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足显神韵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以“作家笔下的人”为主题,编排了两篇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其中,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包括三个片段。这三个片段的共同之处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作家在描绘人物的时候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为主。此外,本组教材紧紧围绕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和“交流平台”等内容,也就是说,本组教材以“人”为主,是形成了“读人、说人、写人”这样富有特色的一组教材。
  第一课时重点交流《摔跤》,通过感悟小嘎子与胖墩儿比赛摔跤时的动作场面,感受小嘎子的机灵、敏捷、争强好胜和胖墩儿的憨厚、老实这两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此外,拓展三个课外文本《泥人张》《可爱的妹妹》《抓鱼记》片段,体会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在表现人物形象中的妙处。第二课时尝试运用,通过观看《猪八戒吃西瓜》片段,学习运用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进行片段习作。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阅读了大量以写人为主题的文章,也写过这类作文,已经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读写经验。以此为基础,教材又专门安排“作家笔下的人”一组课文,其意图就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这是本组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在教学完《细微之处见真情——细节描写习作指导课》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初步运用細节描写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但是,能够把人物的描写方式真正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并且写得生动有趣,还只是少数。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虽然有意识地在习作中尝试运用,但是语言表达仍较为单薄,写得不够具体。这学期,我们刚好接触了《人物描写一组》的专题教学,因此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指导,使学生在习作水平上实现进一步发展。
  教学第一课时,学生第一次对动作描写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知道了表现人物形象可以抓住准确、细致和生动的动作描写来体现。如何实现迁移运用?我借助《猪八戒吃西瓜》的短视频,让学生观察猪八戒的动作,通过运用准确、细致的动词和生动的修饰来刻画他憨态可掬、贪吃和耍小聪明的形象。短视频内容生动、有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一、单元教学目标
  1.阅读“人物描写”文章,感受作者笔下的人物形象。
  2.学会用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二、本课教学目标
  1.在习作中尝试运用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常规活动,课前积累(课前5分钟)
  师:各位同学,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进行一个“热身活动”,考考同学们动词积累得怎么样。首先,第一个问题是,表示“看”的动词有哪些?
  生:瞅、盯、瞄、瞟、瞥、瞧。
  师:真棒,你说的都是表示一个字的“看”。还有吗?
  生:环顾、窥视、偷窥、瞟一眼、瞧一眼、望一望。
  师:两个字的、三个字的“看”你都会,积累得真丰富。有没有四个字的?
  生:探头探脑、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师:很好!接下来,第二个问题,表示“脚步动作”的动词有哪些?请你说。
  生:我知道表示“脚步动作”的动词有蹬、跑、逃、蹿、溜、踱、转悠、踉跄、缓步、小跑。
  师:话说得很完整。
  生:我也知道表示“脚步动作”的动词有踉踉跄跄、轻手轻脚、缩手缩脚、连蹦带跳、撒腿就跑、抱头逃窜。
  师: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跃跃欲试,大家都在积极思考,真好。第三个问题是,表示“吃”的动词有哪些?请你说。
  生:我知道表示“吃”的动词有咽、啃、嚼、吞咽、咀嚼。
  生:我知道表示“吃”的动词有细嚼慢咽、狼吞虎咽、饥不择食、津津有味。
  师:同学们发现没有,同样都是表示“看”“脚步动作”和“吃”的动词,我们可以找到许许多多的词汇来表达,这就是汉语的博大精深之处。而且,我们使用不同的动词,还能够传递不同的表达效果。 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将学习如何用上这些丰富的动词来丰富我们的习作。
  【教学意图:课前,我提前给学生发了一张表示“看”“脚步动作”和“吃”的动词学习单,同时让学生在网络上查找更多的这类动词进行补充。因为本节课指导的习作很多地方需要用上这些动词,让学生提前进行积累,丰富词汇量,也是为接下来的习作奠定基础。】
  二、开放式导入,引出主题
  师:各位同学,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徐光耀先生笔下的小嘎子和胖墩儿的摔跤比赛,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小嘎子?
