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继上节课学习了质量之后,密度是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本节课为接下来学习《测量密度》做好准备,也为今后学习压强、浮力等内容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体积为1cm3的各种物体的质量关系,以此引出密度的概念.在此过程中,也向学生呈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比值定义法.另外,教材也提到了密度的应用,很好地契合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2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和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且已积累了不少与密度有关的生活经验,例如学生觉得密度大的物体要比密度小的物体重.另外,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经过一段时间对物理的系统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二学生的逻辑思维仍不占主导地位.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科学探究时更容易关注实验现象而忽略现象本质.然而密度是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且它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较大的冲突.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会使用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用来鉴定物质;解释生产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会运用比值定义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参与游戏和科学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参与游戏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 教学重点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密度的公式,会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5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用来鉴别材料.
6 教学材料
自制教具:8个“黑瓶子”.
实验器材:水,量筒,托盘天平,砝码.
教学媒介:PPT、视频、图片.
7 教学过程
7.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交给金匠一块黄金并命令他打造一顶王冠.过了好长时间,王冠终于做好了.可是国王感觉王冠轻了,便用秤来称王冠,结果发现它的质量和金块的质量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鉴别王冠的真假呢?
生:把王冠熔化后看看里面的材质;比较它们的体积是否一样等.
师:有同学说可以比较王冠和金块的体积.但是,王冠是不规则的,怎么测量它的体积呢?
学生思考问题.
师:一开始,阿基米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终于有一天,他在澡盆里找到了灵感.他发现,当他坐进放满水的澡盆的时候,水会哗哗地往外溢出.说到这儿,大家觉得阿基米德会怎样鉴定王冠吗?
生:将王冠和同质量的金块放入装满水的水槽里,收集它们溢出的水并测量其体积,再比较体积的大小.
师:什么情况下王冠是真的?什么情况下又是假的呢?
生:如果它们溢出水的体积相同,说明王冠是真金做的.如果它们溢出水的体积不相同,说明王冠是假的.
师:非常棒.故事的最后,阿基米德用了跟大家相同的方法,结果发现,王冠溢出的水的体积要大于金块的.因此这顶王冠是真是假呢?
生:假的.
师:不知道,这个故事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启发?
生: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师:其实,这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关.
设计意图 以物理学史引入新课,使学生经历与阿基米德相似的探究过程,把握物理学的本质.另外,这个故事使学生获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的结论,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7.2 趣味游戏,新课教学
7.2.1 游戏环节
师:接下来,进入游戏环节.现在有两个瓶子(1号和2号),它们的体积相同(图1),但是里面装的东西可不同.其中一瓶装了沙土,还有一瓶装了塑料泡沫.现在请同学们在不打开瓶子的前提下,猜猜这两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师:谁愿意上台来亲自鉴别一下这两个瓶子?请这位同学告诉大家,你的猜想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生:1号瓶子装的是沙土,2号装的是塑料泡沫.因为1号瓶子明显比2号瓶子重.
师: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看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
教师将瓶子口的封条扯去,展示瓶子所装的材料.
生:猜对了.(仔细观察)
师:真棒.接下来游戏继续,还是体积相同的两个瓶子(3号和4号),但是这次瓶子里装的东西变了,一个瓶子里装的是面粉,另一个装的是蜡块(图2).请大家猜猜哪个装的是面粉,哪个装的又是蜡块呢?
生1:3号瓶子装的是蜡块,4号装的是面粉,因为感觉3号瓶子比4号瓶子重.
生2:3号瓶子装的面粉,4号装的是蜡块,因为感觉3号瓶子比瓶子4号重.
师:由于时间关系,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来感受瓶子的质量,所以我们借助事先调好零的天平,让所有的同学都看的清楚.
教师将3号瓶子和4号瓶子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端.
师:请问大家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天平左端下沉了.说明瓶子3号更重.
师:看来,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可能是不同的. 师: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那一个到底是面粉,还是蜡块呢?那么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
教师将瓶子口的封条扯去,展示瓶子所装的材料.
