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场中,很多朋友纠结一个问题:
跳槽,还是继续窝在老地方?转型迎接挑战,还是日复一日涛声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想讲讲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未来简史》。这本书的作者赫拉利预测,未来时代,人工智能强大后,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如果说工业革命带来了无产阶级,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将带来一个新阶层:无用阶层。
这样的预测是否百分百准确,我们暂且不说。但未来时代,很多饭碗被机器人抢走,这是铁定的、甚至已经看得到的事实。没有人愿意失业。那么,如何尽可能不被机器人抢走饭碗,这里必须要有一个认知:
千万别再迷信经验。
职场中,最危险的人是谁?就是那些拥有5年、10年、甚至更多年的“老司机”。干起工作来,他们胸有成竹、轻车熟路、很少出错。古典工业时代(呵呵,我创造个词“古典工业时代”),这样的人是人才,但到了今天,不好意思,这样的人是庸才。今天是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产品除了标准化,更多要的个性化。标准不是第一位,创新更重要。自然,有经验未必是职场制胜法宝。
现实中很多招聘启事已经证明,很多岗位不再写明必须要有多少年的从业经验,取代的是“兴趣”和“热情”。为何?因为经验不值钱了。
经验为什么不值钱?很容易理解。一个开了20年出租车的司机,在驾驶这个领域够有经验吧,但他能够开赛车、拿名次吗?未必。但是一个18岁小伙子,在专业赛车教练指导下学习一年,他不仅可以开出租车,还可以参加方程式拉力赛。再说一个,我们每个人天天搞电脑,都会打字,但是我们和速记员比一比,简直就是狗屎。
在一个信息极大公开、共享的时代,“有经验”的下场就是:很容易被超越、迅速被取代。
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有经验”完全就是一场灾难。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傳统媒体(报纸)干了整整15年,传统媒体日落西山后,很多干编辑、记者的同事——他们有个美誉叫“老编”“老记”——跳槽了、创业了,去的行业比较对口,要么是新媒体,要么是公关、策划一类,总之就是靠笔杆子吃饭。起初,他们是有信心的。写写文章、策划个新闻,他们多老道、多有经验。然而事实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传统媒体人写的文章,放到新媒体,前后差了两个世纪。所谓的策划,放到市场里,幼稚得不行。但是传统媒体人高高在上惯了,架子放不下、心态放不平,而且所谓的“经验”就是故步自封、吃老本,最后的结果——用北京话说就是一个词:拧巴。这也是很多精英媒体人离职后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喏,说到这,你应该为你的经验捏一把汗了。时代在巨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克服人人皆有的、害怕变化的弱点,远离舒适区,不作茧自缚,打开视野,投入学习。这个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专业的训练。很多人知道有个理论叫“10000小时”,就是讲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只差了10000个小时的学习。但大家理解未必准确。这10000个小时,不是兴趣爱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钻研。钻研意味着专注、刻苦、请教专业人士。
经验不值钱,那什么东西值钱呢?这是第二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认知。
我讲个现在很火的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故事:胡玮炜是一位汽车科技领域的记者,做了将近10年。2014年的时候,几个设计师和投资人一起聊天,谈起共享单车这个话题。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聊天,但胡玮炜听了后“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然后立即做了这个项目,然后一步步被很多投资大佬看中。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什么?胡玮炜的认知比别人领先了一步。她对当下中国需要这么一部共享单车、而且时机相对成熟有了自己的认知。然后她踏实去做了、成了。
很多人可能说,胡玮炜能有这个认知,是因为她做过近10年的汽车记者。这话没错。但是做过近10年的汽车记者的人肯定不止胡玮炜一个吧。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都是靠认知。马云做阿里巴巴、淘宝,马化腾做聊天工具,刚开始的时候,多少人不理解:砸那么多钱进去,做一个免费的产品给大家用,啥意思?等你明白过来,晚了。这就是认知的厉害。
