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的阶层》Class in Contemporary China

来源 :对外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德曼是世界知名的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悉尼大学政治学教授,曾经任悉尼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学术主任、悉尼科技大学副校长、悉尼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等职。曾出版多部中国研究专著,如《邓小平政治评传》《中国的新富阶层:未来统治者,当下的生活》等。
  作者认为,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不仅改变了国家的经济实力,更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社会分化加大,在阶级消失的20多年后,中国社会再次出现了多个阶层:统治阶层、中产阶层和城乡附属阶层。
  该书主要观点:一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形成新的三大社会阶层。在经济高速发展后,凭借在社会经济方面获得的不同资源配置、地位、身份、行为和凝聚力,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三大类新兴阶层,其一是基于政治权力和财富,从党和国家机构内部衍生出的、占社会统治地位的阶层;其二是与国家发展密切相关并被社会广泛接受的中产阶层,但他们自身的资产保障并不健全;其三是那些遍布城乡地区的附属阶层。这些新阶层给社会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二是社会变革不断赋予中国“工人阶级”新的内涵。每一届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建设规划,都体现出中国共产党致力于确保大部分的中国人口被整合在“中产阶层”内。也就是说,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将“中产阶层”的概念和范围纳入到“工人阶级”的定义中。
  三是农民工群体将对国家产生极大影响。当代中国劳动阶层如城市工人阶级、农民工和农民人数最多、且在城乡二元体系下分化成最多样的人群。作者认为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有三类:体制内的城市工人、非公有制下的就业工人和农民工。农民工能否成为一个新的工人阶层,学术界存在争议。作者预测,未来在现代工业塑造下的新一代农民工,将会把现代工人阶级意识融合到农民身份中去,产生极大的社会力量,冲击现有不平等的制度。因此,农民工群体将对国家政策产生极大影响,也是外界观察中国改革的关键视角之一。
  四是新崛起的中产阶层无法成为中国转型的中坚力量。该书提出,中产阶层被认为是社会主流价值的承载者,他们对现有秩序有一种天然的认同感。由于他们能从既有体制中获取稳定的利益,所以他们具有维持现状和社会稳定的需要。同时,中产阶层是社会矛盾冲突的润滑剂,联接着社会上层权贵和下层民众,是二者矛盾的缓冲带。因此,中产阶层可以归为两个普遍定义:经济层面的资产阶级和政治层面的现代国家的管理者。作者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的中产阶层不是经济自由或思想自由的成果,他们从既定政治体系中崛起,并始终与之关系密切,无法承担起转型的重任。他们拥有技能、知识、经验和组织能力,但不会对国家造成威胁。他们缺乏鲜明的政治性,中产阶层的特征更多体现在他们的生活方式上。
其他文献
从2001到2010年间,我国广播影视在海外传播力不断增强。2014年广电蓝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共有45部中国电影走进49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达到14.14亿元,同比增长33.02%。一批描写中国历史文化和带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电视剧作品在海外畅销,例如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超级工程》《甄嬛传》《泰囧》等作品都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影像符号,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
期刊
2014年5月-10月,沈阳联合北京、南京、西安、成都、郑州、开封六市共同举办了“中国美·古都情”——中国古都七城市外国人才艺秀活动。本次活动以古城新韵为基调,通过文化的交融、情感的交流、城市的辉映,不仅推动了城市间和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更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古都地域文化、打造城市形象宣传品牌的新探索。  剪影  活动晚会于10月27日在沈阳广播电视台演播厅精彩呈现,分为中国美、古都情、
期刊
回望:2014中国与世界  维基百科最近用近3分钟的视频盘点了本年的标志性事件,包括巴西世界杯、索契冬奥会、印度大选、冰桶挑战、马航失事等等。英国《每日电讯报》也梳理了2014年的重大新闻事件,包括法国总统绯闻曝光、乌克兰危机、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马航MH370航班失踪、“博科圣地”绑架276名尼日利亚女学生等等。可惜大陆还没有媒体整理一下中国人眼里的世界重大事件,否则做一点比照也是颇有意思。
期刊
作为近年来一个广受关注的概念,公共外交本身直接与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等问题相关,因此在国际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但是长期以来,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学术界,对于公共外交的研究多停留在概念分析、行动呼吁、案例综述的阶段,公共外交的研究对象在不断增加,但研究方法中普遍缺乏范式构建,也缺乏更加详尽的量化分析和历史比对,对于一些经典案例,如乒乓外交、推特外交等案例的研究也还是停留在案例描述上。  这种情况是
期刊
近年来,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维护国家利益能力的提升,中日关系的持续紧张以及东海、南海争端的加剧,亚太局势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在媒体报道和国际涉华民调中也多有体现。作为国际知名民调机构,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全球态度调查项目”(Pew Global Attitudes Project)自2006年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有关美国国际形象的调查,并从2
期刊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球传媒业的发展风起云涌,我国对外传播领域也出现一些不同以往的新趋势。最为突出的应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以及贯穿其中的新的传播理念——互联网思维。如果说在传统媒体时代,塑造民族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对外传播的根本目的,那么在融合媒体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传播不再以国土疆界清晰划分,全球传播更为关注的是世界性的、关乎人类发展共同命运的议题。  互联网思维:融媒时代对外传播的金钥匙
期刊
新华网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 李云路 郭信锋 刘斐)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日在此间闭幕。在进一步明确认识、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的前提下,会议确立了明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并把“稳定增长”置于首位。  根据会议公告,2015年的中国经济工作将围绕“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期刊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下大力气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经过五年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国际传播事业在平台建设与全球布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但是,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中国声音仍然不强,传播效果有待提升,议题设置难以与西方大国抗衡,建设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传播能力依然任重道远。  一、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面临的挑战和机
期刊
近年来,为改变“西强我弱”的现有国际传媒态势,树立正面、良好的国家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
期刊
“全副武装的部队,端着已上了刺刀的步枪,携带催泪瓦斯弹,围住了高中,阻止九名想去那里学习的黑人孩子进入。”  “尽管警察保持着和平的行动,但是他们的军用装备,如装甲车、催泪弹、橡皮子弹和强声炮让事件升级,引起全国关注。”  两个相似的场景。前者是发生在1957年9月的“小石城事件”;后者是发生在2014年8月的“弗格森事件”——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白人警察击毙18岁黑人学生迈克尔·布朗,引发当地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