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的徐悲鸿 为了学习绘画曾三赴上海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他是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生于一个书香之家
  在徐悲鸿早期的传记中,很少有人提到他一赴上海的经历,直到人们找到了20世纪30年代《良友》杂志上刊登的《悲鸿自述》一文后,才对徐悲鸿一赴上海稍作了解。
  徐悲鸿是江苏宜兴人,1895年生于一个书香之家,父亲徐这章是方圆百里有名的画家,徐悲鸿自小就与翰墨结缘。徐达章先生有一幅著名的《松荫课子图》,画中少年正认真读书,旁边老者手持羽扇在少年身后凝神谛听,整幅画形象逼真地刻画出幼年悲鸿发奋攻读的情景。
  徐悲鸿虽非生于大富大贵之家,但渔樵耕读、诗书传家的门风却也使少年悲鸿生活得多姿多彩,后来徐悲鸿的父亲忽然病重,作为家中长子,徐悲鸿开始挑起生活重担。由于他绘画才能出众,小小年纪便名动乡里,常为亲朋好友作画,父亲卧床养病。17岁的徐悲鸿分别去宜兴初级女子师范、始齐小学、彭城中学应聘国画教师,均被录取。于是悲鸿开始身兼三职,在三个学校之间来回奔走,往往是天蒙蒙亮便开始动身,每日奔波近百里,常常数过家门而不入,生活使少年悲鸿开始体味人间的世态炎凉。
  当时正值1911年,辛亥革命的思潮暗流涌动,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文化的重镇,传播新思想的报纸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江苏宜兴靠近上海,所以能够在较短时期阅读到上海的报章杂志。
  一天,徐悲鸿在一份《时事新报》上读到一则征稿启事。兴之所至,就给报社寄去一幅新作——《时迁偷鸡》。《时事新报》是中国最早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主办的。主持人张元济,清末秀才,一位开创中国出版业的元勋。张元济在一大堆画作来稿中,看到了《时迁偷鸡》,觉得这幅画非常有趣,画中的人物乡土气息浓郁、鲜活,他非常喜欢,于是大笔一挥,给了这幅画二等奖。这个小小的奖项如同暗夜里的烛光,照亮了徐悲鸿对未来世界的向往之路,于是上海那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开始召唤少年悲鸿。
  1912年的一天,徐悲鸿第一次迈出了宜兴这块土地,来到大上海。据《悲鸿自述》中说,他第一次看到真的虎豹,并亲眼目睹了大上海的繁华与兴盛。这一次到上海,按今天的看法只算作一次短暂的旅游,并非金宝山先生文中所讲,经友人介绍认识了吕凤子,并向他学习西洋画,徐悲鸿的求学是从第二次到上海开始的。
  决心到上海学习西画
  1912年,从周湘布景画传习所结业的刘海粟再次来到上海,与好友乌始光谋划未来。时值洋务运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之时,西学东渐,尤其是青年一代对民主科学及新文化的追求异常强烈。政体新旧变幻,新思想新文化次第涌现,诸多教育機构、文化团体也开始粉墨登场。刘海粟、乌始光等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开始在《申报》上刊登广告。第一次招生广告刊登于1913年1月28日,末次招生广告为2月16日,招生广告说“专授各种西法图画及西法摄像、照相、铜版等美术,并附属英文课。讲义明显,范本精良,无论已习未习,均可报名。”正是看到第二期的这则广告,徐悲鸿决心到上海学习西画。
  由于资金有限,上海图画美术院办学伊始,异常简陋,教学也极不严谨,徐悲鸿所报的是图画院的选科,教学效果更不理想,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甚至一次课堂上老师竟拿徐悲鸿的几幅习作做讲义,徐悲鸿看自己实在学不到什么东西,两个月后便选择不告而别叉回到了宜兴,继续担任彭城中学和宜兴女子师范的图画教员。
  徐悲鸿二赴上海求学以失败告终,但理想的火种已在他心中开始点燃,对新生活和新艺术的追求使他不再可能囿于一乡,于是就有了1915年的三赴上海。
