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及利妥昔单抗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影响

来源 :中华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dz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对原发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DLBCL)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分析化疗过程中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R)对其预后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83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外科手术及利妥昔单抗对患者生存的影响。

结果

83例患者中男43例,女40例,中位年龄52 (20~76)岁,中位随访时间为36 (4~59)个月。手术联合化疗组(40例)和单纯化疗组(43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OS)率分别为68.4%、85.9%(P=0.117),疾病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6.7%、82.6%(P=0.25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联合化疗患者中R-CHOP方案组(23例)和CHOP方案组(17例)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73.6%、64.2%(P=0.113),PFS率分别为71.2%、62.5%(P= 0.147);单纯化疗患者中R-CHOP方案组(24例)和CHOP方案组(19例)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85.7%、83.5%(P=0.152),PFS率分别为83.4%、81.8%(P=0.307)。单纯化疗组和手术联合化疗组Lugano分期早期(Ⅰ~Ⅱ1期)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86.4%、7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3);晚期(Ⅱ2~Ⅳ期)患者分别为74.6%、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多因素分析显示IPI评分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RR=0.370,95% CI 0.089~3.537,P=0.015)。

结论

单纯化疗或手术联合化疗对PGDLBCL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由于手术可能造成患者生存质量的下降,因此对于无手术指征者更倾向于推荐单纯化疗。本研究中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应用未能使大部分这类患者的生存显著获益,但这需要进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来证实。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HET0016联合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猪仔脑神经元m-calpa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新生猪仔36头,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n=6)、缺氧缺血常温组(HI+NT组,n=6)、缺氧缺血亚低温组(HI+MH组,n=12)、缺氧缺血+HET0016(HET0016)联合亚低温组(HI+HET+MH组,n=12)。采取麻醉下吸入低氧浓度-窒息法,建立缺氧缺
目的评价辅酶Q10预防大鼠丙泊酚输注综合征的效果。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8~10周龄,体重25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丙泊酚组(P组)静脉输注1%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辅酶Q10组(CoQ10组)灌胃100 mg/kg辅酶Q10,1 h后静脉输注丙泊酚,3组输注速率前6 h为20 mg·kg-1·h-1,后6 h为40
目的评价核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在缺血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体重250~300 g,4~6月龄,采用Langendorff灌注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取模型制备成功的心脏40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缺血预处理+Nr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亲体肝移植术患儿脑损伤的影响。方法拟行亲体肝移植术的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60例,性别不限,年龄6~10个月,体重6.5~9.5 kg,ASA分级Ⅲ或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麻醉诱导后至术毕,U组静脉输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C组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手术开始前(T1)、无肝期30 min(T2)、新肝期3 h(T3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健康志愿者房室结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志愿者16名,性别不限,年龄18~30岁,体重指数19~26 kg/m2。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0 μg/kg,输注时间10 min,随后持续输注0.5 μg·kg-1·h-1 50 min(剂量Ⅰ);1~2周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5 μg/kg,输注时间10 min,随后持续输注0.75 μg·kg-1·h-1 5
期刊
目的评估老年(≥60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接受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猪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pALG)联合环孢素A(CsA)的强烈免疫抑制治疗(IST)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老年SAA患者接受rATG/pALG+CsA治疗的血液学反应率和安全性,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16例患者男13例,女3例,中位年龄63.5(60~79)岁,其中60~69岁13例
期刊
目的探讨家系基因筛查及快速免疫学指标检测在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通过对伴有PRF1、UNC13D及SH2D1A基因突变的4例原发性HLH患者展开家系调查,分别完成基因筛查及各项免疫学指标检测(包括NK细胞活性、CD107a检测及HLH相关缺陷蛋白表达测定),评价各项检测指标在原发性HLH诊断中的意义并探讨各项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4个家系基因突变分别为PRF1基因错义突变c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