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在熊猫故乡的“中国虹雉”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51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尾虹雉身姿雄健、行踪隐秘。雄鸟羽色靓丽,上体羽毛在阳光的映照下犹如雨后的彩虹,故称“虹雉”,因其尾绿,故得名“绿尾虹雉”。绿尾虹雉仅分布在我国四川西北部、云南西北部、青海南部与东南部、甘肃南部以及西藏东南部等相邻地区,在《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濒危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物种。
  我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植被丰茂、云雾缭绕,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许多孑遗物种的避难所。这里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之一,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这里不仅栖息着“国宝”大熊猫、雪豹、金钱豹、川金丝猴,还有各种高山雉类。素有“中国虹雉”美誉的珍稀濒危雉类——绿尾虹雉就栖息在横断山区东部的巴朗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深山密林和高山灌丛之中。
  卧龙自然保护区从1963年建立以来,坚持不懈地开展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和野外生态研究,通过自主创新、科技攻关,实施了大熊猫人工圈养繁育科研和野化放归培训。55年来,四川卧龙不仅见证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历程,也成为引领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不断前行的一面旗帜。如今,大熊猫与卧龙似乎已经成为固化的链接。每当提起卧龙,人们都知道是“国宝”大熊猫的故乡,以至于人们忽视了这里之所以能够拥有大熊猫,其实与这里保护完整而又良好的自然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密不可分。
  今天,就让我们揭开大熊猫伞护下的、被全球雉类学家誉为“中国虹雉”的绿尾虹雉的野生世界。

当地人眼中的“贝母鸡”“火炭鸡”和“鹰鸡”


  在卧龙,当地人习惯将生活在巴朗山的绿尾虹雉叫做“贝母鸡”“火炭鸡”“鹰鸡”,这是他们对绿尾虹雉在不同季节的形态和食物习性的认知。
  夏季来临之后,生长在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之中的川贝母成熟了。采挖这种名贵的中草药,也是体力充沛的当地居民一年种地之外的主要收入来源。挖药的当地居民在雨雾弥漫的山坡灌丛中会时常与觅食的绿尾虹雉不期而遇,只见绿尾虹雉用坚硬锐利的喙,娴熟地啄食生长在地表下的川贝母的鳞茎,“贝母鸡”的叫法由此流传开来。而且劳动创造智慧,仿生学也被当地居民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采挖贝母的工具——贝母锄头就是精彩的印证。铁质的锄头尖部模仿了绿尾虹雉略微弯钩状的喙,挖药人手提锄头对准贝母植株根部一锄头挖下去再提起来,原本生长在地下的鳞茎刚好粘连在锄头尖上,伸手一取,洁白的贝母便收于囊中。
  在当地居民的眼中,绿尾虹雉雄鸟从颈部经腹部到下体的羽色如烧过的木炭,迎面看上去黝黑而又隐隐约约泛着丝丝蓝光;从山坡往下望去,在寒冬和初春的雪地里,绿尾虹雉雄鸟从后颈到背腰的羽色如同一团燃烧着的火炭。而且夏末秋初的绿尾虹雉还会在高山草甸和高山灌丛区域,找寻人类生活用火后遗留的木炭,啄食木炭碎末。于是,“火炭鸡”也成为当地居民口中对绿尾虹雉的另一个常用称呼。
  为了躲避高原猛禽和高山肉食动物等天敌的袭扰,绿尾虹雉喜欢站立在岩石之上警戒,栖息在大树枝头休息。它们的站姿如鹰一般雄健优美,坚硬的喙部前端微微弯曲,呈钩状,从头到身子都像极了鹰。绿尾虹雉习惯从高处纵身一跃,舒展翅膀,在森林和草甸的上空无声无息地滑翔,其姿态也正如雄鹰翱翔天空一般威武。在当地居民的眼里,它是像鹰一般的野鸡,“鹰鸡”的叫法,也不脛而走。
  绿尾虹雉雄鸟背部体羽主要为深蓝绿色,具金属光泽,眼先裸出部分为天蓝色,头顶后部有短的青铜色羽冠;后颈及上背为赤铜色的金属光泽;下背及腰白色,肩和翅覆羽铜紫色,具金属蓝绿色光泽;尾灰蓝色;正面下体黑色。在阳光映照的山野中,雄雉的羽毛会展现出十种不同的金属光泽,像彩虹一样绚烂夺目。与之相比,承担更多孵化和育雏任务的绿尾虹雉雌鸟的羽色要暗淡许多,上体为深栗色,具淡白色纹和皮黄色斑;下背和腰部白色;眼周裸出部分接近白色;下体灰褐色,夹杂着白色的细斑;尾部暗褐色,具棕色横斑。

