的繁殖速度降低,但它们的数目其实一直在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