  生:我认识了一位机灵、聪明、争强好胜的小嘎子。
  师:我们还共同学习了《捉鱼记》《可爱的妹妹》和《泥人张》,又认识了三位怎样的人物?
  生:通过学习《捉鱼记》,我认识了一位身手敏捷的小姨。
  生:《可爱的妹妹》中的妹妹天真、活泼、可爱。
  生:阅读了《泥人张》,我知道了泥人张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
  师:这四篇文段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同一种人物描写方法,那就是——
  生:动作描写。
  师:那么,好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出示)
  生:好的动作描写能让作者笔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让我们如临其境,如见其人。
  师: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题
  是——
  生:举手投足显神韵。   师:我们要将上节课学习的
  动作描写运用到习作中。
  (师出示标题:细微之处见真情——“父母之爱”习作指导课。师相机板书。)
  【教学意图:回顾导入,有助于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回顾方法,巩固提升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可以借助怎样的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呢?
  生:我知道可以借助准确、细致和生动的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
  (师板书:动作描写——准确、细致、生动)
  【教学意图:明確动作描写的要求,为接下来完成片段习作做铺垫。】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可爱的人物形象,他就是——
  生:猪八戒。
  师:在上学期,我们开展过一次班队活动,叫作——
  生:跟着《西游记》去旅行。
  师:是的,当时我们一起读了一个月的《西游记》,相信你对猪八戒已不陌生了。谁来说说,《西游记》中的猪八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印象中的猪八戒特别贪吃。
  师:这是一个贪吃的猪八戒。
  生:猪八戒特别懒。
  师:这是一个好吃懒做的猪八戒。
  生:猪八戒还特别好色。(生笑)
  师:这是猪八戒的特色。
  生:但是,猪八戒也很尊敬师父。
  师:是的,猪八戒也有自己的优点,对师父忠心耿耿,犯了错能够知错就改。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猪八戒吃西瓜》的小视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等一会儿交流,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猪八戒。
  (师播放视频《猪八戒吃西瓜》)
  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猪八戒?
  生:我看到了一个贪吃的猪八戒。
  (师板书:贪吃)
  生:我看到了一个机灵的猪八戒。
  师:哦?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猪八戒怕被老头发现,故意跟老头周旋,转移老头的注意力。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板书:机灵)
  生:猪八戒吃西瓜的样子特别可爱。
  师:所以这是一只可爱的或者说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板书:可爱)
  师:平时我们总觉得猪八戒
  有点憨憨的,不能明辨是非,但是这个视频里的猪八戒却给我们眼前一亮的感觉。八戒看到吃的,原来脑袋瓜子转得还是挺快的嘛。老师把这一个部分的图片截下来,大家再仔细看看。
  (师出示“猪八戒与老头周旋”的图,生观察。)
  师:如果我们给猪八戒的动
  作配上合适的动词,大家觉得可以用上哪一个?
  生:猪八戒看到西瓜,本想
  吃,但是不能给别人发现,所以应该用“东张西望”。
  师:毕竟不能让别人发现,所以猪八戒东张西望的时候应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生:小心翼翼。
  师:所以我们可以说,猪八戒是——
  生:小心翼翼地东张西望。
  师:或者说猪八戒“偷偷摸摸地环顾四周”也是可以的。那么,我们为了突出猪八戒“机灵、耍小聪明”的一面,可以给他后面的动作配上哪些动词呢?(出示:为猪八戒的动作加上合适的动词,以体现猪八戒耍小聪明的一面。)
  (师巡视指导,捕捉资源。)
  师:写完的可以小组之间讨
  论确定一个合适的动词,等一会儿我们再集体交流。
  (生小组交流,集体展示,其他小组评价补充。)
  【教学意图:猪八戒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人物形象。将《猪八戒吃西瓜》作为教学的材料,能够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另外,猪八戒的形象特征非常鲜明,学生也容易把握。】
  四、迁移运用,评议展示
  师:同学们,经过刚刚的集体交流,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用不同的动词来刻画猪八戒的形象。我们再来看看猪八戒“可爱”和“贪吃”的一面,想想可以用上哪些动词来形容呢?