早出晚归深山循声觅虹影


  其实,绿尾虹雉在卧龙巴朗山的生活也是极为隐秘的。只有每年的清明节至端午节之间,才是求偶繁殖季节的绿尾虹雉发情外出的时候。在这个时期,是观鸟者上山观察的最佳时节。从2015年6月开始,我在卧龙野外观鸟、拍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生活在卧龙的300多种野生鸟类,用照片和视频系统地记录下来。2016年6月,在海拔3500米的山野,天刚蒙蒙亮,我第一次见到了绿尾虹雉,立刻就被它们深深地迷住了。从那时起,我每年都会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上巴朗山,观察其栖息环境,探寻其活动踪迹,点点滴滴积累观察记录。
  “喝了清明水,野鸡满山叫”,这是卧龙人对各种野生雉类的深刻印象。春季的气温日渐回暖,小草发芽,雉类的食物愈加丰富,绿尾虹雉也渐渐进入了繁殖期。绿尾虹雉雄鸟总是在晨曦微露的时候站在悬崖的山石上或是高大的松树枝头,伴着初升的太阳,用中气十足而又婉转悠远、响彻山谷的歌声向异性宣告自己的存在和期待。那雄健的体态散发着美丽的金属光泽,耀眼夺目,宛如远山迷雾中的彩虹。一旦在附近活动的雌鸟有回应的鸣叫,绿尾虹雉雄鸟便会急不可耐地滑翔过去,在雌鸟活动的灌丛周围的空地上扇动翅膀、翘动尾巴,炫耀自己美丽的羽色,急促而卖力地跳一段华丽的舞蹈,以期获得雌鸟的青睐。当气温逐渐升高,高原猛禽准备翱翔高空盘旋觅食的时候,绿尾虹雉就悄无声息地躲回灌丛里活动。待太阳西下,猛禽归巢后,绿尾虹雉再从灌丛中走出来,站上岩石纵身一跃,滑翔回到森林里过夜。在雨雾绵延的天气,绿尾虹雉雄鸟会充分利用雾气的掩护持续鸣叫求偶,一旦有雌鸟回应就会滑翔过去,开始又一场求爱的舞蹈。
  也是这个时节,巴朗山会迎来一轮又一轮铺天盖地的春雪,绿尾虹雉便从针叶林向上移动到海拔3500米左右的高山灌丛一带觅食和求偶。这里的春雪虽然面积较大,但遇到阳光很快就会融化,植物的嫩叶、花蕾、嫩枝、幼芽和嫩茎成了绿尾虹雉的主食。如果遇到天敌,它们会从岩石上纵身一跃,滑翔而下躲避追捕。

环境适应是它的生存策略


  常来卧龙观察拍摄高山雉类的观鸟爱好者都知道,像雪鹑、藏雪鸡、勺鸡和雉鹑这些一年四季都生活在高山上的雉类,无论雌雄,其羽色都与它们生活的高山流石滩和高山灌丛的自然环境色彩融为一体。所以,观鸟爱好者很难直接用肉眼确定它们的位置,一般都要借助望远镜仔细搜寻,才会在它们走动、跳跃或者鸣叫联络时发现其踪迹。
  在清明节至端午节之间,陆陆续续会有来自国内外的鸟友聚集到卧龙镇的农家客栈。每一个人都无不仰慕绿尾虹雉的惊艳之姿,钟情它的芳容。大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匆匆吃过早饭之后就开车上山,赶在五点半之前到达绿尾虹雉习惯活动的山野,静静地蹲守。然而,变换不定而又琢磨不透的高山气候和绿尾虹雉隐秘的行踪常常令观鸟者无可奈何。初春的巴朗山有时候是雨夹雪,有时候又是浓雾。天刚亮的时候,虽然能远远听到绿尾虹雉求偶的歌唱,却总也看不清它的芳容,无法聚焦成为摄影者的烦恼。让观鸟者最可期待的,是初晴的清晨,这是观察和拍摄绿尾虹雉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好时光。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大好时光里,只要看见有赤狐和黄喉貂等食肉动物在周边活动,有金雕等猛禽在高大的松树上守望,观鸟者都会担心,因为今天极有可能看不见绿尾虹雉的踪影。
  通过几年的观察,我深深体会到绿尾虹雉跟其他高山雉类一样,一年四季都会尽可能地依靠森林、灌丛等植被和高山悬崖的庇护,确保巢穴的隐蔽,保障午间休憩和夜晚栖息时的安全。为避免鲜艳的羽色引来天敌,它们会充分利用黎明和傍晚时段,在晨曦和暮霭的掩护下,在林间空地和灌丛中活动、觅食,尽量避免与高空猛禽同时段活动。在春、夏、秋季,绿尾虹雉还会利用山间浓雾、阴雨、雨夹雪等天气作为掩护,外出觅食和远距离迁徙,让猛禽和肉食动物无法追寻它的踪迹。
  为了确保繁殖季的安全,绿尾虹雉雄鸟习惯在山野春雪弥漫、灌丛积雪深覆的时期外出鸣叫求偶。因为积雪深厚,肉食动物在这一时期是无法外出狩猎的。又因为天气阴冷,猛禽也无法借助温热气流高飞盘旋觅食。即使在白天,绿尾虹雉也喜欢在有岩石凸出的灌丛和悬崖周围的森林里活动,以便在遇到猛禽袭扰和肉食动物追击时可以纵身一跃滑翔逃生。这些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生存策略与技巧,帮助绿尾虹雉有效减轻了靓丽体羽带来的生存困扰。

