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中的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以镇江“铁瓮城”遗址为例

来源 :艺术与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着重关注位于城镇的古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问题,以镇江“铁瓮城”遗址为例,对遗址的背景、价值和保护面临的问题进行论述,通过对城市发展实际需求的分析,借鉴现有保护方法探求铁瓮城遗址保护利用的策略,为古城遗址的可持续保护和发展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方剂玉屏风散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初步探讨其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玉屏风散的药物活性靶点,通过OMIM、GeneCards、TTD数据库筛选出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相关靶点信息.采用RStudio软件将玉屏风散的药物活性靶点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靶点信息取交集,将交集靶点数据依靠String在线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模型,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可视化的“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并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Ⅰ型胶原蛋白α2(COL1A2)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对肝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通过GEPIA 2.0网络平台,利用TCGA数据分析COL1A2在正常肝组织与HCC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通过Kaplan-Meier分析COL1A2表达变化对HCC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通过UALCAN在线分析COL1A2与肿瘤分级,肿瘤分期和TP53基因突变的相关性;通过TIMER数据库分析COL1A2表达对肝癌组织免疫细胞浸润的影响;
文章通过探柝地域文化特色在城市品牌动画宣传片设定中的价值,提出切实可行的动画片设定参考依据,助推天津城市品牌推广与传播.选取典型动画片分析地域文化在动画片中的转换与呈现,着重选择了场景设定、角色设定与动画片音乐设定三个方面,将中国传统绘画理论评判法则“谢赫六法”作为海河文化元素提取重构准则,为城市动画宣传片前期设定提供参考依据.海河地域文化元素在城市宣传动画片设定中的提取与应用,为天津城市品牌传播提供了可行之路,为城市品牌建设与发展开拓了新的探索方向.
随着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视觉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观看需求将移动终端互联网媒介推上了加速赛道,短视频在各行各业逐渐兴起,2020年更是将自媒体的泛娱乐化在居家期间燃烧得更加猛烈.人们利用快手、抖音等APP制作简单、轻松诙谐的短视频来缓解现代社会在无形之中所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媒体本身利用视觉画面引发观者共情心理,促使情感体验加深,传播正能量,符合人们的观看需求和情感诉求,失去民众的社会公益行为.文章从共惰心理出发,研究短视频视觉设计特征,以期提高短视频的媒体传播力,广泛传
文章选择了在我国尚未被广泛熟知,但在日本和欧美却极有影响力的日本设计师驹形克己的书籍作品作为分析对象,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他的书籍设计所具有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民国时期的包装设计是我国现代包装发展的开端,在本土传统文化的滋润和西方先进思想的促进下使得这一时期的包装设计产业蓬勃发展.文章以民国的香烟包装设计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案例详细分析在中式西化和西式中化的相互作用下香烟包装所呈现出的中西融合风格,回顾民国包装设计的智慧.最后结合当前香烟包装的发展现状,探究这一独特风格对现代包装创意的应用价值,给予当代设计师更多的启迪.
目的 设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康复运动处方,并观察成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90例,并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实验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和临床健康宣传;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纳入肺康复运动处方干预治疗,干预治疗时间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6 min步行
目的 比较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联合瑞巴派特与PPI单药治疗,对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溃疡愈合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EBSCO、Elsevier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的相关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从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由两位研究者使用Jadad量表来评估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2和S
随着全球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文化趋同倾向,当代中国建筑迫切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与创新,此过程中,回顾历史是一种必然选择.近代中国拥有种类多样的建筑遗存,其中对后期中国建筑发展影响最大的,是蒹具“科学性”与“艺术性”“酌古参今、兼容中外”的近代民族形式建筑.文章主要就该类型建筑背后的文化认知、思想创新等问题加以讨论,总结其时代特性.
近年来在海绵城市理论下对雨水利用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理论在我国城市的具体应用,但在开发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城市排水系统和海绵城市理论的背景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更科学的雨洪管理方式,探讨最大程度地利用雨水花园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同时依据雨水花园的功能优势及设计原理,总结出符合不同场地的雨水花园的设计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