生:3号瓶子装的是蜡块,4号瓶子装的是面粉.(仔细观察)
师:这说明了什么?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哪个更重啊?
生:蜡块的质量要大于相同体积的面粉的质量.
设计意图 游戏式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另外,这个游戏分设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旨在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同化新知;第二个环节使学生获得“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以及“蜡块的质量要大于相同体积的面粉的质量”两个结论,为之后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7.2.2 小组合作探究
师:接下来,游戏任务升级了.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完成这个任务.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瓶子(5号和6号),两个空瓶子(7号和8号),以及水、量筒、砝码和托盘天平.另外,5号瓶子和7号瓶子的体积相同,6号瓶子和8号瓶子的体积相同(图3).已知其中一个瓶子里装的是面粉,另一个装的是蜡块.请大家猜猜5号瓶子和6号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10min).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先来分享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呢?
生:第一步,用托盘天平测出四个瓶子的质量,分别记作m5,m6,m7和m8.接着,计算质量差值m5-m7和m6-m8,分别代表了5号瓶子和6号瓶子所装材料的质量;
第二步,在5号瓶子里注满水,再将水倒入量筒里,测量其容积(V5).同理,测得6号瓶子的容积(V6);
第三步,计算质量差值和体积的比值,再进行比较.比值大的是蜡块,比值小的是面粉.
师:这位同学的方案非常好.但是,老师有一个疑问,你们是怎么想到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鉴别
的呢?
生:受到第一个游戏的启发,我们想到把V5和V6变成相同的大小,都转化为单位1,则相应的质量也应该分别除以自身的体积,这样就可以直接比较它们新的质量的大小了.
设计意图 在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加以思考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还促使学生的分析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
7.2.3 新知教学
师:其实,在物理学中,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介绍密度的公式(ρ=mV),密度的国际单位(kg/m3)以及常用单位(g/cm3).
学生学习思考.
设计意图 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比较单位体积下的质量大小来鉴别材料,由此引出密度的概念和公式,同时渗透了比值定义法,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7.3 活学活用,生活实例
师:我们都知道,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理可为人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密度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7.3.1 鉴别材料
师:我们先来看看密度的第一个应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材料.
教师用PPT展示常见物质的密度表.
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的密度.
师:现在请同学们测量5号瓶子和6号瓶子所装材料的密度,并鉴别瓶中所装的材料.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用公式计算密度.结合常见物质的密度表,鉴别物质.
师:现在大家可揭开瓶子上的封条,看看你们的实验结论对不对.
生:对.(揭开封条)
7.3.2 走马灯
师:古时候,人们都喜欢观赏走马灯.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老师制作的简易走马灯.
教师播放视频.
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原因又是什么?
生:走马灯转了起来.(观察现象,思考原因)
师:这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小于上方空气的密度,于是热空气往上流动,推动了走马灯.
7.3.3 机械材料
师:在拍摄电视剧时,为什么倒塌的房子没有对演员造成伤害呢?
教师展示图片.
生:因为这些房子不是真的房子,材料不一样.
师:对.这些道具房子的密度要远小于真实房子的密度.
师:生活中除了剧组道具外,还有航空制造业也用到了密度的知识.大家想想,如果要制造一架飞机,可以使用怎么样的材料呢?
教师展示图片.
生:密度小的.
设计意图 加强了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鉴别材料”这一环节为之前小组探究活动的延续.在系统学习了本节课的新知后,学生活学活用,使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再鉴别材料,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
7.4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学过的知识.
学生回顾知识.
教师展示思维导图(图5).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
8 作业布置,巩固提升
8.1 必做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完成实验报告.
8.2 选做作业
制作一个美观、富有创意的走马灯;写一篇小论文,关于密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字数不限.