跟着食物垂直迁徙


  在卧龙,绿尾虹雉一般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暗针叶林、高山灌丛、高山草甸和高山流石滩区域,并随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徙。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底是高山上阳光充足的秋季和冬季,绿尾虹雉栖息在海拔3000~3500米阳面的针叶林中,森林里不仅有溪流作为饮水的水源,浓密的森林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猛禽的骚扰和偷袭。白天,它们常成对或以小群的方式在林地或树枝上活动,以果实和种子为食。在林地觅食时,绿尾虹雉常与白马鸡和大噪鹛等警惕性很高的鸟混群活动,通过协同警戒来防范肉食动物的袭击。如遇危险,在地面活动的绿尾虹雉会迅速跳到粗大的树枝上躲避。到了晚上,它们会聚成小群在低树枝上夜栖。
  每年的7~8月份,雛鸟可以进行短距离跳跃了,天气也炎热起来。绿尾虹雉一家就会利用雨雾的掩护,沿着多石的山脊向上迁徙到海拔3600米的高山草甸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流石滩觅食。通过安装在这些区域的红外线触发相机记录的图像资料,我们发现绿尾虹雉会把雏鸟安顿在高山草甸的稀疏灌丛之中,亲鸟轮流陪护到草地中觅食一年中最美味的川贝母等植物。天气异常炎热之际,绿尾虹雉会夜栖在岩洞或者岩窝中,白天利用遮天蔽日的云雾觅食流石滩中的植物叶片及根茎。10月份,当第一场冬雪降临到巴朗山后,绿尾虹雉家庭开始向下迁徙到阳光更为充足、食物更为丰富的暗针叶林里生活。出生4个月的幼鸟体型已经和它们的母亲差不多了,同样朴素的羽色便于它们隐匿于周围环境中。

自然保护区成为绿尾虹雉繁衍生息的乐园


  在二十世纪初,卧龙山区的当地居民还处于“靠山吃山”的刀耕火种年代,狩猎和挖药是他们主要的谋生手段。当地居民也将眼中的“贝母鸡”“火炭鸡”和“鹰鸡”视为解决饥饿的食物来源之一。
  自从1963年卧龙保护区成立后,全区开始实施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将禁猎禁伐和发展农业生产作为改善民生的首要工作。特别是通过退耕还林和天然林协议管护的推进,实施大熊猫栖息地保护工程,逐渐形成当地居民主动参与自然资源保护的共建共享机制。这些让当地民分享生态保护红利,获得稳定经济收入的措施,有效缓解了当地居民对自然资源的原始依赖。包括珍稀濒危的绿尾虹雉在内的各种野生动物,在卧龙得以自由繁衍下来。时至如今,保护得如此完整的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使卧龙获得世界公认的“熊猫故乡”“雪豹乐土”和“雉类王国”美誉。慕名前来四川卧龙观鸟和拍鸟的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大家把一睹绿尾虹雉的风采当作首选目标。从每年的清明节到端午节之间,绿尾虹雉就是观鸟者眼中名副其实的“当家花旦”。
  愿绿尾虹雉这一珍稀濒危雉类在卧龙山地世代生活繁衍下去。
其他文献
农药虽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生产资料,但使用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对农药的使用必须做到正确、合理。 1、操作规程要严格。农药大都有毒,使用时,如不按操作要求穿长
中国商办工业杂志理事会会员单位: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内买方市场的深度确立,市场竞争剧烈化和国际化已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迫在眉睫的一个严峻事实摆在我们面前,
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体态语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恰当的体态语培养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和深刻地记住知识点,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在课堂上事半功倍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是英语
树丛里一阵声响,忽然一大二小三只毛绒绒的棕熊滚了出来,原来是厄勒克特拉(Electra,编号284的母熊)。小熊们在纳克内克湖滩边继续打闹,厄勒克特拉看了孩子们一眼,然后低着头若无其事地朝我们这边走来。  相距不到十米,眼看母熊越来越近,我定了定神,走着斜线慢慢往林子里退去。  等返回营地,母子仨也溜达到了营前的湖滩,接着在湖里嬉戏起来。  厄勒克特拉也许早已获悉我们的存在,也并不把我们视为威胁,
期刊
枸杞耐寒、旱、碱、肥,分蘖发枝能力强,实生苗2~3年开始结果,扦插苗当年结果,5~6年进入盛果期,40~50年后树势渐衰,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繁殖方法 (1)扦插繁殖:生产上普遍采用
在班中推行“家校联系本”,是我很早就有的想法.每天下午放学前,我让学生把记有作业的联系本带回家,第二天早上把家校联系本同家庭作业本一同收回,上面有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
期刊
目的: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新生儿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有效减少导管并发症,延长导管保留的时间.方法: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SICU行CVC置管术后的新生儿103例,将其按收
1、翻树盘、保肥水是强树、增产的根本rn早春或秋后将树盘深翻20~30厘米,生产季节中耕锄草2~3次.正如群众所说:树盘要深翻,红枣能增产.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预习这一环节抓起是切实可行的.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课前预习,势必导致课堂容量太小,时间利用率太低,也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