这是一个在很多方面认知大于经验的时代。在过去的年代,计划经济时代,或者互联网出现之前,你认知到了,但是如果没有人脉关系,实现起来很困难,种种障碍。现在呢,信息、渠道、人才全打通了。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还是那句话,走出舒适区,放弃“老司机”的思维定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跳槽,还是继续窝在老地方?转型迎接挑战,还是日复一日涛声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想讲讲我最近读的一本书:《未来简史》。这本书的作者赫拉利预测,未来时代,人工智能强大后,大部分人将失去价值,机器将取代人承担更多的工作,如果说工业革命带来了无产阶级,那么人工智能革命将带来一个新阶层:无用阶层。
这样的预测是否百分百准确,我们暂且不说。但未来时代,很多饭碗被机器人抢走,这是铁定的、甚至已经看得到的事实。没有人愿意失业。那么,如何尽可能不被机器人抢走饭碗,这里必须要有一个认知:
千万别再迷信经验。
职场中,最危险的人是谁?就是那些拥有5年、10年、甚至更多年的“老司机”。干起工作来,他们胸有成竹、轻车熟路、很少出错。古典工业时代(呵呵,我创造个词“古典工业时代”),这样的人是人才,但到了今天,不好意思,这样的人是庸才。今天是一个体验经济的时代,产品除了标准化,更多要的个性化。标准不是第一位,创新更重要。自然,有经验未必是职场制胜法宝。
现实中很多招聘启事已经证明,很多岗位不再写明必须要有多少年的从业经验,取代的是“兴趣”和“热情”。为何?因为经验不值钱了。
经验为什么不值钱?很容易理解。一个开了20年出租车的司机,在驾驶这个领域够有经验吧,但他能够开赛车、拿名次吗?未必。但是一个18岁小伙子,在专业赛车教练指导下学习一年,他不仅可以开出租车,还可以参加方程式拉力赛。再说一个,我们每个人天天搞电脑,都会打字,但是我们和速记员比一比,简直就是狗屎。
在一个信息极大公开、共享的时代,“有经验”的下场就是:很容易被超越、迅速被取代。
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是,有时候,“有经验”完全就是一场灾难。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傳统媒体(报纸)干了整整15年,传统媒体日落西山后,很多干编辑、记者的同事——他们有个美誉叫“老编”“老记”——跳槽了、创业了,去的行业比较对口,要么是新媒体,要么是公关、策划一类,总之就是靠笔杆子吃饭。起初,他们是有信心的。写写文章、策划个新闻,他们多老道、多有经验。然而事实呢?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传统媒体人写的文章,放到新媒体,前后差了两个世纪。所谓的策划,放到市场里,幼稚得不行。但是传统媒体人高高在上惯了,架子放不下、心态放不平,而且所谓的“经验”就是故步自封、吃老本,最后的结果——用北京话说就是一个词:拧巴。这也是很多精英媒体人离职后创业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喏,说到这,你应该为你的经验捏一把汗了。时代在巨变,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克服人人皆有的、害怕变化的弱点,远离舒适区,不作茧自缚,打开视野,投入学习。这个学习更多的是一种专业的训练。很多人知道有个理论叫“10000小时”,就是讲成功者和失败者之间只差了10000个小时的学习。但大家理解未必准确。这10000个小时,不是兴趣爱好,不是走马观花,而是钻研。钻研意味着专注、刻苦、请教专业人士。
经验不值钱,那什么东西值钱呢?这是第二个问题。我的答案是:认知。
我讲个现在很火的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故事:胡玮炜是一位汽车科技领域的记者,做了将近10年。2014年的时候,几个设计师和投资人一起聊天,谈起共享单车这个话题。这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聊天,但胡玮炜听了后“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然后立即做了这个项目,然后一步步被很多投资大佬看中。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是什么?胡玮炜的认知比别人领先了一步。她对当下中国需要这么一部共享单车、而且时机相对成熟有了自己的认知。然后她踏实去做了、成了。
很多人可能说,胡玮炜能有这个认知,是因为她做过近10年的汽车记者。这话没错。但是做过近10年的汽车记者的人肯定不止胡玮炜一个吧。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都是靠认知。马云做阿里巴巴、淘宝,马化腾做聊天工具,刚开始的时候,多少人不理解:砸那么多钱进去,做一个免费的产品给大家用,啥意思?等你明白过来,晚了。这就是认知的厉害。
这是一个在很多方面认知大于经验的时代。在过去的年代,计划经济时代,或者互联网出现之前,你认知到了,但是如果没有人脉关系,实现起来很困难,种种障碍。现在呢,信息、渠道、人才全打通了。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还是那句话,走出舒适区,放弃“老司机”的思维定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