  父亲病故时家徒四壁
  1914年,徐悲鸿19岁,父亲病故。徐家家徒四壁,连父亲入殓的丧葬费都凑不出,于是他写信向一位做药材生意的长辈借了20块银元。在《悲鸿自述》中,徐悲鸿写道:“先君去世,家无担石,弟姊众多,负债累累,念食指之浩然,纵投身何济……”由此可见,徐悲鸿心情之沮丧和生活的无助。1915年夏天,徐悲鸿决定辞去教员一职,到上海半工半读,寻求提高自己绘画技艺的机会。临行前宜兴女子师范学校国文教授张祖芬先生赠句于他:“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话影响了徐悲鸿的一生,也是徐悲鸿从艺做人的真实写照。
  徐悲鸿到上海后,经同乡徐子明教授的介绍,得识复旦公学校长李登辉。尽管李登辉很欣赏徐悲鸿的画,但看他形容消瘦,面相较小,就对别人说:“此人完全是一个小孩,岂能工作。”因此拒绝为徐悲鸿提供工作的机会。徐子明教授叉介绍徐悲鸿去找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的恽铁樵,盼望能找一份为杂志内页画插图的工作。谁知找这份工作也是一波三折,虽然工作最后也没有落实,但他却因此结识来到上海后的第一个好友黄警顽,并与黄结成了一生的朋友。在黄警顽的热心帮助下,徐悲鸿不但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而且还得识了上海布景画传习所的著名画家周湘,黄警顽在《记徐悲鸿在上海的一段经历》的文章中写道:“那时,上海有一位名叫周湘的油画家,是江苏嘉定人。周湘看上去还不到50岁,两个人第一次见面就一见如故,畅谈了一个下午,第二次拜访时,他带了自己的8幅中国画和西洋画,周湘很赏识这些作品,说表现技术已经具备成功的条件,只要再下苦功,在不久的将来,一定成为一鸣惊人的画家,周湘对欧洲美术史、法国和意大利的各派绘画大师的生平和作品都非常熟悉,他让徐悲鸿欣赏了他的收藏和历年作品,使这位青年人大开眼界。”周湘后来曾把一套四本的西洋画册送给徐悲鸿,正是与周湘的交往使徐悲鸿心中萌生了学习法文,去欧洲留学学习西画的愿望。
  正是徐悲鸿第三次赴上海,翻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徐悲鸿在这里结识了康有为、陈三立、蒋梅笙等社会贤达,从这里出发到法国留学8年,完成了他人生的重大转变,也奠定了他在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上的领导地位,并成就了一代美术大师。时至今日,其艺术成就依然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邢大军据《纵横》整理
其他文献
杨秋平、雷文勇夫妇一直坚守的“雷门家训”,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让他们找到事业的方向,也找到家庭幸福的钥匙,先后被评为“全国书香之家”、“全国最美家庭’和“全国五好家庭”。在很多人眼中,企业家家中的保险柜里肯定都放了不少金银财宝:而在杨秋平眼中,她与丈夫8年间来往的信件才是最珍贵的。  上世纪80年代,在重庆荣昌矿务局一所子弟学校,杨秋平与班上另一名女生包揽了所有考试的一、二名。因高考发挥失常,她只考
期刊
王健伟今年26岁,是宠物医院里的“一把刀”,擅长给猫狗做剖腹产、切肿瘤和各类骨科手术。别看他年纪轻轻,却已经有6年多的临床经验。  说到学习经历,王健伟说,家人原不准备让他读医学类专业,但他却赌气要学,可偏偏考试没考好,“学不成人医,那就学兽医了呗”。王健伟赌气学了兽医,到了学校,才发现兽医这个专业非常有意思。20岁那年,王健伟在一家宠物医院实习,跟着师傅练习各种宠物外科手术的技术。  王健伟领着
期刊
从《圣城记》到《牧马人》,再到《两个人的教室》《飞越老人院》……牛犇在他七十年的电影生涯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不同时代的作品里,观众都能看到他精彩的表演。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牛犇怀抱初心,戏份再少亦全力以赴。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角色虽小,戏比天大。  “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记者:您从艺七十余载,饰演了许多令观众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圣城记》的小牛子、《飞越老人院》的痴呆老人老金