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密度是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继上节课学习了质量之后,密度是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本节课为接下来学习《测量密度》做好准备,也为今后学习压强、浮力等内容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主要通过实验探究体积为1cm3的各种物体的质量关系,以此引出密度的概念.在此过程中,也向学生呈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比值定义法.另外,教材也提到了密度的应用,很好地契合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2 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体积和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且已积累了不少与密度有关的生活经验,例如学生觉得密度大的物体要比密度小的物体重.另外,学生已经学会使用托盘天平.经过一段时间对物理的系统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二学生的逻辑思维仍不占主导地位.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科学探究时更容易关注实验现象而忽略现象本质.然而密度是比较抽象、难懂的概念,且它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较大的冲突.
3 教学目标
3.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密度的公式和单位,会使用公式进行计算;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用来鉴定物质;解释生产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3.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密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学会运用比值定义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参与游戏和科学探究活动,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物理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参与游戏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4 教学重点
理解密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理解密度的公式,会使用公式进行计算.
5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可用来鉴别材料.
6 教学材料
自制教具:8个“黑瓶子”.
实验器材:水,量筒,托盘天平,砝码.
教学媒介:PPT、视频、图片.
7 教学过程
7.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国王交给金匠一块黄金并命令他打造一顶王冠.过了好长时间,王冠终于做好了.可是国王感觉王冠轻了,便用秤来称王冠,结果发现它的质量和金块的质量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鉴别王冠的真假呢?
生:把王冠熔化后看看里面的材质;比较它们的体积是否一样等.
师:有同学说可以比较王冠和金块的体积.但是,王冠是不规则的,怎么测量它的体积呢?
学生思考问题.
师:一开始,阿基米德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终于有一天,他在澡盆里找到了灵感.他发现,当他坐进放满水的澡盆的时候,水会哗哗地往外溢出.说到这儿,大家觉得阿基米德会怎样鉴定王冠吗?
生:将王冠和同质量的金块放入装满水的水槽里,收集它们溢出的水并测量其体积,再比较体积的大小.
师:什么情况下王冠是真的?什么情况下又是假的呢?
生:如果它们溢出水的体积相同,说明王冠是真金做的.如果它们溢出水的体积不相同,说明王冠是假的.
师:非常棒.故事的最后,阿基米德用了跟大家相同的方法,结果发现,王冠溢出的水的体积要大于金块的.因此这顶王冠是真是假呢?
生:假的.
师:不知道,这个故事对大家有没有什么启发?
生: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
师:其实,这与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关.
设计意图 以物理学史引入新课,使学生经历与阿基米德相似的探究过程,把握物理学的本质.另外,这个故事使学生获得“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体积不同”的结论,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7.2 趣味游戏,新课教学
7.2.1 游戏环节
师:接下来,进入游戏环节.现在有两个瓶子(1号和2号),它们的体积相同(图1),但是里面装的东西可不同.其中一瓶装了沙土,还有一瓶装了塑料泡沫.现在请同学们在不打开瓶子的前提下,猜猜这两个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师:谁愿意上台来亲自鉴别一下这两个瓶子?请这位同学告诉大家,你的猜想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生:1号瓶子装的是沙土,2号装的是塑料泡沫.因为1号瓶子明显比2号瓶子重.
师:现在,我们就来验证一下,看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
教师将瓶子口的封条扯去,展示瓶子所装的材料.
生:猜对了.(仔细观察)
师:真棒.接下来游戏继续,还是体积相同的两个瓶子(3号和4号),但是这次瓶子里装的东西变了,一个瓶子里装的是面粉,另一个装的是蜡块(图2).请大家猜猜哪个装的是面粉,哪个装的又是蜡块呢?
生1:3号瓶子装的是蜡块,4号装的是面粉,因为感觉3号瓶子比4号瓶子重.
生2:3号瓶子装的面粉,4号装的是蜡块,因为感觉3号瓶子比瓶子4号重.
师:由于时间关系,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来感受瓶子的质量,所以我们借助事先调好零的天平,让所有的同学都看的清楚.
教师将3号瓶子和4号瓶子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端.
师:请问大家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生:天平左端下沉了.说明瓶子3号更重.
师:看来,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可能是不同的. 师: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大的那一个到底是面粉,还是蜡块呢?那么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看看大家猜的对不对.
教师将瓶子口的封条扯去,展示瓶子所装的材料.