  (师播放猪八戒“可爱”和“贪吃”的相关视频,生观察。)
  师:剩下的时间,请同学们确定你最想写的猪八戒的形象,尝试运用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完成一个小片段。
  (生现场完成一个小片段,分享作品,其他同学点评。师相机指导。)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师:各位同学,学完这节课,你们收获到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刻画人物形象
  可以运用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
  生:我知道了使用不同的动
  词,可以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生:我们平时要多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
  师:是的,我们还有很多描写人物的方法,单单靠动作描写一种方法还是不够的。以后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学习。课后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加上开头结尾,自拟标题,并工整誊写。下课。
  【教后所思】
  在本学期刚刚过去的第三轮语文“新基础教育”视导活动中,我和付老师继续延续着光明小学的品牌特色“1 N 1”群文读写课型,设计了两节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课。
  两节课的训练点都立足于人物描写方法中的“动作描写”。去年11月底,我和付老师就曾聚焦“父母之爱”的主题,引导学生在习作中注意生活的细节,在习作中初步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学生在学习了《细微之处见真情》后,已经掌握了运用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细节,初步运用细节描写进行作文片段练习。在日常习作中,也有意识地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表达情感。但是,能够把人物刻画得细致、生动形象,并运用准确的词汇进行表达,还只是少数。一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虽然有意识地在习作中尝试运用,但是语言表达仍较为贫乏,定位不够清晰,或者写得不够具体。这学期,我们刚好接触《人物描写一组》的专题教学,因此希望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进行更为深入的指导,让学生在习作水平上实现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课,付老师执教的主题为“动作描写一组”。通过《摔跤》的教学,聚焦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场面,感受小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和胖墩儿的憨厚老实两个人物形象。接着,拓展《可爱的妹妹》《捉鱼记》和《泥人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进一步巩固作者用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第二节课是我执教《举手投足显神韵——“动作描写”习作指导课》,是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在习作中运用写法。在这过程中,我借助《猪八戒吃西瓜》这一视频材料,让学生在观看猪八戒偷吃西瓜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猪八戒貪吃、耍小聪明、憨态可掬的形象。接着,采用“教结构—用结构”的方法,先聚焦“猪八戒与老头周旋”的片段,通过小组合作和集体交流为猪八戒的动作加上合适的动词,以体现猪八戒耍小聪明的一面,并学会生动表达。然后,再一次出示完整视频,让学生选择最想写的猪八戒其中一个形象,尝试运用准确、细致、生动的动作描写完成一个小片段。最后,在展示交流和评改中进一步巩固写法。
  这两堂课的设计都是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前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团队一起研讨,确定主题,明晰训练点。接着,年级组集体备课,确定初步的教学思路。然后,借助别的班进行了磨课,不断改进教学环节,最后再形成完善的教学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了四个问题,在过程中努力寻找了解决的方法。
  一、素材如何选择
  起初,我们希望能够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选择能够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素材。于是在放学之后,我带领学生一起观看了学校组织的篮球比赛,也在班级里开展了一次热火朝天的乒乓球比赛。但是,本单元的主题为“人物形象”。篮球比赛选手较多,大部分都争强好胜,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不多。其次,篮球场面较为复杂,动作较多,学生观察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乒乓球比赛虽然只有两名比赛选手,两个选手也性格迥异,但学生对专业的赛制并不熟悉,乒乓球比赛的动作也较为单一,学生可用的词汇并不多。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先降低难度,选择《猪八戒吃西瓜》。一方面,猪八戒个性鲜明,形象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视频中语言不多,以连续性的动作为主,是作为教学“动作描写”极好的素材。
