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师生情感关系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是师生关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师主生客的维度观中,教师是构建师生情感关系的主体,学生处于弱势地位。为构建健康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应明晰民主平等是构建和谐师生情感关系基础的认识,并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真情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 师生情感关系 平等 尊重 真情
师生情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关系[1]。它是一个单、双向流动的三维概念,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亲近、认同,以及师生间的信赖、沟通等交互式情感态度。
师生情感关系,往往随着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产生,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但并不因为教育过程的结束而消失。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关键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不仅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而且对学生是一种感染、鼓舞和鞭策。教师的积极情感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在教育工作中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内部心理机制;可满足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爱和归属的需要[2]。“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培养课程情感,且其表现出来的尊师重道对教师是一种心理上的回报与激励。
从教师为主、学生为客的维度谈,学生在师生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教师应在坚持“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包容和接纳学生。
一、明晰一个认识:民主平等是构建健康师生情感关系的基础
平等涵盖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两个范畴。
师生平等。就宏观意义而言,师生双方均是具有独立尊严、人格与思想的自由主体,彼此平等是师生相互交往的基准。从微观上说,教学活动是师生实现情感交流的主要过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促进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并非处于居高临下的主宰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作为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不可一味地被动接受。“授之以渔”是教育追求的宗旨,教师的严厉压制和学生的盲目服从,或许会完成教学“授之以鱼”的任务,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扭曲教育的真正意义。强迫服从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形成唯唯诺诺的价值品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使学生形成宽容理解、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的价值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交往中应主动打破自身的权威感、神秘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师生共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
生生平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生生平等对教师的个人道德水准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谈吐水平、家庭背景等相差甚远,教师最难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建立健康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切忌厚此薄彼,时刻维护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师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保证学生在座位的编排、课堂参与机会、作业批阅次数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一位西方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充满敌意的环境会让孩子学会打架,充满讽刺的环境会让孩子学会指责;充满鼓励的环境会让孩子学会自信。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如果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甚至实行选择性交往,那么不仅会使某些学生陷入窘境,还会产生“近墨者黑”的效应。教师的漠视、苛责和同学的歧视、讥笑,会使这部分学生所处的环境更尖锐,有碍其身心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独特的道路,且其聪明和才智都各有特点[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生生平等中的“不平等”,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从学生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出发,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途径、方法和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剖析“材”的内涵,一指学生(材质),二指材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教学材料,弹性地安排教学结构,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和衔接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详略得当地引入知识点。在因“生”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掌控好教学进度,恰当地分层次设置问题,建立多元的动态评价机制。因“生”施教的主要目的是培优补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摘到桃”。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并设计教学模式。例如,对于坡度较缓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预设自由提问环节,鼓励有观点的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再进行补充、完善。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增强师生的凝聚力。教师乐教善教,学生好学善,促进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再如,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暂时放弃理论知识的阐述,进行现象的直观演示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赖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转抽象为具体,再由表面到内部、化繁为简地将知识理论化、规律化。教师适当降低知识起点,放缓知识坡度,减慢知识进度,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消化。同时,教师及时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聚拢知识碎片,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二、厘清一个关系:民主平等中蕴含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