生:3号瓶子装的是蜡块,4号瓶子装的是面粉.(仔细观察)
师:这说明了什么?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哪个更重啊?
生:蜡块的质量要大于相同体积的面粉的质量.
设计意图 游戏式教学可以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能激发学习物理的热情,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另外,这个游戏分设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旨在让学生调动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有利于他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同化新知;第二个环节使学生获得“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以及“蜡块的质量要大于相同体积的面粉的质量”两个结论,为之后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7.2.2 小组合作探究
师:接下来,游戏任务升级了.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完成这个任务.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两个瓶子(5号和6号),两个空瓶子(7号和8号),以及水、量筒、砝码和托盘天平.另外,5号瓶子和7号瓶子的体积相同,6号瓶子和8号瓶子的体积相同(图3).已知其中一个瓶子里装的是面粉,另一个装的是蜡块.请大家猜猜5号瓶子和6号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10min).
师:有哪位同学愿意先来分享你们小组的实验方案呢?
生:第一步,用托盘天平测出四个瓶子的质量,分别记作m5,m6,m7和m8.接着,计算质量差值m5-m7和m6-m8,分别代表了5号瓶子和6号瓶子所装材料的质量;
第二步,在5号瓶子里注满水,再将水倒入量筒里,测量其容积(V5).同理,测得6号瓶子的容积(V6);
第三步,计算质量差值和体积的比值,再进行比较.比值大的是蜡块,比值小的是面粉.
师:这位同学的方案非常好.但是,老师有一个疑问,你们是怎么想到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鉴别
的呢?
生:受到第一个游戏的启发,我们想到把V5和V6变成相同的大小,都转化为单位1,则相应的质量也应该分别除以自身的体积,这样就可以直接比较它们新的质量的大小了.
设计意图 在游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加以思考并进行探究.探究过程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还促使学生的分析思维、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
7.2.3 新知教学
师:其实,在物理学中,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叫做组成物体的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介绍密度的公式(ρ=mV),密度的国际单位(kg/m3)以及常用单位(g/cm3).
学生学习思考.
设计意图 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比较单位体积下的质量大小来鉴别材料,由此引出密度的概念和公式,同时渗透了比值定义法,以此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7.3 活学活用,生活实例
师:我们都知道,研究物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物理可为人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密度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7.3.1 鉴别材料
师:我们先来看看密度的第一个应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密度来鉴别材料.
教师用PPT展示常见物质的密度表.
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固体、气体和液体的密度.
师:现在请同学们测量5号瓶子和6号瓶子所装材料的密度,并鉴别瓶中所装的材料.
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使用公式计算密度.结合常见物质的密度表,鉴别物质.
师:现在大家可揭开瓶子上的封条,看看你们的实验结论对不对.
生:对.(揭开封条)
7.3.2 走马灯
师:古时候,人们都喜欢观赏走马灯.现在就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老师制作的简易走马灯.
教师播放视频.
师: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原因又是什么?
生:走马灯转了起来.(观察现象,思考原因)
师:这是因为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密度减小,小于上方空气的密度,于是热空气往上流动,推动了走马灯.
7.3.3 机械材料
师:在拍摄电视剧时,为什么倒塌的房子没有对演员造成伤害呢?
教师展示图片.
生:因为这些房子不是真的房子,材料不一样.
师:对.这些道具房子的密度要远小于真实房子的密度.
师:生活中除了剧组道具外,还有航空制造业也用到了密度的知识.大家想想,如果要制造一架飞机,可以使用怎么样的材料呢?
教师展示图片.
生:密度小的.
设计意图 加强了物理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鉴别材料”这一环节为之前小组探究活动的延续.在系统学习了本节课的新知后,学生活学活用,使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再鉴别材料,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
7.4 课堂总结,知识梳理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今天学过的知识.
学生回顾知识.
教师展示思维导图(图5).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
8 作业布置,巩固提升
8.1 必做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完成实验报告.
8.2 选做作业
制作一个美观、富有创意的走马灯;写一篇小论文,关于密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字数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