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梁切除联合巩膜床切开术治疗晚期青少年型和婴幼儿型青光眼临床效果的初步观察

来源 :中华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5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小梁切除联合预防性巩膜床切开术治疗高风险性晚期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和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纳入2006年11月至2012年4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具有发生脉络膜渗漏及脉络膜上腔出血高危因素的28例晚期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33只眼)及12例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15只眼)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在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后,行常规小梁切除联合预防性巩膜床切开术治疗(附手术视频),术后随访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视盘杯盘比和视野。观察手术并发症,评价手术治疗效果。全部患者均随访至少1年。手术完全成功定义为未用药情况下,眼压为6~18 mmHg(1 mmHg=0.133 kPa);手术部分成功定义为在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情况下,眼压为6~18 mmHg。手术成功率的分析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

结果

40例患者确诊年龄(13.2±9.4)岁,其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术后随访时间为(31.8±15.9)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术后第3年手术完全成功率为75.8%,部分成功率为90.0%。此系列病例中,1只眼术中发生驱逐性脉络膜上腔出血,2只眼术后发生迟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这3只眼均经保守治疗后自行恢复,未行进一步手术治疗,术后视力无明显下降。

结论

小梁切除联合预防性巩膜床切开术可有效控制晚期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避免脉络膜渗漏及脉络膜上腔出血后的不良预后。(中华眼科杂志,2019,55:347-354)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儿童青光眼致盲率高,手术难度大,手术成功率低,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目前对于儿童抗青光眼手术方式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和共识。房角手术和小梁切开术,尤其微导管引导的全周小梁切开术,对儿童青光眼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临床儿童抗青光眼手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强调统一儿童抗青光眼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式的必要性,提出应制定共识,推广普及新手术新技术,提高儿童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中华眼科杂
目的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局限性筛板缺损与视神经损伤进展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就诊的具有5次以上Humphrey视野检查结果的POAG患者,进行视野缺损进展评估,并利用扫频光源相干光层析成像术观察筛板缺损情况。同时记录眼压、视野平均缺损、角膜厚度、眼轴长度等指标,比较视野缺损进展眼与不进展眼中筛板缺损发生
目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TG)的患病率达到1.0%,眼压正常值划分不当易导致误诊。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综合近年NTG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以眼科循证医学为基础,对我国NTG的诊断及治疗原则达成进一步共识性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在对青光眼进行诊断和治疗时参考使用。(中华眼科杂志,2019,55:329-332)
期刊
青光眼临床诊治的关键是疾病的诊断和进展监测,临床对于青光眼的诊断和管理只能依靠现有手段来检测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青光眼的视野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重复性高,因此一直都被认为是诊断和评估青光眼进展的金标准。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以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为代表的结构检测方法体现出很多优势,部分学者认为OCT可以取代视野检查成为青光眼诊断和随访的新指标。针对这一观点,本文从结构和功能检测的不同
期刊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下微小RNA-1(miR-1)在人小梁网细胞(HTMC)中的表达及其对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实验研究。分别用0、60、100、200、400 μmol/L H2O2对HTMC进行刺激6 h;刺激后的细胞在体外培养24 h,随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miR-1和FN的表达情况。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出miR-1的靶基因为FN;分别构建pcDNA3/pri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临床多见疾病,近年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此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以眼科循证医学为基础,对我国PACG的分类体系和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原则达成进一步共识性意见,以供临床医师参考使用。(中华眼科杂志,2019,55:325-328)
期刊
目的探讨成人型黄色肉芽肿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2015至2017年4例成人型黄色肉芽肿患者的病程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3例,年龄46~73岁,平均55岁。眼睑肿胀的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6年。1例为双眼患病,3例为单眼患病。4例(5只眼)表现为眼睑肿胀逐渐加重,4例(5只眼)可触及皮
目的探究MRI在特殊类型斜视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6至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肌门诊就诊的1 113例特殊类型斜视患者(年龄约为2个月至78岁)的颅脑、眼眶及眼运动神经MRI结果,根据MRI扫描结果结合临床特征对特殊类型斜视患者进行了影像学病因的归类分析。结果1 113例患者中有818例(73.5%)MRI结果异常,295例(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