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虎跃竞风流——前进中的厦门大学哲学系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大学哲学系于1922年创办。目前,该系有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三个博士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宗教学等六个硕士点。由于数代人多年的辛勤劳作,该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就,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
其他文献
实用主义固然是美国对于世界哲学的贡献,人们还是将之视作古典英国哲学和德国哲学在新大陆的熔炉里融合的产物。但是在亚洲思想中也同样可以找到实用主义的根源。实用主义理论的先驱爱默生深受《奥义书》和佛教教义的影响;而威廉·詹姆斯对于宗教经验的探求也同样与印度的瑜珈、吠檀多和佛教有不解之缘。约翰·杜威在日本生活的几个月使他对日本文明及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精巧艺术十分迷恋,
期刊
期刊
2004年10月29~30日,由北京市哲学学会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共同主办的“人文精神:传统与现实”学术研讨会暨北京市哲学学会2004年年会在京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社会科学院等首都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期刊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于2004年11月27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120余人出席了会议。大会听取并通过了会长杨春贵同志代表第四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第五届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期刊
当人们对艺术品进行判断的时候,在理性与判断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逻辑关联,这是由于判断是被理性所证实的。这便涉及到如下三个命题:(1)我们赋予我们对艺术品的判断以理性;(2)理性天生是普遍的,因而它依赖于原则;(3)审美评价的原则并不存在。这三个命题中的每一个似乎都是真实的,
阿瑟·丹托曾预言性地宣布“艺术史的终结”。诺埃尔·卡罗尔则争论说,丹托是在用狭隘的“循环论证”来论述“艺术终结”论题的。丹托用这一论题去补充他自己的艺术基本理论的原因,在于否定未来存在反例的可能性。我认为,丹托的艺术一终结论题并没有预先假定任何艺术基本理论,艺术史无论如何也不能走向终结,这与丹托的主张恰恰相反。
为什么要思考“艺术史为何有历史”这个问题?我理解,历史不仅是事件的延续,而且这些事件被给定了秩序和结构。“历史并非虚构”这种强大的观念,来自于对欧洲中心主义、男性中心主义、逻各斯中心主义秩序的被迫接受,它已逐渐变得高度可疑。历史一定是具有选择性的,这意味着它遗漏得太多;它的选择性原则暗示了有争议的价值判断将可能存在。
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学、政治学和生态学的问题,而且,还与文化有着重要的因果关联。那么,全球化究竟导致了文化单维同一,还是文化多元化的结果?这两个答案都是有道理的。
作为一个理解艺术界(art world)拓展的重要话题,全球艺术已经出现,这与艺术既有国际性又有地域性的发展相关。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观念艺术代表了从客体到观念的转变。观念艺术已成为全球性的事业,它在世界各个大洲均有重要的发展。因而,有必要将观念艺术视为在各自地域背景下兴起的艺术全球化的显现,而不仅仅是源于某一区域的国际化运动。