期刊
居文君,1991年1月31日出生在上海普陀区。爸爸居建华爱下棋,经常会和小区的一些老邻居“杀”上几盘。居文君刚学会走路,就常围着爸爸和叔叔们的棋盘绕圈儿。耳濡目染,也爱上了圆圆的棋子。有一回,居文君看爸爸下棋时,有个伯伯的棋子不小心掉了,她捡起来,一下子扣在棋盘上,嘴里学着爸爸的样子,来了句:“杀,将军。”这举动,引来了大家一阵大笑,掉棋的伯伯说:“老居啊,我看你这女儿以后也是个下棋高手。”  豆
期刊
浙江省“嘉兴一中”校园里,一尊铜铸胸像十分引人注目。铜像的基座上镌刻着:“敬爱的张印通校长”八个大字,一旁是“学生金庸敬题”的落款。这是金庸捐资建起的铜像。一九八六年四月,嘉兴一中首次举办张印通校长纪念活动,金庸专门发来电报,称:“张印通老师是我恩师,对我一生教导嘉惠良多,数十年来时时思念,不敢忘怀他的恩德。”  金庸与张校长的情缘,要追溯到上世纪抗日战争时期,那时他就读于嘉兴一中前身的“嘉興中学
期刊
第六届乌镇戏剧节2018年10月18日至28日在浙江嘉兴乌镇举行。本届戏剧节的主题为“容”,所谓“有容乃大”、“兼容并蓄”是也,集中上演了来自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个剧。  作為该戏剧节的开幕大戏,由孟京辉执导、齐溪、文章、陈明昊、韩青等青年演员主演的舞台剧《茶馆》,早在开演之前,就备受戏迷们的关注,场场一票难求。而孟京辉对老舍先生作品的大胆改编,也引起了戏迷们的热
期刊
海蒂·克鲁姆是世界顶级泳装模特,并被称为世界最美女人之一。她不仅席卷了T型台,而且延伸到写作、设计、电视等领域,甚至有一种玫瑰以她来命名——“海蒂·克鲁姆玫瑰”,在2009及2010年连续两年被《福布斯》评为“超级吸金女模”的第二位。海蒂·克鲁姆,这位多年不走T台秀的女模,名次仅位于年轻貌美的吉赛尔·邦臣之后,可谓是“大妈级”女模的奇迹。  当年,身高177厘米的海蒂·克鲁姆一出道便迅速蹿升为世界
期刊
我认识张秀云老师是在今年的北京西城第一文化馆举办的元宵节名家戏曲演唱会上,她演唱的是《刘巧儿》和《花为媒》选段,演出完毕,我在化妝间见到张老师并留下了她的手机号码以便联系。在以后几个月里,我曾给张老师打电话或微信联系总想去拜访她,尽管张秀云老师在戏校教学很忙,但仍然抽出时间接受了我们的拜访。日前,我和摄影师韩强一同走进了张秀云老师的家,面前的张秀云老师身穿一件得体的绿色长衫,虽已年近六旬,也没有刻
期刊
上周日的北马,着实让人们领略到了“国马”的风采,无论你是赛道里的参与者,还是赛道边的志愿者,抑或是观众,都会沉浸在北马带给人们的欢乐中。不过,最能体会马拉松滋味的,自然是那些挑战自我,不停向前奔跑的选手。在这个特定的环境里,无论你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无论你是大名鼎鼎,还是默默无闻,在这条42.195公里的道路上,大家都有着同一个称呼—一马拉松跑者。  作为一名跑者,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说过:“跑步对我
期刊
居里夫人曾获得过许多荣誉,但她却从不因此而陶醉。一天,一位朋友应邀来到她家里做客,一走进屋里,就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弄英国皇家协会刚刚授予居里夫人的一枚金质奖章,不禁大吃一惊,说:“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协会的金质奖章,可是非常难得的荣誉,你怎么能给孩子玩这个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就是想讓孩子从小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