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作者心灵密码 把握文本情感意蕴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f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代辞赋大家扬雄说:“言,心声也。”任何文本都是发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都是作者心理世界对社会人生的观照,都是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形象展示。所以,只有把握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心态,才能正确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破译作者心灵密码,探究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过程。
  一、探寻作者心灵密码,把握文本情感内核
  文本的思想情感常常有表层和里层、浅层和深层之分。我们初读文本读出的思想情感可能只是它的表层和浅层,而文本的深层情感,即情感内核,则潜藏在文本的深层结构里。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核,需要在了解文本产生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经历的基础上,透过语言文字的外壳,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心态。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大多数论者认为文章表达了归隐田园的决心,抒发了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但从创作心理、心态出发对文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归隐田园的决心,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都不是本文的情感内核,本文的情感内核则是深沉的孤独。
  陶渊明性格孤傲,志向高远,品行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萧统称他“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所以,在污浊的官场,他的志向、情操和人格追求都与他人格格不入,他没有志同道合者,他的心中充满无边的孤独。于是他自弃于官场,选择田园。回到田园,亲人和邻里,也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精神诉求。他虽然能和农人一起“把酒话桑麻”,但他的理想追求绝非农事,而是一种诗意的栖居。所以,他没有知音。无论身居何处,陶渊明注定是个孤独者。
  二、探寻作者心灵密码,把握文本复杂情感
  文本是作者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的载体,而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又是作者心理、心态的外化。所以,理解文本的思想情感需要探究作家的创作心理、心态。理解思想情感复杂的文本,更需要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和心态。因为文本思想情感复杂是作家心理、心态复杂的具体表现。比如李密的《陈情表》,表达的思想情感可谓复杂,而文章复杂的思想情感则是由作者写作本文时复杂的心理、心态造成的。所以,我们不妨从探察心理、心态入手探究本文的复杂情感。
  李密是在对朝廷的征召“辞不赴命”,“诏书切峻”的情况下写作《陈情表》的。“辞不赴命”引起了晋武帝的震怒和怀疑:你蜀汉旧臣李密是不是怀念旧主、抗拒新朝?是不是“自矜名节”、故作清高?是不是“有所希冀”、待价而沽?这几条中哪一条都能给李密带来杀身之祸。要让皇帝消除震怒和疑虑,甚至改变初衷同意自己的请求,需要颇费一番心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李密首先想到用悲情打动晋武帝。因此本文先声夺人,开篇便极力渲染自己的身世之悲,状凄苦之情,希望一下子就能把晋武帝带进悲怆凄楚的心理和情感氛围之中,使之产生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和悲悯之情。
  然而,仅仅靠悲情、苦情是难以撼动天颜的。于是李密想到了比“悲情”更有力量的“孝情”。因为历代帝王都强调“孝”,把“孝”和“忠”看作一体两面。晋武帝继位伊始就强调“以孝治天下”。这可是李密的救命稻草。因此,李密在奏表中反复陈述自己对祖母的孝情。这既是想以孝情打动皇帝,也是告诉皇帝:我正是按照你的要求做的,即使你不被感动,也不能给我定什么罪。
  三、探寻作者心灵密码,把握文本情感意蕴
  对一个文本情感意蕴的理解,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要准确把握文本的情感意蕴,往往要考察作家的创作心理和创作动机,探寻文本创作过程中作家心理和情感的轨迹。关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苦抑郁的心情;有人认为它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表现闲情雅趣;有人认为它表现不满现实的愤激之情;还有人认为它是一首思乡曲,抒发的是对家乡江南亲人的思念之情……笔者认为,要准确地理解本文的情感意蕴,就要探究作者的创作心理,把握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情感变化的轨迹。