  二、如何帮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
  确定素材之后,我便进行了第一次“实战演练”。我先让学生观看了第一遍视频,大致了解了视频的主要内容,并对猪八戒的形象进行了分析。但是一分钟的视频很短,猪八戒在发现西瓜、准备偷瓜、怕被老头发现努力转移老头的注意力以及狼吞虎咽地吃瓜的过程中,运用了一系列动作,学生并不能马上就对动作进行分解。所以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观看,并把能够体现猪八戒贪吃、可爱、耍小聪明的动作图片一一截取出来,让学生口头表达。这样一来,学生也就知道了需要对有价值的动作进行细致分解。但是,得到锻炼的只是一部分学生,而且对图片一一解析,时间也来不及。如何让课堂更加高效、开放?我引导学生先聚焦“猪八戒与老头周旋”的片段,并且提前将这一片段的动作打印在学习单上,让每个学生仔细观察,动脑筋思考,为图片配上合适的动词,然后小组合作,讨论最佳结论,最后集体交流,这样更多学生便参与进来了。另外,先教一个片段,再快速浏览其他片段,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可以在习作的时候检验学生有没有真正学会观察和运用。
  三、学生的词汇量不够丰富怎么办
  学生完成学习单的时候,对猪八戒脚步的动作,只会单一地使用“跑”;猪八戒吃西瓜,也只会千篇一律地用“狼吞虎咽”;猪八戒和老头周旋,要观察老头的反应,大部分也只会用“看”。词汇单一,说明学生课下的积累是相当欠缺的。发现这个问题后,我让学生在课前先查找和“看”“吃”“脚步动作”有关的动词,并背诵一部分动词,课前再检查预习,为学习习作先做足准备工作。但“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平时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多积累好词好句。
  四、表达不够具体生动怎么办
  这节课的重点是在习作中运用细致、准确、生动的动作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形象,但是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够把猪八戒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还只是少数。因此在学习单的教学中,给猪八戒的动作加上合适的动词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给动作加上合适的修饰语并进行生动表达,为其他学生做示范。另外,互评互改学生作品,紧扣评价标准及时评价反馈,也应该成为本次习作课的重点。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时,其他同学提出改进意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也应对照着标准修改同组同学的习作,互帮互学。最后,再集体展示班级中的优秀作品,供大家学习借鉴。在反复的“练习—评价—修改”中锻炼和提高习作能力。遗憾的是,这次上课,因为前松后紧,所以评改的环节没有充分展开。
  尽管教学方案进行了多次修改与尝试,但是仍有一些亟待改进的地方。华东师大的李重博士后、光明区教研员杨娜老师和学校的老师都为我提供了许多宝贵建议。比如:第一,《猪八戒吃西瓜》,实质是“猪八戒偷吃西瓜”,这一行为本身是不对的,但是我没有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还将猪八戒的这一形象定义为“机灵”,容易误导学生。第二,没有为学生提供可操作的动作描写方法。细致、准确、生动毕竟是大框架下的评价标准,操作性不够强。在顶层设计上,还需要更细致。第三,最后还是要回归学生的生活。《猪八戒吃西瓜》只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的素材,但猪八戒毕竟是虚构的形象,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最后的作业设计如果能够回归学生的生活会更好。第四,教师的基本功有待加强,如资源捕捉和动态生成的能力、板书的质量以及时间的调控等还要加强。
  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希望能够对人物描写方法逐个击破,做成一个系列的专题训练。我相信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设计初想】  《传统节日》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课,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佳节的识字民谣,其中涉及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从中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祖国灿烂的传统文化。  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学生喜闻乐见,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识字作为低年级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不是仅仅只认识几个汉字那么简单呢?认得几个字应该是识字教学的基本任务,在
