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松弛软化带辅助激光熔覆制备复合涂层

来源 :表面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xbill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抑制玻璃冲头表面热疲劳裂纹失效和粘着磨损的规律.方法 利用高温松弛软化带辅助激光熔覆制备复合涂层,以Ni60+35%WC(质量分数)粉末作为复合涂层材料,45#钢作为基体材料,316不锈钢网作为高温松弛软化带,研究高温松弛软化带对复合涂层组织结构及其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 未加316不锈钢网时,复合涂层表面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分别0.04 g和0.32,磨痕宽度为(2120±250)μm,残余拉应力较大且分布不均衡,伴随有大量裂纹产生.加入316不锈钢网后,复合涂层表面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分别为0.03 g和0.25,磨痕宽度为(1202±100)μm,残余拉应力小且分布较均衡,伴随有少量裂纹产生.316不锈钢网可以吸收复合涂层表面的残余拉应力,减少裂纹扩展甚至形成无裂纹的复合涂层,使复合涂层表面纵向和横向残余应力分布均衡,同时添加Ni60+35%WC(质量分数)粉末可提高复合涂层表面的耐磨性和硬度.结论 通过在玻璃冲头表面加入高温松弛软化带辅助激光熔覆制备复合涂层可以显著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并抑制复合涂层表面裂纹的产生与扩展.
其他文献
基于富民盆地已有的地质资料,通过物探解译并结合野外调查,开展高频大地电磁法(EH4)和直流电测深法,找到热通道,圈定了热储层,选取盆地11口未受地下水活动扰动的井温数据进行地温梯度计算,分析地温场特征.结果表明,富民盆地存在3处地热异常点,异常点地温梯度为3.02~3.64℃/hm.物探综合推断,热通道为F2深大断裂,浅层热储层为∈2s?∈1l,顶板埋深在1300 m,推测温度39℃;深层热储层为Z2dn,顶板埋深在2300 m,热储温度45℃.经钻探验证,在2290 m见到热水,水温40℃,与物探推断结
为准确预判充填管道磨损程度,引入未确知测度理论,结合改进的AHP法,构建基于改进AHP-未确知测度的充填管道磨损评价模型.选取9个评价指标建立充填管道磨损评估体系,并基于AHP法-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综合权重,将各指标实测值代入未确知测度模型中,确定了各指标测度函数,得到单指标测度矩阵、权重矩阵及多指标测度向量,最终定量分析矿山充填管道磨损风险等级,为充填管道磨损风险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通过将煤层顶板简化为只发生剪切变形的剪切梁模型,对开挖后煤层的横向变形进行分析;进而以煤层的横向变形为参量,结合锚杆已有的本构解析解,建立矩形巷道锚杆应力计算模型,对其中性点位置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锚杆在矩形巷道煤层中的应力分布也符合中性点理论的假设,剪力沿锚杆先减小,后改变方向增大,轴力先增大后减小;在中性点位置,剪力为零,轴力达到峰值.当煤岩弹性模量增加时,锚杆中性点到洞壁的距离减小,轴力峰值减小;当煤岩横向应力系数增加时,锚杆中性点到洞壁的距离增大,轴力峰值减小.
针对四方金矿日需充填均量小(1000 m3/d)、生产调度要求灵活性高的特点,对国内常见的以不同设备为核心的充填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最终选定了以膏体仓储式浓密机为核心设备的充填工艺.该套充填工艺采用双砂仓配置,生产调节灵活性高,技术稳定可靠,投资比单台深锥浓密机系统低10%,具备更高更稳定的底流浓度,运营成本低,应用效果好,为国内相似矿山的充填工艺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马坑铁矿作为岩溶金属大水矿山,时刻面临着水害威胁.为治理其0 m水平以上水害问题,根据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其设施布局等特点,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疏干技术应用现状,决定采用控制疏干技术治理水害.结果表明,采用控制疏干技术有效降低了突水风险,减少涌水量6000 m3/d,年节约排水电费达500万元以上,为矿山安全开采提供了技术保障.该技术可供类似大水矿山治理工程借鉴.
以某湿排式尾矿库为例,运用不确定性分析法分析了尾矿坝高度、浸润线高度、尾粉土层黏聚力c、内摩擦角φ4个因素不同变动幅度对坝体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并进行各因素敏感性排序.结果表明,坝体稳定性安全系数K对各因素敏感性排序为:尾粉土层内摩擦角>浸润线高度>坝体高度>尾粉土层黏聚力;且最危险滑裂面会在该尾矿库19级子坝产生位置跳动,由坡脚圆变为坡面圆,坝体稳定性安全系数也会随之发生显著变化,在坝体稳定性管控中应高度重视.
在我国南方多雨季节,弱岩土质边坡经常发生滑坡灾害.以某个公路边坡滑坡为背景,开展了滑坡灾害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勘查.根据现场走访调查和勘查结果,得到以下结论:该滑坡是由于前期长时间的强降雨作用,地表水径流条件发生改变,集中渗入并冲刷坡体而产生的以牵引式为主的滑坡.地形及地貌、地质条件、地表、地下水作用及人工活动因素耦合作用下造成了该边坡滑坡灾害.研究结论可以为公路边坡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全球已进入高速信息化、大数据及智能化时代,矿山企业也在时代潮流引领下不断进步发展,建设智能矿山已然成为全球矿山建设进程中的必然结果.以柿竹园智能矿山建设为依托,介绍了柿竹园智能矿山建设过程中的智能设备配套方案,根据设备配套及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并对后续矿山全面智能化建设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建设思路及保障机制,对矿山智能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胶凝材料成本是制约充填采矿法推广及应用的主要因素,研究、优化胶凝材料对矿山充填采矿技术的改造和安全高效开采至关重要.针对某金矿细粒级全尾砂膏体胶结充填工艺需求,开展了降低胶凝材料成本、提高胶凝材料活性的试验研究,通过改变胶凝材料配料及其配比,研制了矿渣微粉、生石灰以及活化剂构成的高效低成本新型胶凝材料.结果表明:当加入10%的生石灰时,矿渣微粉的强度大幅提升,28 d试块强度为42.48 MPa,远大于相同时期水泥试块强度32.54 MPa;随着生石灰比例增大到40%,矿渣微粉强度有少许降低,但依然大于水
细粒级尾砂的快速沉降浓缩参数是浓密设备选型及充填系统设计的基础数据.针对黄金洞金矿细粒级尾砂悬浮于上清液难以沉降的问题,确定添加3 kg/t CaO对尾砂浆体进行预处理,从而在剔除尾矿浆内残留选厂药剂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室内试验.基于CaO预处理的静态浓密试验,确定絮凝剂型号为BSF5250型,絮凝剂添加量为40 g/t,矿浆稀释质量浓度为12%左右时,达到最佳沉降效果;基于CaO预处理的动态浓密试验及静态浓密试验所得参数,确定给料速度为0.37~0.84 t/(m2·h)时,满足高质量浓度充填料浆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