  现在大多数论者都注意到,造成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不光是社会环境,还有工作、生活和家庭等因素。压抑的时代、沉重的家庭负担和超负荷的工作,使朱自清心情抑郁,精神烦乱,深深地陷入苦闷中。要消解苦闷,就要超脱现实,给心灵寻找一个飞翔的空间,给灵魂寻找一个栖息的场所。为此作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精神突围。
  首先是从空间进行精神突围。既然家庭和社会不能给自己身心以宁静和自由,那就走进自然,让无边的荷香月色抚平自己的内心,让月下荷塘成为自己精神的避难所。在白天黑暗的现实世界里,他是一个承受着种种压力、被紧紧束缚的不自由的人,而在夜晚幽美朦胧的荷塘月色世界里他是一个如释重负的自由人。在这里,他寻找到了精神家园,心灵得到了解脱,内心世界暂时平静下来。但作者不可能像古代隐士那样能够远离红尘,遁迹山林。所以,大自然的宁静和优美只能给他带来暂时的喜悦和安宁,并不能使他永远超脱。
  其次是从时间进行精神突围。既然时代压抑人性,束缚身心,那就走进历史,从历史的记忆中寻找心中的乐土。于是,他穿越时空,沉醉在古代文献所描写的六朝时期江南温馨、浪漫、快乐、自由的采莲生活中,幻想以此驱除心中的压抑、苦闷和孤寂、彷徨。可是,现实中人不可能生活中历史的记忆中。所以,超脱只是暂时的,他很快又回到冰冷的现实中来。
  两个方面的突围均以失败而告终。因此,作者不但没有获得超脱,反而陷入更加浓重的苦闷之中。不宁静→在大自然(荷塘月色)中获得宁静而超脱→在历史记忆(六朝江南采莲盛况)中获得宁静而超脱→又回到现实中的不宁静。这就是作者这次精神突围的心理轨迹。
  总之,文本解读要重视作家创作心理、心态的考察和分析。探寻作家的心灵密码,能够把握文本的情感内核和思想意蕴,理解文本复杂的思想情感。
其他文献
在如今这个大合作时代,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学习工作中,都需要出色的口头表达能力。如公开演讲、产品推介、现场拉票等都需要人们用口头方式及时展示自己的思辨和语言能力。“口语表达”也纳入了初中语文教学的范畴。《初中语文教学大纲》(2011年版本)中明确了语文口语交际的要求:  1.交际要讲究文明和修养,态度自然,尊重对方,注意对象和场合。  2.讲普通话,做到语音清晰,语句连贯,
高中语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地说,语文教学实质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在语文教育实践中融入情感的作用是高中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师只有在语文教育实践过程中充分渗透情感教育,才能真正寓“情”于“美”,以“美”动“情”。为此,教师应当转变教育观点和教育方式,重视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情感
1994年,香港金融管理局组织专门小组,研究香港二级按揭市场(即相对于一级按揭市场而言,指对按揭的交易)的发展情况.该小组于次年7月提交的报告指出,按揭证券化有助于增加物业
【摘要】 本文根据全科医生的工作特点,提出了全科医生的社区健康教育角色与作用:全科医生要以行为干预为中心,着力加强家庭健康教育和病人教育。建议根据健康教育的目的,针对不同教育对象,加强组织管理,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复合使用多种方法,尽可能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关键词】 全科医生;健康教育;社区     顾名思义,全科医生要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能,能进行内、外、妇、儿等科的医疗服务,并且也能
课外阅读时要作好笔记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做笔记对中学生来说好处也很多,我觉得主要从下面几点来理解:  一、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它有助于学生增强记忆力,培养他们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成绩  笔记不仅可帮助记忆,而且还可引导学生仔细去想,刺激他的思考。做读书笔记这一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和考试时快速、准确的解答试题
中医对于痤疮的治疗由来很久且方法较多,大致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即从脾胃、从肺胃、从肾功能、从肝功能、从心脏、从三焦、从血瘀、从热毒、从湿痰以及其他等十个方面。
当今世界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标志。深圳作为邓小平同志亲自创建的经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l临床上较常见,自2002年到2008年305例心律失常患者,现分析如下。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并发症,总结不同类型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患者接
近20年的改革,已使国有企业原有的运作环境与制约条件从根本上被打破.国有企业已走入自动裂变的惯性运动轨道.无论是否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