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理论与实践》简评

来源 :经济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de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汪旭晖教授所著《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一书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的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理论创新性强,研究方法科学规范,系统而全面地搭建起现代流通服务业自主创新的框架体系。
其他文献
金融市场中个体之间的关系研究是目前金融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特别地,在中国社会中“关系”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社会元素。研究关系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研究尤其重要。本文从关系对于资产定价、公司金融的影响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分析、判断系统性风险的特征、水平和变化趋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系统性风险的逐步累积和增长,成为各国央行和监管当局完善监管体制,加强监管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厘清系统性风险的概念入手,讨论了系统性风险的特征、来源和度量方法,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
本文认为,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既包括以中央政府为主导统筹解决的诸如政府财力支持与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也包括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协调处理的诸如资源型产业与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困扰全世界的一个紧迫性问题,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经济学分析入手,对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维度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的主要进展并提出目前在该领域值得关注的研究焦点,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模式,确保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由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ProfessionalAsso—ciationforChina’SEnvironment,简称PACE)主办,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环球中国环境专家协会2011中国环境经济与政策国际研讨会暨华人资源环境经济学家夏令营”于2011年7月12~16日在杭州千岛湖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的环境经济与政策”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一国外部失衡调整的渠道主要包括贸易渠道和金融渠道,其中贸易渠道一直是外部调整的主渠道。但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外部失衡调整的金融渠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对我国外部失衡调整渠道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美国大平稳时期的结束以及中国在近期成为新兴的不成熟的债权国,估值效应等金融调整渠道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但究其根源仍在于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合理以及中国特殊的对外资产偏向结构。因此,改革对美元过度依赖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逐步调整中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结构是未来我国进行外部调整的主要方向。
2013年9月27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北大经济史学研讨会”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新竹清华大学、俄罗斯远东科学院、剑桥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的一百多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学院介绍: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05年3月正式成立,其前身为创办于l992年的管理系和创办于2000年的信息科学系。学院现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公共事业管理、金融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和企业管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等3个学科硕士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学位授权点。现有在读研究生近300人(其中MBA学生150余人),本科生1600余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2000余人。
近几年,国际、国内市场普遍遭受资产价格泡沫的困扰。从国际市场看,源于2007年的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泡沫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未消退,世界经济还深陷经济衰退的泥潭。从国内市场看,我国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但股市的“剧烈波动”与房价的“高企”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将结合资产价格泡沫的大背景来探讨传统货币政策范式的不足,并介绍国际上正在探索的货币政策新范式,为中国将来可能实施的货币政策新范式提供某种思路和借鉴。
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原因、经济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平衡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