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性多发性脑膜瘤三例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科收治1例女性多发性脑膜瘤,其母及其弟亦患多发性脑膜瘤.3人均由影像学和手术病理证实,现将该组家族性多发性脑膜瘤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颅内肿瘤术后继发血肿的病例,探讨防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切除颅内肿瘤后继发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702例颅内肿瘤病人术后19例(2.71%)继发颅内血肿;均发生于术后48 h内,16例发生于24 h内;12例病例出现脑疝或脑疝前期症状,7例为术后CT检查发现;继发血肿病例术中失血量平均为1102.63 ml;5例曾行脑室外引流;再次手术血肿清除后痊愈12例,部分神经功能障碍4例,植
目的 探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提高面神经解剖保留率,并对解剖保留的面神经进行功能评价.方法 25例听神经瘤患者手术时均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进行,全部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切除肿瘤,肿瘤切除后对面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肿瘤全切除25例(100%),无手术死亡;面神经解剖保留23例,占92%.面神经功能状态H-B分级Ⅰ、Ⅱ级19例,Ⅲ、Ⅳ级5例,Ⅴ级1例.术末刺
目的 在颅内动脉瘤组和对照组中检测与分析Ⅲ型胶原蛋白α1链(Type Ⅲ collagen alpha1,COL3A1)基因多态性.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 比较243例颅内动脉瘤与260例正常对照之间COL3A1基因第30外显子+2209 A/G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构成.结果 颅内动脉瘤组与对照组中GA+AA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
目的 体外实验研究国产非黏附性液体栓塞材料次乙烯醇异分子聚合物(EVAL)的理化性质,以确定其是否适合脑血管畸形(AVM)的栓塞治疗.方法 用旋转黏度计在不同温度下(25℃和37℃),测定不同浓度的EVAL分别含EVOH 6%、8%和20%的黏度.将不同浓度(6%和8%)的EVAL在生理盐水液面以下约1cm处缓慢推出,测定其沉淀时间.用电子显微镜放大不同倍数,观察EVAL在体外析出后形成固体的超微
目的 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要点.方法 分析17例中枢神经系统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结果 17例中13例位于幕上,幕下小脑半球3例,颈髓1例.其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GT和MRI无法明确诊断.手术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5例.病理检查均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随访14例,均死于术后肿瘤复发,最短于术后1个月死亡,最长于术后14个月死亡,术
目的 分析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病因、外科手术的适应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外科手术治疗342例儿童癫痫的经验.结果 皮质发育障碍是本组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最重要病因,占18.4%.药物难治性癫痫综合征占13.5%.术后疗效Engel Ⅰ级158例,Ⅱ级76例,Ⅲ级61例,Ⅳ级47例.平均智商(1Q)从术前的69.2分提高到79.8分.术前显示智力低下者术后亦有明显改善.结论 早期外科干预能有效地控制
螺旋CT的问世对传统的血管造影带来了极大的挑战[1].本文总结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临床实践中依据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结果进行手术和栓塞治疗的72例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在颅内动脉瘤手术和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期刊
枕大孔区腹外侧病变位置深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时显露比较困难.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我们采用激光辅助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选择远外侧入路切除位于枕大孔区腹外侧的肿瘤,术中肿瘤的暴露满意,手术取得良好的效果。
期刊
目的 研究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特征与形态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14例下丘脑错构瘤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提出新的分型.结果 将下丘脑错构瘤分为Ⅰ~Ⅳ型:Ⅰ型错构瘤与下丘脑附着面小;Ⅱ型错构瘤与下丘脑的附着面宽大,此两型错构瘤均位于脚间池内;Ⅲ型为错构瘤骑跨于第三脑室底;Ⅳ型则错构瘤完全位于第三脑室内.本组Ⅰ型77例(36.0%),Ⅱ型26例(12.1%),Ⅲ型87例(4
患者女性,40岁.因反复发作性意识丧失伴四肢抽搐11年,头痛2年入院.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入院时神经系统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头颅MRI平扫加增强提示:右额、颞、枕分别有略呈类圆形影像,3个病变在T1、T2加权像均呈高信号;但在T2加权像病变周围有环低信号,提示有"含铁血红素"沉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