民主平等是师生情感关系的核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尊重理解学生。尊重不仅体现在承认学生“人”的价值,维护其权利和尊严,还体现在为学生创设充分发现、寻找自己的环境和条件,能够悦纳、引导学生的独特思想及情感,让其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有着较强的猎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捕获自身兴趣点的前沿信息,表达在学习过程中萌生的新思想。无论所谓的新思想是光彩熠熠还是黯然无色,它都是学生思考后的智慧结晶,是学生主动探索、创新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有开阔的胸怀,容许学生“不唯课本,不唯师”,在肯定中否定,既不能盲目肯定,又不可“一棍子打死”[4]。叶圣陶曾说:“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应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鼓励其多动手、多思考、多交流,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知不离行”,教师要注重延长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的时间,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常组织社会调查、野外实践等活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活动过程中成就感和愉悦感的反复体验,又会带来正强化作用。 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际上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可知,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认知的发展并非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心理运算的过程[5]。“学然后知不足”,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经过内省、反思懂得知识的浩瀚,并在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明白知识从量到质的飞跃是聚少成多、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教然后知困”,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与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逐步强化教学效果;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学生对教师的“反哺”可有效地填补教师的知识盲区。“文化反哺”是指在文化极速变迁的时代,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实现“再社会化”的现象[6]。这种师生共生共长的“双栖”状态,即所谓的教学相长。
三、坚持一个信念:教师的真情对待会换来学生的尊敬爱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教师的热情、真诚、宽容等是师生形成情感共鸣的基础,是打破师生情感“沙漠化”的必需条件。教师要注重感情投资,善于分析和探究学生的深层心理动机,抓住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最佳契机,学会倾听,耐心地“打磨”每一位学生。“洞知其所蔽”而后“因其蔽而通之”,如:当学生遭受挫折时,给予帮助与鼓励;当学生生活不宁时,给予关怀与问候;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写上一段情真意切的话语,学生会铭记在心,难以忘怀。在教学工作的始终,都要以超乎寻常的细心、恒心和爱心感化学生,给学生最温暖、最阳光的一切,用行动将师生之间隔离的“我”“你”关系重塑成有机交互的“我们”关系。
真情是教师对学生爱而不宠,严慈相济。在如慈母般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也要在信任的基础上对其提出严格的要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语有云:“教不严,师之惰。”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自控能力较弱,教师的严格教育和引导在这一时期尤其重要。但是,严格不等于严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要讲究“123汉堡原则”:1分钟批评训斥,2分钟探讨分析,3分钟如何纠正及前景预期。批评不是目的,只是学生清楚认识错误,并知晓错在何处的辅助手段。教师要善用语言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选择适宜的时机、场合,即使是批评也不忘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应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转型,打破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种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师生双边互动活动,塑造可敬可爱的形象,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刘英会.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J].成才之路,2009,(06).
[2]刘建平.论师生间情感关系[J].前沿,2006,(9):104-106.
[3]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张勇斌.谈高校教学中的师生伦理关系.考试周刊,2011,(38):192-193.
[5]邱兴贵.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界,1998(创刊号).
关键词: 师生情感关系 平等 尊重 真情
师生情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然形成的态度和感受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心理关系[1]。它是一个单、双向流动的三维概念,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也包括学生对教师的亲近、认同,以及师生间的信赖、沟通等交互式情感态度。
师生情感关系,往往随着师生关系的建立而产生,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但并不因为教育过程的结束而消失。情感是调节师生关系的精神纽带,教育内容能否被接受,关键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健康情感的双向交流,不仅有调节教师自身行为的功能,而且对学生是一种感染、鼓舞和鞭策。教师的积极情感是教师忠于教育事业,在教育工作中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内部心理机制;可满足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爱和归属的需要[2]。“亲其师,信其道”,学生的积极情感有助于培养课程情感,且其表现出来的尊师重道对教师是一种心理上的回报与激励。
从教师为主、学生为客的维度谈,学生在师生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教师应在坚持“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包容和接纳学生。
一、明晰一个认识:民主平等是构建健康师生情感关系的基础
平等涵盖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两个范畴。
师生平等。就宏观意义而言,师生双方均是具有独立尊严、人格与思想的自由主体,彼此平等是师生相互交往的基准。从微观上说,教学活动是师生实现情感交流的主要过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促进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并非处于居高临下的主宰地位;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作为学习的主人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不可一味地被动接受。“授之以渔”是教育追求的宗旨,教师的严厉压制和学生的盲目服从,或许会完成教学“授之以鱼”的任务,却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扭曲教育的真正意义。强迫服从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形成唯唯诺诺的价值品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将使学生形成宽容理解、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的价值品质。因此,教师在教学交往中应主动打破自身的权威感、神秘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师生共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