“彡”是汉字的一个偏旁,教学中习惯称之为“三撇”。这名称使我们无法理解“彡”在构字中的作用。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应该问问:“彡”的音、义是什么,形为何是三撇,三者在构字中各起什么作用?如果不清楚,“彡”就不能在识字教学中发挥偏旁的重要作用。2009年3月24日,教育部和国家语委会联合发布了《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以下简称《部件规范》),其中“彡”的读音规范为“shān
文本解读  《猜字谜》是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字谜识字课文。字谜识字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开动脑筋。  本课由两则字谜组成:第一则字谜的谜底是“秋”,谜面呈现了合体字的构字特点;第二则字谜的谜底是“青”,谜面呈现了“青”字的形旁和字义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揭示了形声字的造字规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形声字结构特点的认识和感受。  本课要认识“相、遇”等12个生字和一个偏旁
记不清楚是多少次了,恩师李吉林老师如孩子般兴奋地又递给我一本崭新的、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杂志,说是要与我分享她的又一篇近作。近作的文题叫《我,长大的儿童》。当我以一个晚辈的身份虔诚地接过杂志,一口气读完那洋洋洒洒的数千字,我的心被深深触动了,仿佛不是在读一篇文章,而是在重温一段经历,接受一种思想,触摸一种情感。我甚至与李老师产生了一份忘年交的感觉。李老师自我评价是“长大的儿童”,我何尝不也是一个儿童呢
汉字中有几个表示房屋的部首。它们形近、义近,还有几个读音相近。不了解它们,往往容易弄混写错;理解了它们,把它们组合成一个系统来学习,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汉字文化知识。它们就是“宀”“广”“厂”“穴”。我们解析具体的字来深刻理解它们。  一、宀  “宀”是这组字的基础。“宀”因在“玉”字上面构成了“宝”字,所以被称作“宝盖头”。其实,它的形、音、义跟宝玉毫无关系。它的甲骨文
2006年,赵镜中教授作为台湾小语会的理事长参加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并担任评委。在我们一窝蜂地对那些获得一等奖的“优质课” 习惯性赞美并挖空心思挖掘亮点的时候,赵教授发出了“教课文”还是“教阅读”的追问。教授追问并不是刻意想否定什么,教授追问只是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在这个视角下,很多“优质课”的教学价值需要重新审视。在这个视角下,我们发现,这些“优质课”大多都是在“教课文”,都是侧重让
统编本教材特别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三至六年级每一册教材都有文言文的学习。不论教哪个年级,即使首次接触这样的文言表达,其实也不用担心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他们有古诗词学习经验,已积累了一定的古文阅读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古文阅读语感。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本,感悟情感,体会文化。  现以统编本教材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为例
易错字包括错字与别字。学生写错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科学讲解字的构形原理,学生识记生字时不理解,感觉无趣味,主要靠死记硬背,时间稍长就容易搞混、忘记。所以,科学讲解汉字很关键,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这是学生减少错别字的有效方法。本文依据汉字科学知识选析学生易错字,供老师们参考。  一、错字  (一)笔画错误  1.多笔画  春:错将“日”写成“目”,源于学生不知“日”是意符。告诉学生:暖“日”使草木
左zuǒ  金文■ 篆文■  会意字。从,从工。《说文》:“左,手相左助也,从,从工。”从金文和篆文字形可明显看出“■”是由左向右伸展的左手之形,隶变后写成“”,依据其现笔画的构成可称为“横撇手”。“左”就是手持“工”具进行工作。人之双手,右手出力,左手相助,所以“左”又有帮助的意思,引申为辅佐,此义的“左”后写成“佐”,“左”则特指表示手向之义。人朝南时左向为东,所以,古代又把东向称为左,“山左
文本解读  本篇习作是一次放飞想象、创编童话故事的训练。习作教学紧密结合单元教学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目标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尽管是这样的教学目标,但是四篇单元课文《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篇篇都有意想不到的吸引人的故事内容。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也是让学生来讲讲有“趣味”的故事。学生通过复述、续编、讲述等方式已经熟悉了故事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且对自主创编属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