生生平等。“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生生平等对教师的个人道德水准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谈吐水平、家庭背景等相差甚远,教师最难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倚。要建立健康的师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保持一颗平常心,切忌厚此薄彼,时刻维护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是指每个学生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师要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保证学生在座位的编排、课堂参与机会、作业批阅次数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一位西方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充满敌意的环境会让孩子学会打架,充满讽刺的环境会让孩子学会指责;充满鼓励的环境会让孩子学会自信。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如果教师戴着有色眼镜看学生,甚至实行选择性交往,那么不仅会使某些学生陷入窘境,还会产生“近墨者黑”的效应。教师的漠视、苛责和同学的歧视、讥笑,会使这部分学生所处的环境更尖锐,有碍其身心健康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每一个儿童的思维发展都有独特的道路,且其聪明和才智都各有特点[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生生平等中的“不平等”,即所谓的“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指从学生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出发,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途径、方法和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剖析“材”的内涵,一指学生(材质),二指材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教学材料,弹性地安排教学结构,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和衔接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详略得当地引入知识点。在因“生”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不同的教学深度、广度,掌控好教学进度,恰当地分层次设置问题,建立多元的动态评价机制。因“生”施教的主要目的是培优补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够得着,摘到桃”。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新授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并设计教学模式。例如,对于坡度较缓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预设自由提问环节,鼓励有观点的学生各抒己见,然后再进行补充、完善。这样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给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创造更多的机会,增强师生的凝聚力。教师乐教善教,学生好学善,促进教学价值的最大化。再如,对于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选择暂时放弃理论知识的阐述,进行现象的直观演示或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依赖学生的观察和生活经验转抽象为具体,再由表面到内部、化繁为简地将知识理论化、规律化。教师适当降低知识起点,放缓知识坡度,减慢知识进度,有助于学生吸收知识、消化。同时,教师及时总结归纳,有利于学生聚拢知识碎片,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二、厘清一个关系:民主平等中蕴含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
民主平等是师生情感关系的核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尊重理解学生。尊重不仅体现在承认学生“人”的价值,维护其权利和尊严,还体现在为学生创设充分发现、寻找自己的环境和条件,能够悦纳、引导学生的独特思想及情感,让其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青春期的学生正处于人生中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有着较强的猎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捕获自身兴趣点的前沿信息,表达在学习过程中萌生的新思想。无论所谓的新思想是光彩熠熠还是黯然无色,它都是学生思考后的智慧结晶,是学生主动探索、创新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有开阔的胸怀,容许学生“不唯课本,不唯师”,在肯定中否定,既不能盲目肯定,又不可“一棍子打死”[4]。叶圣陶曾说:“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教师应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允许学生标新立异、与众不同,鼓励其多动手、多思考、多交流,注重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知不离行”,教师要注重延长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的时间,拓宽实践活动的空间,常组织社会调查、野外实践等活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活动过程中成就感和愉悦感的反复体验,又会带来正强化作用。 师生间的教学交往实际上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可知,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认知的发展并非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心理运算的过程[5]。“学然后知不足”,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经过内省、反思懂得知识的浩瀚,并在不断重构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明白知识从量到质的飞跃是聚少成多、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教然后知困”,教师通过教学实践与反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旁征博引、举一反三,逐步强化教学效果;意识到每个人都有知识盲点,学生对教师的“反哺”可有效地填补教师的知识盲区。“文化反哺”是指在文化极速变迁的时代,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实现“再社会化”的现象[6]。这种师生共生共长的“双栖”状态,即所谓的教学相长。
三、坚持一个信念:教师的真情对待会换来学生的尊敬爱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氛围。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教师的热情、真诚、宽容等是师生形成情感共鸣的基础,是打破师生情感“沙漠化”的必需条件。教师要注重感情投资,善于分析和探究学生的深层心理动机,抓住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最佳契机,学会倾听,耐心地“打磨”每一位学生。“洞知其所蔽”而后“因其蔽而通之”,如:当学生遭受挫折时,给予帮助与鼓励;当学生生活不宁时,给予关怀与问候;在批阅学生作业时,写上一段情真意切的话语,学生会铭记在心,难以忘怀。在教学工作的始终,都要以超乎寻常的细心、恒心和爱心感化学生,给学生最温暖、最阳光的一切,用行动将师生之间隔离的“我”“你”关系重塑成有机交互的“我们”关系。
真情是教师对学生爱而不宠,严慈相济。在如慈母般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也要在信任的基础上对其提出严格的要求,“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古语有云:“教不严,师之惰。”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自控能力较弱,教师的严格教育和引导在这一时期尤其重要。但是,严格不等于严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犯错误时,教师可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要讲究“123汉堡原则”:1分钟批评训斥,2分钟探讨分析,3分钟如何纠正及前景预期。批评不是目的,只是学生清楚认识错误,并知晓错在何处的辅助手段。教师要善用语言技巧,“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选择适宜的时机、场合,即使是批评也不忘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应在正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角色转型,打破传统“师道尊严”的思想,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种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师生双边互动活动,塑造可敬可爱的形象,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刘英会.如何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关系[J].成才之路,2009,(06).
[2]刘建平.论师生间情感关系[J].前沿,2006,(9):104-106.
[3]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张勇斌.谈高校教学中的师生伦理关系.考试周刊,2011,(38):192-193.
[5]邱兴贵.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6]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界,1998(创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